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3310∕T 21-2013 罗幔杨梅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高清版)DB3310∕T 21-2013 罗幔杨梅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高清版)DB3310∕T 21-2013 罗幔杨梅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高清版)DB3310∕T 21-2013 罗幔杨梅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高清版)DB3310∕T 21-2013 罗幔杨梅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310罗幔杨梅生产技术规程2013-11-01发布2014-01-01实施DB331000/T21—2013本标准规范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规范由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规范由台州市农业局归口。本标准规范起草单位:台州市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规范主要起草人:刘高平、黄茜斌、王允镔、粱克宏、王毅、赵淑敏、洪宁宁。1DB331000/T21—2013罗幔杨梅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范规定了罗幔杨梅的建园规划、罗幔、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摘等技术。本标准规范适用于罗幔杨梅的生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GB832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DB33/T372.1无公害杨梅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3.1罗幔指采收前40天~50天,利用防虫网将杨梅全树覆盖,避免果蝇及其它害虫危害,保果增质的栽培方防虫网覆盖在支架上,构建人工隔离屏障,可以用来抵御虫害网状织物。2DB331000/T21—2013年平均气温15℃~21℃,≥10℃的有效积温4500℃以上,绝对最低温>-9℃,年平均降水量1000mm以上。4.1.2地形地貌宜在海拔高度700m以下、坡度小于25°的山坡栽培,不适宜谷地等郁闭的高湿度环境。按DB33/T372.1要求执行。蕨类、杜鹃、松、杉、毛竹等植被能生长良好,pH4~6,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红壤和黄壤。防止水土流失。选择通风条件较好的杨梅植株,当年结果量在30kg以上为宜,通风不畅的山谷等地杨梅不宜实行罗幔栽培。在杨梅罗幔前需搭好支架,支架可以选择毛竹、钢管等,支架高度和宽度需超过杨梅树冠20cm以上,以免防虫网擦伤果实。可选择白色40目防虫网,其中一面缝上长度1m以上的拉链,根据所覆盖的树冠大小定制。杨梅采收前40天~50天直至杨梅采收结束。杨梅罗幔后,四周的裙网用石块、泥土等压实固定,防止被大风吹走。防虫网覆盖后的疏果、采收等农事通过拉链进入防虫网内操作,进出及时关上拉链门。采收后及时回收防虫网,可以重复使用。实施罗幔之后,禁止使用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液等农业投入品,直至采收完毕。6.1树形低干自然开心型或无主干多主枝丛状型。树冠3m以下,干高15cm~25cm,或无主干,主枝3个~4个,主枝与主干的角度45°以上。主枝上配备不同方位的副主枝3个~4个,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群。3DB331000/T21—20136.2修剪时间休眠期修剪为11月至次年2月,弱树宜在次年2月;生长期修剪为3月至9月,在采果后15天内以大枝修剪为主。6.3修剪要求剪去树冠上部直立枝和强枝,保持树冠开张,枝梢粗壮,光照充足。疏除交叉枝、密生枝、衰退枝。短截部分侧枝上果枝,促发预备枝,调节生长结果平衡。7花果管理7.1疏花多花树在春季萌芽前疏除过密、过弱的花枝,尤其是树冠上部的花枝,以减少花量,促发抽生春梢,7.2疏果在果实生理落果结束后进行,一般分2次~3次。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果,后按结果粗壮长度合理留果,平均每个结果枝约留2果,长结果枝15cm以上留3果~4果,中果枝5cm~15cm留2果~3果,短果枝5cm以下留1果。罗幔后的疏果可以通过拉链进入防虫网内进行,进出时随手关上拉链8土壤管理8.1培土每年春季和采后结合施肥进行培客土护根。7月~9月高温干旱来临前,进行地面覆盖。9施肥9.1施肥原则按NY/T496规定执行。9.2施肥时间结果树:一年2次~3次,分为:a)花前肥:11月上旬~2月下旬;b)壮果肥:4月下旬~5月上旬;c)采后肥:6月下旬~7月上旬。9.3施肥量9.3.1根据杨梅结果量、生长势及立地条件来确定施肥量。DB331000/T21—201349.3.2花前肥: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一般株施焦泥灰15kg~20kg或硫酸钾0.5kg~1.0kg,树势弱的加施尿素0.25kg。9.3.3壮果肥:根据树况,挂果较多的,可株施硫酸钾1kg左右;挂果较少的,可不施。9.3.4采后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速效肥料。株施堆肥20kg,或腐熟栏肥15kg,或饼肥2kg加焦泥灰10kg,或硫酸钾复合肥0.5kg~1.0kg。树势强的,结果少的,可不施采后肥。9.4施肥方法9.4.1土壤施肥采用表面撒施、环状施、放射状沟施或穴施,并加土覆盖的方法。9.4.2根外追肥喷施时间宜选择阴天或傍晚。一般选用0.1%~0.2%磷酸二氢钾或经登记的高效叶面肥。10病虫害综合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因时、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10.2防治措施科学规划,选择小气候环境好的地点种植,并做好果园的水利、道路配套。合理修剪,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加强培育管理,健壮树势;创造有利于杨梅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对蛾类等,采用灯光诱杀成虫,人工捕杀幼虫、卵块和虫茧等方法。10.2.3生物防治应用生物源农药防治鳞翅目害虫。注意保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10.2.4.1化学农药使用规定执行GB4285、GB8321的规定。10.2.4.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对天敌杀伤力低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农药,并合理交替使用。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严禁在罗幔期间喷施任何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10.3杨梅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11采摘11.1采摘期判断当果实达到生理成熟期,如果实色泽达到深红色或微紫即可采摘。5DB331000/T21—201311.2.1采前洗手、剪去手指甲,以免刺伤果实。11.2.2轻采轻放,禁止剧烈摇动。11.2.3选用大小可盛约(3~5)kg的浅果篮盛放,果篮底部及四周垫以清洁软物,避免果实压伤。11.2.4采摘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下雨或雨后初晴不宜采收。DB331000/T21—20136(规范性附录)表A.1病虫名称癌肿病1.严格检疫,禁止从疫区调运带菌苗木;2.在新梢抽生前,剪除并烧毁发病的枝条;3.注意树体保护,尽量减少人为的机械损伤;4.3月份除去病瘤,在伤口抹以保护剂。褐斑病1.加强园地栽培管理,增强树势;2.春季剪除枯枝,扫除落叶,以减少病虫传染源;3.在春梢萌芽展叶期用杀菌剂。赤衣病(地衣、苔藓等)1.加强培育管理。合理整枝修剪、清除园间杂木树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土壤通透性不良的粘土需加客土改良,增施有机肥、钾肥;2.冬春季用石硫合剂清园。生长季节可以用矿物油乳剂200倍液防治。果蝇在杨梅采收前40~50天用40目防虫网进行罗幔。牡蛎蚧等蚧类1.整形修剪,改善树冠内通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