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课件模板-039(共156)_第1页
疡医大全课件模板-039(共156)_第2页
疡医大全课件模板-039(共156)_第3页
疡医大全课件模板-039(共156)_第4页
疡医大全课件模板-039(共15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疡医大全 课件模板-39,疡医大全:神农所置九宫尻神,神农所置九宫尻神:,坤(外踝) 震(牙口) 巽(头、口、乳) 中宫(肩、尻) 干(背、面、目) 兑(手膊) 艮(腰、项) 离(膝、肋) 坎(肚、脚、肘) 一岁起坤,二岁震,三岁巽,四岁中宫,五岁干,六岁兑,七岁艮,八岁离,九岁坎,十岁又是坤。逐年顺行,周而复始,如患人行年到处,则忌针灸。慎勿泛用,免变他病。,疡医大全:神农所置九宫尻神,神农所置九宫尻神:,四季人神 春(左胁) 夏(在脐) 秋(右胁) 冬(在腰) 九部人神(一岁为始,起于脐。一年行一位,周而复始。) 脐(一) 心(二) 肘(三) 咽(四) 口(五) 头(六) 脊(七) 腰(八

2、) 足(九) 十二部人神(一岁为始,起于心。一年行一位,周而复始。) 心(一) 喉(二) 头(三) 肩(四) 背(五) 腰(六) 腹(七) 项(八) 足(九) 膝(十) 阴(十一) 股(十二) 十干日忌用针灸 甲(头) 乙(耳、喉) 丙(肩) 丁(背、心) 戊(腹、脾) 己(腹、脾) 庚(腰、肺) 辛(膝) 壬(肾、足、胫) 癸(手、足) 十二支日人神所在忌针灸 子(目) 丑(腰、耳) 寅(胸) 卯(脾、鼻) 辰(腰、膝) 巳(手) 午(心) 未(头、手) 申(头、脊) 酉(背) 戌(面头) 亥(头项) 逐月血忌日 正月(丑) 二月(未) 三月(寅) 四月(申) 五月(卯) 六月(酉) 七月(

3、辰) 八月(戌) 九月(巳) 十月(亥) 十一月(午) 十二月(子) 逐日人神所犯忌用针灸 初一、十一、二十一日(大拇指、鼻柱、手小拇指) 初二、十二、二十二日(外踝、发际) 初三、十三、二十三(股内、牙齿、足、股、肘) 初四、十四、二十四日(腰间、胃气、手阳明) 初五、十五、二十五日(口、舌、遍身、足阳明) 初六、十六、二十六日(手掌、胸前) 初七、十七、二十七日(内踝、气冲、膝) 初八、十八、二十八日(手腕、股内、阴) 初九、十九、二十九日(尻、足、膝、胫) 初十、二十、三十日(腰、背、内踝、足趺) 人神所犯十二时辰忌用针灸 子(踝) 丑(腰) 寅(目) 卯(面) 辰(头) 巳(手) 午(

4、胸) 未(腹) 申(心) 酉(背) 戌(头) 亥(股) 男忌日 壬辰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辛未 除日 女忌日 甲寅 乙卯 乙酉 乙巳 丁巳 辛未 破日 男女忌日 白虎 黑道 血支 血忌 月厌 月杀 月害 月刑 独火 针灸吉日 丁亥 丁卯 丁丑 甲辰 甲申 甲戌 丙子 丙午 丙申 丙辰 壬子 壬戌 壬午 庚午 辛巳 戊戌 戊申 己亥 己未 针灸凶日 每月初八 十五 十八 廿三 廿四 廿八 廿九。,疡医大全:论疮疡用针灸勿忌尻神,论疮疡用针灸勿忌尻神:,薛立斋曰夫针灸之法,有太乙人神、周身血忌、逐年尻神、逐日人神,而其穴有禁针禁灸之论,犯之者,其病难瘳,理固然也。但疮疡气血已伤,肌肉已坏,宜迎

5、而夺之,顺而取之,非平人可比之,此何忌之有?外科精义云疮疡之证,毒瓦斯无从而解,脓瘀无从而泄,反攻于内,内既消败,欲望其生,岂可得乎?危恶之发于致命之所,祸在反掌,腹痈,囊痈,二便不通,胸腹胀闷,唇疔喉痹,咽喉肿塞,其祸尤速,患者审之。,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李东垣曰夫疮肿生于外者,由热毒之气蕴结于内也。盖肿于外有生头者,有漫肿者,有皮浓者,有皮薄者,有毒瓦斯深者,有毒瓦斯浅者,有宜用温药贴 者,有用凉药贴 者,有可以干换其药者,有可以湿换其药者,深浅不同,用药有异,是以不可不辨也。若疮肿初生,似有头者,即当贴温药,引出其热毒,乃火就燥之义也。,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于四畔

