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新闻传播史,主要参照书目: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方汉奇、张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二节古代报纸的诞生和唐代的进奏院状,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第四节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第五节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一节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一、古代新闻传播溯源(1/2),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从远古时代起,就已经开始了。远古的人们结群而居,共同生活,共同劳作,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相互沟通、交流信息,自然也就需要传播。,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使用过的经过加工的海蚶壳,
2、和青海民和县阳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制喇叭筒,都是远古先民进行社交和传播活动的物证。,海蚶壳、陶制喇叭筒,一、古代新闻传播溯源(2/2),到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处土横议,战火频仍。统治者们需要发布政令,通报政情军情,诸子百家游说四方,宣扬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这时传播活动更为频繁。,在墨子、吕氏春秋、左传中都有早期传播活动的记载,新闻传播的政情、军情等方面情报都是最新的信息。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所记的“大叔完聚,缮用兵,将袭郑。公闻其期”等,这些可以算做早期的广义的新闻传播。,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1/6),造纸术未发明之前,古人们的新闻传播手段,十分原始落后。 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口头传播。现代人玩的娱乐游戏“传话”可与之比拟。第一个人告诉第二个人“我太太中午炒了一盘鱼香肉丝给我吃”,传到最后,变成了“我太太被炒了鱿鱼了”,“我太害怕下岗了”之类的话,与原话之意相差万里。由此可见,口头传播难以广涉千里,也更易因辗转相传而失实。,2、绘画传播。譬如,有人在河中捕到了鱼,便在河岸的沙滩上画下那种鱼的图画,以昭示后来人在此捕鱼.,3、烽烟和旗鼓。主要用于传递军事号令。烽烟用于示警,旗鼓用于指挥进退。 “战火连三处,烽烟照五京”便指于此.,4、木铎。术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其中的“铎”,据贾疏云:“皆以金为之,以木为舌,则曰木铎,以金为之则曰金铎”。据说三代周
4、秦时期,有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在各地采风。木铎成为早期新闻事业的象征.,以上传播活动和文字无关,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手段都更为多样化了。,我们知道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分为五个时期;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为什么称为“甲骨文”、“金文”呢?这与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相关。考古学家考证,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器和刻石。甲骨文大多刻在龟骨或牛羊的肩胛骨上。,据说明末清初一老者到中药铺抓药,有一味药叫“龙骨”,回家煎药时,发现“龙骨”是有一些有意思的划痕、符号,便将这些龙骨片挑拣出来,仔细研究。后经考古学家研究测定,最终确定这些符号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配图),西汉时代已经进入以文
5、字传播为主的时代,当时时效性较强、影响较大的文字传播载体,主要是竹、帛和露布。,竹子劈成片称为简,简以绳相穿,称为策。简上面可以用笔书字,传之四方。,帛即绢绸。古时只有达官贵人和宫廷才用得起。,露布是一种在帛制的旗子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的传播媒体。大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古时战场上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捷报,可以说是古代报纸产生以前,实效性、公开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了。,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6/6),除了这些传播媒体外,我国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不少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从事关于传播功能、传播效果、传播技巧、传播心理、传播道德乃至于受众需求等方面的分析论述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中
