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月经病.ppt_第1页
中医妇科月经病.ppt_第2页
中医妇科月经病.ppt_第3页
中医妇科月经病.ppt_第4页
中医妇科月经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月经不调,月经产生的机制,月经是肾气、天癸、冲任、气血作用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下,使胞宫定期藏泻而产生的生理现象。,女性月经的产生,女性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如果没有受孕,子宫内膜会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剥脱,又称月事、月水、月信、例假等。,月经病的概念,月经病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月经生理,月经初潮妇女一生第一次来月经,称为初潮。初潮年龄一般为1315岁, 可以早至1112岁, 或迟至16岁平均14岁。 绝经妇女一生最后一次行经,停经1年以上,称为绝经。一般为4555岁,平均49.5岁。绝经

2、表明行将步入老年期。,正常月经,周期:一般月经周期是2830天,也有30天来一次月经,甚至40天来一次月经。只要有规律性,提前或错后35天,也是正常现象。 经期:女子的月经大约是27天,一般为35天。 经量:正常月经量一般为5080毫升,个别人可超过100 毫升(有人认为超过80毫升为病态),一般第23天出血量最多。 经色:正常的血是暗红色的,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 经质:不稀不稠,不易凝固,无明显血块,无特殊气味。,几种特殊的正常月经,少数妇女,身体无特殊不适,定期两个月或三个月,甚至一年,月经来潮 一次。 古人将定期两个月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 定期三个月

3、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 定期一年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避年”。 极个别妇女,终身没有月经来潮,但又不影响正常生育者,称为“暗经”。 有的妇女在怀孕早期,仍能按时有少量月经来潮,但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古人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月经的周期节律,行经期行经第14天,此期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经血下泄,呈现“重阳转阴”特征。 经后期约为月经周期的第513天,即月经干净后至经间期,此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重阴状态。 经间期月经周期的第1415天,此期正值两次月经中间,故称经间期。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是重阴转阳

4、、阴盛阳动之际,正是种子的时候。 经前期月经周期的第1628天,此期阴盛阳生渐至重阳,此时阴阳俱盛,以备种子育胎。 月经周期中的四个不同时期的连续与再现,形成月经周期的月节律。,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先期月经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月经后期月经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 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时或延长时或延后7天以上,月经先期的病因,气虚肺气虚,肾气虚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 血热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血热则热伏冲任,伤及子宫,血海不宁,辨证论治,1.阳盛实热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 2. 肝郁血热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丹栀逍遥散 3. 阴虚血热

5、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两地汤,月经先期的经络治疗,清热调经。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配太冲或行间、期门;虚热证配太溪;气虚证配足三里、脾俞、胃俞;月经量多配隐白;心烦者配神门。,月经后期的病因,肾虚 血虚 血寒 气滞 痰湿,辨证论治,血寒 治法:温经散寒,行血调经。 方药:温经汤。 肾虚 治法:补肾助阳,养血调经。 方药:温胞饮加当归、川芎 血虚 治法:补血填精,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气滞 治法:开郁行气,和血调经。 方药:加味乌药汤加当归、川芎。 痰湿 治法:燥湿化痰,健脾调经。 方药:六君子加归芎汤,月经后期的经络治疗,温经散寒,

6、活血调经。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实寒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配命门、腰阳关。,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肝郁 肾虚,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治法,疏肝益肾,养血调经。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 、内关。,经量异常,经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月经周期正常 经量过少月经正常,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经量过多的病因,气虚 血热 血瘀,经量过少的病因,肾虚 血虚 血瘀 痰湿,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经期延长的病因,气虚

7、虚热 血瘀,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经间期出血的病因,肾阴虚 湿热 血瘀,崩漏,崩经血非时暴下不止 漏经血非时淋漓不尽,崩漏的病因,脾虚 肾虚 血热 血瘀,崩漏实证的经络治疗,通调冲任,祛邪固经。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 配穴:血热者加血海;湿热者加阴陵泉;气郁者加太冲;血瘀者加地机。,崩漏虚证的经络治疗,调补冲任,益气固经。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脾气虚者加百会、脾俞、胃俞;肾阳虚者加肾俞、命门;肾阴虚者加然谷、太溪;盗汗者加阴郄;失眠者加神门。,闭经,原发性闭经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 继发性闭经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闭经的病因,气血虚弱 肾气亏虚 阴虚血燥 气滞血瘀 痰湿阻滞,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部,甚至剧痛晕厥。,痛经的病因,气滞血瘀 寒凝血瘀 湿热瘀阻 气血虚弱 肾气亏损,痛经实证的经络治疗,行气散寒,痛经止痛。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 配穴:寒湿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