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块三 机械加工质量,1.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加工质量指标分为: 加工精度宏观几何参数 加工表面质量微观几何参数和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参数,机械产品的质量与零件的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包括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大方面。,3.1概念,3.1.1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精度零件在加工后的几何参数(尺寸、几何形状、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相符合的程度。 所谓理想零件,即对表面形状而言,就是绝对正确的圆柱面、平面、锥面等;对表面位置而言,就是绝对的平行、垂直、同轴和一定的角度等;对尺寸而言,就是零件尺寸的公差带中
2、心。 由于机械加工中的种种原因,不可能把零件做得绝对精确,总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即加工误差。 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三者之间是存在联系的,通常形状误差应限制在位置公差之内,而位置误差应限制在尺寸公差之内。,2.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到工件尺寸达到规定要求为止 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和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定尺寸刀具法:通过刀具的相应尺寸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 自动控制法:将测量、进给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一个自动加工系统,通过自动测量和数字控制
3、装置,在达到尺寸精度后自动停止加工 主动测量法:边加工边测量加工尺寸,(2)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刀尖轨迹法:通过刀尖运动的轨迹来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仿形法:刀具依照仿形装置进给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 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加工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展成法:利用工件和刀具的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1)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 直接找正定位法:用划针或百分表直接在机床上找正工件位置 划线找正定位法:先按零件图在毛坯上划好线,再以所的划线为基准找正它在机床的位置 夹具定位法:在机床上安装好夹具,工件放在夹具中定位 机床控制法:利用机床的相对位置精度保证位置精度,所谓加工表面质量,是指机器零件在加工
4、后的表面层状态。加工表面质量包括两个方面: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1.表面质量的概念,3.1.2机械加工表面质量,(1)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波度。 1)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其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小于50。 2)表面波度 表面波度是加工表面不平度中波长与波高比值等于501000的几何形状误差。它是由机械加工中振动引起的。,(2)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变化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2)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 3)表面层残余应力。,(1) 耐磨性的影响 一般说来,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5、,其耐磨性越好。但是表面粗糙度值太小,因接触面容易发生分子粘着,且润滑液不易储存,磨损反而增加。 加工表面产生金相组织的变化,也会改变表面层的原有硬度而影响表面的耐磨性。如淬硬钢工件在磨削时若产生表面回火软化,将降低其表面的硬度而使耐磨性明显下降。,2.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2)表面质量对耐疲劳性的影响 1)表面粗糙度对耐疲劳性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对承受交变载荷零件的疲劳强度影响很大。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表面粗糙度的凹谷部位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产生疲劳裂纹,导致疲劳破坏。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表面缺陷越少,工件耐疲劳性越好;反之,加工表面越粗糙,表面的纹痕越深,纹底半径越小,其抵抗疲劳破坏的能