6、国是传播学的真正发祥地。,第二节古代报纸的诞生和唐代的进奏院状,一、唐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状(1/4),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的国家。中国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报纸的萌芽;中古时期,有了报纸的雏形。所以,关于中国报纸的起源,不少中外新闻史学者都作过研究,曾提出过以下几种说法:,1、周朝说。提出这一观点的有: 日本学者 后藤武男著有新闻纸研究 杉村广太郎著有新闻概论 美国学者白瑞华曾参与主编申报周报,2、汉朝说。持这一观点的有日本学者楚人冠,英国学者安东尼.斯密斯和中国新闻史学者戈公振。,戈公振生平概述(配戈公振照片)(18901935),是中国著名报人,新闻学家
7、。名绍发,字春霆,号公振,江苏东台人。1908年入东台高等学堂,1912年毕业后入东台日报任图画编辑。1913年入上海时报,在该报工作近15年,从校对、助理编辑、编辑晋升到总编辑,致少于时报的业务改革,创办图画时报及多种副刊。,戈公振同时从事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在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新闻系兼职任教。1927年初赴欧美、日本等国考察新闻事业。同年8月出席在瑞士举行的国际联盟报界专家会议,在会上发言题为新闻电费率与新闻检查法。,1928年底归国后,任上海申报总管理处设计处主任,兼申报星期画刊主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春,随国际联盟
8、调查团赴东北调查日本侵华真相。同年9月随调查团去欧洲。1933年起在苏联旅居3年,写了许多反映苏联建设的通讯,后来汇成专集从东北到庶联出版。,1935年8月,应邹韬奋邀请归国,参加生活日报筹备工作。同年10月22日在上海病逝。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撮要、新闻学等书。其中中国报学史被译成日文,并多次再版,被称为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戈公振提出来的主要论据是:汉朝已经出现过传递新闻的活动;汉朝已经有“邸”,而“邸”在唐宋以后各朝,都是发行官报的机构。但这些论据都不足以证明汉朝已经有了报纸。据有些学者证明汉朝的“邸”,都与后来的“邸报”无关。现存的汉朝文献资料中,也看不到“邸报”字样。,一、
9、唐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状(3/4),3、目前为新闻界所承认较可靠的说法是: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朝。,研究唐代新闻史,要注意以下几个名词:,邸,进奏院,进奏官,进奏院状(状,状报,报状)。,一、唐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状(4/4),唐代的报纸孕育和发展于唐代中期,与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相联。唐代中期,在一些边疆地区设立藩镇和节度使。后来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各节度使在京都设立办事处称邸,后来也称进奏院。进奏院的负责人称为进奏官。这些进奏官主要负责呈递章奏,下达文书,办理需要和政府各部门请示汇报联系交涉的各项事宜,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朝廷的政治消息。 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
10、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雏形。,二、唐代“敦煌进奏院状” (1/3) 世界上现存年份最早的原始报纸,证明唐代开始有报纸的物证是两份唐代的进奏院状。 这两份进奏院状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义军节度史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又都长期被封存于敦煌莫高窟,所以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现在这两份进奏院状分别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二、唐代“敦煌进奏院状” (2/3),研究这两份进奏院状,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古代雏形报纸的一些特征: 第一,没有报头,文字没有大小字号之分,文章没有开头,只用 作为起始,没有句读,开端和结尾部
11、分保留官文书的写法; 第二,所登信息均由进奏官们自行采集和编写; 第三,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主官; 第四,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或从朝廷采集到的重大政事消息。,二、唐代“敦煌进奏院状” (3/3),总之,它以传报来自朝廷方面的消息为主,由地方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它具有官报的性质,但还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它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三、孙樵和“开元杂报”,学界研究唐代报纸,证明中国报纸出现的时间常用孙樵和他所写读开元杂报一文。,有些学者认为“开元杂报”属于古代报纸的范畴,是进奏院状报一类的早期报纸。它的存
