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1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东市买骏马,,南市买辔头,。(《木兰诗》)(2)谁家玉笛暗飞声,。,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一切景语皆情语,王维在《竹里馆》中视明月为知音,一句“,”写出隐居生活的自在美好,韩愈在《晚春》中,将花草树木拟人化,诗句“,”看似揶揄花木,实际表达更深层次的赞许。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小题。(7分)打开语文课本,就是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在这里,邓稼先、闻一多、鲁迅这些家喻户晓的伟大人物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他们以身报国、至死不懈。他们可歌可这的光辉谱写成了无数传颂的壮丽诗篇。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②(miǎn)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③(qiè)而不舍、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2.文中加点字“懈”“挠”的读音正确的是()(2分)A.jiěráoB.jiěnáoC.xièráoD.xiènáo3.在文中横线②③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2分)A.勉锲B.缅锲C.腼契D.湎楔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们可歌可泣的光辉谱写成了传颂不衰的无数壮丽诗篇。B.他们可歌可泣的光辉描绘成了无数传颂不衰的壮丽诗篇。C.他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谱写成了无数传颂不衰的壮丽诗篇。D.他们可歌可泣的光辉形象谱写成了无数传颂不衰的壮丽诗篇。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并完成5——6小题。(4分)。近日,盛产荔枝的阳江市迎来荔枝开花的关键时期,荔枝开花率九成以上。大片荔枝树长势茂盛,树上的枝头抽出了密密匝匝的花穗,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据有关人士介绍,今年是荔枝“大年”,预计产量较去年翻一番,有望迎来丰产年。阳江市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优越的水质和地质特别适合荔枝的种植,孕育出了“妃子笑”“白糖罂”“糯米糍”“桂味”“双肩玉荷包”等优质荔枝品种。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天气光热条件较好,气温比往年偏低,光热条件及低温天气有利于荔枝花芽分化。虽说荔枝“大年”产量高,但果农仍需在荔枝品种和品质上下功夫,才能在市场上抢占先机,卖到更好的价格。为此,果农应积极通过高位嫁接改良换种技术,优化荔枝品种结构,并广泛推广自动化喷灌、滴灌等技术,提升荔枝的市场竞争力。5.根据文段,请概括阳江荔枝长势茂盛,今年开花情况理想的原因。(2分)6.小江同学想宣传阳江荔枝,请你帮帮她,为阳江荔枝写一则广告词。(不超过20字)(2分)二、阅读(49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7——11小题。(18分)[甲](《卖油翁》)(《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卖油翁》)(《卖油翁》)纪昌者,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①,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②其妻之机下,以目承④牵挺④。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⑥,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晨以牦悬虱于牖②南面而望之旬且之间浸②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⑥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⑥。以告飞卫。飞卫曰:“汝得之矣!”(选自《列子·汤问》,有删改)【注释】①瞬:眼珠转动,眨眼。②偃卧:仰面躺下。③承:由下向上注视。④牵挺:织布机的踏板。⑤眦:眼眶。⑥牖:窗。⑦浸:渐渐。⑧燕角之弧、朔蓬之竿:燕地牛角做的弓,北地蓬梗做的箭杆。⑨穿透了虱子的中间。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但微颔之(3)纪昌归(4)以睹余物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2)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3分)晨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且之间浸大也。10.对于【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B/【甲】文含义深远,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沾湿的事告诫陈尧咨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C.X【甲】文句子“但手熟尔”和【乙】文句子“尔先学不瞬”中的“尔”字意思相同。D.【甲】文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11.【甲】【乙】两篇选文都讲述了“本领”的故事,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如何练好一项本领。(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2—14小题。(10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创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从这首朗朗上口的“节气歌”中不难看出,公历每月都有两个节气,上半年分别在每月的6日和21日前后交节,下半年则在每月的8日和23日前后交节,上下差不了一两天。由于太阳在黄道上并非匀速运动,因此每年清明到来的交节时间各不相同。如2022年清明的交节时间是公历的4月5日3时20分,是凌晨;2023年清明的交节时间是公历的4月5日9时13分,是上午;2024年清明的交节时间是公历的4月4日15时02分,是下午。摘选自《人民网》材料二材料三摘选自《光明网》摘选自《光明网》摘选自文化旅游部网站各地延续“返乡祭祖”“缅怀英烈”传统。山西、广东、重庆、四川等多地红色旅游景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广大游客通过参观游览、云祭扫、参加主题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赏花、踏青、乡村、露营、美食等主题游需求旺盛。