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汉时期,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这说明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a.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b. 未被赋予监察百官之权c. 协助丞相处理朝政d. 行使权力时受丞相制约【答案】c【解析】根据“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可知,御史大夫是协助丞相处理朝政,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故c正确;材料反映御史大夫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无法体现削弱丞相的权力,a错误
2、;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之权,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御史大夫的权力受丞相制约,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秦汉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2.元朝设立行省管理地方,民政、财政、军政皆其执掌。明初在地方设三司,分掌民政与行政、司法、军政,互不统属,分别听命于中央。这一变化a. 恢复了唐宋旧制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c. 缓和了民族矛盾d. 杜绝了官僚队伍的低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元明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唐宋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故排除a项;题意涉及的是元明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民族矛
3、盾和官僚队伍的效率无关,故排除c、d项;无论是行省掌管地方民政、财政和军政,还是设三司分别向中央负责,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做题时要对题干中的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3.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 秦朝的太尉b. 唐朝的中书省c. 宋朝的通判d. 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机构只能将所接到的命令写成文字传达下去,自己是没有一点权力的,结合所学知识最符合的应该是清朝的军机处,因为其只能就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d选项。
4、a选项掌握军事权力;b、c选项都与传达无关。4.中国古化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a. 形式多样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 个体经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5.明代“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这反映出当时a
5、. 苏州纺织业发达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宋代,故排除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雇佣劳动的内容,不涉及到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c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d项。根据“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可知苏州纺织业发达,故选a。【点睛】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是出现雇佣劳动,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雇佣劳动的内容,所以只能表现当时苏州纺织业的发达,而不能认为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6.宋淑梯在司母戊鼎的x光检测及其
6、铸造工艺一文中指出司母戊鼎的铸造是一项极其复杂困难的铸造工程。在当时的简单协作的手工作坊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一件人间奇迹。这反映了商朝a. 青铜器物种类繁多b. 青铜铸造技艺水平高c. 青铜器物数量巨大d. 青铜器物以礼器居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司母戊鼎的铸造是一项极其复杂困难的铸造工程。在当时的简单协作的手工作坊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一件人间奇迹”可知,商朝的青铜铸造技术水平很高,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青铜器物种类繁多、器物数量巨大、礼器居多,排除acd。7.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政治上官僚制度趋于完善;文化上诗歌蓬勃发展;经济上a. 市坊界限打破,突破时空限
7、制b. 土地私有制建立,铁犁牛耕出现c. 商品经济发展,柜坊飞钱出现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大运河开通【答案】c【解析】【详解】市坊界限打破,突破时空限制出现在北宋时期,故a错误。土地私有制建立,铁犁牛耕出现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b错误。“柜坊飞钱”是唐宋经济繁荣的明显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大运河是隋朝开通的。故d项不符合题意。8.同治十年,李鸿章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时,借用万国公法来反对日本这一做法。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又因日本侵台而用万国公法来进行辩驳。李鸿章此举a. 开始抛弃传统“蛮夷观”b. 用近代外交法则维护利权c. 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d. 避免了不平等
8、条约的签订【答案】b【解析】【详解】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血与火的教育下开始抛弃传统的“蛮夷观”,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两个时期李鸿章都用万国公法来辩驳日本,说明李鸿章是用近代外交法则维护利权,故b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同治时期列强侵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故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避免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材料“李鸿章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相矛盾,故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b。9.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基督教义反清,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这表明近代中国a. 中外文化冲突加剧b. 民主独立成为时代主题c. 科学技术发展落后d. 农民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答案】d【解析
9、】【详解】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题意没有体现中外文化冲突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内容,故排除a、c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时期,民主独立没有成为时代主题,故排除b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借助宗教理论来进行斗争,充分说明了农民运动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故选d。10.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一书中写道。“大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该“政治纲领”是a. 临时约法b. 天朝田亩制度c. 共同纲领d. 中国土地法大纲【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太平天国”“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可知,该“政治纲领”是
10、天朝田亩制度。故答案为b项。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排除a、c、d项。【点睛】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太平天国试图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平均分配土地满足了其要求,但产品归公的思想又超越了其小私有者的本性,农民
11、失去了拥有土地的意义,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再加上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复杂的社会改革,所以根本无法实现。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a. 君主立宪制b. 总统制c. 责任内阁制d. 君主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可以弹劾临时大总统,“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并结合所学可知,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c项正确;中华民国没有君主;并不实行总统制;故排除abd三项。12.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
12、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其横批最有可能是a. 驱除鞑虏b. 打倒军阀c. 抗战到底d. 解放全中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华北平原”“保障国家独立”“争取民族解放”可知,对联反映的是全民族进行的抗日战争。c项“抗战到底”符合题意。“驱除鞑虏”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指导的实践活动是辛亥革命,故a项不符合题意。“打倒军阀”是1926年北伐的口号,故b项不符合题意。“解放全中国”属于解放战争,故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c。13.2017年年1月,教育部对教材修改明确规定,将中国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下列关于中国14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13、.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展开抗日武装斗争b. 日本侵略者犯下了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c. 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d. 抗战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答案】d【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被推翻。d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
