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业经济学,主讲教师: 陶爱萍,2,2020/7/31,学习产业经济学的前期课程基础,经济学原理 高等数学,教材:刘志迎等,现代产业经济学教程,3,2020/7/31,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简新华主编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杨公朴、夏大慰主编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大出版社,1998 金碚编著产业组织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王述英主编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史忠良主编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于立、王洵编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毛林根结
2、构行为效果中国工业产业组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江小娟著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杨治主编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产业(组织)经济学 参考书目,4,2020/7/31,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 泰勒尔著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卡尔顿配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植草益著 产业组织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植草益著 微观规制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植草益等著、锁箭译日
3、本的产业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8,产业(组织)经济学 参考书目,5,2020/7/31,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产生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近年来经济学中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 产业组织学(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伴随着上个世纪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大量涌现而出现的,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 产业组织理论(TheoryofIndustr
4、ialOrganization),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又称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6,2020/7/31,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图,7,2020/7/31,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教学内容 :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溯源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第四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8,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二、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9,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
5、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市场竞争机制和劳动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及分工协作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 填补这一空缺的是马歇尔 马歇尔最早将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因而是产业经济学的先驱者。,10,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除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外的第四要素“组织”。 马歇尔这里所说的组织有多种形式,如单一企业的组织,同一行
6、业中各种企业的组织,相互有关的各种行业的组织,以及对公众保障安全和对许多人提供帮助的国家组织。,11,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除了首先提出“组织”概念以外,马歇尔还发现了产业组织中存在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规模经济虽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伴随规模经济的常常是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垄断因素的不断加强;而垄断会破坏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功能,使经济失去竞争活力。这种关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两难选择就是 “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家在研究产业组织时几乎难以绕开对马歇尔冲突及其
7、缓解问题的研究,马歇尔冲突的缓解程度常被用来作为评判某一市场结构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12,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垄断阶段,生产和资本越来越来集中,涌现出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多种形式的垄断组织或集团。垄断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关注。 1933年美国的张伯伦Chamberlin) 和英国的琼罗宾逊(J. Robinson)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他们摈弃了新古典经济学把完全竞争看作普遍的市场结构而将垄断作
8、为个例的做法,认为完全竞争和垄断是市场结构的两种极端模式,合乎经济现实的往往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垄断竞争市场模式。,13,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张伯伦和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弥补了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基石的新古典经济学不能对垄断作出合理解释的缺陷。 张伯伦和琼罗宾逊对产业经济学的贡献被萨缪尔森称之为“垄断竞争的革命”,西方的许多产业经济学家把张伯伦和琼罗宾逊与马歇尔并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14,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
9、产生和发展 1.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lark)提出了 “有效竞争” 概念,有效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兼容,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 “马歇尔冲突”,“有效竞争”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15,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对产业组织的系统研究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20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的哈佛大学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中心,汇集了张伯伦、梅森(Mason)和贝恩(Bain)等经济学大师。 张伯伦和梅森在哈佛大学开设了产业组织课程,
10、1938年梅森成立了一个包括贝恩、凯尔森(Kaysen)、麦克尔(Mckie)和马克罕姆(Markham)等人在内的产业组织研究小组 1959年梅森弟子贝恩的产业组织一书出版,该著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著作,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理论的形成。,16,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贝恩在产业组织一书中构建了从市场结构到市场绩效的“结构绩效”范式。 在贝恩研究的基础上,1970年谢勒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对“基本情况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见图)进行了详细论述,
11、最终形成了哈佛学派 “市场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经济绩效(Performance)”的产业组织研究架构,简称SCP范式。,17,2020/7/31,产业组织理论,18,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按照哈佛学派的观点,产业组织理论是由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三个基本范畴以及政府的公共政策组成的,其中结构、行为、绩效三者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至于市场结构则是由一些基本条件决定的,如生产的技术条件
