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_第1页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_第2页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_第3页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_第4页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宋的繁荣与元统一,第五单元,北宋初期的制度创设,有效防止了类似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重演,但也带来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积贫、积弱的后果。中期的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宣告宋朝统治集团自强自救的破产。 北方民族的兴起与扩张,形成了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至南宋最终完成。 活字、火药等创造发明,表明宋代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宋朝,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辽阔的疆域客观上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较以前更为积极和活跃。,元朝,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

2、邓广铭,德国汉学家库恩(Dieter Kuhn)在宋代文化史中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 首先,文官政治取代了唐代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孟子以王道治国的思想第一次付诸实施。 其次,宋代在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如手工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技术的新发展,新土地的开垦,以及农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宋代经济繁荣的基础。城市商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以商人和以钱商为代表的新富人阶层,促进了饮食文化、茶文化、建筑及居住文化的发展。 库恩甚至认为,宋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的开端。,宋朝确实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

3、转折时期,经济迅猛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反映在政治上,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然而也有它的新形势与新问题。 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是以吸收晚唐、五代弊政的历史教训为前提的,为了严密防范文臣、武将专权独裁,制订出一整套集中军权、财权、政权、立法与司法权的“祖宗家法”;建立起适合本朝需要的严密的中央决策系统以及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然而,它的代价是沉重的,或者可以说是利弊参半的。 一介武夫出身的赵匡胤,为了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重演,尽力削弱地方权力,一切收归中央。矫枉过正,带来了新的弊端,中央大权独揽、统得过死,形成国家积贫积弱的负面效应。 樊

4、树志国史概要,考纲要求: (1)北宋的建立 A (2)文官体制 B,安史 之乱,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冻无衣,饥无食,” 刘允章直谏书,鼎盛,衰乱,一、宋朝的建立,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4、重大事件(建立经过中的): 陈桥兵变(时间、人物、借口、 影响) 5、影响: (1)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南北割据政权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 统一 (2)形成了长期与辽、西夏以及金等民族政权并立,中央:,1、基本内容,(1)军事上,地方:,(2)政治上,基本国策:,文官政府:,官员任用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目的:,官吏选拔途径

5、:,措施:,收兵权,“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建新体制,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枢密院长官枢密使由文官担任,“内重外轻”,强壮士兵入中央禁军,地方上为厢军和乡兵,采取更戍法,二、文官体制北宋的“防弊”之制,北宋初期的改革(制度创设),如何理解“重文轻武”的基本内容?,(1)如何“轻武”有效剥夺武将权力的问题。 第一步夺其兵权“杯酒释兵权”; 第二步武将只有练兵权、剥夺其调兵用兵的权力(军政),这样,形成了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帝总揽兵权的相互牵制的格局; 第三步防止地方与军队的勾结(如唐朝的藩镇割据),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将地方的强壮士兵编人中央的禁军,留下

6、老弱者充当厢军,维持地方秩序;采用了更戍法,将驻军不断更换驻地。,(2)如何“重文”,又如何防范文人集团势力。 首先,建立文官政府。兵权归属文人(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枢密院一般由文官担任;中央、地方重要官员大都由文人担任。 其次,为防止文官组成集团势力,一是重要官员一律配副职,发挥牵制的作用。如设立“参知政事(副相)”、副枢密使,地方设“通判”等。二是完善科举考试来公开、公平选拔文官人才,防止官场私交;三是实行官(品)、(官)职、差遣(任用)相分离的制度。 “重文轻武”政策的结果:大大巩固了皇权的地位,皇帝可以高枕无忧了。 (北宋时期文人夺取了武将的权力;明朝时期皇帝夺取了文人的权力。),2

7、、影响,消极影响:,有效地扭转了唐末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名实分离、机构重叠的官僚体制导致中央机构雍肿,造成冗官、冗费的局面,重文轻武,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出现积贫积弱的后果,积极影响:,总结: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最终导致了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的局面,,陈桥驿遗址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封丘县陈桥镇),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 明 敖英,赵匡胤,一、北宋的建立 960年 赵匡胤 陈桥兵变,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文治之君,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它的统一只是完成了五代十国范围的统一,(太祖)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

