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有效性(公共).ppt_第1页
教育活动有效性(公共).ppt_第2页
教育活动有效性(公共).ppt_第3页
教育活动有效性(公共).ppt_第4页
教育活动有效性(公共).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 楚雄市东城幼儿园 赵梅 2014年12月,1,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有效教学,认识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2.了解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及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2,学习要求 分享 互动,3,什么是有效教学? 何谓“有效”?,4,有效教学 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5,思考 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效的吗?,6,常见的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7,一、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在中班活动垃圾的分类中,孩子们在活动前已从家中带来了易拉罐、食品包装盒、矿泉水瓶等废旧物品。在认识了解各种垃圾的特点

2、和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志后,教师用课件来演示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分析:,8,二、不恰当的语言暗示 在舞蹈活动中,教师想让孩子们转入下一个环节,说:“你们一定很累了吧,我们现在休息一下。”话还未说完,孩子们就“七倒八歪”地赖在地毯上,嘴上还直喊“累死了,累死了”。 分析:,9,三、封闭式的提问 在科学探索活动火箭上天,老师这样提问,“火箭可以把谁和谁带上天?”。在活动“各种各样的纸”中,老师让孩子比较宣纸和卡纸的厚薄,问“宣纸和卡纸是不是一样厚?” 分析:,10,四、只有形式,没有意义的探索活动 例1:在故事鲁班造锯中,老师为了让孩子了解鲁班是受茅草边锯齿的启发,发明了锯

3、子。老师给每个孩子一根茅草、每组一面放大镜,让幼儿观察茅草边的“锯齿”。老师说:“发现了什么?”一组五、六个孩子,拿到放大镜的只有一个人,大家都在争抢放大镜,等待什么时候轮到自己使用放大镜,注意力根本不在探索上。例2:在大班歌唱活动秋天多么美中,老师出示一个摸箱,里面放了“棉桃、高梁和稻穗”让孩子伸手摸,并说出里面有什么。孩子们摸了半天也说不出什么,只是支吾地说“象米”,“象桂圆”。分析:,11,五、不恰当的表现形式 在美术活动“奥运的祝福”中,教师让孩子了解福娃的名称、含意及每个福娃所演变的原型。孩子们兴趣很高,最后教师点到正题: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我们有很多祝福要送给运动员。今

4、天,请小朋友画出你的祝福。孩子们愣在那里,能说出很多的祝福,但“画”出祝福,这可真难倒了孩子。老师见此情景,启发一句,“比如刘翔哥哥,你们怎么祝福他?”孩子们都说“我愿他得第一”。教师说“对,祝福刘翔哥哥得第一。”于是孩子们都画了刘翔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情景。 分析:,12,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13,一、选择好教材是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14,选择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活动内容太简单缺乏挑战。 2、追求新颖独特但没有教学价值。 3、单纯考虑幼儿感兴趣但没有教学价值。,15,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5、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16,二、制订适切的目标是实现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17,制定教学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的不一致性。 2、活动目标与幼儿年龄的不适宜性。 3、活动目标笼统、抽象。 4、出现手段性、途径性的多余表述。 5、行为主体不统一。,18,案例1,小班科学活动:我爱吃水果,19,活动目标,1、感觉水果的酸甜味道。 2、知道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营养价值,乐意接受不同的水果。,1、活动目标与幼儿年龄的不适宜性。 2、文字的表述不够准确。,?,20,1、感觉水果的酸甜味道。 2、知道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营养价值,乐

6、意接受不同的水果。,1、感知水果的不同味道,能大胆地用语言进行表述。 2、知道水果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喜欢吃各种水果。,修改,21,案例2,小班语言活动: 小海龟(早期阅读),22,1、通过讲述故事、阅读大书、做游戏等多 种形式,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体验小海 龟的情感世界。 2、学习运用简单句式“看见了”进 行完整表述。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大胆表达的愿望。,活动目标,23,修正:小班语言活动小海龟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海龟的情感世界。 2、学习运用简单句式“看见了”进行完整表述。 3、丰富对海底世界的想象,大胆表达自己帮助小海龟的愿望。,24,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 1、三维目标 2、具体