12、在说明中国至少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就已有早期的报纸了。,四、有关唐代报纸的文献记载(1/3),新闻史学家和唐史学家在研究唐代文献时,发现有许多资料中都提到了唐代报纸,只是称呼各不相同。如:,李义山文集卷一为濮阳公论皇太子表:“臣得本道进奏院状报”,崔王义远桂苑笔耕集卷一贺致年号表:“今月某日谋进奏院状报,奉十一日宣下,孙广明元年中和元年。”,四、有关唐代报纸的文献记载(2/3),刘禹锡代杜估作的谢男师损等官表:“伏见今月一日制,授臣长男师损秘书省著作郎、次男式方太常寺主簿,又得进奏官裴遘状报,伏承圣恩,特降中使送官告到臣宅,分付师损者。”,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卷十七论幽州事宜状:“臣伏见报状,见幽州雄
13、武军使张仲武已将兵马赴幽州雄武军。”,田神玉谢吴神功于京兆府界择葬地表:“臣神玉言,今月三日得上都留后状称”。,四、有关唐代报纸的文献记载(3/3),还有许多文献资料中称“留邸状报”、“邸吏状”、“朝报”等。这些称呼虽然不同,但指的是同一事物,即都是由进奏官传发至地方的原始状态的报纸。,这些材料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唐人,以本朝人著本朝事,自然可信。材料中涉及的人物都是中晚唐时期的人。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据可查。,五、唐代出现报纸的社会条件,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空前繁荣强大的一个朝代。唐代的驿运制度比较完备,全国驿站的总数达1643所,内陆驿1297所,扎驿260所,兼有水陆两驿的86所。 西汉发明了
14、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隋唐之际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唐代的造纸、印刷工艺都有较大发展。这些都为报纸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以上,我们通过对物证、大量史料的研究,证明中国唐代始有新闻事业。,思考: 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在何时? 请解释其产生的证据和条件.,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一、邸报的出现和宋代邸报的有关制度(1/4),研究宋代报纸的发展要注意此时“邸报”、“进奏院”的含义已与唐代有了较大的区别。,(一)宋朝出现了在封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邸报。 负责发行官报的机构是进奏院。 负责采集信息和传报工作的是进奏官。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以后,发报制度逐渐正规、统一起来。
15、,一、邸报的出现和宋代邸报的有关制度(2/4),(二) 宋代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特征和封建官报的色彩:,第一、它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一式多份的发往诸路州郡,向地方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的官报。,第二、读者对象扩展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第三、定期连续发行。,第四、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一、邸报的出现和宋代邸报的有关制度(3/4),第六、邸报稿件多由进奏官抄录而来。,第五、内容多为皇帝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刑罚等。,第七、邸报要由中枢各部一一审定,皇帝也会对内容有所指示。,第八、宋代邸报由驿递传送,驿递按传送的速
16、度又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水运递等。,可见,宋代邸报已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宋代邸报也有多种称呼。如“朝报”、“邸状”等。,一、邸报的出现和宋代邸报的有关制度(4/4),(三)宋代的封建统治者开始注意对邸报的管理。,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官方对灾异、军情、朝廷机事严加限制传报。 统治者为加强对邸报的控制,为使这些禁令得到执行,使邸报能够很好地贯彻统治者的意旨,宋代还曾经实行“定本”制度。即进奏官必须根据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范围。,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1/5),(一)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民间报纸。,宋真宗时期,首都开封出现了类似
17、小报的事物。北宋末年,传发小报已成为一种专业。南宋时期,开始称为小报,并有较大的发展。大量文献都有关于小报的记载。赵升的朝野类要在记述小报时,第一次把报纸和新闻这两个名词联系起来。,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2/5),据现有资料研究,小报的特征有:,第一、不定期刊行。,第三、内容多为官吏任免、皇帝诏令、臣僚奏疏等时效性较强的时事政治新闻,且多为官报尚未公开的朝廷机事。,第二、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的名称,南宋人称它为“小报”,以区别于官报。,第四、采集信息的是经常出入宫禁的“内探”、“省探”、“衙探”。,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3/5),第五、小报的发行人是邸吏、使臣、中下级官员、书店主人等。