热闹的非遗体验等民俗文化活动烘托节日氛围。北京、江苏、安徽等地将公园景区与国风、汉服、传统集市和诗词文化相融合,青团制作、手绘风筝放飞等节日特色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游客体验。摘选自文化旅游部网站12.结合三则材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独有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记载了每个节气的具体日期。B.由于太阳在黄道上并非匀速运动,公历每月都有两个节气前后交节。上半年分别在每月的6日和21日,下半年则在每月的8日和23日。C.清明假期一些景区有的延续返乡祭祖,缅怀英烈的传统,也有的组织了各种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丰富了游客体验。D.国风、汉服、传统集市和诗词文化相融合,青团制作、手绘风筝放飞等节日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了人们选择的主流主题。13.请根据材料二,写出你从中得到的两个结论。(3分)14.近来,清明祭扫烧纸钱和纸扎用品的问题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应该取缔;也有人认为应该保留,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18小题。(15分)《老山界》(节选)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③“不要掉队呀!”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⑤“我们顶着天啦!”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杂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朵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⑫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⑬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⑭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⑮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⑯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⑰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⑱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1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3分)A.《老山界》通过具体的情节,展现了红军战士们在长征途中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B.课文《老山界》中,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红军战士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C.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顺序展开叙述,行文前后照应,使情节曲折,富有吸引力。D.文中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困苦,也写到红军战士们之间的团结互助。16.赏析下面句子加点字的妙处。(3分)“山下有人送饭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17.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4分)“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18.阅读下面这段材料,写出《老山界》(节选)和这段材料反映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哪些困难和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5分)资料链接:“我们过草地的时候,真是草鞋踏得稀巴烂,衣服扯得稀巴碎,肚子也吃得稀巴空。有时候,实在走不动了,就在地上爬,爬了一段路,又站起来接着走。这样,走得疲倦了,实在走不动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会,等恢复些力气,再接着走。那时候,真难呀!草地上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又是大雨滂沱。往往是倾盆大雨刚停下,大雾又起来了,十几丈远看不见人。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就可能被敌人发觉,就会遭到敌人的猛烈攻击,甚至丧失性命。可是,我们毕竟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任务。”(四)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9——20题。(6分)19.《骆驼祥子》中祥子不“祥”,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自己的车,却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从人变鬼,下列六个情节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3分)①用虎妞的钱买车②捡骆驼买车③攒三年钱买车④为安葬虎妞卖车⑤被大兵抢走⑥被孙侦探敲诈A.②⑤③⑥①④B.③⑤②⑥①④C.①④③⑥②⑤D.③⑥②⑤①④20.《骆驼祥子》这本书是“车夫的奋斗泪,乱世的悲凉歌”,小语认为祥子的堕落,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请从个人原因的角度,举两个事例简要分析。(3分)三、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人,他们平凡,不引人注意,但是他们的精神闪耀着光芒,暖人心脾。他们可能是你的家人,你的老师,你的同学,又或许是陌生人……请以“闪耀的他(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明确写作对象,选择他或者她,写好标题;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1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1)西市买鞍鞯北市买长鞭(2)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3)故园东望路漫漫凭君传语报平安(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5)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2.D3.B4.C【解析】2.