6、赤 处,捣生寒药贴 之,折伏其热势,驱逐其邪恶,扑火之义也。夫生寒药势气之精全,性味雄健,或有疗者,不本物理,皆用药草膏之类,有势力微,欲使瘠者,敌其勇夫,不亦难乎!又有粗工不审逆从,便用寒药敷贴,趁逐邪毒,复入于内,归于心肝,十死八九矣。大抵敷贴之法,欲消肿散,每血脉疏通,寒气逆从,断其去就焉。,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慎不可执方无权,安能散其郁结,不成脓乎!其肿皮浓者,以软布或以棉花纸涂药贴 之,待其药干换;肿皮薄者,即用疏纱或薄纸涂药贴 之,其药未干,即当换之。若至脓溃之后,即贴温肌生肉膏药,要在逐臭腐,排恶汁,取死肌,生良肉,全藉温热膏剂之力也。切勿用寒凉之药,水调贴之,夫血脉

7、喜温而恶寒,若着冷气透里,即血滞难瘥矣。,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十书贴 法) 朱丹溪曰夫外施敷贴,正与发表之意同。经曰发表不远热,大凡气得热则散,冷则敛,不可不知。 又曰敷药之药,此可应酬轻小热证,若不辨阴阳之所由分,妄敷凉药,其祸不小,此诚不易之论。 戴院使曰有不敷药时大痛,敷即不痛,有不敷药不痛,敷之则痛,盖寒热风湿,并忧怒等气积而内攻则痛不禁,敷药拔出之,故不痛也。,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死血阴毒在中,愈伏愈深,愈不觉痛,药发之于外,故反痛也。 汪省之曰外施敷药,正是发表之意。经曰发表不远热,大凡气得热则散,得冷则凝,庸工敷贴冷药,岂理也哉! 周文采曰敷者,化也,散

8、也,乃化散其毒,不令壅滞也。然疮之缓急,毒之冷热,则用药亦有寒热之异,如赤肿 甚者,当用寒性药敷之;肉色不变而肿势深暗者,当用温性药敷之;如不热不凉者,当以冲和膏敷之;根脚走散者,当用铁箍、铁桶等膏敷之。,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庶毒不走,易于消散,脓亦易熟也。 蒋示吉曰敷药止可围疮之四旁,中空,疮头用白降丹点上,以拔其毒,自无倒陷之误。(说约) 又曰溃后若根脚渐大,红肿不散,恶证也。宜用铁箍膏箍之,脓溃犹痛,必有筋隔住,内脓不得出,用针挑引出之,痈疽脓熟,势盈欲溢,用白降丹点上,半日自溃。 又曰制敷围之药,第一要研的极细,敷之则不痛,调敷药之法,必须用抿脚搅至千余下,敷之方不脱。,疡

9、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临敷之时,敷药必隔水顿温,庶药力易达,敷时中留一孔透气,使毒瓦斯易泄,不可不知此法。 又曰寒凉敷药,如芙蓉散、大黄膏,其患最大。气脉得寒则不行,瘀血得寒则不散,瘀肉得寒则不溃,新肉得寒则不生。 窦汉卿曰凡制围药,宜绝细,则不痛,和围药多加工夫,搅千余下,其药自稠,则用轻手围之,留孔须如鹅卵形状,敷药之外,须用薄纸贴之,务要扯碎粘贴,免崩裂疼痛之苦。,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待围药略干,再用调药余汁润之,以助药力,况药干不能入肌肉,借湿以通窍耳,宜深详之。 齐马嗣明治杨遵彦发背,取白麦饭石(即粗理黄石,堪作碓碾,即磨刀粗石,用酽醋淬,猛火赤淬之,令屑落醋中者

10、良。)为末。醋熬为糊,浓涂立愈。本草曰大凡石类多主痈疽,此石治发背神良。 程山龄曰书云用膏药贴顶,敷药四边围,凡肿毒之大者,将已成脓,用白降丹或乌金膏贴疮头上,然后用万全膏盖之,四旁以铁箍、铁桶、芙蓉等膏敷之,贴膏处取其出脓,敷药处取其消散,并能箍束根脚,不令展开,共作三层敷围法。,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第一层用白降丹,或乌金膏贴疮正顶,若漫肿无头,以湿纸粘贴,先干处是头也;第二层万全膏贴之;第三层以敷药围之。桑皮纸扯碎盖上,如蜜调敷药,则频以蜜水润之,如醋调敷药,则频以醋汁润之。不特添助药力,亦且敷药不致干憔,然予尝用万全膏遍覆肿处,连根脚一齐箍住,其中消处自消,溃时自溃,竟收全功

