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与娜拉的比较_第1页
安娜卡列尼娜与娜拉的比较_第2页
安娜卡列尼娜与娜拉的比较_第3页
安娜卡列尼娜与娜拉的比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01410134刘会会 安娜卡列尼娜与娜拉的比较娜拉和安娜卡列尼娜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样是在一个令人窒息的社会,同样是在婚姻家庭中扮演妻子的角色,同样是反叛社会对于女性从属地位的传统观念。1、 身份、地位娜拉和安娜两人在作品中都是以一个婚姻家庭中的妻子形象出现的,她们都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过着中产阶级稳定优裕的生活,也具备做母亲和妻子的幸福。娜拉是一个好母亲,她可以和她的孩子们疯玩,而不顾及到一个母亲的严肃性。在送走了林丹太太后,孩子们回来了,娜拉就和自己的孩子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还居然可以躲在桌子底下。在圣诞节前夜出去买东西,买的全是孩子们的礼物,还有佣人们的礼物,给她自己什么都没

2、买,唯一的就是那包偷着买的杏仁饼干。安娜也很爱自己的孩子。在她得不到丈夫的爱的情况下,安娜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谢辽沙的身上,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全身心地爱着谢辽沙,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安娜和伏伦斯基伯爵夫人一路同车,各自说着自己的儿子.象每个母亲一样,安娜为自己的儿子自豪.她发自内心地爱着谢辽沙,儿子也很爱她。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那时安娜已经离开了卡列宁及她曾经的家,可她仍没忘记儿子的生日,毅然地偷偷地回家看望儿子,可见

3、安娜是很爱自己的儿子。 2、 爱情两个作品中都围绕了“爱情”一词展开了丰富、详细的描写,分别写了娜拉、安娜的感情生活,描写了她们的爱。不同的是,两人的爱情本质不一样。娜拉是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借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甚至不惜受人威胁,也要将丈夫的病治好。可这一切并没有感动丈夫,在明白自己不过是丈夫的“泥娃娃”,从未有过独立的人格之后,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娜拉最终毅然地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而安娜卡列尼娜,她的爱不是对丈夫的,她与丈夫之间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亲情吧。在与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安娜

4、沉睡心底的爱的意识才被唤醒,对于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她开始勇敢追求,寻求那种从未有过的爱情,于是和家庭、和丈夫决裂。但她错误的一点是,她以为可以给她带来新生活的是渥伦斯基,是爱情,其实不是,只是将自己陷入了另一场悲剧。最终,处在痛苦中的她只能以死来作为唯一解脱。 3、 悲剧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最终的结局都可算是一个悲剧。娜拉最终因觉醒而勇敢地离家出走,而安娜则背叛丈夫、离家出走,最后因绝望而卧轨自杀。两人的命运结果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是,两人最终都觉醒了,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导致她们这两种悲剧的原因是不同的。娜拉是因爱情的幻灭产生了失落感,她的觉醒和离家出走是其对自我的寻找。而与娜拉相比

5、,安娜的背叛丈夫、离家出走,并不是去寻找自我,而是为追求至爱而放弃了自我。娜拉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形象。她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家庭,她的悲剧体现在从小她就是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她在家中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作为女儿、妻子、母亲,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过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可当伪造签字一事泄露时,当丈夫虚伪丑恶的面目暴露时,事实使她逐步醒悟过来,最终娜拉没有屈辱地留下来,而是选择了离家出走,反映了她强烈的独立反叛精神。在第三幕中,她通过丈夫知晓事情的真相后,对其态度的前后变化,不仅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夫妻关系的虚伪和妇女在家庭中人格不独立的状况,而且认识到了这个社会的法律、

6、道德、宗教等都是不合理的。这我们可以从娜拉在诀别之前与丈夫的一段精彩对话中可以看出:当海尔茂企图把宗教搬出来:“难道你不明白你在自己家庭的地位?难道在这些问题上没有颠扑不破的道理指导你?难道你不信仰宗教?”娜拉说:“托伐,不瞒你说。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除了行坚信礼的时候牧师对我说的那套话,我什么都不知道。牧师告诉过,宗教是这个,宗教是那个。等我离开这儿一个人过日子的时候,我也要把宗教问题仔细想一想。我要仔细想一想牧师告诉我的话究竟对不对,对我合用不合用。” 宗教不能奏效,海尔茂又搬出道德观念和法律 “要是宗教不能带你走正路,让我唤醒你的良心来帮助你一一你大概还有点道德观念吧?要是没有,你就干

7、脆说没有。”娜拉回答:“托伐,这小问题不容易回答。我只知道我的想法跟你的想法完全不一样。我也听说,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父亲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烦恼,丈夫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老婆想法子救他的性命!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海尔茂又说:“ 你说这些话像个小孩子。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娜拉马上回击:“我真不了解。现在我要去学习。我一定耍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最后,娜拉勇敢地出走了。尽管她的出走的目标还不明确,但她出走的行动本身,足以显示出当时具有民主倾向的新女性的觉醒。 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

8、杀的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因素:以卡列宁及他所代表的社会力量所造成的。卡列宁大安娜20岁,枯燥乏味,感情贫乏,主要兴趣在官场,对他来说,妻子不过是件附属品。安娜同这样一个人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这种牢狱般的生活窒息了她生命中隐伏的爱情。渥伦斯基,最初追求安娜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后来与安娜在一起他发现他的这种行为违背了既有贵族阶层的道德原则。与渥伦斯基小站重逢,“她本能地感觉到他们可怕地接近了”。“可怕”,因为这爱情是真的,是悲剧性的。然而安娜没有却步,她看到了生命的新的意义。在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的对比中,安娜再也无法同卡列宁生活下去了,