本题考查字音。①至死不懈(zhìsǐbùxiè):到死都不松懈;②不屈不挠(bùqūbùnáo):形容不畏困难十分顽强,或在恶势力面前坚决不屈服;故选D。3.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①缅怀(miǎnhuái):意思是遥念、追思;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②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故选B。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句子“他们可歌可泣的光辉谱写成了无数传颂的壮丽诗篇”成分残缺,应在“光辉”后面加上“事迹”,在“传颂”后面加上“不衰”;因此修改后的句子应是:他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谱写成了无数传颂不衰的壮丽诗篇;故选C。5.阳江市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优越的水质和地质特别适合种植荔枝。天气光热条件较好,气温比往年偏低,光热条件及低温天气有利于荔枝花芽分化。(1点1分)6.(点出阳江、荔枝各1分)示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阳江荔枝天下闻示例二:大唐妃子笑,阳江荔枝红示例三:醉了贵妃,红了天下——阳江荔枝示例四:千年荔枝穿越盛唐,阳江山水入画来示例五:阳江荔枝,甜美之选【解析】第5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及概括。立足文段,筛选信息。第6小题考查广告词。广告词需要简洁明了,富有创意和吸引力,能够准确地传达产品的特点或卖点。可以选择结合历史人物或故事来构思广告词。例如,可以选择与杨贵妃相关的故事,将荔枝与美人联系起来,形成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广告词。另外,也可以选择更加现代、简洁的广告词,直接点明阳江荔枝的知名度和品质。二、阅读(49分)(一)(18分)【答案】7.(1)放下(2)点头(3)回去(4)看8.(1)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2)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然后再来告诉我。9.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10.C。第一个尔是“你”的意思第二个是“而已,罢了”的意思。11.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钱孔不湿,这启示我们:精湛的技艺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熟能生巧。从飞卫学习射箭的过程得到的启示是,学习任何的技术都要打好基本功。(联系文本一点1分,共2分,启示一点1分,共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②句意:只是微微点头。颔,点头。③句意:纪昌回到家里。归,回家。④句意: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睹,看。8.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忿然,生气的样子。尔,你。安,怎么。轻,轻视。(2)如,像。著,显著。而后,然后。11.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根据甲文中的“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徐以杓酌油沥之,而钱不湿”可知,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钱孔不湿。根据“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两人之所以有精湛的技艺,都是因为反复练习,做以了熟能生巧,所以才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根据乙文中的“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可知,目力是射箭的基本功,飞卫苦练目力,就是练习基本功。这启示我们,学习任何技术都要打好基本功。参考译文:(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乙)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由下向上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练二年之后,即使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也不眨一下眼睛。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还不行,你还要学会看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看得很明显,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没有断。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10分)【答案】12.C13.近五年清明旅游人次起伏很大,2024年创历史新高;近五年国内旅游花费变化较大,2024年创历史新高。(写出1点1分,2点3分。)14.示例一:我认为应该取缔。因为清明祭扫烧纸钱和纸扎用品会带来火灾等很多安全隐患,还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又不环保;再说祭扫的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可采取敬献鲜花等更为文明的方式。(观点1分,理由2分,建议1分)示例二:我认为认为应该保留。因为这是传承了几千年的祭奠方式,彻底取缔,不少老年人在感情上会难以一时接受,可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来消除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观点1分,理由2分,建议1分)【解析】1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A.有误,根据材料一“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可知,“记载了每个节气的具体日期”有误;B.有误,根据材料一“公历每月都有两个节气,上半年分别在每月的6日和21日前后交节,下半年则在每月的8日和23日前后交节,上下差不了一两天”可知,本项中“上半年分别在每月的6日和21日,下半年则在每月的8日和23日”表述有误;D.有误,根据材料三“北京、江苏、安徽等地将公园景区与国风、汉服、传统集市和诗词文化相融合,青团制作、手绘风筝放飞等节日特色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游客体验”可知,“已经成为了人们选择的主流主题”与材料不符;故选C。