11、,可见此膏之妙也。,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集验云痈疽无头起者,用神豸膏、灵龟膏、拔毒膏、铁箍散贴,即令消退。溃脓者,用灵龟膏贴之,或用追毒膏去脓,或用筒子吸脓。有头疽疮,每于洗后视赤晕阔狭,用凉水调大铁箍散成膏,隆冬用温水调如人肉温,贴之;肿赤盛、用生地黄自然汁调,围贴之法,从四畔红晕处围贴,用桑皮纸掩上,疮有旋生白粒,散漫如米、如豆者,用银簪脚拨去疮眼,用老皮散敷之,再换新药敷上。,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凡热多则赤, 肿散漫,热甚则紫黑,外寒郁亦紫,血虚兼寒则青白,大铁箍散、正铁箍散,乃常用之药。或因风寒热及秽气厌触等证,四时寒热不同,又宜从权设法。热者,宜三黄散;热甚,

12、宜三消散;有风者,加羌活、防风;气滞者,加木香;寒郁者,加桂;秽气触者,宜加香药熏之;肿处脆嫩者,去白芨。去敷药时,看毛下窍中,当有汗珠,此则血脉疏通,热毒消散,赤晕渐缩,脓溃痛止,变逆为顺。,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皮毛润活,要作良肉。但疽顶有些少腐开,不用刀剪。如药下不生汗珠,腐败必阔必多也。脓后围贴,则收散漫遗毒,尽随脓出,疮口贴拔毒膏药;如脓出不顺,用追毒膏;恶肉不去,用金宝膏。败肉去后,围贴则气血易活,新肉易长,疮口用长肉膏敷贴之,药与淋洗并行,同功。 郭氏法云如是有头疮疽,就便用朱砂备急膏一丸如黄豆大,安于疮头上,却用软粘膏药盖护之。,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其疮必

13、破。如疮晕紫黑色,外用宣毒散,周遭敷住毒瓦斯。如疮晕赤红色,用水澄膏敷之,次日用坚峻碧云锭子开了疮口,次用紧缓碧霞锭子去其歹肉,稍净,却用缓慢碧玉锭子生肌,总名青金锭子。不拘日数,直待歹肉去净,单用膏药贴之。候脓水尽,肌肉平,方许贴生肌敛口之药。若根据此法,免教人受刀剪针烙之苦。,疡医大全:论敷药法,论敷药法:,如是无头痈肿,待脓成用针刺破,方以法收功也。,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铁箍散(吴丹垣) 阳疮肿疡,根脚散漫。 五倍子(一两,微炒) 生大黄(四钱) 秋芙蓉叶(六钱) 醋一盅入杓内熬滚,投药末搅匀敷患上留顶,以纸盖之,干则以醋扫之。一方照原方加寒食面五钱。 阴疽以及皮

14、色不变,漫肿无头者不可敷。 如意金黄散(正宗) 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注,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香港脚,妇女乳痈,小儿丹毒。,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凡外科一切诸般顽恶肿毒,随手用之,无不应效,诚为疮家良便方也。 天花粉(上白,十斤) 黄柏(色深者) 大黄 姜黄 白芷(各五斤) 陈皮 天南星 苍术紫浓朴 甘草(各二斤) 共为咀片,晒极干燥,用大驴磨连磨三次,方用密绢罗筛出,瓷器收贮,勿令泄气。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及夏月火令时,俱用茶汤同蜜调敷。,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如微热微肿,及大疮已成,欲作脓者,俱用葱汁

15、同蜜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等病,俱用葱酒调敷。如风热恶毒所生患,必皮肤亢热,红色光亮,形状游走不定,俱用蜜水调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漆疮、恶血攻注等证,俱用大蓝根叶或水芭蕉根叶捣汁调敷,加蜜亦可。汤泼火烧,皮肤破烂,麻油调敷。,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具此诸引,理取寒热温凉制之,又在临用之际,顺合天时,洞窥病势,使引为当也。 四虎散(正宗) 天南星 草乌 半夏(生用) 野狼毒(等分) 上为细末,猪脑同捣,遍覆疮上,留正顶出气。凡痈疽肿硬,浓如牛领之皮,不作脓腐者,宜用。 铁桶膏(正宗) 发发背将溃已溃时,根脚走散不收束者。,疡医大全:痈