18、,第六、读者广泛,有京官、地方官、士大夫知识分子及其他关心朝廷政事的人。,第七、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消息灵通的小报成为邸报的一个重要补充。因为它能满足社会对朝廷政事的需求,所以得以存在。,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4/5),(二)统治者对小报的限禁,小报可以被当作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系斗争工具,又是社会各阶层、主战派和 爱国人士,向当权派、主和派攻击的阵地。随着小报的数量、影响不断增大,再加上它总是刊登官报所不能刊登或没来得及刊登的消息,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受到统治者的查禁,历代统治者都曾颁布过诏旨和法令,限制其出版,缉拿其发行人,并对其进行重惩。,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5/5),
19、但小报屡禁不绝,在夹缝中顽强地生长。,提示:研究宋代报史尤其要注重研究邸报的特点,小报的出现,以及统治者制定的“定本”制度和对小报的管束和查禁。,第四节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一、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元代存世较短,体制不完备,没有建立由中枢部门统一发布官报的制度。,官方新闻传播活动主要集中于负责上传下达的中枢省。民间的新闻传播活动比较活跃。有类似宋代小报的“小本”,印刷发卖新科进士的名录和登科报录、散页的商品广告等。,二、明代的邸报抄传制度(1/8),研究明代报史要注意和唐、宋、元的报史联系起来,使用比较的方法,注意明代邸报、民间办报与前代的连续性。研究本朝代出现的新特点。,二、明代的邸报抄传制度
20、(2/8),(一)明代邸报的发布和抄传活动主要通过三个环节:,1、通政司。负责出纳帝命,通达下情,掌管臣僚章奏,是最为重要的总汇朝廷政事信息的部门。,2、六科。经常参与朝廷的重大政治活动。公开发抄皇帝同意发布的臣僚章奏,记录皇帝接见大臣的谕旨。,3、提塘。担任呈递下达军情及各项文报和抄传邸报的任务。,此外邸报还要经过复制,层层传递给省城和驻地军政官员、省城衙门一般官员、府县长官、一般官绅等,抄传活动才算完成。,第四节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二、明代的邸报抄传制度(3/8),(二)明代邸报的特点:,1、发自中央,属于官报。有许多别名,如邸抄、邸钞、钞报、阁抄、科抄、朝报、除目、京报等。,2、没有固定
21、的报头;,3、日刊。这一点从明会典所记的“六科每日接到各衙门题奏本,逐一抄写成册”,和四友斋丛说中所记的“给事中每日在六科廊接本”等规定中可以推断。,4、以书册形书装订,每期一册,页数不定,字数通常在三五千字之间,期发行总数,估计约为5000到10000本左右。,二、明代的邸报抄传制度(4/8),(二)明代邸报的特点:,5、邸报内容大体包括:,皇帝的诏旨。如沈德符野获编载称:“曾于邸报中见己丑年上手谕一道奖诚,首句为谕忠辅张诚知道 ,其眷倚如此。”其它史料也多有记载。,皇帝的起居以及有关皇室的各类消息。,官吏的任免。,官员觐见皇帝的消息。,臣僚的章奏。这是邸报中所占篇幅最大、内涵最丰富的一部分
22、。,军事信息。如宗祯十七年三月初八日王传火齐奏称:“日接邸钞,省会失守,传闻贼已过雁门,直抵云中地界。”,社会新闻。如陆粲撰文所记:“弘治木,随州应山县女子生髭,长三寸余,见于邸报。”,(二)明代邸报的特点:,6、信息来源主要是六科发抄的谕旨和章奏,地方官员们的章奏;,7、复制方式是印刷与抄传并存 明代邸报发行的各个环节,没有总的统一的发行机构;每一环节,都是小批量复制。,(二)明代邸报的特点:,7、复制方式是印刷与抄传并存(续) 一般认为,明代邸报使用活版印刷的年份,不会晚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有史料为证: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三的下面这一段话,“忆昔时邸报,至崇祯十一年方有活版,自此以前
23、,并是写本。”,8、读者主要是朝野士大夫知识分子,尤其是在职官员。这是他们获知朝政了解国事的重要渠道,也是修史和从事文学创作的参考资料。,二、明代的邸报抄传制度(8/8),(三)明朝的封建统治者,对新闻传播活动有很多限制。,明会典中就有泄漏机密之禁和探听抚按题奏传报消息之禁的规定。,对邸报的限禁一方面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却闭塞了世人的耳目。,三、民间报房和抄报行的诞生与发展(1/5),明代中叶以后,北京等地的民间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现民间的报房和从事抄报工作的专门行业。,这一情况,见于明人的以下记载:,(一)“近日都下邸报有留中未下先已发钞者,边塞机宜有未经奏闻先有传者。报房贾儿
24、博锱铢之利,不顾缓急。何不力禁。”万历年间,于慎行的谷山笔麈卷十一,(二)“何甥来,云送邸报为业。”崇祯年间,祁彪佳日记何甥是祁的姐姐的儿子,名光烨。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姓名可考的和邸报发行活动有关的人。,(三)“京秩官总不能无车马衣服之具,薪水班皂之需,俯仰蓄事之供,舍馆邸抄之费。”明未农民起义史料说明当时已有一批固定的付费订阅邸报读者,“邸抄之费”已被列为京官们的一项日常开支。,(四)“今查得宛大二县原编一百三十二行,除本多利重如典当等项一百多行,仍行照旧纳银,抄报行,特赐宽恤,负期纳银。”万历年间沈滂宛署杂记说明抄送邸报这一行业,最晚在万历十年就已经得到官方的承认,并因其利薄,给予减