6、力越差。 2)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对耐疲劳性的影响 表面层存在一定程度的冷作硬化可以阻碍疲劳裂纹的产生和已有裂纹的扩展,因而可提高疲劳强度,但冷硬程度过高时,常产生大量显微裂纹而降低疲劳强度。,(3)表面质量对耐蚀性的影响 1)表面粗糙度对耐蚀性的影响 零件在潮湿的空气中或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时,会发生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减小表面粗糙度就可以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 2)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对耐蚀性的影响 零件在应力状态下工作时,会产生应力腐蚀,加速了腐蚀作用。如表面存在裂纹,则更增加了应力腐蚀的敏感性。,(4)表面质量对配合质量的影响 1)间隙配合 初期磨损的影响最大,表面粗糙度越大,起始磨损量
7、就越大,原有间隙将因急剧的初期磨损而改变,变化量与表面粗糙度的平均高度成正比,从而配合的稳定性影响。 2)过盈配合 表面粗糙度越大,两表面相配合时表面凸峰易被挤掉,这样使得过盈量减少,从而影响过盈配合的可靠性。 3)过渡配合 则兼有上述两种配合的影响。 (5)表面质量对接触刚度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接触刚度有很大的影响,表面粗糙度越小,则接触刚度越高。,工艺系统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原始误差工艺系统中的误差,来自两个方面: 加工前就存在的工艺系统本身的误差 加工过程中因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等引起的误差,3.2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加工原理误差即在加工中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
8、动、近似的刀具轮廓和近似的加工方法而产生的原始误差,1)近似的加工方法带来的误差 例如,用车刀车外圆,也不是光滑的圆柱面,而是一个螺旋面。,(1)加工原理误差(理论误差),2)近似的刀具和工件的运动联系所带来的加工误差 例如车模数螺纹时, 传动比I = = 只要能保证加工精度和零件的使用性能,一定的原理误差是允许的。这种误差不应超过相应公差的1015%。,3)近似的刀具轮廓带来的误差 例如用模数铣刀铣齿轮,由于:铣刀的成形面不是纯粹的渐开线;模数相同而齿数不同的渐开线齿轮齿形是不同的,一把铣刀铣一组齿数的齿轮,故存在原理误差 再如,用齿轮滚刀加工齿轮时,滚刀也是采用阿基米德基本蜗杆或法向直廓蜗
9、杆代替渐开线蜗杆,(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 由于工艺系统中各组成环节的实际几何参数和位置,相对于理想几何参数和位置发生偏离而引起的误差,统称为几何误差。几何误差只与工艺系统各环节的几何要素有关。对于固定调整的工序,该项误差一般为常值。,(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 工艺系统在切削力、夹紧力、重力和惯性力等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从而破坏了已调整好的工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导致加工误差等产生,并影响加工过程的稳定性。,(4)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切削热、摩擦热以及工作场地周围热源的影响,工艺系统的温度会产生复杂的变化。在各种热源的作用下,工艺系统会发生变形,导致
10、改变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正确相对位置,使工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产生误差。,5)工件内应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内应力是工件自身的误差因素。工件经过冷热加工后会产生一定的内应力。通常情况下,内应力处于平衡状态,但对具有内应力的工件进行加工时,工件原有的内应力平衡状态被破坏,从而使工件产生变形。,6)测量误差 在工序调整及加工过程中测量工件时,由于测量方法,量具精度,以及工件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都统称为测量误差。,1.机床几何误差 包括机床本身各部件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使用过程中磨损,(1)主轴回转运动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回转运动的精度取决于其回转中心相对刀具或工件
11、的位置精度,即取决于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 主轴回转误差有三种:主轴的径向跳动、主轴的轴向窜动、主轴的角度摆动。,3.2.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主轴回转误差 a)主轴的径向跳动 b)主轴的轴向窜动 c)主轴的角度摆动,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因素: 滑动轴承轴颈或滚动轴承滚道圆度误差 滚动轴承内环的壁厚误差 滑动轴承轴颈、轴承套或滚动轴承滚道的波度 滚动轴承滚子的圆度误差和尺寸偏差 轴承间隙以及切削中的受力变形 轴承定位端面与轴心线垂直度误差 轴承端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 锁紧螺母端面的跳动等,(2)导轨误差 1)导轨是确定主要部件相对位置的基准,也是运动基准,各项误差 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