7、可操作 3、有利于测评 4、行为主体统一,25,三、把握环节的设计是确保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26,组织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个教学活动中环节、层次太多,没有清晰、明朗的主线条。 2、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没有突出,难点没有突破。 3、为了追求“场面的热闹”“方法的多样”“活动的丰富”和“花样的翻新”而去设计一些与目标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环节。,27,案例,案例:艺术活动“盆、碗、碟、杯在歌唱” 1、出示盆、碗、碟、杯。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知道其名称、各自的特征。 2、请幼儿自由敲打盆、碗、碟、杯,倾听其不同的音色。 3、欣赏歌曲盆、碗、碟、杯在歌唱。 4、学习敲打节奏xx xx xx x 。

8、 5、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敲打,要求节奏敲打正确、整齐。 6、引导每个幼儿在教室里除乐器玩具外再找一件生活用品,进行拍打、敲击、摇晃。 7、鼓励幼儿将各种生活用品的名称创编进歌曲,同时创编出新的节奏。,28,分析:环节过多 这个活动的过程看似很丰富,但我们应该思考: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幼儿到底发展了什么?是观察认识物品名称、特征,还是辨别其不同的声音?是欣赏歌曲,还是创编歌曲?这么多的环节到底让幼儿学什么?活动环节过多,想达成的目标过多,实际往往是欲速而不达的,那种热热闹闹走过场的丰富环节,往往不能成为幼儿踏踏实实的学习过程。,29,修正:艺术活动“盆、碗、碟、杯在歌唱” 1、出示盆、碗、碟、杯

9、,引导幼儿说出其名称。 2、请幼儿自由敲打盆、碗、碟、杯,倾听其不同的音色。 3、说一说自己敲击盆、碗、碟、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清脆、沉闷等) 4、欣赏歌曲盆、碗、碟、杯在歌唱,听一听歌曲中盆、碗、碟、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5、模仿歌曲中盆、碗、碟、杯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 6、引出并认识节奏型xx xx xx x 7、学习用手掌击打节奏xx xx xx x 。 8、尝试用xx xx xx x 节奏型以轮奏的方式敲打盆、碗、碟、杯,巩固幼儿对该节奏型的认识,体验其营造的奇妙的音响效果。,30,设计教学环节的注意事项 1.环节设计有目的,切忌走形式:有目标意识 例如:结束环节,3

10、1,设计教学环节的注意事项 2.教学方法多样化,切忌机械化:选择最容易达成目标的、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方法。 例如:不同领域教无定法,32,设计教学环节的注意事项 3教具、材料实用化,切忌花样化 时机恰当 操作方便 选材精当 例如:课赛,33,设计教学环节的注意事项 4.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 例如:应彩云鼠小弟,34,设计教学环节的注意事项 5.教学时间安排科学化,切忌平均化 时间密度 教学节奏 教学时序 教学时机 例如:对教案的忠实,35,四、设计恰当的问题是落实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点,36,提问有什么意义?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

11、问题更重要”。 作用: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37,提问的现状分析 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认为教师设计的问题30%可以用“是”和“不是”来回答,60%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简单模仿和对事实的记忆来回答的,只有10%是能够引起孩子认知冲突的、创设了问题的情景、能帮助幼儿形成“建构”的问题。 1.封闭性问题多,开放性问题少 2.随意性问题多,科学性提问少 3. 齐答个答多,讨论交流少 4.留给幼儿解答时间少,急于让幼儿解答多 5.问题数量多,问题质量低 6.反复提问多,及时追问少 7.简单应答多,精彩应答少,38,有效提问的策略 策略一:提问要难易适度,符合幼儿年

12、龄特征。 陈述性的提问:指幼儿细致地观察并描述事物。 比较性的提问:启发幼儿比较事物的异同。 分类性的提问:启发幼儿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提问。 选择性的提问:对几种结论进行取舍的提问。 假设性的提问:启发幼儿想象的提问。 开放性的提问:指在脑海中迅速地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重新综合得出新的结论。,39,找找这些提问设计中有哪些不足?,T(问1):小朋友,这是什么? T(问2):你们想要吗? T(问3):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 T (问4):哇,是什么礼物啊? T(问5):书上有什么? T(问6):小猴子拿着礼物去做什么? T(问7):猜猜小猴子会把礼物送给谁呢?,40,另一位老师的提问:,

