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五节两栖类和爬行类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10/4616e4de-82b9-4866-8c59-99f153a7e05d/4616e4de-82b9-4866-8c59-99f153a7e05d1.gif)
![八年级上册第五节两栖类和爬行类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10/4616e4de-82b9-4866-8c59-99f153a7e05d/4616e4de-82b9-4866-8c59-99f153a7e05d2.gif)
![八年级上册第五节两栖类和爬行类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10/4616e4de-82b9-4866-8c59-99f153a7e05d/4616e4de-82b9-4866-8c59-99f153a7e05d3.gif)
![八年级上册第五节两栖类和爬行类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10/4616e4de-82b9-4866-8c59-99f153a7e05d/4616e4de-82b9-4866-8c59-99f153a7e05d4.gif)
![八年级上册第五节两栖类和爬行类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0/10/4616e4de-82b9-4866-8c59-99f153a7e05d/4616e4de-82b9-4866-8c59-99f153a7e05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节 两栖类和爬行类教学设计实例山东省泰安南关中学 毛磊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2) 准备青蛙发育顺序浸制标本。2.学生准备 收集青蛙发育过程的图片。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flash配乐播放有关青蛙的古诗和画面,共同欣赏宋朝诗人赵师秀的诗句有约。导语:大家读的很有韵味,诗中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场景:时间已是深夜,外面下着大雨,诗人独自坐在家里,焦急地等待朋友的到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但是他又是怎样知道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呢?今天,我们伴随着此起彼伏、悦耳动听的蛙声,开启我们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学习历程。欣赏古诗并齐读宋朝赵
2、师秀的有约诗词。学生:听到了青蛙的叫声。闭眼聆听青蛙的叫声创设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诗句中发现问题,找寻问题,并将诗句的氛围贯穿始终。进一步烘托气氛,对学生潜移默化进行美的熏陶,同时为后面问题的提出做准备。问题引领师生互动任务一:探究青蛙的生殖播放青蛙鸣叫、抱对和受精视频,利用问题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青蛙都能鸣叫吗?蛙叫的意义。2.鸣叫以后青蛙又会有哪些行为呢?3.描述青蛙的鸣叫、抱对、受精三者之间的关系。4.这种受精方式属于体内受精还是体外受精?观看视频,自主思考,回答问题。通过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青蛙的蛙叫、抱对和受精的意义,加深对青蛙生殖过程的理解。合作探究成果展示任务
3、二:探究青蛙的发育指导学生观察青蛙发育顺序浸制标本,以学案中观察提纲为载体,完成青蛙发育过程的学习。1.学法指导(1)小组合作,明确分工,填好观察记录。(2)轻拿轻放,保护标本(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2.观察指导(1)归纳总结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2)思考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生活习性上有什么区别?(3)蝌蚪和青蛙有哪些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3.巡视指导4.轻松体验课前收集的青蛙每一个阶段的发育图片,让同学们按照青蛙的发育顺序排列,然后组间同学相互描述青蛙各个发育时期的特点及蝌蚪和青蛙的区别。5.总结提高对比蝌蚪和青蛙的区别,得出青蛙的发育方式称为变态发育。1.仔细
4、观察标本,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观察报告上。2.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合作探究。3.展示交流4.活动体验,相互检查,巩固提高明确变态发育的特点.通过直观标本,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观察的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游戏体验的形式,加强青蛙发育特点的理解。任务三:两栖动物特征通过视频整体回顾青蛙发育的整个过程思考回顾整体感知青蛙的发育过程,加深对两栖动物特征的理解,并为爬行动物的对比学习作铺垫。对比学习巩固提升任务四:爬行动物的特征1.问题思考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的限制,两栖动物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如果两栖动物也想到陆地上来,它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2.
