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传热概论及热传导.ppt_第1页
第十七讲传热概论及热传导.ppt_第2页
第十七讲传热概论及热传导.ppt_第3页
第十七讲传热概论及热传导.ppt_第4页
第十七讲传热概论及热传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传热,第一节 概述 一、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传热:就是温度不同而引起的热量的传递。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过程 。,1.化工中进行传热的目的: (1) 加热或冷却使物料达到指定的温度,例如蒸发、蒸馏、干燥等单元操作过程; (2) 换热回收利用热量; (3)保温减少热损失。,2、化工生产中传热过程的两种情况 (1)强化传热:各种换热设备中的传热。 (2)削弱传热:如对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减少热损失,二、热源和冷源,1、热源 (1)电热:特点是加热能达到的温度范围广,而且便于控制,使用方便,比较清洁。但费用比较高 。 (2)饱和水蒸气: 优点:饱和水蒸气的冷凝温度和压强

2、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调节饱和水蒸汽的压强就可以控制加热温度,使用方便,而且饱和蒸汽冷凝过程的传热速率快。 缺点:饱和水蒸气冷凝传热能达到的温度受压强的限制。,(3)烟道气 烟道气的温度可达700以上,可以将物料加热到比较高 的温度 。 缺点:传热速度慢,温度不易控制。 (4)高温载热体: 优点:沸点高(饱和蒸汽压低),化学性质稳定。 2、冷源 一般采用水、空气和冷冻盐水等作为冷源。,二、热源和冷源,三、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1、热传导(导热) 热量从物体内部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或者传递到与之相接触的温度、较低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 热传导,简称导热。 特点:物质间没有宏观位移,只发生

3、在静止物质内的一种 传热方式。 微观机理因物态而异,2、热对流 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对流 对流只能发生在流体中。,强制对流,自然对流,用机械能(泵、风机、搅拌等)使流体发生 对流而传热。,由于流体各部分温度的不均匀分布,形成 密度的差异,在浮升力的作用下,流体发 生对流而传热,3、辐射 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物体由于热的原 因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辐射传热,不仅是能量的传递,还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 辐射传热不需要任何介质作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第一节 概述 四、传热过程的速率,传热速率Q(热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的热量 ,J/s=

4、W 热通量q(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的热量,即单位面积的传热速率,J/m2s=W/m2,传热的中心问题是确定传热速率的大小,强化传热使Q(q)大 削弱传热使Q(q)小,传热温差以T表示,热阻通常以R或r表示,第一节 概述 五、稳态与非稳态传热,非稳态传热,稳态传热,第一节 概述 六、冷热流体的传热方式,1. 混合式传热(直接接触式传热),特点冷、热两流体在传热器中以直接混合的方式进行热量交换。 优点设备简单、传热效率高。 用于气体冷却、水蒸汽冷凝。,第一节 概述 六、冷热流体的传热方式,2. 蓄热式传热,特点由蓄热体和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 优点设备较简单、耐高温。 缺点设备

5、体积大、有一定的混合。,3、间壁式换热 间壁式换热的特点是冷、热流体被一固体隔开,分别在壁 的两侧流动,不相混合,通过固体壁进行热量传递。 传热过程可分为三步: 热流体将热量传给固体壁面(对流传热) 热量从壁的热侧传到冷侧(热传导) 热量从壁的冷侧面传给冷流体(对流传热) 壁的面积称为传热面,是间壁式换热器的基本尺寸。,七、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及其传热过程,1、套管式换热器 套管式换热器是由两种直径大小不同的直管组成的同心管,一种流体在内管中流动,另一种流体在内、外两壁间的环隙中流动,通过内管管壁进行热量交换。内管壁的表面积即为传热面积。 2、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由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

6、部件组成。,第一节 概述七、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及其传热过程,传热面为内管的表面,1.套管式换热器,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进口管进入器内,流经封头与管板的空间 分配至各管内(称为管程)。通过管束后,从另一端封头的 出口流出换热器。另一种流体则由壳体的接管流入,在壳体 与管束间的空隙流过(称为壳程),从壳体的另一端接管流 出。壳体内往往安装若干块与管束相垂直的折流挡板。 流体在管束内只通过一次,称为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若在换热器封头内设置隔板,将管束的全部管子平均分隔 成若干组,流体每次只通过一组管子,然后折回进入另一组 管子,如此往复多次,最后从封头接管流出换热器。这种换 热器称为多管程列管式换热器。

