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循环性能考核试卷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本次考核旨在评估考生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热循环性能的理论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考察考生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材料性能变化的掌握,以及考核材料在重复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其()。
A.玻璃纤维的熔点
B.树脂的熔点
C.玻璃纤维的密度
D.树脂的密度
2.耐热循环性能是指材料在()条件下重复经受温度变化的能力。
A.常温
B.高温
C.低温
D.温度波动
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指标中,Tg代表()。
A.玻璃化转变温度
B.熔化温度
C.热分解温度
D.热膨胀系数
4.在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应小于或等于规定的温度范围。
A.最高温度
B.最低温度
C.平均温度
D.温度波动
5.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应均匀分布。
A.温度变化
B.应力
C.应变
D.时间
6.以下哪种因素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影响最大?()
A.玻璃纤维的含量
B.树脂的类型
C.玻璃纤维的直径
D.树脂的交联密度
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通常随着()的增加而提高。
A.玻璃纤维的含量
B.树脂的熔点
C.玻璃纤维的长度
D.树脂的交联密度
8.耐热循环试验中,试验周期是指()。
A.试验时间
B.温度变化次数
C.温度变化幅度
D.温度变化速率
9.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越好,其()越低。
A.弹性模量
B.抗拉强度
C.硬度
D.热膨胀系数
10.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应保持恒定。
A.温度
B.应力
C.时间
D.应变
1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主要受到()的影响。
A.玻璃纤维的类型
B.树脂的类型
C.玻璃纤维的含量
D.玻璃纤维的直径
12.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应大于材料的断裂伸长率。
A.最大应力
B.最小应力
C.平均应力
D.最大应变
1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越好,其()越高。
A.体积电阻率
B.表面电阻率
C.介电常数
D.介电损耗角正切
14.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应大于材料的断裂强度。
A.最大应力
B.最小应力
C.平均应力
D.最大应变
1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其()。
A.玻璃纤维的熔点
B.树脂的熔点
C.玻璃纤维的密度
D.树脂的密度
16.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应小于或等于规定的温度范围。
A.最高温度
B.最低温度
C.平均温度
D.温度波动
17.以下哪种因素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影响最大?()
A.玻璃纤维的含量
B.树脂的类型
C.玻璃纤维的直径
D.树脂的交联密度
1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通常随着()的增加而提高。
A.玻璃纤维的含量
B.树脂的熔点
C.玻璃纤维的长度
D.树脂的交联密度
19.耐热循环试验中,试验周期是指()。
A.试验时间
B.温度变化次数
C.温度变化幅度
D.温度变化速率
2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越好,其()越低。
A.弹性模量
B.抗拉强度
C.硬度
D.热膨胀系数
21.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应保持恒定。
A.温度
B.应力
C.时间
D.应变
2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主要受到()的影响。
A.玻璃纤维的类型
B.树脂的类型
C.玻璃纤维的含量
D.玻璃纤维的直径
23.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应大于材料的断裂伸长率。
A.最大应力
B.最小应力
C.平均应力
D.最大应变
2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越好,其()越高。
A.体积电阻率
B.表面电阻率
C.介电常数
D.介电损耗角正切
25.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应大于材料的断裂强度。
A.最大应力
B.最小应力
C.平均应力
D.最大应变
2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其()。
A.玻璃纤维的熔点
B.树脂的熔点
C.玻璃纤维的密度
D.树脂的密度
27.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应小于或等于规定的温度范围。
A.最高温度
B.最低温度
C.平均温度
D.温度波动
28.以下哪种因素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影响最大?()
A.玻璃纤维的含量
B.树脂的类型
C.玻璃纤维的直径
D.树脂的交联密度
29.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通常随着()的增加而提高。
A.玻璃纤维的含量
B.树脂的熔点
C.玻璃纤维的长度
D.树脂的交联密度
30.耐热循环试验中,试验周期是指()。
A.试验时间
B.温度变化次数
C.温度变化幅度
D.温度变化速率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热循环性能的考核方法包括()。
A.加热-冷却循环试验
B.恒温试验
C.温度冲击试验
D.热老化试验
2.影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热循环性能的因素有()。
A.树脂的类型
B.玻璃纤维的类型
C.玻璃纤维的含量
D.制造工艺
3.在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以下哪些是试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
A.温度
B.时间
C.应力
D.应变
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热循环性能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材料的()。
A.稳定性
B.可靠性
C.强度
D.硬度
5.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可能出现的损伤包括()。
A.裂纹
B.变形
C.腐蚀
D.烧蚀
6.以下哪些属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能指标?()
A.Tg
B.热导率
C.热膨胀系数
D.熔点
7.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应保持恒定。
A.温度变化速率
B.应力水平
C.时间间隔
D.环境湿度
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热性提高的方法包括()。
A.提高玻璃纤维含量
B.改善树脂的耐热性
C.增加树脂的交联密度
D.优化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
9.耐热循环试验中,以下哪些是试样损伤的表征?()
A.断裂
B.脆化
C.软化
D.粘弹性行为变化
1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其()。
A.玻璃纤维的熔点
B.树脂的熔点
C.玻璃纤维的密度
D.树脂的密度
11.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应小于或等于规定的温度范围。
A.最高温度
B.最低温度
C.平均温度
D.温度波动
12.以下哪种因素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影响最大?()
A.玻璃纤维的含量
B.树脂的类型
C.玻璃纤维的直径
D.树脂的交联密度
1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通常随着()的增加而提高。
A.玻璃纤维的含量
B.树脂的熔点
C.玻璃纤维的长度
D.树脂的交联密度
14.耐热循环试验中,试验周期是指()。
A.试验时间
B.温度变化次数
C.温度变化幅度
D.温度变化速率
1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越好,其()越低。
A.弹性模量
B.抗拉强度
C.硬度
D.热膨胀系数
16.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应保持恒定。
A.温度
B.应力
C.时间
D.应变
1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主要受到()的影响。
A.玻璃纤维的类型
B.树脂的类型
C.玻璃纤维的含量
D.玻璃纤维的直径
18.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应大于材料的断裂伸长率。
A.最大应力
B.最小应力
C.平均应力
D.最大应变
19.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越好,其()越高。
A.体积电阻率
B.表面电阻率
C.介电常数
D.介电损耗角正切
20.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应大于材料的断裂强度。
A.最大应力
B.最小应力
C.平均应力
D.最大应变
三、填空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循环性能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经受温度变化的能力。
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其______和______的熔点。
3.耐热循环性能测试中,常用的温度变化速率范围为______℃/min至______℃/min。