16、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五倍子(微炒,一两) 明矾(四钱) 胆矾(三钱) 铜绿 白芨(各五钱) 轻粉 郁金(各二钱) 麝香(三分) 上为极细末,用陈米醋一碗,杓内慢火熬至一小杯,候起金色黄泡为度。待温,用上药一钱,搅入膏内,每用顿温以新笔涂膏疮根上,以绵纸盖其疮根,自生皱纹,渐收渐小,再不开大为效。凡敷药宜极细,若粗则作痛,不可不知。,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一切根脚走散,不能收束者用之,收根束毒,功效非轻。 治对口脑疽,不必洗去旧药,逐日添药,恐动疮口惹风也。 芙蓉膏 阳疮红 ,收根束毒。 芙蓉叶(秋采,六钱) 榆面(二两) 生大黄(五钱) 皮硝(一两) 研细,葱

17、汁童便调敷留顶,初起敷之可消,不特收束根脚。 敷大毒二法 茅厕垢浓敷四围,中空出气,自消。,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或用赤小豆、紫苏同研,敷上立消。 敷一切大毒消肿吸毒法 川贝母研末,同白槟榔汁敷之,有病之处即起白泡,无病之处则起红点如疮。 远志膏(程山龄) 凡一切痈疽肿毒,初起之时,随用远志肉二三两去心,清油煮,捣烂如泥敷患处,用油纸隔布扎,越一宿其毒自消,屡试屡验,其效如神。 芙蓉菊花膏 赤小豆 芙蓉叶 香附 白芨 菊花叶(各四两) 研细。,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每末一两加麝香一分,米醋调涂,围住根脚,或鸡子清调亦可。 敷药方 紫花地丁(去筋揉碎,

18、一两) 白糖(一撮) 米饭(一团) 捣烂敷四围留顶。 又方 鲜鲫鱼(一尾) 山药(一段) 明矾(一钱) 捣烂敷留头,片时发痒,痒定自消。(一方无明矾) 又方 乳香 没药 麝香(各三分) 大蚰蜒(二条) 捣敷患上留头,自消。,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又方 当归 黄柏皮 羌活 研细。以生金银花汁调敷四围,空中。 又方 生大黄(一两) 白芨(三钱) 穿山甲(三钱) 麝香(一分) 醋调敷露顶,或黄蜜、葱汁敷之更妙。此药敷上,便能立时止痛。 又方(正宗) 车前草(连根叶) 草 五龙草 金银花(各等分) 上四味鲜草一处捣烂,加三年陈米粉,即常用糨衣小粉浆。,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

19、疽敷药门主方:,初起仍加飞盐末二三分,共打为稠糊,遍敷疮上,中留一顶,以膏盖贴,避风,自然拔出脓毒。若冬月草无鲜者,预采蓄下阴干为末,用陈米醋调敷,亦如前法并效。今恐前敷药内用五龙草,随地或有缺少,不便合用,预常熏后顶,以膏盖周遭肿上,以如意金黄散代敷之。 又方 荞麦面 硫黄末(各二两) 研末。,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井花水和作饼,晒干,每用一饼,水磨敷之,痛令不痛,不痛自痛。 又方 用活泥鳅以手捉定头尾,放 赤痈疽根盘上,大则以数条围之,其鳅即吸紧拔其毒瓦斯。 又方 木香 乳香(去油) 榆皮面(各等分) 滴醋熬稠调敷。 真君妙贴散(正宗) 治痈疽诸毒,及异形异类,顽硬大

20、恶歹疮,走散不作脓者,宜用此药,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荞麦面 白面(各五斤) 明净硫黄(十斤,研细) 共一处用清水微拌,干湿得宜,木箱内晒成面片,单纸包裹,风中阴干收用。临时再研极细,用新汲水调敷。如皮破血流,湿烂疼痛等证,麻油调搽。天泡火丹,肺风,酒刺,染布青汁调搽并效。 回阳玉龙膏(正宗) 背疽阴病,不肿高,不 痛,不发热,不作脓,及寒湿流注,鼓风久损,冷痛痹风,诸湿香港脚,手足顽麻,筋骨疼痛,及一切皮色不变,漫肿无头,鹤膝风,但无皮红肌热者,用之俱有功效。,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此方乃救阴疽之外施良法。 草乌(炒) 军

21、姜(煨,各三两) 赤芍(炒) 天南星(煨) 白芷(各一两) 肉桂(五钱) 制毕,共为细末,热酒调敷。此药军姜、肉桂热血生血,既生既热,恐不能散而为害。故有草乌、南星可以破恶气,祛风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结块,回阳气。 又有赤芍、白芷足以散滞血,住痛苦,加以酒行药性,功通气血,虽十分冷证,未有不愈,诚为寒灰之焰,枯木之春。,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大抵病冷则肌肉阴烂,不知痛痒,其有痛者,又多附骨之痛,设若不除,则寒根透髓,寻常之药,固莫能及矣。 冲和膏(正宗) 痈疽发背,阴阳不和,冷热不明。 紫荆皮(即红内消。炒,五两) 独活(炒,三两) 赤芍药(炒,二两) 白芷(一两) 石