12、及规模经济性、消费者需求及其特征等。 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对作为市场结构指标之一的市场集中度和作为经济绩效之一的利润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处于核心地位。,19,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基于“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哈佛学派的政策取向是改变和规制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甚至禁止兼并、合谋等可能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和垄断力量加强的市场行为,对那些已经表现高集中度的寡占或垄断的企业应该采取分割、分拆等严厉的反垄断措施。 哈佛学派也因此而被称为结构主义学派。,20,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
13、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在哈佛学派的政策影响下,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大企业忙于应付反垄断诉讼,包括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施乐复印机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等。 严厉的反垄断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暴露了它的负面影响,大型反垄断案件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诉讼费用和时间,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使美国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受到了来自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巨大冲击,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哈佛学派这种结构主义的政策效果产生了疑问,再加上来自芝加哥学派的批评和挑战,哈佛学派逐渐失去了主流地位。,21,2020
14、/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1)主流学派 在与哈佛学派的争论中,产业组织理论得到了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哈佛学派不断受到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的批评和挑战,代表人物主要有斯蒂格勒(Stigler )、德姆塞茨( Demsetz )、布罗曾(Brozen )、波斯纳(Posener)等, 这些在批判哈佛学派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形成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并逐渐取代哈佛学派获得主流地位。,22,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15、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1)主流学派 在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关系上,芝加哥学派提出与哈佛学派相左的观点,认为不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再决定经济绩效,而是反过来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决定市场结构。 芝加哥学派认为,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凭借生产效率、配置效率、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逐渐侵蚀竞争对手的利润而获得巨额收益,从而导致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上升,最终形成由少数大企业组成的以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23,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16、1)主流学派 在芝加哥学派看来,寡占或垄断的市场结构是企业具有高经济绩效的结果,而企业高盈利能力是因其自身具有相对高效率的运营与管理,如生产的规模经济性、优质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高效的组织和完善的管理等,而与市场垄断势力无关。 芝加哥学派认为,若非因为高效率的经营与管理,纯粹建立在高度集中市场基础上的高利润率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高利润水平会招致其他企业的大规模进入而在位企业又不具备效率优势,其结果必然是利润率降低到平均水平。,24,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1)主流学派
17、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竞争市场秩序和自由企业制度,主张应尽可能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政府的职责是规范市场行为和制定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以免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被破坏。 芝加哥学派认为不能以市场势力的大小和集中度的高低作为实施反垄断政策的判定标准,即使是垄断或寡占的市场结构,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干预就没有必要。芝加哥学派以市场绩效作为反垄断政策的判定标准被称为“效率主义学派”。,25,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1)主流学派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国际竞争力日趋削弱的背景下,主张反
18、垄断政策的价值取向应由市场结构转向经济绩效的芝加哥学派越来越受到认可。 20世纪80年代在里根任美国总统期间,信奉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在政府相关机构中担任要职,如贝格斯特为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局长、米勒为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波斯纳为联邦法院法官等. 美国基本上采纳芝加哥学派的“放任自由、放松规制”的政策主张,采取较为缓和的反垄断政策,芝加哥学派作为当时主流学派直接推动了美国反垄断政策的重大转变。,26,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非主流学派 可竞争市场理论:由鲍莫尔(Baumol)、潘札
19、(Panzar)和韦利格(Willig)等人提出,1982年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理论的形成。 可竞争市场理论通过对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等概念来分析和论证即使是哈佛学派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的市场仍然可以实现经济效率。 所谓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在退出该市场时完全不用负担沉没成本,进入和退出市场是完全自由的。,27,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非主流学派 可竞争市场理论: 在鲍莫尔等人看来,完全可竞争市场中不存在在位者不用负担而后入者必须负担的费用,即施蒂
20、格勒意义上的进入壁垒是不存在的,相对于在位企业,后进入企业并不存在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劣势。 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将规模经济、产品差别等作为进入壁垒的因素不同,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沉没成本是影响企业进入决策的重要因素,沉没成本通过影响企业退出而影响企业进入,沉没成本越大,企业进入后退出就越困难,企业进入时就更谨慎。,28,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非主流学派 可竞争市场理论: 由于完全可竞争市场中沉没成本为零,潜在进入企业可以快速地进入或退出市场。这样任何一个具有高额利润的市场,无论它是有
21、众多竞争者的完全竞争市场,还是集中度高、企业数量少的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高额利润的存在都会吸引潜在竞争者快速进入,并在市场现有企业作出反应前快速退出,且这种进入退出过程可以重复多次,直到这一市场的超额利润消失为止。 在政策主张上,可竞争市场学派认为政府政策的重点是促进市场可竞争,而不是规制市场结构,政府要尽可能地降低阻止市场可竞争的沉没成本,排除一切人为设置的进入、退出壁垒,以确保市场具有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29,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非主流学派 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22、: 制度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用交易费用来解释为什么各个产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会有差别,新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因此也被称为交易费用理论。 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为交易费用理论奠定了基础,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两种不同的但可以相互替代的运行机制,并创造性运用“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范畴探析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规模扩展的界限问题。,30,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非主流学派 制度学派的
23、产业组织理论 : 科斯的观点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建立在交易费用基础上的新制度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其标志是1985年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企业、市场和关联合约一书的出版。 新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交易费用来说明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关系,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31,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非主流学派 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 新制度学派认为影响交易费用的因
