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50∕T 822-2017 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规范_第1页
(高清版)DB50∕T 822-2017 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规范_第2页
(高清版)DB50∕T 822-2017 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规范_第3页
(高清版)DB50∕T 822-2017 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规范_第4页
(高清版)DB50∕T 822-2017 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formatizationretrofit2017-10-10发布2017-12-31实施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前言 II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14术语和定义 15改造原则 25.1开放性 25.2可靠性 25.3安全性 26改造指标 26.1等级指标划分 26.2指标说明 47改造要求 77.1基础通信功能改造 77.2公共安全类功能改造 87.3公共服务类功能改造 97.4家庭智能类功能改造 7.5运营服务类功能改造 8星级评定要求 8.1申报与评定 8.2等级评分要求 8.3星级评分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提出。本标准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重庆慧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重庆美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瑞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神行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泰凯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雨晓、陈秋歌、鲁金屏、徐小媛、左庆邻、李安、梁荣林、付蔚、杨修明、宋竹、周坤、杜冠洲、王志强。目前,重庆市普遍存在已经完成建修和向业主交房、未配置信息化系统或者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住宅小区,以及单体楼、平房等既有居住建筑。这些既有居住建筑由于没有很好地集成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难以满足小区住户对信息化应用的需求。通过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小区住户的生活质量、消除老旧隐患、完善既有居住建筑小区功能,提升既有居住建筑小区信息化服务能力。本标准对既有居住建筑基础通信、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家庭智能、运营服务五个方面提出改造指标和建设要求。考虑既有居住建筑实际资源、规模和改造难度等因素,根据五个方面的指标建设和涵盖功能情况,将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各指标的评分等级分别设置为1级、2级、3级、4级共4个等级。其中,1级要求最低,4级要求最高。根据各等级分值对改造后小区进行评分,分值总和最终决定改造后信息化小区的星级。1本标准规定了既有居住建筑小区信息化改造时所参考的指标体系及建设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既有居住建筑的信息化改造工程,是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星级评定、监督和指导建设的依据。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车辆出入口电动栏杆机技术要求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光纤到户光纤到楼无线保真度2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信5改造原则5.1开放性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按其改造指标功能的不同分为1级、21级宽带接入10Mbps(含)之内10Mbps-50Mbps(含)50Mbps-100Mbps(含)100Mbps以上公共区域全覆盖公共门禁管理门禁卡门禁卡+密码门禁卡+密码+手机门禁卡+密码+手机+生物特征识别3表1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等级指标要求(续)1级公共覆盖出入口覆盖出入口、主要通道、楼梯间(底层和顶层)息化系统联动电子巡更息化系统联动公共安防功能具备公共安防报警功能具备公共安防报警功联动具备公共安防报警功能+与相主手机推送报警信息公共支持固定电子屏显示支持固定电子屏显示+支持移动终端查询询+支持智能推送具备非联网型信息管理系统具备联网型信息化物系统+支持物业在线办公+支持业主在线查询公共设备支持监控1种小区公共设备小区公共设备小区公共设备支持监控3种以上(含)小区公共设备小区健康监测数据具备健康监测终端配备,能够建立业主健康信息数据库,具智能类安防2种安防功能4种以上(含)安防功能控制2种控制功能4种以上(含)控制功能-小区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功能46.2指标说明a)公共区域包括:小区出入口、单元楼出入口、车库出入口、电梯出入口、小区主干道交汇处、消防通道、楼梯间(底层和顶层)等;b)无死角除上述公共区域外,应包括:车库、电梯间、楼梯间等。b)黑白可视对讲装置:实现可视化的对讲装置,图像为黑白;指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登记住户车辆及到访车辆信息,便于提供自动放c)与相关信息化系统联动指,可与其他相关信息化系统联合工作。