22、菖蒲(即望见消,又名阳春雪,又名木蜡,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葱汤热酒俱可调敷。,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药中紫荆皮乃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乃土之精,能动荡凝滞血脉,散骨中冷痛,去麻痹湿;石菖蒲乃水之精,善破坚硬,生血止痛,去风消肿;白芷乃金之精,能去风生肌定痛;赤芍药乃火之精,能生血活血,散瘀除痛。盖血生则肌肉不死,血动则经络流通,故肌活不致溃烂,经通不致壅肿,此为散风行气、活血消肿、去冷软坚之良药也。,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其中五行相配,用者再无不效之理,如流毒骨疽冷证,用之尤效。故云风消血自散,气通硬自除。 本方加乳香、没药,治流注筋不能伸。

23、 神应丹(说约) 治气血不和,壅遏为疮,高肿赤痛,兼痰兼郁,兼寒兼湿,并效。 小雄鲫鱼(七尾) 鲜山药(四两) 连须大葱头(廿一个) 共捣烂,加千年陈锻石半斤,天南星、半夏、白芨、赤芍药研末各一两,和匀阴干,再研细末,临用以蜜调敷四围,外以皮纸盖之。,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敷疮头凹者。 荞麦面炒黄研细,水和敷之。 化腐紫霞膏(宗) 痈疽发背,瘀肉不腐,并不作脓者,又诸恶疮,内有脓而外肉不穿溃者。 萆麻仁(研) 轻粉(各三钱) 巴豆仁(五钱) 螺蛳肉 潮脑(各一钱) 金顶砒( ,五分) 血竭(二钱) 共为末。瓷瓶收贮,临时用麻油调搽,顽硬肉上至顽者,不过两次即软。,疡医大全

24、: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秘传敷毒法 独核肥皂去核一个,萆麻仁二十九粒,捣烂敷,留顶透气,已成自溃,初起自消。 铁箍散 敷诸般肿毒。 草乌 知母 天花粉 半夏 天南星 五倍子(炒) 芙蓉叶(各等分) 上为末。蜜醋顿热,调敷四围,中留一孔透气。 乌龙膏 敷一切肿毒。入小粉浆,炒黑研细,用滴醋调敷,或加生大黄、天南星更炒。,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倍子散 敷一切肿毒,并乳痈初起。五倍子不拘多少,打碎炒黑为末,醋调敷,或井水调敷亦可。 立消散 雄黄(二钱二分) 穿山甲(三钱) 生大黄(锦纹者良) 芙蓉叶 倍子(炒,各五钱) 共研极细末。滴醋调敷,中留一孔透气。如干,又搽

25、,不过十次自消。 清凉膏(山东东昌府聊城县南普陀寺僧神授方) 敷痈疽发背肿毒。,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先用白面调成,围圈患外。葱根捣泥,平铺疮上,用猪胆汁一枚,黄蜜二两,倾瓷器内和匀,茶匙挑胆汁于内,一时即消。 敷毒 大五倍子蜜炙九次,研末,醋调敷。 敷毒 老桑虫屎研末,醋调敷留顶,三四次即消。 毒疮未出脓,敷此即有头。 牙皂 京墨( 过) 干姜(各等分) 研末。醋调敷。 敷药神功散 川乌(炮) 黄柏(炙、各等分) 研细,滴醋调。,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无头漫敷,有头敷四围留顶。 周氏曰用唾津调成膏敷。如干用米泔水润湿,听其流脓,不可手挤。 敷发背

26、松香半斤,将水煮一炷香,葱五十根,连根须研如泥,量疮大小,红绢摊贴。 敷毒并敷痘毒 紫花地丁草捣敷神效。 回生丹 敷痈疽发背诸毒,一切恶疮等证,敷之消散,起死回生神方。五倍子整个大者,去一角,入上好银朱不拘多少,再用银箔糊住角口,放铜勺内,微火慢慢焙之,烟绝为度。,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研细末,放地下出火气,用雄鸡蛋(尖头者是)取蛋清调末,务要多搂匀浓,其药稍干,即以鸡翎或硬笔蘸药敷疮,自肿处由外往里周遭敷之,留疮口,一连三四次,住痛消肿如神,破后敷之亦效。 敷发背如神 熟铁锈刮为细末,鸡蛋清调浓,用新笔圈红晕肿处,自外向内渐渐圈尽,一日三次,其疮自然收小。 代针散 凡恶