13、T(问1):你在封面上看到了谁? T(问2):小猴子手上拿的什么? T(问3):这个礼物是什么样子的?(或说礼物的包装什么样子的?) T (问4):封面上还有什么样子的礼物? T(问5):小猴会把这些礼物送给谁呢?,41,有效提问的策略 策略二:提问要把握关键,紧扣目标 案例:小班活动“认识1” 师:老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生:是笔。 师:对,是1只笔。这是什么? 生:是电视机。 师:是几台电视机? 生:1台。 师:这是什么? 生:黑板 师:是几块黑板? 生:1块 师:在我们刚才说的话里面都有一个什么字? 生:。 师:都有一个“1”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42,策略二:提问要把握关键,紧扣目

14、标 案例:小班活动“认识1” 修改后的活动提问: 师:老师手里拿着几支笔? 生:1只 师:这里有几台电视机? 生:1台。 师:这是几块黑板? 生:1块 师:在我们刚才的回答里都有一个什么字? 生:都有1字 师:对,都有一个“1”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43,有效提问的策略 策略三:提问要有明确的问题指向,切忌“漫谈” 案例:中班阅读“礼物”,44,有效提问的策略 策略四:提问后给予孩子等待的时间,45,有效提问的策略 策略五:提问要面向全体幼儿,合理分配教师的注意广度。,46,有效提问的策略 策略六:教师提问后要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合理的回应 。,47,五、采取有效的回应是保证教学有效性不可缺

15、少的因素,48,教师的回应有什么意义? 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 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到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呈现出生命力。,49,教师回应幼儿的误区 误区一:一个人的舞台不应答 案例:这是一个小班体育活动小鸟学本领。活动一开始,小芳老师扮“鸟妈妈”带着“小鸟们”来到了“大树林”,老师说:“今天鸟妈妈要带小鸟一起来学本领。孩子们,你们饿吗?”由于这是个下午活动,幼儿午睡起床后刚吃过点心,有不少孩子说“不饿。”老师看了看这些孩子,自顾自说“哦,我们肚

16、子饿了是不是啊?那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本领是捉小虫” 应答分析:,50,教师回应幼儿的误区 误区二:简单的重复 案例:今天的活动是中班科学活动筷子。活动中,小高老师请孩子们来观察自己带来的筷子与其他小朋友的筷子有什么不同。轩轩说:“我的筷子是白色的,其他小朋友的筷子是咖啡色的”。老师说:“很好,轩轩说他的筷子是白色的,其他小朋友的筷子是咖啡色的”。 应答分析:,51,教师回应幼儿的误区 误区三:肯定过早 案例:小潘老师工作还不到三个月,今天园领导要来听她上一个科学活动隐形水果,她做了充分的准备,可她觉得自己班的孩子入园时间很短,常规不是很好,所以心里还是挺紧张的,总怕孩子的回答跟自己预设的不一

17、样不知道怎样引导。活动开始了,她拿出一盘果珍粉对幼儿说:“老师这里有一盘神奇的粉,请你来尝一尝,里面藏着什么水果”。孩子们反应非常积极,她选择了一个发展相对比较好的孩子。孩子一尝马上就兴奋地回答:“橘子”。小潘一听,马上笑着说:“恩,他的小嘴巴真灵,马上就尝出是橘子了,真不错!” 应答分析:,52,教师回应幼儿的误区 误区四:语气暗示 案例描述:中班科学活动棉花中,孩子们通过一系列探索活动对棉花的基本形态等都有了了解,子彦提出来:“棉花是种在地上的吗?”小龚老师说:“你们想一想,是不是?”奔奔说,“棉花是有根的,根是在地上的”。小龚老师肯定的点点头。子彦又问,“那棉花的花是从哪来的”陈笑说:“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小龚老师用很疑惑的语气问:“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吗?”陈笑听出了老师语气中否定的意思,愣了一下,说,“不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老师又用很疑惑的语气问,“那是哪来的啊?”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应答分析:,53,有效应答的策略 策略一:给予欣赏式的回应 (幼儿有新发现时) 例如:寻找春天,54,有效应答的策略 策略二:给予追问式的的回应 (幼儿偏离话题时) 例如:妈妈的包,55,有效应答的策略 策略三:给予修补式的回应 (幼儿表达吃力时) 例如:递词、递短语、递句子、递思路,56,有效应答的策略 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