24、素主要有:不确定性、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等,这些因素的状况及其不同组合决定了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 依据新制度学派的经济理论,并非完全竞争的市场就能实现经济效率,市场机制实现效率需要一定的条件:不确定性较小、人的理性较高、采用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较小、资产专用性较低等。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企业更可能选择自己进行生产,而不是市场交易。,32,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非主流学派 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 在政策主张上不同于芝加哥学派的放任自由,交易费用学派认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25、。由于不同制度下有差别的交易费用决定了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的差别,经济绩效也各不相同。如清晰的产权安排有助于交易双方形成合理的预期,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促成良好市场绩效的实现。 当企业存在纵向一体化行为时,如果企业能证明其纵向一体化产生了重大的交易费用经济,就不应该指控或确认它犯有违反托拉斯法的罪行。,33,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4.新产业组织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
26、化,学术界把这种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阐释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称为“新产业组织理论”(Schmalensee,1982) 。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勒尔(Tirole)、奥多瓦(Ordover)、夏皮罗(Shapiro)、萨勒普(Salop)、施瓦兹(Schwartz)、施马兰西(Schmalensee)等,1988年,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出版,标志着新产业组织理论框架的形成。,34,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4.新产业组织理论 新产业组织理论否认了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中关于市场结构内生性的观点,认为企业并不是被动地
27、对给定的外部条件做出反应,而是试图以策略性行为去改变市场环境、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从而排挤竞争对手或阻止新对手进入市场。市场结构和绩效被看作是企业博弈的结果,且取决于企业间博弈的类型,从而S-C-P范式的单向关系被复杂的双向或多重关系所取代。,35,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4.新产业组织理论 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企业行为而非市场结构,尤其是对企业策略性行为的研究。策略性行为的产业取决于厂商市场决策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寡头市场上因厂商数目少彼此决策最容易产生这种依赖和制约关系;垄断市场上潜在进入者的策略通
28、常会受到在位垄断者市场行为的影响,因而策略性行为的市场基础是寡占或垄断市场。,36,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4.新产业组织理论 策略性行为包括合作策略性行为和非合作策略性行为,而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又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 古诺模型(Cournot,1838)、伯川德模型(Bertrand,1883)、斯塔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1934)等寡占模型是新产业组织理论常用的理论模型。,37,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
29、展 4.新产业组织理论 20世纪90年代,全球出现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以寡头厂商为主导的市场结构成为整个经济的主流,寡头厂商的竞争愈演愈烈,新的竞争策略和手段不断涌现,芝加哥学派过分宽松的反垄断政策开始令人感到不安,经济环境的变化为新产业组织理论在政策实践中的运用创造了条件。 与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不同的是90年代在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担任了关键职务是一批支持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经济学家和法律界人士,如任助理司法部长克雷恩(Klein)、任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皮托夫斯基(Pitofsky)、任司法部反托拉斯局首席经济学家的夏皮罗等,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许多政策主张得以在实践中付诸实施。,
30、38,2020/7/31,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源流,一、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4.新产业组织理论 反垄断政策的取向从反垄断市场结构逐渐转向反垄断企业行为,大企业的策略行为日益受到各国反垄断机构的关注和重视,反垄断政策也从前期的过于宽松逐步转向温和干预。,39,2020/7/31,(二)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化的规律性 一是从广义的产业概念出发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 二是从狭义的产业概念出发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工业内部各产业间的关系 威廉.配第(W. Petty), 政治算术,产业之间
31、相对收入上的差距,成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流动的重要原因。 费歇尔(A.G.B.Fisher)第一次产业,即广义的农业 ;第二次产业,即广义的制造业,其它经济活动同称为第三次产业。这是费歇尔在现代产业结构理论中第一次确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从广义的产业概念出发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40,2020/7/31,克拉克(C.G.Clark)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和转移的规律性, “配第克拉克定理” 霍夫曼(W.G.Hoffmann)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 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霍夫曼定理,(二)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41,2020/7/31,产业关联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投
32、入与产出关系,所以产业关联理论也被称为投入产出理论 投入产业分析法是由出生于前苏联的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提出来的 投入产出分析的思想来自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F.Quesnay)的经济表,以及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和瓦尔拉(Walras)一般均衡的市场相互依存理论 投入产出分析在方法和应用上也有了新的进展,产业关联理论,42,2020/7/31,产业布局理论可追溯至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Von Thunen)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 成本学派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二次世纪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布局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对产业聚集的竞争优势和演进机制的研
33、究也是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产业布局理论,43,2020/7/31,(三) 产业政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李斯特(F.List),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规划产业结构高度化目标和发展序列,确定战略产业,并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经济立法、经济措施扶植战略产业的成长,带动整个经济起飞。 小宫隆太郎的日本的产业政策,莜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论,宫泽健一的产业经济学。 第一本命名为产业经济学的著作,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学分支产业经济学的诞生。,44,2020/7/3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缺乏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但由于在经济建设中我们仍然遇到与产业组织有关的问题需加以解决。 经济学界在不自觉的状