如与公共安防5毕后将巡更信息转存至物业管理中心的电子巡更系统b)在线式:具有联网功能,在从巡更点采集到巡更人员的巡6.2.2.6周界防范b)与相关信息化系统联动指,可与其他相关信息化系统联合现当周界防范系统发现警情时,视频监控系统自动锁定发生警情的区域。b)公共安防报警类型可包括:非法人员入侵报警、火灾报警、有毒有害气体报警等;时门禁管理系统可自动开启相关门禁,以便人员逃生。 固定电子屏:指安装在既有居住建筑小区的公共区域(如:出入口、主要通道等)的无——移动终端:指基于智能终端的可移动的信息显示及查询装置。 物业信息,如:房产管理信息、住户管理信息、设备管理信息、维修管理信息、投诉管 6.2.3.2物业管理 非联网型:指不接入互联网,仅通过计算机记录、统计和管理物业相关信息,物业相关6b)物业在线办公,指物业管理人员可通过网页、移动终端APP或微信等方式,登录物业管理系统,根据权限在线实时查询和同步更新物业相关信息;c)业主在线查询和事务办理,指业主可通过网页、移动终端APP或微信等方式,登录物业管理系统,在线实时查询物业公告信息、该业主相关物业信息和办理物业相关事务,如:在线投诉、在线报事报修、在线缴物业费,电子出门条等。6.2.3.3公共设备监控指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公共设备进行监控,确保相应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具体说明如下:a)公共设备类型可包括:公共照明设备监控、电梯设备监控和物业固定资产监控;b)公共照明设备监控:具备公共区域照明开关控制、开关按时间程序控制等功能;c)电梯设备监控:具备电梯运行状态监测和异常报警等功能;d)物业固定资产监控:为公共区域的物业固定资产(如显示屏等)配备唯一识别电子标签,具备资产盘点扫描、异动管理和定位管理等功能。6.2.3.4小区健康监测指在既有居住建筑小区的公共区域配备能够测量基本健康数据的健康监测终端,提供日常健康服务和管理功能,住户基本健康数据类型可包括:e)脉搏。6.2.4家庭智能类6.2.4.1家庭智能安防指通过在业主家庭中安装感应器,感知业主家中情况,当发生紧急事件时触发报警,具体说明如下:a)触发报警的紧急事件可包括:——监测到煤气泄漏;——监测到火灾险情;——门窗被非法打开;——紧急按钮被按下。b)感应器功能类型可包括:——气体报警类;——电磁报警类;——紧急按钮类;——红外报警类;——视频监控类;——震动传感类;——声光刺激类。76.2.4.2家庭智能控制录平台的业主能在平台上获取到小区增值服务,提供的服务类型可包括c)在平台提供预约订货、在线交易、送货服务接口,使用户可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拓展或升级先选择根据已有国际标准设计、生产的标准化设备,避免因兼容性造成系统难以升级或拓展。8c)3级及以上等级在2级要求基础上,要求楼宇对讲装置为彩色对讲装置,并要求楼宇对讲装置e)应满足GA/T678的有关要求。b)2级在1级要求基础上,要求支持密码开锁方式,其他方式不要求;c)3级在2级要求基础上,要求支持手机媒介开锁方式的一种或多种;d)4级在3级要求基础上,要求支持生物特征识别开锁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如为面部识别,应满足GA/T1093的有关要求;a)1级和2级要求配备独立的停车管理系统;2)出入口管理处收费采用车牌视频识别方式,包括固定和临时计费;3)要求停车管理系统能统计小区内泊车数量、小区内公共车位富余量等信息。d)4级在3级要求基础上,要求提供泊车引导功能和停车费在线支付功能;9e)应满足GA/T1132和GA/T992的相关要求。a)1级要求覆盖:小区出入口、车库出入口;b)2级要求覆盖:小区出入口、单元楼出入口、车库出入口、电梯出入口、电梯间;交汇处、消防通道、楼梯间(底层和顶层);b)3级及以上要求设置在线式电子巡更系统,接入网络,实时将采集和存储数据传送至物业管理c)应满足在GA/T644的有关要求。b)2级要求有周界防范措施和设备;c)3级在2级要求基础上,要求全方位无死角d)4级在3级基础上要求与其他信息化系统联动,如视频监控系统等;e)应满足GB50394和DBJ50/T-175的有关要求。7.2.7公共安防报警功能建设指在既有居住建筑小区公共区域范围发生突发事件时提供a)1级和2级只要求建设公共安防报警系统(见6.2.2.7),具体实现方式不作要求;b)3级在2级要求基础上,要求与其他信息化系统联动,如门禁管理系统等;c)4级在3级要求基础上,要求发生报警事件时,向业主手机推送报警信息。b)2级要求通过固定电子屏和移动终端显示c)3级在2级要求基础上,要求通过移动终端查询小区各类信息;d)4级在3级要求基础上,要求建立住户相关信息数据库,智能推送所需的小区各类信息;b)2级在1级要求基础上,要求建设联网型信息化物业管理系统;c)3级在2级要求基础上,要求支持物业在线办公;d)4级在3级要求基础上,要求支持业主的在线查询和事务办理。指通过设置既有居住建筑小区公共设备监控系统,对既有居住建筑小区公共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a)1级和2级要求设置1种公共设备监控系统;b)3级要求设置2种公共设备监控系统;c)4级要求设置3种以上(含)公共设备监控系统。a)1级和2级不作该项要求;c)4级在3级要求基础上,要求建立住户健康信息相关数据库,具备相应的查询、分析功能a)1级和2级要求支持2种安防功能;b)3级要求支持3种安防功能;c)4级要求支持4种以上(含)安防功能。指能对家庭环境中的各类家电设施进行智能化本地/远程控制、手动控制、场景控制以及联动控制a)1级和2级要求支持2种控制功能;b)3级要求支持3种控制功能;c)4级要求支持4种以上(含)控制功能。a)1级和2级不作该项要求;b)3级及以上要求建设小区服务平台,为小区住户提供小区增值服务,并实际投入使用。a)1级和2级不作该项要求;b)3级及以上要求建立小区服务平台,为小区住户提供小区电子商务服务,要求有实际商户入驻8星级评定要求要求,规范既有居住建筑的信息化改造,提交申请书等8.2等级评分要求1级宽带接入12342234公共安全类3567门禁管理368338表2既有居住建筑信息化改造等级评分表(续)1级公共安全类368电子巡更22330346公共安防报警338公共服务类34563567公共设备监控2234小区健康监测0035智能安防1123智能家居1123小区增值服务0044电子商务0044注:总分一栏表示该等级所有项目覆盖完全后所得的分值总五类改造指标下包括多个子类指标,根据各子指标的具体改造功能的难易和级、4级四个等级,如基础通信类下包括宽带接入和移动网络信号覆盖两个指标,宽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