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指标Tg代表______。
5.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厚度应______,以避免厚度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6.耐热循环试验通常采用______方式进行,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温度变化。
7.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尺寸规格应符合______标准或相关要求。
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高温下易发生的现象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9.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放置方式应______,以避免边缘效应。
10.耐热循环性能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材料的______和______。
11.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温度变化次数至少应达到______次。
1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提高可以通过______和______来实现。
13.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初始温度应______,以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14.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冷却速率应______,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温度变化。
1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会______。
16.耐热循环性能测试中,试样的测试环境应保持______。
17.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温度波动应______,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温度变化。
1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与其______和______有关。
19.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应力水平应______,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应力状态。
20.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尺寸变化应______,以避免尺寸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与其______和______有关。
22.耐热循环性能测试中,试样的测试时间应______,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会______。
24.耐热循环性能试验中,试样的温度变化次数应______,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温度循环。
2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与其______和______有关。
四、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与其树脂的类型无关。()
2.耐热循环性能测试中,试样的温度变化速率越快,测试结果越准确。()
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其玻璃纤维的含量。()
4.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温度波动范围越大,材料性能越稳定。()
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与其玻璃纤维的直径无关。()
6.耐热循环性能测试中,试样的尺寸变化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
7.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冷却速率越慢,材料性能越稳定。()
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与其树脂的交联密度无关。()
9.耐热循环性能测试中,试样的温度变化次数越多,测试结果越可靠。()
1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其玻璃纤维的熔点。()
11.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应力水平越高,材料性能越稳定。()
12.耐热循环性能测试中,试样的测试环境温度越稳定,测试结果越准确。()
1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与其玻璃纤维的类型无关。()
14.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测试时间越长,测试结果越准确。()
15.耐热循环性能测试中,试样的温度变化速率越慢,测试结果越准确。()
1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与其树脂的熔点无关。()
17.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冷却速率越快,材料性能越稳定。()
18.耐热循环性能测试中,试样的温度波动范围越小,材料性能越稳定。()
19.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性与其玻璃纤维的含量无关。()
20.耐热循环试验中,试样的测试环境应保持干燥,以避免水分影响测试结果。()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热循环性能的重要性和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结合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影响其耐热循环性能的主要因素。
3.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循环性能测试,列举三种常见的试验方法,并简要说明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4.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热循环性能来选择合适的材料?请举例说明。
六、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案例背景:
某航空结构件制造商计划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制造飞机尾翼。在飞行过程中,尾翼将经历极端的温度变化。制造商需要确保选用的GFRP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循环性能。
案例要求:
(1)描述如何设计一个耐热循环性能测试计划来评估候选GFRP材料的性能。
(2)解释测试结果如何帮助制造商选择合适的GFRP材料。
2.案例背景:
一个汽车制造商正在开发一款新型跑车,该跑车的车身部分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制造。在跑车的设计中,车身需要承受温度变化,特别是在高速行驶和停车时,车身的温度可能会大幅波动。
案例要求:
(1)分析在耐热循环性能测试中,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GFRP材料的性能。
(2)提出建议,说明如何优化GFRP材料的配方和制造工艺,以提升其耐热循环性能。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A
5.D
6.B
7.A
8.A
9.A
10.B
11.B
12.A
13.A
14.B
15.D
16.C
17.A
18.A
19.B
20.D
21.B
22.C
23.B
24.D
25.B
二、多选题
1.ACD
2.ABCD
3.ABC
4.AB
5.ABC
6.ABCD
7.ABC
8.ABCD
9.ABCD
10.AB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
15.ABC
16.ABC
17.ABC
18.ABC
19.ABC
20.ABC
三、填空题
1.温度波动
2.玻璃纤维;树脂
3.0.5;10
4.玻璃化转变温度
5.小
6.循环
7.国家或行业标准
8.热变形;软化;分解
9.垂直
10.稳定性;可靠性
11.100
12.提高玻璃纤维含量;改善树脂的耐热性
13.恒定
14.慢
15.下降
16.稳定
17.小
18.玻璃纤维的类型;树脂的类型
19.适中
20.小
21.玻璃纤维的含量;树脂的熔点
22.足够
23.下降
24.足够
25.玻璃纤维的含量;树脂的交联密度
标准答案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护士资格考试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 情感化营销策略在批发平台的应用考核试卷
- 年产新型包装材料95000件项目报告表
- 枞阳融资管理办法
- 微信对账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资中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报修平台管理办法
- 开展业务管理办法
- 政协目标管理办法
- 企业专利管理办法合集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协议书
-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创新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村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工技能与实训》校本教材
- 2025年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管理培训考试卷及答案
- 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全文
- 支气管镜并发症应对护理
- 2025年陕西高考化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山西宁夏青海适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