12、的精度 2)对导轨的精度要求主要有: 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 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 前后导轨的平行度(扭曲),导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如车削时导轨在水平面内弯曲,向前凸出,则出现鼓形误差;向后凸出,则出现鞍形误差。,(3)传动链误差 传动链误差产生的原因: 传动元件的制造误差; 传动元件的装配误差; 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减少传动链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采取如下措施: 缩短传动链 采用降速传动 提高传动链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 设法消除传动链的间隙 采用误差校正机构提高传动精度,(4)刀具的制造误差与磨损 1)刀具的制造误差 刀具的制造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根据刀具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定尺寸刀具以刀
13、具尺寸误差为主;成形刀具以刀具形状误差为主 2)刀具的磨损:分为三个阶段:初始磨损、正常磨损、急剧磨损,3)减少刀具制造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的措施: 提高刀具的制造精度 合理选择刀具材料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 合理选择冷却润滑 准确刃磨,减少磨损,(5)夹具的制造误差与磨损 1)夹具的制造误差主要是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导向元件、分度元件、夹具体等的制造误差 2)夹具的误差除制造误差外,还有夹具安装、工件装夹等误差对加工精度也会带来很大影响 3)夹具的磨损主要是定位元件和导向元件的磨损 4)为减少夹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夹具的制造误差必须小于工件的公差;及时更换易损件,(6)
14、测量误差 量具本身的制造误差,测量时的接触力、温度、目测正确程度等都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因此,要正确地选择和使用量具,以保证测量精度。,3.2.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现象 工艺系统在切削力、夹紧力、传动力、重力、惯性力以及内应力等内外力作用下都会产生弹性变形,当超过弹性极限时就会产生塑性变形,严重时还会引起系统振动,使工件产生加工误差。,2.工艺系统的刚度 刚度工艺系统受外力作用后抵抗变形的能力。 在上述力的作用下,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刀具和工件相对退让。设刀具相对工件在切削接触点法线方向的相对位移量为y,则工艺系统的刚度是:,3.影响部件刚度的因素 (1)接
15、触变形(接触点的变形) (2)薄弱零件本身的变形 (3)间隙的影响 (4)摩擦的影响 (5)施力方向的影响,4.工艺系统的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归纳起来为下列常见形式: (1)由于受力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工件形状误差; (2)误差复映; (3)毛坯材料硬度不均匀使切削力产生变化,工艺系统受力变形随之变化而产生加工误差; (4)工艺系统中其它作用力使工艺系统中某些环节受力变形而产生加工误差。,误差复映规律 误差复映由毛坯加工余量和材料硬度的变化引起切削力和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因而产生工件的尺寸、形状误差的现象,误差复映规律 误差复映系数:定量反映毛坯误差经过加工后减少的程度 = 当加工过程有
16、多次走刀时,每次走刀的复映系数为1、2、3,则总复映系数总=123 可简化为 总(1)n,由于1,所以经过多次走刀,则可能使毛坯误差复映到工件上的误差减少到公差带允许值的范围内 例:一个工艺系统,其误差复映系数为0.25,工件在本工序前的圆度误差0.5mm,为保证本工序0.01mm的形状精度,本工序最少走刀几次? 解:0.5(0.25)n0.01 解得 n=3,5.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 (1)提高表面配合质量,以提高接触刚度。 1)或者预加载荷,以提高接触刚度; 2)或者锁紧暂不需移动的部件,以提高接触刚度; 3)设置辅助支承,提高部件刚度。 (2)缩短切削力作用点和支承点的距离,提高工
17、件刚度; (3)选择合理的零件结构和断面形状; (4)提高刀具刚度;改善材料性能; (5)合理装夹工件,减少夹紧变形。,1.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现象 工艺系统受热升温而使工件、刀具及机床的许多部分会因温度升高而产生复杂变形: (1)改变工件、刀具、机床间的相互位置; (2)破坏刀具与工件间相互运动的正确性; (3)改变已调整好的加工尺寸; (4)引起切削深度和切削力改变; (5)破坏传动链的精度。,3.2.3工艺系统热变形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引起热变形的热源: (1)内部热源: 切削热,摩擦热,电气等 (2)外部热源: 环境温度变化,取暖设备,热幅射等,3.减少和控制工艺系统热变形的主要途径
18、(1)结构措施 采用热对称结构 使关键件的热变形在无害于加工精度的方向移动 合理安排支承位置,使产生热变形位移的有效部分缩短 发热量大的热源采取足够的冷却措施,采用热补偿方法减少热变形 均衡关键件的温升,避免弯曲 隔离热源,(2)工艺措施 环境恒温,避免光照 保持工艺系统热平衡,如加工前机床空转一段时间(精密加工中途不停车) 装夹时考虑加工热变形方向 注意选材 提高切削速度和走刀量 保持刀具锋利(降低切削热) 粗、精加工分开 切削区施加充分的冷却液,1.基本概念 内应力当外载荷去除后,仍残留在工件内部的应力。,2.内应力的成因: (1)内因:由于金属内部宏观的或者微观的组织发生了不均匀的体积变
19、化而产生的 (2)外因:热加工或者冷加工 温度变化伴随金相组织变化 冷热不均,金相组织变化 切削加工,强烈的塑性变形引起表层应力,3.2.4工件的内应力引起的变形,3.几种产生内应力的工艺过程 (1)毛坯制造中产生的内应力 铸造、锻造、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因热 胀冷缩不匀以及金相组织转变 (2)冷校直带来的内应力,(3)切削加工的附加应力 1)切除金属后,破坏了原有的内应力平衡; 2)高温、高压下,局部表面层因不均匀的塑性变形而产生内应力。,4.消除内应力的措施 (1)改变加工工艺和加工用量 (2)人工时效(热处理)和自然时效 (3)敲击振动 (4)合理设计结构 (5)采用特殊加工手段,(1)
