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PPT_第1页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PPT_第2页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PPT_第3页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PPT_第4页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刺伤的防范与处理,内容Content,一、针刺伤的概念及危害 二、针刺伤的相关因素 三、针刺伤的防护及针刺伤处理流程,定 义,针刺伤 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锐器刺伤的现状,WHO估计,全球每年12亿次注射量,其中10%为免疫接种,90%为治疗性注射 有研究表明在一次性锐器误伤的调查中40%的受检者有过注射针头误伤史 另一份国内护士的调查显示:75%担心工作中被刺伤;96%被刺伤过,锐器刺伤的危害,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HBV

2、)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心理影响 产生焦虑、紧张、悲观、恐惧心理等。 少部分怀有侥幸心理。,锐器刺伤的危害,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务人员中护士占80% 有调查显示:5.7%造成全身感染;46%造成局部感染; 75%有心理负担,锐器刺伤的危害,今天中国60%的人都是B型肝炎病菌携带者,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大约1.5亿都有慢性肝炎,最终造成肝衰竭或肝癌”。 据美国CDC对针刺伤研究分析得出: 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 使受伤者感染HBV,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操作前损伤(非感染危险),拔下针头帽时 抽

3、吸药液时 抽完药物重新盖上针头帽时,预防 单手重新盖帽技术。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操作中损伤(感染的危险因素) 各种注射时、经静脉输液时、 传递中受伤 、 拔针时,使用中损伤原因,构成感染危险 抽血或注射后,从患者身上拔除针头 静脉注射后,拔除带翼针头 穿刺中,拔除导管芯 转移血样到试管 断开与针尖连接的辅导静脉管路 手术中传递刀片 缝合中 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穿刺中, 拔除导管芯,预防使用中损伤,戴手套;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手持锐器行动时,要避免将锐器面对他人; 将辅助

4、静脉管路与无针系统连接。,使用后、丢弃前损伤,构成感染的危险性 例如:使用后重新盖帽 抽血或注射后从注射器上移 去未盖帽的针头。 运输使用过得静脉输液器和未盖帽的注射器。 放置在床边的桌子、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使用后、丢弃前损伤,原因: 拆卸一次性注射器再利用 预防: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不徒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 使用后将针头放入一次性锐 器收集盒内。,丢弃过程中损伤,构成感染的危险性 如:针头从装满利器的收集箱中突出 预防 在尖锐物被丢弃前,每次应检查尖锐物收集箱,以确定未装满或无针头突出。 更换新的一次性锐器收集盒。,预防不恰当丢弃导致的损伤,将针尖和其它尖锐物品丢弃在一次性锐器收集盒内

5、。 操作后,及时料理场地,不要留给他人料理。 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在一般人无法接触接触到的地方。,针刺伤的防护及针刺伤处理流程,一、树立“关爱你的病人, 关爱你自己”的观念。 增强防护意识。,我们必须采取,二、规范安全的操作规程 1)禁止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 作。 2)拔下的针头,禁手持针,随意走动或随意 放置。,3)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 针头严禁混入其他垃圾 4)保证充足的光线, 稳定的情绪。,三、手套的合理使用 研究表明: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针刺穿手套,其有关人员所接触到的血液比裸手操作可能接触到的血量低50%以上2。这一数据表明:在处理针头、被污染的器械、抽血时戴手套的重要

6、性。 2吴孟芳.实施有效干预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115-1116,戴手套洗手 ,思考题Questions,如果不慎被针刺伤, If you inadvertently Needle stick injuries, 你将会如何处理? how will you deal with?,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严禁局部挤压,伤口正确处理方法Correct approach to wound,2.流动水下冲洗,(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请不要用2%碘酊消毒伤口,相关项目检测,对象 暴露源 暴露者 时机 抽血:现场处理完毕后立即 送检:暴露后立即,最好在2小时内,2.相关项目检测,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登伤记表,预 防 用 药,24h内,越早越好,6.预 防 用 药,HBV,6.预 防 用 药,梅 毒 首选: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共3次 青霉素过敏:大环内酯类药物 (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建 议 转 CDC 电话:3901381徐医生),H I V,6.预 防 用 药,血清学追踪,职业暴露者阳性结果的处理与报告,一旦被暴露者的检查结果阳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