27、疮肿毒,日久不出头,用此即穿。,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木鳖子 川乌 水磨以鹅翎扫刷疮上,留豆大一处出脓,如药水干,再刷上,不过一时即穿。 敷一切肿毒疔疮。 猪牙皂(火煨再炒) 羌活 大黄 防风 白芷 天南星 白芨 白蔹 连翘(各一钱) 乳香(去油五分) 没药(去油五分) 贝母(三分) 上研细,用蛋清同蜜调敷患处,未成形者即消,已成出头者,其效亦速。,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敷一切大毒疔疮。 五倍子(微火焙) 白芷(各四两) 陈小粉(十年者佳,慢火炒黑黄色,一斤) 川乌 黄柏 草乌野狼毒 天南星 半夏 粉甘草(各一两) 研细。未破者,用滴醋调敷四围;已溃

28、者,用蜜调敷,俱放滚水内顿,匀敷。 奇验金箍散(锦囊) 五倍子 白芨 白蔹(各四钱) 生大黄(六钱) 芙蓉叶(白花者良,阴干不经霜者佳。,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二两) 研细。用蛋清些少,同醋调敷,如干以葱头酒润之,已有头者,露出头敷四围。 消毒围药 白糯米炒焦色,研细末,醋调敷患处,无脓即消,有脓即溃。 敷痈疽发背奇方(镇江招隐寺浣尘和尚)先用陈金墨磨浓,涂四围红晕处,再以猪胆汁、生姜自然汁各等分,不得多寡和匀,有顶露顶,无顶一概用鸡翎扫上。,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干则又扫,未成即消,已成即溃,百发百中。 麦饭石膏(一名鹿角膏。医灯续焰) 白麦饭石(

29、此石颜色黄白,类麦饭团,生粒点,若无此石,当以旧磨面磨子近齿处石代用,取其有麦性故也,屡试得效,此石医家有时无处买,今欲用之,但于溪中寻有白石粒如豆、如米大者,即是也。但其石大小不同,或如拳,如鹅卵,如碗大,略如握聚一团麦饭焉。,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用炭火 红,以好米醋淬之,如此 炼十次,研令极细,二两,研得不极细,涂之极痛,若细而嫩,大能止痛,排脓收口) 白蔹(研细,二两) 鹿角(不用自脱者,必取生带脑骨者,去脑骨烧灰,截二三寸长,炭火 令烟尽,研细,四两) 凡用时量药末多寡,用经年好米醋入银石器内,煎令鱼眼沸,却旋旋入前三味药末内,用竹篦子不住手搅熬一二时久,令稀稠

30、合宜,取出瓷盆内候冷,以纸盖固,勿令着尘灰。,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每用时,先以猪蹄汤洗去痈疽脓血至净,以旧绵挹干,用鹅翎扫敷四围,凡有赤处尽涂之。但留中心一口如钱大,以出脓血,使热毒之气随出。如疮未溃,能令内消;如已溃则排脓如淌水,则逐日见疮收敛;如患疮久,肌肉腐烂,筋骨出露,用旧布片涂药以贴疮上;如内膜才穿,亦能取安。洗疮勿以手触动嫩肉,仍不可以口气吹着疮,更忌有腋气之人,及行经妇女,或有孕人,见合药亦宜禁忌。,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外取好米醋一大碗,收瓷器,候逐日用药于疮上,久则其药干,常用鹅翎蘸醋扫上,可令其药常润也。初用一日一洗一换药,十日

31、后两日一换药。 水澄膏(集验) 敷热毒肿痛,红赤神效,皮肤白色者勿用。 大黄 黄柏 郁金 白芨 朴硝 天南星 黄蜀葵花(各一两) 研细末。每用新汲水一盏半,称药末二钱搅,调匀候澄底者,去浮水,敷于肿处,贴之如干燥,唾津润之。,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乌龙膏(集验) 敷肿毒痈疽,收赤晕。 木鳖子(去壳) 半夏(各二两) 小粉浆(四两) 草乌(五钱) 共入铁铫内,慢火炒焦研细,出火毒,再研细,用水调敷四围,中留顶出毒瓦斯,或用醋调。 宣毒散 敷初起及灸后,肿消晕聚。 露蜂房(炒焦三两) 天南星 赤小豆(各一两) 小米(一合) 生草乌(一钱) 生白矾(五分) 研细末,淡醋调涂四畔