25、免税的待遇。,以上引文为明代已有民办新闻事业和民间报房这一点,提供了确凿的证明。,研究这些民办报房,需注意以下几点:,1、很可能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离出来。,2、官方消息仍得自六科或提塘报房,与官报内容基本一致。,3、民间报房除抄传和发行邸报外还从事报录。印卖晋绅录,鼎甲单,出版临时性的小本报贴等类活动,以增加收入。,研究这些民办报房,需注意以下几点:,4、手抄和雕版印刷两种方式并存。,5、北京和一些省的抚按驻地,较大府县等也出现过民间报房。,6、它的出现与萌芽状态的明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一定联系。,四、万历邸钞、天变邸抄和急选报,现存明代邸报的抄本和抄件中主要有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唯一的原件是
26、急选报。,万历邸钞共32册,抄录者对原件进行了筛选、增删、整理、注释,不是邸报的全貌。,天变邸钞抄录的原件是专门报道了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六日,发生在北京内城西南隅的一次火药库爆炸引起的特大火灾事件。,急选报,雕版印刷,小册形,没有注明编辑、出版、发行人姓名,是极其珍贵的实物。,明代新闻事业重点内容,第四节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五、起义农民的新闻传播活动,明代农民起义使用的传播工具有竹筹、揭贴、旗报和牌报等。他们用这些工具传播军情、捷报,鼓吹起义,扩大农民军的影响,瓦解敌人士气。,第五节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新闻事业,一、清代的官方新闻传播制度(1/5),清代参考明代封建官报的发行办法,继续在全国范围发
27、行邸报。,清代封建官报的发布方式、发行渠道,和明代的十分接近,即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等三个环节,但也与明代有所不同。,如清代通政使司的主官通政使,由满汉官员各一个共同担任,满员的级别高于汉员,担任通政使的官员,特别是其中的满员,历来是皇帝宠信的大臣。,一、清代的官方新闻传播制度(2/5),在清代的邸报发行活动中,提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清代的提塘分京塘和省塘两种。京塘主要承担着收受和转呈地方上报中央的各类公文;收受和下达中央各部院发给本省的一般公文;编发邸报等任务。提塘报房带有官方的性质。,有关清代官报的情况可归纳如下几点:,1、其抄传发行环节往往由皇帝作最后决定。,2、官报的抄传发行活
28、动多数情况下,逐日进行;,3、顺治、康熙年间,抄写和印刷两种方式并存,雍正、乾隆以后,大部分印刷;,4、内容包括皇帝起居、大臣陛见陛辞以及礼宾祭祀赏赐等朝廷动态消息,上谕,臣僚章奏等。,有关清代官报的情况可归纳如下几点:,5、有多种称呼,如邸抄、邸钞、阁钞、科抄、京抄、朝报或京报。清代中叶以后,京报 渐发展成为官报的常用名词;,6、其读者主要是高级政府官员。是他们获悉朝政和维护治体的手段之一。,一、清代的官方新闻传播制度(5/5),除发行邸报外,清代的提塘官们还曾经发行过一种小报,又称小抄。所刊载的主要是提塘官们和提塘报房的刷写报文者们自行采录的消息。目的在为有关省份的官员们提供更多的朝廷信息
29、。,由于小报消息灵通,获罪官员往往早于朝廷谕旨从小报上得知消息潜逃,小报也刊发未经六科发抄的章奏,也登过捕风捉影来的失实消息,因此受到当局的严密查禁。,二、北京的民间报房与京报(1/6),清代初年,在首善之区北京出现了以刊刻抄发邸报为副业的人。他们大多是低级胥吏。这些民间报房活动的先声,在顺治、康熙、雍正等朝和乾隆初年都是被禁止的。,(附图片),乾隆中叶以后,一部分人分化出来,以民间身份私设报房,专以编发报纸为职业 。,北京公慎堂是乾嘉时代最有影响的一家民间报房。聚兴、公兴两家开业最早,以聚兴的历史最长。当时,铁老鹳庙胡同(今铁鸟胡同)附近报房最多,成为清末民间报房报纸发行活动的中心。,二、北京的民间报房与京报(2/6),清代的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这些民间报房被称为京报房。京报有时也被混称为邸抄或邸报。,乾嘉两朝的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一般没有报头,没有封面;,2、用白色连史纸印刷;,3、每天一期,每周一册,每册410页不等,长、宽约2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师】期末模拟卷01【九年级上下全册】
- 2024保育员技师理论考试172题(附答案)
- 让垃圾分类演讲稿范文
- 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
- 脚手架施工方案15篇
- 幼儿园班主任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 煤矿实习总结范文
- 九年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承诺书(35篇)
- 音乐活动总结
- 22.3 实践与探索 同步练习
-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新版加油站安全操作规程
- 2023年贵州黔东南州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 货物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期中) 英语 含答案
- 4S店展厅改造装修合同
- 3-4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8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
- 企业单位消防安全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
- 废旧物资回收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宣传视频拍摄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