14、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新政协,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这一举动有利于a.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党组织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 协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由“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可知,在新中国即将建立之时,为获得各阶层人民对新中国的拥护,于1949年4月召开了中国人
15、民政治协商会议,团结了各方力量,筹建新中国。故a项正确。题干未提及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相关内容,历史上民主党派各级组织的恢复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故b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提出,不符合材料所提时间,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5.据下表可知,当时我国a. 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 外交政策原则性灵活性并存c. 打破了“一边倒”方针的束缚d. 积极为加入联合国做准备【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是建国初期,故a错误;“主办并参加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体现了工
16、人阶级意识形态的原则性,“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和“加入关于禁止使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议定书 ”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灵活性,故b正确;“一边倒指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这些国际会议或组织并不能说明打破了”一边倒”方针,故c错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16.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a. 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b. 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c. 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d. 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
17、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可知雅典并非保护个人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城邦的整体作用,而不是强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平等,故b项错误;据材料“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可知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故c项正确;依所学,城邦制度是建立在奴隶主经济基础上的,故d项错误。1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四条规定“在行窃时当场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第二十三条规定“伪证被揭穿者,应从塔尔贝斯山崖上抛下”;第二 十四条规定“如暗地毁灭庄稼,则处以比杀人还严重的死刑”。这些规定反映出罗马法a. 重视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b. 注重运用法律调节社会矛盾c. 强调法律内容应具备
18、广泛性d. 具有原始简朴和野蛮的特点【答案】d【解析】材料中“崖上抛下”“严重的死刑”说明罗马法对于犯法者处理的刑罚严重,方法独特,显示出原始和野蛮的特点,故d正确;伦理道德没有体现出,故a错误;材料只是涉及处罚,没有调节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法律内容的很广泛,故c错误。18.在古罗马的法定诉讼时期(前450年前150年),上诉人如果要求收回财产权,则必须手持一根象征控制权的小棒并用它触碰该物品,同时还须按照惯例说几句话。如果要求说出的字眼与规定不符,法官必须指明诉讼无效。这说明当时的罗马法a. 仅适用于罗马公民b. 私法规范相当完善c.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d. 提高了平民的经济地位【
19、答案】c【解析】“必须手持一根象征控制权的小棒并用它触碰该物品,同时还须按照惯例说几句话”等字眼足以证明当时的罗马法注重形式,程序也太繁琐,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已经是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法律不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私法规范相当完善而是太注重形式、程序太繁琐,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平民的经济地位提高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9.从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a. 发展资本主义 b. 实行民主共和 c. 实行民主政治 d. 实现自由平等【答案】c【解析】
20、【详解】从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反映了英国政治民主化不断完善,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诉求,故c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b错误;材料信息与自由平等无关,排除d。20.“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材料中描述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文件是a. 1689年权利法案b. 1787年美国宪法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光荣革
21、命后保留了国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而1689年权利法案是该政治制度确立的文件,材料根本就不涉及1787年美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等选项,所以本题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1.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作者旨在说明()a. 其他国家不具备民主制条件 b. 美国联邦宪法缺乏普遍意义c. 政治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情 d. 美国民主制度存在明显缺陷【答案】c【解析】【详解】托克维尔强调联邦宪法符合美国国情使美国强大,而非认为其他国家不具备民主条件,
22、故a项错误;联邦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故b项错误;托克维尔认识联邦宪法符合美国国情,故c项正确;托克维尔认为联邦宪法因国而异,故d项错误。22.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这说明此宪法a. 体现了共和主义原则b. 规定了中央集权制统治c. 具有民主政治的色彩d. 确立了权力制衡的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德意志宪法最大特点是专制主义色彩浓厚,而材料中说明立法权由两个议会实施,法律要取得议会多数人的同意,说明德意志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故c项正确;德意志宪法规定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
23、;德意志是联邦制体制国家,材料没有体现出该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权力制衡的原则,故d项错误。23.“他们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对社会财富进行公正的或比较平均的分配。”“他们”指的是a. 自由主义者 b. 启蒙思想家c. 空想社会主义者 d. 人文主义者【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公有制”“比较平均的分配”等可以看出这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观点,故c项正确;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
24、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故a项排除;b项主张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蓝图,排除;d项强调人性,反对神性,主张私有制,排除。24.马克思说,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前提下在全世界同时发生。下面事件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是a. 美国独立战争b. 十月革命c. 新中国的成立d. 法国大革命【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所以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是资本主义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新中国的成立和材料中的资本主义发展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国大革命是资本主义革命,选
25、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5.沈志华在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在哈尔科夫铁路工厂,当一位社会党人向工人们宣布沙皇已被推翻时,一些工人把他从临时搭起的讲台上揪了下来。在赫尔松,当省长宣读尼古拉二世退位的诏书时,一些刚刚参加了革命游行的工人双膝跪下。”这说明当时的俄国a. 二月革命的时机并不成熟b. 传统政治观念仍然存在c. 临时政府的政治策略失当d. 工人阶级希望和平夺权【答案】b【解析】“一些工人把他从临时搭起的讲台上揪了下来”“刚刚参加了革命游行的工人双膝跪下”说明当时民众对于传统沙皇统治仍然抱有怀旧的政治情结,故b项正确;沙皇被推翻说明二月革命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此时没有说