32、,干即再上。,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清凉膏(启玄) 敷痈肿 痛。生大黄(研末) 醋调敷。 金蟾膏(启玄) 敷发背疔毒。活蛤蟆一个去骨,捣如膏,敷患上留头;如无头,都敷上,大有神效。一二日揭去,不过换敷二个全好。 火龙膏(启玄) 敷阴发背,出黑水不知痛。新火姜六月六日晒干研末,瓷瓶收贮,每用以鲜猪胆汁调敷周遭,皮纸遮盖,干则热水润之。,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知痛时黑水自出为妙,如不知痛,虽出黑水难治。 隔皮取脓散(窦太师) 驴蹄(细末) 五倍子(各一两) 白盐(五钱) 草乌(去皮,四钱) 荞麦面(炒,二两) 共研,水调作饼,慢火炙黄,去火毒,研细醋调成

33、膏摊贴,其肿渐退。 铁箍散(青囊) 芙蓉叶 生大黄 牛蒡子 白芨 雄黄(各等分) 共研细。,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看疮势大小,或称三钱或五钱,以鸡翎搅入鸡蛋清内调敷四围,束毒不致走散开大。 神草膏 专敷发背对口,一切无名肿毒,立时消散。蜈蚣节草一大把,入盐少许,捣烂如膏敷患上。(胡公弼曰按蜈蚣节草乃柔草也。其色青白,节节生细叶,沿漫田墁,如蜈蚣形,二三月采取阴干备用,恐夏时草深难寻) 寸金散 患痈疽肿毒。,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天花粉(三两) 赤芍 白芷 姜黄 白芨 芙蓉叶(各一两) 上研细,每用姜汁三分,凉茶七分,未破敷头,已破敷四傍留顶,经验神效

34、。 黄蓉散(胡言爵) 敷手足肿毒,已成未成并效。 生大黄(五钱) 芙蓉叶(一两) 研细,苦茶调敷。 蜗牛涎敷痈疽解毒止痛 蜗牛一百个,纳瓶内,入新汲水一盏浸之,封至次早,将蜗牛放去,其水如涎,入蛤粉调稀,鸡翎扫疮上,日十余次。,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乳香止痛散 一切痈疽 痛,搽之立止。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二钱) 寒水石( ) 滑石(各四钱) 冰片(五厘) 上为末。以葱汁调搽,其痛立即止矣。 乌龙膏 臭小粉 五倍子(各等分) 同炒黑研细,醋调敷,干则以醋调润之,消毒甚效。 止痛麻药 川乌尖 草乌尖 生南星 生半夏 荜茇 胡椒(各五钱) 蟾酥(一钱五分) 上为末。,

35、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用鱼胶烊化,入药拌匀,阴干,临用水磨涂于肉上,药力麻住刀割不痛。 赤小豆散 治一切无名大毒,敷之初起即消,已成立溃。赤小豆一斗,略焙磨细,用黄蜜调敷,或葱汁、好醋、酒、菊花根叶捣汁、靛汁,俱可调敷,中留一孔透气。 敷一切无名大毒(孙真君)生猪脑摊纸上贴之,一日三换。 痈疽提脓(孙真君)飞面以人乳调敷,一宿脓出。,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发背初起(孙真君)新鹿角烧灰,研细,醋调敷之,一日四五次,以消为度。 痈疽久不收口(孙真君)老鼠皮烧灰,敷口上即收。 敷肿毒(刘秘)鼻涕虫同银朱捣敷留顶,立消。 一切白色阴毒以及对口初起者。(钱青抡

36、) 活鲫鱼(一尾) 生山药(一段,与鱼一般长) 白洋糖(二钱) 同捣极烂,敷上立消即去。,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更治瘰 如神。如妇人乳痈,初起用蜡、糟同捣敷上,立散。 冬瓜痈及四肢痈毒肿满 新锻石先以水一润,即用醋一碗化开敷上,再加醋调敷上,立消。惟身上肿毒忌用。 发背初起未成(医林集效)用活蟾一只,系于疮上半日必昏愦,置水中救其命。 再易一只必踉跄,再易其蟾如旧,则毒散矣,屡试极效。,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又方(灵秘丹药)凡患痈疽疮毒者,用土中大蛤蟆一个,剥全身癞皮,盖贴疮口,于蟆皮上以针将皮刺数孔以出毒瓦斯,自觉安静,且能抓住疮口,不令长大,又可

37、免蜈蚣闻脓味来侵,神妙。 痈疽初起。(申一斋) 干姜(一两,泡,炒紫色。) 研末。醋调敷四围留头,愈。 肿毒(抄本)凡毒初起及经十日以上,热肿疼痛,用鸡蛋一个打开,入新狗粪如蛋大搅匀,微火熬令稀稠得所,捻作饼子,于肿头上贴之,以帛包抹,时时看视,觉饼热则易,勿令转动及歇气,经一宿自愈。,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如日多者一日一易。至瘥乃止。一切诸方皆不及此。 铁箍散(医方解)一切初起肿毒,敷之立消,已成毒不走散。未溃有脓即溃,已溃脓即追出。 九月九日取芙蓉叶(阴干) 五倍子 白芨 白蔹 姜黄(各五钱) 大黄(一两) 陈小粉(炒黑、二两) 蟹壳(五个) 研细末。醋调敷。 肿毒及

