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3黄山联考)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中蕴含的信息是()上海新报创办与洋务运动同一时期上海新报创办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上海新报发行主要配合维新变法上海新报当时在屯溪发行量超过上海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8年故应排除;在题干中未反映。故选d项。2(2013济南模拟)创刊于
2、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材料信息“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可得创办报纸的目的是互通商业信息。3(2013咸宁模拟)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
3、,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答案b解析关键信息: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a项与题意相悖;题干反映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是因清朝官员深为不满,b项正确;c、d两项题干未反映、涉及。4(2013青岛二中月考)以下民国初年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进步性不包括()a.观念上男女婚姻自主、平等b礼仪上由繁琐到相
4、对简单c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习俗的变化。随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新的思想和习俗开始传入中国,包括婚丧礼仪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念上追求平等、简单,但是体现不出政治因素来。5(2013盐城调研)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a bc d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上海出现洋楼、洋轿、洋灯、洋锅,说明正确;“莫不以洋为尚”
5、说明正确;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近代社会生活虽然受到西方影响,但仍保留传统东西,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体现的是土洋并存,故不正确。6(2013山西模拟)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提示“自行车的引进成为时髦男女追求时尚的一种反映”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根除,它的范围还很小。7(2013云
6、南师大附中月考)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名叫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娶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a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c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b、c、d三项都只是对材料的单一解释,而不是反映材料”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实质。8(2013咸宁模拟)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
7、女共和”的主张。表明()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连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可以逆向思维解答,从选项入手,把握特征,中“民国初年”显然是与题干不一致的,b项正确。9(2013南京调研)下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
8、份中文报刊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中用男女平等的现象作为论据,证明易中阴阳结合的观点,说明中国人重男轻女的观点受到冲击。a项不符合史实,蜜蜂华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b项说法绝对,c项在材料中不能表现。10(2013临沂期中模拟)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某一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民间婚礼:“新郎高冠峨峨履声,在前面视之,周俨然一新人物也,讵知背后豚尾(注:即长辫)犹在,红绿辫线,坠落及地。又有所谓陪宾者,新郎之护卫也,多亲友任之,通常四人。此四人中,有西服者,有便服者,有仍服
9、满清礼服者,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清朝末年 b20世纪40年代c民国初年 d20世纪50年代答案c解析材料中反映在婚礼现场,有人穿满清礼服,也有人穿西服,出现了中西服饰并存的局面。西式生活方式传入,固有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最有可能是在民国初年。11(2013江西红色六校联考)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商
10、品运输成本提高 市场上洋货流行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生活习惯日趋文明a bc d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江南铁路通车后,“舶来品”日益增加,故正确;人们的思想观念得以改变,故正确。江南铁路通车后,运输成本下降,故不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反映生活习惯日趋文明。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12(2013广东百校联考)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8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a信息速递功能 b娱乐教化价值c政府喉舌功能 d商业广告价值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遐迩贯珍月刊认为,西方商家借报纸向大众宣传其货
11、物,从中获利,中国如果能仿效,也能够从中受益。可见,材料信息说明报纸具有商业广告价值。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3(2013咸宁模拟)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苗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迎戏
12、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材料二材料三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摘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材料四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
13、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屈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固近代史(18401949)(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答案(1)主张易服、剪辫。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2)变化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方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3)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
14、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解析本题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第(1)问,考查维新思想,阅读材料一获取有信息,把握材料主旨,从军事、外交、卫生等方面阐述。第(2)问,旗袍是中国传统服装,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新服饰,由此可知,由传统至现代化之趋势,结合所学知,阐述中山装产生的背景。第(3)问,关键信息: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屈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其认识基于批判与继承的原则阐述。14(2013江西红色六校联考)时代不同,人们
15、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材料二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嘉靖太康县志(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材料三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材料四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消费支出构成(%)100
16、100100100100食品支出43.640.939.637.134.7衣着支出17.416.714.013.613.2设备用品及服务9.49.510.412.211.2医疗保健支出3.94.54.54.96.4交通通信支出4.95.56.26.07.0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10.011.212.813.314.2居住支出6.77.17.98.27.9杂项商品及服务4.64.64.64.75.3(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观念:材料一:提倡等级、崇尚节俭。材料二:逾越等级、追求奢侈生活
17、。现象:封建制度的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重利奢靡的风气。(2)崇尚洋货:西方列强入侵,洋货大量涌入;西方工业产品优势;工业文明冲击。倡导国货: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民族工业发展;民国政府倡导;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变化:由重温饱到重健康、舒适;由重物质到重文化、教育。原因:改革开放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城镇居民收入增加。(4)经济水平、政府政策、社会风气、文化传统、居民收入等。解析第(1)问,首先理解材料信息含义,材料一认为,应崇尚节俭;材料二认为,应追逐奢靡生活。据此回答第一问。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旧的等级制度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百日计划表安排
- 2025年鼠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自体血回输装置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高速精密平板切纸机项目提案报告
- 篮球 第五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5年初中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8.3.1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教案
- 新课标下实验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 情景交融单元统整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大纲
- 2.2加强宪法监督(分层作业)-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 学校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届东方电气集团校园招聘正式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eepSeek科普学习解读
- 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2025年七下道德与法治教材习题答案
-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检测卷
- 家政服务员(母婴护理员)五级模拟试题及答案
- 化工产品加工协议书范本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考语文(云南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