8、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唐末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它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试问: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杯酒释兵权,?,原任“侍卫都指挥使”兼“归德节度使”的石守信,改为“天平节度使”,保留“侍卫都指挥使”的虚衔; 原任“殿前副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的高怀德,改为“归德节度使”; 原任“殿前都指挥使”兼“义成节度使”的王审琦,改为实任“忠正节度使”; 原任“侍卫都虞侯”兼“镇安节度使”的张令铎,

9、改为“镇安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武将,殿前都指挥使司,三 衙,枢密副使,文臣,枢密使,枢 密 院,范祖禹:“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 范太史集卷二六论曹诵札子,以文制武,皇帝总揽兵权,军政,统兵,根据宋史卷一八七志第一百四十绘制,内重外轻,北宋兵役制度,又称出戍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更戍军冠以驻泊、屯驻、就粮等名目。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东等地戍军,

10、以三年为期轮换。出戍边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更戍法,(位居枢密使高位的大将曹彬)遇士(大)夫于途,必引车避之。 宋史曹彬传,“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宋代流行的俗语,963年,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永济任知县。周渭到任时,大将符彦卿亲往城外迎接,但周渭却趾高气扬,仅在马上拱手作揖。见此情景,平日专横跋扈的符彦卿心中极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 北宋副宰相欧阳修,北宋宰相71人,其中64人出身进士。其余非科举出身的

11、7人中,仅有3人为开国功臣。而在所有的宰相中,竟无一人出身武臣。 樊树志国史概要,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北宋 汪洙神童诗,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故于文士,观其所长,随其才而任之,使其所能,则不能者止其术。 蔡襄端明集,官、职、差遣分离制,“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官用于寄禄,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依品级领取俸禄。 职是指馆职(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等的职位),加上些虚衔如大学士,学士等,来表示高

12、级文官的清贵地位。 差遣才是真正的职权所在,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算是临时性的职务。 光有官名而没有差遣,就好比今天的处级科员一样,待遇上去了但毫无实权。 节度使、承宣使、防御使、团练使是官名,是单纯用来表示级别的虚衔。小苏学士的学士是个馆职。 知府、通判、都监、安抚使则是差遣。,“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包拯为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四,官、职、差遣分离制,范仲淹“龙图阁直学士、户部郎中、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其中户部郎中是寄禄官,元丰( 宋神宗年号)改制后改为朝议大夫、正六品,不过范仲淹另带馆职从三品的龙图阁直学士,所以其

13、地位等同于从三品,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才是真正的差遣,经略安抚使节制一路军政大权,副使是其副手,延州知州掌管延州一州的军政大权。,朱熹:“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卷一二八本朝二法制,“一位未缺,十人竞逐,纤朱满路,袭紫成林”。,“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且其莅官之日浅,而闲居之日长,以其莅官之所得,而为闲居仰给之资,是以贪吏常多而不可禁,此用人之大弊也。”苏轼,(国家近年来,官吏多而空位少,常常是一个

14、职位三个人在共享,在位的一个,已离职的一个,在等待填补的又一个,真是一个官在位而又等于还有两个同级的在位,不做事却又领国家的俸禄(古代官职,无论在职,去职,只要有了官阶就可以领一份定额薪水,数额有所差别。),而且他们都是在位的时间少,赋闲等待的时间长,基本是以在位时的收入,作为赋闲等待时的费用,所以贪官就很多,无法禁止,这个是用人制度的大弊病啊),宋太祖、太宗两朝建立了新官制,并没有全部消除旧官制,长期保留唐、五代遗留下来的许多官位职称。集中权力的结果,大批官僚无所事事。中央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大都不管本司事务,只是领取高薪、享有崇高政治地位而已。在国家机器中,旧官和新官,有权的官和无权的官,朝廷派遣的官和地方的官,机构重叠、臃肿、庞大,效率又出奇的低下,官僚政治的一切弊端显露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