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8102-1999 带式压榨过滤机_第1页
JB-T8102-1999 带式压榨过滤机_第2页
JB-T8102-1999 带式压榨过滤机_第3页
JB-T8102-1999 带式压榨过滤机_第4页
JB-T8102-1999 带式压榨过滤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 CS 2 1。0 1 0 J 7 7 JB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机械工业标准J B/T 8 1 0 2-19 9带式压滤机F I I T e r B e l T p RES 1999-07-12发布2000 0-0 101实施JB 8102-1999本标准前言。它是日本银行/信托8 1 0 2的修订版。1 -9 5带式压滤机的类型和基本参数,J B/T 8 1 0 2 .2 -9 5带式压滤机技术条件和J B/T 8 1 0 2。3 -9 5带式压滤机试验方法,只有一个标准合并成一个标准。本次修订仅编辑了原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保持不变。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日

2、本B/T 8 1 0 2。1 -9 5,J B/T 8 1 0 2 .2 -9 5和J B/T 8 1 0 2。3 -9 5 0,本标准由国家分离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英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机械工业标准J B/T 8 1 0 2-1 9 9 9带式压滤机取代1 B/T 8 1 0 2。1810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带式压滤机的类型、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带式压滤机。2参考标准下列标准中包含的规定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规定。本标准发布时,显示的所有版本均有效。所有标

3、准都将进行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索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包装用G B 1 9 1 -1 9 9 0图形标志, 贮存和运输G B/T 1 1 8 4 -1 9%形状和位置公差无公差值G B/T 2 1 0 0 -1 9 8 0不锈钢和耐酸钢铸件技术条件G B/T 2 6 4 9 -1 9 8 9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G B/T 2 6 5 0 -1 9 8 9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 B/T 2 6 5 1 -1 9 8 9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 B/T 2 6 5 3 -1 9 8 9焊接接头弯曲和压扁试验方法G B/T 10894-1989用工程方法测定机械噪声的声功率级G

4、B/T 13306-1991设计G B/T 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通用工程用1 1 3 5 2 -1 9 8 9铸造碳钢零件GB/t 1 4 0 8-1 9 9 3通用工程和结构用低合金钢铸件J B/T 4 3 8 5 -1 9 8 7锤锻通用技术条件J B/T 6418-1992分离机械清洁度测量方法JB/T 7217-1994分离机械涂层通用技术第3条术语3。 1调整滚轮以校正过滤带的偏差。3.2传动滚轮传递动力的滚轮。3.3惰轮支撑过滤带的辊子。国家机械工业局批准实施l J B/T 8 1 0 2- 1 9 9 9 3。4压辊,用于在2000 0-0 1-01

5、中压滤饼。3.5张紧辊用于张紧过滤带的辊。3.6导辊改变过滤带运行方向的辊。3.卸料辊方便卸料的辊。4种类型。1 4.2 2带式压滤机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 a)普通型(D Y型);b)压滤段隔膜挤压式(丁字型);c)压滤工段的高压带式压滤机;D)对辊压式(直Y X型);e)真空预脱水型。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模型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I D I Y单端口D端口修改代码;与分离材料接触的零件的材料代码;主要参数:过滤带有效宽度;mm特性代码;j B/T 8 1 0 2-1 9 9 44。3类型代码;特征代码的表达应分别满足表1和表2的要求。表1名称代码普通压力过滤段隔膜挤压式G压力过滤段高压皮

6、带挤压式D相对辊挤压式X真空预脱水式Z表2名称液压控制气动控制系统一系统朱岛动力控制电一手4。3.1组合带式压滤机的型号代码应以分数形式表示,其分子和分母分别是过滤物料先通过后通过的结构代码。4.3.2如果同时采用两种控制方法,应选择主要的一种作为表达式。4.4材料代码应符合表3。材料是指零件的材料或大多数压辊的表面衬里与过滤材料接触的材料。表3与过滤材料接触的零件材料代码:铸铁、碳钢、g陶瓷、t耐腐钢、n橡胶或橡胶衬里、x塑料涂层、s其他涂层(涂层)、Q 4。5修改代码:根据修改的顺序,对结构或性能发生重大变化的设计进行字母A和B的修改。4.6标记实例A)气动控制,压辊表面橡胶衬里,有效宽度

7、过滤器:。修改的含义是指带式压滤机的I O O m m,第一次修改设计的普通带式压滤机的液压控制,压辊材料为耐腐蚀钢。过滤带的有效宽度为2 0 0 0米,配有高压带式压滤机、l带式压滤机、带式压滤机、D y2000-N J B/t8102199c)液压控制、压辊表面涂塑和3 0 0 0米过滤带的有效宽度,并先通过真空预脱水、 然后通过相对辊压机带式压滤机:带式压滤机D Y D/X 3 0 0 0-S J B/T 8 1 0 2-1 9 9 5基本参数带式压滤机的基本参数应满足表4的要求。 表4过滤带的有效宽度m m过滤带的线速度范围M/M I N 5 OOO 0.3-1 01 000(1 25