20、误差分为两类: 1)系统性误差 当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或是保持不变,或是按一定规律变化。前者称为常值系统性误差,后者称为变值系统性误差。,3.3机械加工精度的综合分析,1加工误差的性质,常值系统性误差有:原理误差,刀具、夹具、量具、机床的制造误差,调整误差,系统受力变形 变值系统性误差有:工艺系统热变形,刀具、夹具、量具、机床磨损,2)随机性误差 加工一批零件时,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无规律地变化,这类误差称为随机性误差。 随机性误差有:复映误差,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多次调整引起的误差,内应力引起的误差。,(1)实际分布曲线 将零件按尺寸大小以一定的间隔范围分成若干组,同一尺寸间隔
21、内的零件数称为频数mi,零件总数n;频率为mi/n。以频数或频率为纵坐标,以零件尺寸为横坐标,画出直方图,进而画成一条折线,即为实际分布曲线,2加工误差的数理统计分析法,(2)理论分布曲线 实践证明,当被测量的一批零件(机床上用调整法一次加工出来的一批零件)的数目足够大而尺寸间隔非常小时,则所绘出的分布曲线非常接近“正态分布曲线” 正态分布曲线的方程为:,利用正态分布曲线可以分析产品质量;可以判断加工方法是否合适;可以判断废品率的大小,从而指导下一批的生产。 零件出现的概率已达99.73%,在此尺寸范围之外( )的零件只占0.27%,如果代表零件的公差T,则 99.73% 就代表零件的合格率,
22、0.27%就表示零件的废品率 因此, = T 时,加工一批零件基本上都是合格品了,即时,产品无废品,3.4.1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3.4 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机械加工中,表面粗糙度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两个因素:一是切削刃(或砂轮)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所形成的表面粗糙度几何因素;二是与工件材料性质及切(磨)削机理有关的因素物理因素。,1.刀具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形成 (1)几何因素 在理想切削条件下,由于切削刃的形状和进给量的影响,在加工表面上遗留下来的切削层残留面积就形成了理论表面粗糙度。,(2)物理因素 刀具的刃口圆角及后面的挤压与摩擦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严重恶化了表面粗糙
23、度。 在加工塑性材料而形成带状切屑时,在前刀面上容易形成硬度很高的积屑瘤。在加工中增加了表面粗糙度。 切削加工时的振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大。,综上所述,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 (1)刀具的几何形状和几何角度 (2)切削速度、进给量 (3)刀刃本身的粗糙度 (4)切削力和摩擦力 (4)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积屑瘤 (5)切削过程中工件表面上形成鳞刺 (6)工艺系统的振动,3.4.2影响零件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1.表面层的加工硬化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表层金属受到切削力的作用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使晶体间产生剪切滑移,晶粒严重扭曲,并产生晶粒的拉长、破碎和纤维化,这时工件表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
24、,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作加工硬化,又称冷作硬化。,影响表面层加工硬化的因素: (1)切削力 切削力越大,塑性变形越大,则硬化程度和硬化层深度就越大。例如,当进给量f 、背吃刀量ap增大或刀具前角0减小时,都会增大切削力,使加工硬化严重。 (2)切削温度 切削温度增高时,使得加工硬化程度减小。如切削速度很高或刀具钝化后切削,都会使切削温度不断上升,部分地消除加工硬化,使得硬化程度减小。 (3)工件材料 被加工工件的硬度越低,塑性越大,切削后的冷硬现象越严重。,2.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与磨削烧伤 金属切削热导致加工表面温度升高。当工件表面温度超过金相组织变化的临界点时,就会产生金相组织的变化。 磨削
25、时,由于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切削热比一般切削方法大几十倍,易使工件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引起表面层的硬度和强度下降,产生残余应力甚至引起显微裂纹,这种现象称为磨削烧伤。,1)磨削烧伤的类型: 磨削淬火钢时,会产 生如下三种金 相组织变化 退火烧伤:磨削温度超过相变温度Ac3,未 予冷却时 淬火烧伤:磨削温度超过相变温度Ac3,充分冷却时 回火烧伤:磨削温度低于相变温度Ac3,但超过350时,三种烧伤以退火烧伤最为严重 磨削后,表面常出现黄、褐、紫、青等烧伤色,这是工件在瞬时高温下产生的氧化膜颜色,相当于回火时的颜色 (2)影响烧伤的因素 1)磨削用量 磨削深度增加,烧伤增加 纵向进给量增加,烧
26、伤减少 工件转速增大,发热量增大,但接触时间缩短,2)工件材料 材料硬度高,磨削热量多,易烧伤 材料过软,易堵塞砂轮而产生烧伤 材料强度高,耗功多,发热量大,易烧伤 材料韧性好,磨削力大,发热量大,易烧伤 材料导热性能差,易烧伤,3)砂轮选择 砂轮硬度太高,自砺性差,易发生烧伤 树脂结合剂比陶瓷结合剂容易产生烧伤 橡胶结合剂比树脂结合剂更易产生烧伤 砂轮粒度越细,越容易发生烧伤 4)冷却条件 冷却、散热条件越差,越易发生烧伤,3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1)表面层残余应力的产生 当切削过程中表面层组织发生形状变化和组织变化时,在表面层及其与基体材料的交界处就会产生互相平衡的弹性应力,称为表面残余应力