34、态下对产业组织问题进行过一些分析和研究,如对工业经济领域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与协作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工业生产的联合化和集中化等问题所进行的研究。 进入6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研究分析工业托拉斯的优点(李必强,1968)。 但由于这些研究仍然是在传统范式下进行的,其研究的出发点只是如何通过计划来引导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因而这些研究均未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马歇尔冲突”作理论上的分析。,二、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45,2020/7/31,1978年以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入一个引进与研究范式初步转换的时期,在整个80年代,从研究的理论视角和范式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35、和双重性: 一方面传统的范式和在传统范式影响下进行讨论的问题仍然得以继续; 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一部分学者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范式对我国产业组织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 1990年我国对学科专业门类作了调整,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大类中应用经济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第一次位列其中,在学科设置上初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二、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46,2020/7/31,最早介绍到我国的产业组织著作是美国学者W.G.谢佩德(W.G.Shepherd)的市场势利与经济福利导论(易家祥译),该译著于1980年出版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更
36、谈不上深入研究了。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杨治编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以产业经济学为名的著作,在国内影响较大。 其后国内出版的产业经济学教材的基本框架大多与其相近,尽管这本著作没有附参考文献,但从书中所引的数据来源和理论框架来看其受日本产业组织理论影响的痕迹很重。,二、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47,2020/7/31,1988年,日本学者植草益的产业组织论翻译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译著,虽然篇幅不大,只有不到10万字,但结构框架比较完整。 随后,国内又陆续翻译出版了几本西方学者研究产业组织的著作,如K.W.克拉克森和R.L.米勒的产业组
37、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J.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述著作的翻译出版,对我国产业组织范式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二、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48,2020/7/31,进入90年代以后,新范式下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10余年的引进、吸收,新的研究范式已成为产业组织研究的主导范式。 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使得原本只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的一些产业组织现象和问题在我国的经济转型期也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为产业组织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国内一部分学者也开始对我国产业组织问题展开研究。,二、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49,2020/7/31,因此,这一时期的研究相对
38、活跃,出现了一批分析比较规范的研究成果 。 陈小洪、金忠义.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0年。 王慧炯.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夏大慰.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于立、王询.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东北财经大学.1996年 金碚.产业组织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二、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50,2020/7/31,杨公仆、夏大尉.现代产业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
39、999年 王俊豪.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周新生.产业兴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王国生 安同良 刘志彪 .现代产业经济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简新华、魏珊.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文潭、李芸 .现代产业组织与竞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邓伟根. 产业经济学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孙天琦.产业组织结构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邬义钧、胡立君.产业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李悦 李平.产业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于立.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
40、02年 刘志彪 .现代产业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二、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51,2020/7/31,胡代光 .产业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3年 石磊、寇宗来.产业经济学 .上海三联书店 . 2003 年 李明志 柯旭清.产业组织理论.上海三联书店 . 2003年 臧旭恒 徐向艺 杨惠馨.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 杨建文.产业经济学.学林出版社. 2004年 史忠良 柯维达.产业兴衰与转化规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年(研究生用教材) 杨公朴、干春晖 .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
41、05年 李贤沛、胡立君 .21世纪初中国的产业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年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干春晖.企业策略性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年 周新生.产业分析与产业策划方法及应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二、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52,2020/7/31,一、研究什么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 什么是产业 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由社会分工形成的具有某类相同特征的企业集合。 它既不是某一个企业的某些经济活动或所有活动,也不是指部分企业的某些或所有经济活动,而是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 “共同特
42、性”如何理解?,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3,2020/7/31,第一,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产业组织中“产业”的定义) 第二,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产业结构中“产业”定义)。 例如:把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直接依赖自然的农作物栽培和牲畜饲养等生产活动称为农业;把采取自然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半成品等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称为工业,这些产业的生产活动各自都有共同的属性或特征。,54,2020/7/31,一、研究什么 产业作为产业经济学的
43、研究对象,有两层含义 在产业组织层面上,当我们分析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时,“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 当我们考察整个产业的状况,以及不同产业间的结构和关联关系时,产业的含义则更为宽泛,“产业”可以定义为“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定义为:产业是由提供相近产品和服务、或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集合,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5,2020/7/31,产业的分类方法 关联方式分类法 是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方法,它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关