38、指上痈肿。,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卫生备要)独蒜一颗,百合数瓣,腊糟同捣烂敷。 定痛散(单方) 山药(一两) 白糖霜 大黄(各四钱) 捣烂敷上,即止疼。 或手搭发背破烂者,只用糖霜、山药捣烂,塞入毒内不臭,烂肉自去,新肉自生。初时日换三次,三日后每日换一次,换时以甘草煎汤或猪蹄汤洗用,软鹅毛数根扎之,洗去再敷,待肉长满方止。,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消毒神方(周惠南) 凡初起一切肿毒,用杏核半边,入干人粪填满,合疮顶上扎之。如毒盛其核即炸碎,另换一核填粪合上,至重不过易二三核,自消。 敷方 天南星 生大黄(各等分) 研细,烧酒调涂,露顶即消。 又方

39、尿缸底刮下,研细,浓敷四围露顶,干则再敷再润,即消,极效。 又方 芙蓉叶或根皮或花,或生捣或干研,和白蜜调敷四围,中留一孔透气,干则频易,初起者消,已成者脓出易敛。,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加赤小豆末,其效更速。 又方 连须葱同白蜜捣极烂敷之露顶,如重换敷二三次即消。如已有脓将破,不可用此法。 又方 芥菜子研末,同扁柏叶捣敷,即消。 一笔描(周鹤仙) 治一切肿毒神效。四月间于田中收取蝌蚪数升,滤干水,装入瓦罐内,加入冰片三四分,紧封罐口,再用泥糊,勿令泄气,埋于不见天日土内六十四天,取出尽成水矣。,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凡遇无名肿毒之人,以笔蘸水在于患

40、处画一大圈围之,逐渐收小,中间留头,其毒即散,神验。 敷肿毒一切恶疮。(黄洞阳) 糯米 稷米 米(各二升) 五月五日上午时将米入于坛内,用滚水冲入,要通过米,浸至次年六月六日磨成浆,再将原水和入,晒干收贮,临用时取粉一两,加明雄末二钱和匀,醋调如稀糊样,周遭敷扫,中留一孔透气,如干以醋润之,每用药不过一钱二三分为率。,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刘氏敷药秘方 人中黄( ,乃多年粪坑内者是人中黄,马桶内者亦是) 土子(即无名异) 生大黄 白芨 五倍子(生研) 榆皮面(各四两) 上磨细。用鸡蛋清或葱汁、黄蜜、醋调敷,俱可。 金箍散(丁振宇) 胆矾 硼砂 水银 明雄 黑铅(各二钱)

41、端午日修合,敷一切大毒。研为细末,火酒调敷,如不粘,加飞面六钱。,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敷一切毒 五爪龙藤熬稠膏敷之。 又方(吴鲁南)香肥皂一圆,毒大用三圆,同生山药捣化敷上,中留一孔透气,未成即消,已成自溃。 治发背痈疽,不问已溃未溃,并杖疮诸蛇伤 白凤仙花连根、茎、叶捣烂听用,先以陈米醋洗净,然后敷上,一日一换。如冬月无鲜的,秋间采取,阴干为末,水调敷之,立消,止痛如神。,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疮将好,用桑叶醋煮,一滚即捞起,贴疮上,便能生肌收口。 水云膏(阐传) 治发背 皂角(炙,去皮弦) 五倍子(炒) 川芎 干姜(各一两) 乳香 儿茶 没药(

42、各三钱) 枯矾槐花(各一钱) 上研细末,犍猪胆汁调涂,神效。 敷痈疽 五倍子醋炙为末。疮在左用猪左脑,疮在右用猪右脑,同捣匀敷。,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芙蓉膏(张秀峰) 发背痈疽,痛如锥挖不可忍者,立时止痛。 芙蓉叶 黄荆子(各等分) 研细末。鸡子清调搽,四围留顶。中间如烟雾起,立效。用于未溃之先,将溃之际并效。 消肿止痛散 芙蓉叶(一两) 陈小粉(一两五钱) 五倍子 生南星 生半夏 生草乌(各三钱) 共研末。醋调敷。 肿毒皮色不变,敷上实时红肿。,疡医大全:痈疽敷药门主方,痈疽敷药门主方:,陈小粉(四两) 葱白(一两) 同炒黑,研末,醋调敷。 龙虎膏 敷一切无名痈疽大毒。 陈小粉(一斤) 土木鳖(连壳整炒,二两) 川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