27、,(2)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 1)冷塑性变形(切削力的作用) 2)热塑性变形(切削热的作用) 3)金相组织变化(切削高温作用下,引起表面层金属发生相变) 通常是上述三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3.5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的途径与方法,3.5.1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途径 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必须根据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直接控制原始误差或控制原始误差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1.直接减少或消除原始误差 首先应提高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等的制造精度,控制工艺系统的受力、受热变形。其次在查明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始误差因素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消除或减少。,例如车细长轴的三条措
28、施: 采用反向走刀(进给)切削 用大进给量和大主偏角(9093)车刀 在卡盘一端车出一个缩颈,2.误差补偿法 1)人为地制造出一种新的或者利用原有的一种原始误差去抵消另一种原始误差 2)例如预加载荷精加工磨床床身导轨;用校正机构提高丝杆车床传动链精度 3.误差转移法 1)将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受力变形和热变形等转移到不影响加工精度的方向去 2)例如,镗模镗孔,主轴与镗杆采用浮动联接,4.误差平均法 例如,研磨加工高精度的轴和孔,利用误差相互比较、相互消除来提高精度;再如,刮研精密平板。 5.“就地加工”法 例如车床配制主轴法兰盘;再如转塔车床加工转塔上的六个刀架安装孔。 6.控制误差法 对付变
29、值系统性误差必须采用可变补偿的方法。,3.5.2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方法,(1)减小残留面积高度 减小残留面积高度的方法,首先是改变刀具的几何参数:增大刀尖圆弧半径r,减小副偏角 。采用带有 =0的修光刃的刀具或宽刃精刨刀、精车刀也是生产中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所常用的方法。在采用这些措施时,必须注意避免振动。,1.减小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措施,(2)合理选择切削速度 切削塑性大的材料时,适当地提高切削速度,以防止积屑瘤和鳞刺的产生,从而减小表面粗糙度。 (3)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如进行正火、调质等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硬度、降低塑性和韧性,防止鳞刺的产生。 (4)正确选择切削液 正确选择切削液不但能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切削液的冷却作用使切削温度降低,切削液的润滑作用使刀具和被加工表面间的摩擦状况得到改善,因而对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值有明显的作用。,(5)磨削时采取的措施 磨削时可从正确选择砂轮、磨削用量和磨削液等方面采取措施来减小表面粗糙度。当磨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医用治疗仪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安徽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2025江苏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辽宁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5湖南省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四川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5重庆市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5甘肃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
- 2025年海南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房租收条格式(3篇)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培智生活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伊利在线测评题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二上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红色简约中国英雄人物李大钊课件
- 小学师德考评细则
- 软件定义网络(SDN)实战教程课件
-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题库-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 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