8、0)1 500 200 250 03 003 500 400 06技术要求6。1带式压滤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6.2带式压滤机选用的材料和外购件应有供应商的证明。如果没有批准证书,只有在制造商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3铸件的铸造及验收须符合G B/T 2 1 0 0或G B/T 1 1 3 5 2及J B/f 1 4 4 0 8的规定。6.4锻件的锻造和验收应符合日本船级社4 3 8 5标准。6.5焊接件应清除焊渣和飞溅物。焊缝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纹和其他影响强度的缺陷。6.6焊缝必须用等同于或优于母材的焊带焊接。试样的力学性能按G B/T 2 6 4 9、

9、G B/T 2 6 5 0、G B/T 2 6 5 1和G B/T 2 6 5 3进行测试。6.7相邻轧辊的轴线平行度和轧辊表面的圆跳动不得低于G B/T 1 1 8 4中1 0级的精度。 8对于橡胶(陶瓷)衬辊或带有表面涂层的辊,橡胶层和涂层应紧密牢固地附着在主金属表面。6.直径大于3 0 0米的滚子应静平衡,其允许力矩应为2。北纬5度6分。1 0易生锈的外露金属表面应涂漆,其质量应符合JB/t72-1。6.1 1电源电路和保护电路对机架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 m f l o j b/t 8 102-1 9 9 6.12组装后,各种滚轮应转动灵活平稳,无卡涩现象。6.1 3过滤带的速度应满足设计

10、额定值的要求。6.1 4过滤带寿命应大于1 5 0 0 h o 6。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应不大于2 5 0 0 m g/m z o 6。1 6带式压滤机的空负荷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紧急停车装置和电气设备应正确可靠地运行;b)液压和气动系统应灵活、准确、可靠;c)在1的压力下。液压系统的压力应保持在设计最大工作压力的2 . 5倍以上,压力降应小于试验压力的1 0%;气动系统应无泄漏;d)过滤带不应打折扣,并能有效控制偏差。过滤带相对于滚筒的偏差不应超过4 0米;e)带式压滤机(包括清洗装置)运行噪声的声压级不得大于8.5 db (a) o6.17,空车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负荷试验。测试材料实际上

11、是使用的材料或具有类似性质的材料。在过滤带的最佳速度和张力条件下,连续运行8小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过滤带的要求应满足6。1 6d);b)过滤带超差紧急停车时间间隔不小于8h;c)过滤带通过清洗装置后应进行清洗;d)运转后立即测量轴承外圈的温度,其值不应高于碳化钨,温升不应高于209;e)应测量下列数据,这些数据应满足:生产能力的设计额定值要求;过滤效果为:滤饼的液体含量和滤液的固体含量。能耗指数:耗电量和耗水量。7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1试验方法7。1.1辊间轴线平行度的测量(不包括调节辊和托辊)任意选择相邻辊,测量辊端相邻辊母线之间的距离,并分别在辊两端测量三次,取算术平均值;同时测量轧辊

12、直径,进而计算轧辊轴线的平行度。测得的辊子数量不得少于总数的5%。% .所用测量工具的精度不低于0。用5 0 0 V兆欧表测量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对机架和电气控制柜的绝缘电阻。仪器精度不低于1级。 1.3过滤带线速度的测量在过滤带边缘做一个标记,测量过滤带运行三次所需的时间,并计算过滤带的线速度。计时器的精度应不低于0.1秒、 1.4秒。过滤带寿命测量应连续记录过滤带失效所用的工作时间(扣除过滤带的维护时间),评估方法应为用户访问或制造商质量跟踪。1.5液压管道清洁度的测量J B/T 9 1 0 2-1 9 9 9测量油箱和液压流过的主要零件和部件(油缸、活塞、油道和管道)与油接触的单位面积上各种污垢的质量。测量方法由日本药典6 4 1 8中规定的重量法确定。1.6空载试验应在过滤带设计的最大工作速度和最大工作张力下进行,并连续运行2小时,应符合6的规定。1 6.1.6.2液压和气动系统应连续运行3次,并检查系统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可靠性。7.1.6.3观察压力表对液压系统密封性能的压降,同时检查系统零部件外露表面和接头的密封性能,应符合6的要求。16c)。 1.6.4气动系统的密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检查系统零件和部件的外露表面和接头的密封性。7.1.6.在出料辊处,根据辊的端面随时测量上下过滤带的偏差,取最大值作为机器过滤带的偏差测量用半导体温度计,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