7、,2.列管式换热器,传热面为壳内所有管束的表面,2.列管式换热器,第一节 概述七、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及其传热过程,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管束管壁的全部表面积。,d管径可分别用管内径di,管外径d0或平均直径dm来表示。 则对应的传热面积分别为管内侧面积Ai,外侧面积A0或平均面积Am,2.列管式换热器,温度场物体或系统内部的各点温度分布的总和。 等温面温度场中温度相等的面组成的面。,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里叶(Fourier)定律,热传导:热量不依靠宏观混合运动而从物体中的高温区向低温区移动的过程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特点:物质内的分子或质点不发生宏观位移 1. 温度场和等温面,不同温度的

8、等温面不相交。,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里叶(Fourier)定律,2. 温度梯度 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用gradt表示 。,n,Q,dA,温度梯度是一个点的概念。 温度梯度是一个向量。 方向垂直于该点所在等温面,以温度增的方向为正 一维稳定热传导,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里叶(Fourier)定律,3. Fourier定律,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W/mK 负号表示热流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对一维稳态热传导,用热通量来表示,第二节 热传导 二、导热系数,(1)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 (2) 是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表现,是物性参数。 = f(结构,组成,密度,温度,压力

9、),(3) 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金属固体 非金属固体 液体 气体,第二节 热传导 二、导热系数,1. 固体的导热系数 (表5-1) 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金属的导热系数大都随纯度的增加而增大。 非金属的建筑材料或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大,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金属和液体的a0,第二节 热传导 二、导热系数,2. 液体的导热系数 (表5-2) 金属液体导热系数较高,非金属液体导热系数较低; 在非金属液体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 除水和甘油外,绝大多数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减小; 纯液体的导热系数比溶液的导热系数大。 3. 气体的导热系数 (表5-3) 气体的导

10、热系数很小,不利于导热,但有利于保温; 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加大;。 在相当大的压强范围内,气体的导热系数随压强变化极小 。在极高或极低的压力下,气体的导热系数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注意:在传热过程中,物质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可能不相同,因而导热系数也不同,在工程计算中常取导热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低压气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 分别为组分的摩尔分率,分子量及导热系数,第二节 热传导 二、导热系数,第二节 热传导 三、平壁的热传导,1. 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假设:平壁面积与厚度相比是很大的; 导热系数为常数。,导热系数可取算术平均温度下的值或导热系数的算术平均值。,边界条件为: x=0时,t=t

11、1 x=b时,t=t2,R导热热阻,K/W ; r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 。 传导距离b越大,传热面积和导热系数越小,传导热阻越大,壁内温度分布,将积分限改为,t: t1 tx,x: 0 x,常数,2、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推广到n层平壁有:,多层平壁导热是一种串联的导热过程,串联导热过程 的推动力为各分过程温度差之和,即总温度差,总热阻为 各分过程热阻之和,也就是串联电阻叠加原则。,第二节 热传导 三、平壁的热传导,3. 接触热阻,接触热阻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粗糙度及接触面上压强等因素有关。,若以r0表示单位传热面的接触热阻, 通过两层平壁的热通量变为 :,第二节 热传导 四、圆筒壁的热传导,1. 单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仿照平壁热传导公式,通过该圆筒壁的导热速率可以表示为:,分离变量积分:,圆筒壁的导热热阻,这个式子也可以写成与平壁传导速率方程类似的形式,圆筒壁的内外表面的对数平均面积,m2,当r2/r1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对数平均值,第二节 热传导 四、圆筒壁的热传导,对数平均值与算术平均值的比较,0.00,结论: 对数平均值算术平均值 当x2/x1=1时,对数平均值=算术平均值 当x10时,对数平均值0 当x2/x12时,用算术平均值代替对数平均值的误差5%,工程计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