26、明临时政府执政的信息,故c项错误;和平夺权是四月提纲中提出,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26.西德基本法要求在自由的自决中实现德国的统一。东德虽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要求实现德国统一,但它后来认为“统一是不现实的”。出现“统一是不现实的”的根源在于a. 两极格局导致欧洲的分裂b. 美苏冷战对峙的格局c. 东、西德国经济上的差异d. 德意志民族成分一【答案】b【解析】二战后德国分裂,西德受到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东德受到社会主义国家阵营限制。由于当时美苏冷战格局的存在,两德很难实现统一,b正确;欧洲并不是分裂,a错误;c和d不是导致分裂的根源,排除。27.有人说:“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
27、各类经济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 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b. 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c. “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d. 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各类经济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反映了经济区域化,说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应是经济全球化,排除a。“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反映了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但对材料的解读不全面,排除b。现
28、今的国际局势正是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格局尚未建立,排除c。只有d对材料的解读最为全面。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28.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 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 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
29、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显著发展,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江南经济的开发为之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南北经济的差距在缩小,但此时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依然高于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两宋时期,ac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济重心南移【备考指南】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经验和劳动力,南方得到开发,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9.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
30、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a. 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b. 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c. 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d. 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材料强调了与唐代相比宋代城市格局和功能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例如,商业街表明城市的经济功能,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主要城市已经仍然是政治中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区域经济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长安和宋代汴京均不是工商业市镇,即材料未涉及工商业市镇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
31、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涉及到城市的格局也涉及到城市的功能。30.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a.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 绝对禁止中外贸易c.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清政
32、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口通商,故d正确。广州为通商口岸,在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故a排除。绝对禁止中外贸易,不符合闭关锁国政策内容,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1911年,
33、黄花岗之役、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浪翻波连,汇成辛亥风云。经过庚子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间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直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唐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职能。结合所学,分析三省对当时政治的影响。(2)指出材料二中“前无古人的变化”的含义。结合所学,简述“庚子以来”革命派为实现这一变化所作出的努力。【答案】(1)职能: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影响:三省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相权一分为三,君权得到加强。(2)含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34、,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努力:成立中国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中书舍人拟稿”、“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送尚书省执行”可知,中书省职能是草拟诏令;门下省职能是审核;尚书省职能是执行。结合所学知识,三省的影响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2)根据材料“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前无古人的变化”的含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庚子以来”革命派的努力,可以概括为成立中国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35、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西汉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材料三 (1)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反对。(2)191
36、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数量远超以往。(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封建时代怎样的基本经济思想?试谈这一政策对明清时期的中国经济造成了哪些消极后果?(2)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经济出现怎样的变化?从材料二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曲折发展的命运对我们有何启示?【答案】(1)重农抑商(或者“以农为本”);阻碍工商业的正常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织”与“耕”分离,小农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3
37、)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法实现独立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民族的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任答2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经济思想:根据“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得出重农抑商(或者“以农为本”);消极后果:结合所学可知,重农抑商阻碍工商业的正常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变化:根据“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得出:“织”与“耕”分离,小农经济逐步解体。原因:结合所学,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小农经济逐步解体。(3)启示:根据材料可知,民族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软件培训
- 《安全气囊》课件
- 儿童医疗保健
- 《员工职业规划培训》课件
- 《员工关系案例》课件
- 《呼吸囊的使用》课件
- 《组运营商体系》课件
- 多处外伤的急救护理
- 《天狮牙膏系列宣讲》课件
- 《述职报告模板》课件
- (正式版)YBT 6163-2024 预应力混凝土用耐蚀螺纹钢筋
- 医院设备维保方案
- 小学科普社团活动计划
- 初中女生会议课件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美国实时总统大选报告
- 2024年初中学业音乐科目水平考试题库及答案
- 铁路运输安全知识
- 云南冬天的树林-课件
- 2024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部招聘7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体检中心护理课件培训
-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