9、她的天性决定了她无法欺骗自己,不能过那种虚伪的生活,“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这是一条毁灭之路,然而安娜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而渥伦斯基认为,为了安娜他什么者可以牺牲,就是不能放弃独立性。他不可能因为安娜同上流社会决裂,他也不可能设身处地地为安娜着想,不可能理解安娜的爱情和悲苦心境。爱情的破裂使安娜推动了生存的精神依据,上流社会通过渥伦斯基的手杀死了她。贵族妇女所代表的社会力量。在上流社会,妻子欺骗丈夫,丈夫欺骗妻子的事屡见不鲜,但只要表面上保持“体面”,即丈夫和妻子保持虚伪的“正常”关系,就算合乎常规。安娜是个感情真挚的

10、人,她不愿也不能过那种虚伪和欺骗的生活,所以毅然离开卡列宁,和渥伦斯基同居了。安娜之所以不能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爱上了丈夫以外的男子,而是由于她竟然敢于公开这种爱情。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上流社会的一种挑战。上流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敌视她,侮辱她。安娜自杀前的绝望和醒悟,她看透了那个社会和那个社会的人,对它再也不留恋了。临死前,她恨恨地说:“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由两人的悲剧原因可见,娜拉的悲剧是受当时社会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宗教的影响,夫妻之间的虚伪以及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没有独立的人格。在家中,娜拉就是个玩偶,是丈

11、夫口中的“泥娃娃”,在家庭生活中她没有什么主见,什么事都要经过海尔茂的同意,而且娜拉已经习以为常,还主动配合,比如她曾说过这样的话“你不赞成的事情我决不做”、“你做的事都不错”、“事情都归你安排”、“想起来心里真痛快!我完全不用操心!真自由!每天跟孩子们玩玩闹闹,把家里一切事情完全按照托伐的意思安排的妥妥当当 那该多美呀!” 从这个方面看,是娜拉无意识地成为玩偶的一个表现。当她发现了这一切都是假的,丈夫实际上只把自己当作一件装饰品,一件私有财产,并不爱她,娜拉觉醒了,冲破束缚,离开家去寻找真正的自我。而安娜,她的悲剧也是受当时资产阶级社会的影响,夫妻之间也很虚伪,这与娜拉一样。但不同的是,娜拉

12、爱自己丈夫,而安娜不爱,她所处的环境是丈夫欺骗妻子,妻子背叛丈夫,贵族仕女们几乎人人都有“外遇”,所有“合法的”家庭外面几乎都有“非法的”婚姻补充形式。这与娜拉所在的环境根本不同。恩格斯分析人间喜剧的形象时指出:“在贵妇人的生活里,对丈夫的不忠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和她们在婚姻上听人摆布的方式是完全适应的。”(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因为没有爱,所以当安娜遇到她所谓的真爱时,才不顾一切,打破观念,为争取自由、幸福勇敢行动起来。但当发现自己的幸福破灭,安娜无法承受这一切,最终放弃了自我。 由此我们会认为,娜拉与安娜两人的悲剧的意义不同的,一个为寻求自我,有积极意义;一个放弃自我,有消极意

13、义。但积极意义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而消极的意义并不就代表不好。娜拉的出走,结果未卜。鲁迅先生曾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说: “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其实也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娜拉想要真正地解放自己,当然不能一走了之。妇女解放的着急当然不在于仅仅摆脱或打倒海尔茂这样的人群以及这种男权中心的婚姻关系。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一语中的地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因为“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是他的经济统治的简单的后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娜拉在以前之所以受制于海尔茂,正是由于海尔茂在经济上统治了她,也

14、就是说娜拉她没有经济来源,一直是丈夫养着她。因此,娜拉想要挣脱海尔茂的控制,决不是凭有一点反叛精神就行的,而必须在经济争取独立的人格。她离家出走后,虽然摆脱了资产阶级的道德、法律、宗教的束缚,但她面临的却是更大的问题生存。娜拉从小生活在资产阶级家庭,她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劳动赚过钱,可以说离开家后,她一无是处。所以说她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妇女要得以解放,必须以社会经济关系的彻底变革为前提。她所梦想的“奇迹中的奇迹”,即她和海尔茂都“改变到咱们在一起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也只有在通过改造社会环境而改造人的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比起娜拉,安娜选择一死了之,也不就是消极。她的死可能是对她自己的一种解脱。

15、她为了爱情抛弃了一切,丈夫、家庭,连自己最爱的儿子都舍去了,她破坏了家庭,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为此,安娜遭到了上流社会对她的严厉的惩罚,人们都敌视她,侮辱她。而在此同时,安娜并没有在自己的所爱渥伦斯基那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甚至被其抛弃。这时的安娜已经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家庭不要她回去了,上流社会也容不下她,没有地方可以收留安娜,并且安娜也没有经济来源养活自己。最后在自杀时喊出:“这全是谎言,全是虚伪,全是欺骗,全是罪恶。”在这种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安娜选择死亡,对她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 娜拉、安娜这两个女性都是资产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可是她们都没有找到真正可以支撑自己的东西,也就没有找到自己命运的出口。在她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她们也不可能找到这个出口。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关。娜拉与安娜在当时社会里,用现在的话说都是家庭主妇,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