5、视频帮助播放龟、扬子鳄和蜥蜴的生殖发育过程,帮助学生问题理解。3.阅读课本以蜥蜴为例,找出爬行类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4.列表对比区别青蛙蜥蜴身体分部皮肤和覆盖物呼吸生殖发育学生通过对比思考,视频观察,课本阅读,尝试从呼吸、生殖和发育保水等角度得出答案。学生观察青蛙与蜥蜴的特征自主填写引导学生找出爬行动物脱离水的限制的方面,从而加深爬行动物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认知理解。再次强化爬行动物的特点。渗透情感拓展延伸任务五:保护动物朋友展示从污水环境中发现的畸形蛙图片和捕杀蜥蜴、蛇的图片,思考,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结语:宋朝赵师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如果我们要让这种美好的景象,现
6、在、将来都能够见到,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学生思考回答。再次体会美好意境提高学生的爱护环境的意识,保护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回顾开头的情景,给学生美的氛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化。板书设计第五节 两栖类和爬行类 生活环境 覆盖物 呼吸 生殖和发育脱离水的限制,适应陆地生活两栖 成体 陆地(水中) 裸露黏液 肺和皮肤辅助 变态发育 (水) 动物 幼体 水中 鳃 体外受精 (水) 爬行 成体 陆地(水中) 鳞片或甲 肺 卵生,卵壳保护 动物 幼体 陆地 肺 体内受精, 附:两栖类和爬行类观察提纲一、 小组合作探究:仔细观察青蛙发育顺序的浸制标本,探究青蛙的
7、发育过程。(1)青蛙的发育经过了 、 、 、 四个阶段。(2)比较早期蝌蚪和成蛙的区别比较早期蝌蚪成蛙身体分部运动器官通过 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后肢 前肢,适于陆地上跳跃。后肢趾间有于在水中游泳。呼吸器官生活习性(3)通过以上的观察,思考蝌蚪和青蛙适应环境的特点?(4)青蛙和蝌蚪在 、 、 的不同,这种发育方式为 。二、自主探究(对照青蛙和蜥蜴图片填写)区 别青蛙蜥蜴身体分部皮肤和覆盖物呼吸器官生殖发育拓展作业 1.请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回答:科学家对全球两栖动物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的青蛙、蟾蜍和蝾螈正在减少,2004年全球有168种两栖动物灭绝,1/3的两栖动物生存受到威胁,
8、在今后100年内可能有一半的两栖动物灭绝。你知道为什么两栖动物比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更脆弱吗?答案: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的限制,对水域环境要求较高,虽然产卵多,但是水域环境污染、减少,再加上天敌较多,都会使两栖动物生命受到危害,而且由于皮肤裸露,易受到细菌真菌的侵染。(意思对即可)专家点评本节课的主要特色是:(1)恰当创设教学情境。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作为引入点,将宋朝赵师秀有约一诗创造的优美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作为贯穿整节课的教学线索,首先通过读诗设问引出课题,再通过聆听蛙鸣感受诗的优美意境,分析蛙鸣的原因,引出青蛙的生殖内容。在学习影响两栖动物生活的环境因
9、素时,又充分挖掘诗句中暗含的环境因素信息,结合相关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水质的变化对青蛙生活的影响。课尾,通过有约一诗美好的景象,渗透爱护环境和动物的情感教育。恰当的情境创设,不仅起到了激趣引思的作用,还渗透了人文和环保教育。(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围绕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个重点学习内容,充分准备和利用了直观教学手段。如针对青蛙发育过程这一难点,首先利用青蛙各个发育时期的浸制标本,分小组观察青蛙各个发育时期的主要特点,探究蝌蚪和青蛙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在学生分析回答的基础上,让各小组将青蛙各个发育时期的六张照片,试着按照发育过程粘贴好,并进一步分析青蛙发育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变态发育概念。 正是充分利用了直观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察积极,参与面大,思考分析有深度,难点得以较好突破,同时较好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3)运用对比学习。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爬行动物正是脱离了水的限制,才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些特征也是爬行动物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纤维球精密过滤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力球监控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溶剂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标准型捆包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挂墙式灯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喷铝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双面防粘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全自动电加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驻极体传声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静电喷漆成套设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DB4401∕T 100.2-2020 物业服务 第2部分:住宅小区
- 【完整版】防洪防汛应急(含人员避险转移)预案
- 大型活动标准化执行手册
- (完整版)电梯的钢结构施工方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全共64页课件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快速计算表(EXCEL)
- 甲基乙基酮2-丁酮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痹病)中医临床路径
- 装饰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及横道图
- 【大学】挤出管材(P64)ppt课件
-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