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手三阴手三阴,中医基础理论,论绪,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主 要 内 容,1、中医学发展简史 2、中医学的学科性质 3、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5、中医学学科优势 6、中西医学之比较 7、中医学发展展望,绪 论,重 点: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般了解:中医学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中医 学的学科优势。 一般了解:中医学学科性质,未来的发展展望。 难 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 。,第一节 中医学发展简史,一、中医学的起源 中国医药学起源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长期为生存、为生活与疾病作斗争反复实践的创造史,
2、是劳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中医学发展简史,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发展简史,()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自然观、方法论和医学观的基础。,中医学发展简史,(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医学发展简史,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62篇。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问世
3、,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它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中医学发展简史,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计3卷(或分为5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原题秦越人撰。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中医经典著作。,中医学发展简史,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经宋代林亿等整理后,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全书内容概括了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八法,为中医临证(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优秀的经典临床医学基础名著,迄今仍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发掘。,中医学发展简史,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共3卷(亦有作四卷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
4、年代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根据药物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还概括地论述了四气五味,七情等药物学理论,为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发展简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反映了相应历史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中医学发展简史,()魏晋隋唐时期继承整理经典理论, 总结临床经验上升为理论。这一时期基础理论研究的特点为: 一方面继承整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并阐发其理论。 另一方面重视总结临床经验,揭示疾病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使之上升为理论。 如晋王叔和的脉经奠定了脉学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基础,是我国现存
5、最早的脉学专著。 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病因、病理学和证候学专著,它反映了我国11世纪时中医学理论与临证医学的发展水平,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是我国第一部证候学专著。 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首次记录了消渴病的证候和治法。,中医学发展简史,(二)宋金元时期-创新和突破性发展, 金元四大家 宋金元时期,许多医家在继承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独创见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大大地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刘完素(河间) 张从正(子和) 后世尊之为金元四大家。 李杲(东垣) 朱震亨(丹溪),中医学发展简史,刘完素(11201200)字守真,创河间学派,以火
6、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多用寒凉,所以被称为“寒凉派”。其火热理论对温病学说的形成给以深刻影响。 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传河间之学,力倡“攻邪论”,主张“邪去则正安”,临证善于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称之为“攻下派”。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的致病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黄帝内经关于心身医学、社会医学的思想。 李杲(11801251)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创“脾胃论”,治病重在“调理脾胃”,“升举清阳”,被称之为“补土派”。 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号丹溪。力主“相火论”,其学术思想的根本观点为“阳
7、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之为“养阴派”。,中医学发展简史,(三)明清时期医学创新与发展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 这一历史时期,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出现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医学创新与发明; 二是整理已有的医学成就和临证经验,编撰了门类繁多的医学全书、类书、丛书,以及古典医藉注释等医学著作,使中医学理论和临证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医学发展简史,温病学派: 吴又可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的“戾气学说”的新概念,提出治疗传染病的较完整的学术见解,著成温疫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叶天士温热病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 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8、;,中医学发展简史,(四)近现代时期-发展缓慢, 中西汇通, 中西并重 1近代时期(18401949):从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猛烈地冲击着封建思想体系,形成了新旧并存,中西混杂的态势,出现了“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这种“新旧”、“中西”之争贯穿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中医学发展简史,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特点: 一是继续发展而极度缓慢。 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科学化思潮。,中医学发展简史,2现代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
9、制定了中医政策,中医的春天来到了。强调“中医不能丢”,“中西并重”。“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实现中医学现代化”正式载入宪法,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研究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在研究的深度和方法上均超过了历史任何时期。,中医学发展简史,外科妇科儿科针灸学方药 外科:晋代刘涓子鬼遗方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还有唐代的千金方,宋元两代的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外科精要世医得效方等,均对外科病的辨证及治法有独到的见解。,中医学发展简史,妇科:关于妇产科学,早在内经中就有许多记载,如不孕、不月、子瘤、血枯、石瘕等。唐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
10、著经效产宝。清代傅青主女科使妇产科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儿科:西汉初期的囟卤经是我国儿科第一部专著。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元代活幼心书。 建国后,儿科迅速发展,儿科四大症痘、疹、惊、疳,分别指天花被消灭,麻疹已控制、破伤风发病率大大下降、疳积少见。,中医学发展简史,针灸:针灸学历史悠久,也最具特色。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铸造铜人模型,上刻经络循行路线及穴位,作为考试之用。针刺麻醉。 方药:神农本草经之后,唐代新修本草记载药物近850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16世纪中叶,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撰了本草纲目。它是一部内容丰富、论述广泛、影响深远的药学巨著,不仅全面总
11、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研究的成就,而且还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做出了详细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中医药学理论,丰富了世界科学宝藏。,第二节 中医学的学科性质,(一)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产物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中医学的学科性质,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人不仅具有自然物质(生物)的属性,还具有社
12、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中医学的学科性质,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中医学的学科性质,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学科属性,自然科学 知识,社会科学 知识,中国 古代哲学,中国 传统文化,中医学,中医学的学科性质,(二)中医学具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特点。,第三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1、元气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2
13、、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方法论 3、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4、其他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支撑力 点,阴 阳 五 行 方 法 论,元 气 论 哲 学 基 础,脏 腑 经 络 理 论 核 心 理 论,其 它 理 论 支 撑 力 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第四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整体指的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整体观念就是强调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生理活动之间,以及人与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独特整体观念。这一观念始终贯穿在中医学对生理,病
14、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理性认识中。,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理上:它具体体现在三大方面:就形体结构而言。就基本物质而言。就机能活动而言。 病理及诊断: 治疗上:,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自 然 环 境,社 会 环 境,人 整体观念,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它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所谓“证”有“证据”之意。辨证的“证”,指的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主要是指症
15、状,是病人诉说的不适,如头痛、腹痛等等,同一症状可以由多种不同的病因引起,病理机制常大相径庭,基本性质也可以完全不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辨证的关键是“辨”。所谓“辨”,有审辨、鉴别的意思,辨证是根据症状,体征以及四诊收集的所有资料,通过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病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终概括判断为何证,既属于何种类型。,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前后衔接,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融汇运用。,症状和体征 其他有关材料,证候,辨析 病因病位 病性病势,治则 治法,方药,因证
16、立法,据法选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患病的对象、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反应等的不同,或疾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它的本质特点有所不同,表现的“证”也就有所差异,治法亦应不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疾病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近似的本质特点,出现相同的病理机制,因此,就可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三)恒动观念 1恒动观念的含义: 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 恒动观念的意义: 阴阳动静对立统一观点,贯穿于中医学各个领域之中,正确地指导着人们认识生命与健康、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与康复等。 简要介绍中医的健康思想。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只有机体经常处于阴阳动态变化之中,才能保持和促进健康。健康和疾病,在同一机体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许经营权协议
- 2024年幼儿园教师岗位聘任协议书模板
- 2024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合同范本专业版
- 2024家庭保姆雇佣合同样本
- 2024年先进制造业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合同
- 2024年度家电行业C型钢部件加工合同
- 2024年废纸回收海运出口协议
- 2024年商场清洁服务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4年度智能硬件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如何有效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 平台分销返佣合作协议
- 中国城市行政代码
-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护理查房
- 数学4教材介绍
-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 肩关节镜术的健康宣教
- 关于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4年广西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