44、联方式分为多种分类法。 技术关联分类法: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要么具有技术、工艺方面的相似性,要么具有相类似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等。如制造业、建筑业、冶炼业等产业均具有各自密切技术关联关系。,56,2020/7/31,原料关联分类法:按照相同或类似的原材料为依据来划分企业经济活动。如:造纸业、纺织业、服装业等都具有相同原材料。 用途关联分类法 这类产业具有相同相似的用途,如: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仪器工业等。 战略关联分类法,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 A、主导产业 B、先导产业 C、支柱产业 D、重点
45、产业,57,2020/7/31,三次产业分类法,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他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初级生产阶段,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 第二阶段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 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部门。 费歇尔将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58,2020/7/31,三次产业分类法 费歇尔(A.Fisher)根据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三个阶段划分的三次产业如下:,59,2020/7/31,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缺陷: 有些产业的归类尚存在争议。 第三次产业内
46、容过于繁杂. 局限性:技术进步越快,知识老化也越快,原来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随着知识的老化,也会变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资源的密集程度是相对的,也是动态变化的。,60,2020/7/3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作为分类标准,(3)两大部类分类法:,61,2020/7/31,列宁在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的分类方法。,(4)农轻重产业分类法,62,2020/7/31,霍夫曼为了研究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而将产业划分为三大类;按产业产品的用途中消费资料和资本资料的比重划分。,(5)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63,2020/7/31,(6)国家标准分类
47、法:,一国政府为统一该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并根据该国实际而编制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标准。 标准产业分类法(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简称SIC)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国民经济管理的经济统计的基础就是产业分类的标准化,即进行标准产业分类。 联合国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特点是:它与三次产业分类法保持着稳定的联系,有利于对产业结构的分层次深入研究。,64,2020/7/31,(7)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
48、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 知识密集型产业 生产要素分析法: 用于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反映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过渡,最后过渡到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65,2020/7/31,根据产业发展的技术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类的方法。 包括:按技术先进程度进行产业分类 如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按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产业分类 如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8)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66,2020/7/31,产业经济学研究什么?,产业(或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土壤 研究内容 有哪几种土壤(市场结构
49、)? 在不同的土壤里,会生长出怎样的植物(典型企业)? 发育良好的植物,其根、茎、叶、花和果是什么样的(定价、定产、产品选择、广告、研发等策略),67,2020/7/31,产业经济学研究什么?,企业与市场是怎样组织的? 哪些功能应该由企业承担,哪些由市场承担? 什么时候应是小企业,什么时候应是大企业? 什么时候适合横向集成,什么时候适合纵向集成? 企业的行为模式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 为什么有些行业的利润会高于其他行业? 怎样的市场有利于技术进步? 怎样的市场有利于企业联盟? 怎样的市场会失灵?,68,2020/7/31,企业的性质,(一)西方观点:什么是企业 1.新古典企业理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
50、中,消费者被理解为效用函数,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生产函数一般记为: Q=f (x1,xn) 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行为的分析是在下述两个前提条件下展开的: (1)厂商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 (2)企业或厂商被看作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69,2020/7/31,2.现代企业理论 为了克服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不足,科斯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分析,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提出并且讨论了什么是企业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市场经济中要有企业存在、为什么企业的边界不能扩大到整个经济,这样一些至关重要的有关企业的基本问题。 他认为:,70,20
51、20/7/31,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 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 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71,2020/7/31,(二)东方观点:什么是企业? 1.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 2.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 3.儒家理论与制度理性并用,72,2020/7/31,(三)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企业的地位 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 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 2.企业的作用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企业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 企业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73,2020/7/31,产业经济学研究什么?,什么是产业经济学 在欧美,主流的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为产业组织学(Industrial organization),研究的是市场的运行,特别是企业拥有市场权力(market power)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 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产业经济学并不等同于产业组织学 “窄派” ,产业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行李自动分检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汽车电子技术进步对维修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测评英文面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基础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总结梳理试题及答案
- 成功品牌包装设计的创新之路
- 数学之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健康运动与养生气功练习方法
- 企业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5年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项目建议书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介绍梅西的英语演讲稿
- 康复治疗师考试知识点汇总
- 2023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事业单位招聘(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尿崩症诊疗规范内科学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3D打印实训指导书
- 除草机器人简介
- 当代文学第一章1949-1966年的文学思潮
- a320飞机空调系统工作原理与使用维护分析
- 施工机具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程》高职配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