1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材料二是近五年清明旅游人次及国内旅游花费图。根据图近五年清明旅游人次数据折线,可知最低的年份2023年只有0.24亿人次,最高的超过1亿人次,可得出结论:近五年清明旅游人次起伏很大;根据旅游人次数量最高的年份,为2024年的1.19亿人次,可得结论:2024年创历史新高;根据近五年国内旅游花费数据的柱状高低比较,可知最低的2023年为65.2亿元,最高的2024年为539.5亿元,年度变化起伏较大,可得出结论:近五年国内旅游花费变化较大,2024年创历史新高。14.本题考查表达观点。开放性试题,认同哪一种观点都可以,但是注意理由充分,表达得体。示例:清明祭扫烧纸钱和纸扎用品这一做法应该取缔。清明祭扫烧纸钱和纸扎用品是一种陋习,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误读,更是对现代文明的亵渎。祭扫时焚香烧纸可能引发火灾伤及自身,几乎每年都有因上山祭扫引发的森林火灾的事例。可以采用现场敬献鲜花、读家书等方式,也可以在网络上为逝者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这样更文明安全,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15分)【答案】15.B16.“抢”说明我们当时因爬山艰难而十分饥饿,也说明为了抢时间,抓紧赶路才这么急,从侧面写出粮食稀少。(1点1分,言之有理也可给分)17.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将火把排列的形状比喻为“之”字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火把的排列形态,使人仿佛能够看到火把蜿蜒曲折的队列;同时,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火把与星光相接,进一步强调了火把的明亮和数量之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红军战士们夜间行军场面的赞叹和敬畏之情。(答出一个修辞手法1分,共2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效果1分)18.困难:①两篇文章都生动地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的恶劣自然环境;②两篇文章都提到长征途中粮食不够,战士们饿着肚子;③两篇文章都提到敌人的围追堵截。精神:①两篇文章都突出了红军指战员们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②两篇文章都强调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困难写出1点1分,精神1点1分。)【解析】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B.有误,结合①段“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⑪段“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等内容可知,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突出老山界地势复杂及气候恶劣的特点,主要是为了表达红军战士不畏艰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故选B。16.17.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6题“抢”字巧妙点出爬山人的饥饿,用餐时间紧迫,还有粮食紧缺。17题作者将火把排列的形状比喻为“之”字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火把的排列形态,使人仿佛能够看到火把蜿蜒曲折的队列;同时“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火把与星光相接,突出火把的明亮和数量之多,进而表达作者对行军场面和队伍的赞叹和震撼之情。18.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一问,结合⑨段“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杂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⑪段“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⑰段“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和链接材料“我们过草地的时候,真是草鞋踏得稀巴烂,衣服扯得稀巴碎,肚子也吃得稀巴空。有时候,实在走不动了,就在地上爬,爬了一段路,又站起来接着走”“草地上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又是大雨滂沱。往往是倾盆大雨刚停下,大雾又起来了,十几丈远看不见人”“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就可能被敌人发觉,就会遭到敌人的猛烈攻击,甚至丧失性命”等内容可知,两文都描写的红军长征过程中遭遇到的恶劣环境,提到战士们粮食匮乏,体力不支,并时刻面临敌人围追堵截的艰难处境。二问,结合②段“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③段“不要掉队呀!”、④段“不要落后做乌龟呀!”、⑤段“我们顶着天啦!”、⑥段“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和链接材料“可是,我们毕竟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任务”等内容可知,两文都表现出红军战士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毅精神及革命乐观主义情怀。(6分)【答案】19.B20.示例:(1)他想靠个人的奋斗实现买车的愿望,但是他胆小,无理财头脑,没听从高妈的建议放钱或入会,也没有听方太太的建议通过存钱获取利息;(2)他软弱,不敢反抗孙侦探的敲诈,致使他买车的愿望一再落空,他便陷入颓废的迷惘和堕落的深渊;(3)他有侥幸的心理,为了钱冒险到战火四起的西郊拉车,结果连人带车被劫了;(4)他想拥有真爱,又因害怕生活的负担,不敢答应小福子;(5)他意志力不坚定,没有拒绝夏太太的诱惑,致使自己染上了暗病。(写出1点1分,2点3分)【解析】19.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和情节的识记。《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为生活来到城市,最后选中拉洋车。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结果辛辛苦苦挣钱三年买来的车却被大兵抢走了,他因此也被抓了壮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逃了出来,还顺手牵了三匹骆驼。之后他又开始拼命挣钱,结果积攒下来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了,于是第二次买车梦破灭了。第三次买车用的是妻子虎妞的钱,可是虎妞难产而死,无钱安葬,祥子被迫又把车卖了。故事件顺序为:③⑤②⑥①④。故选B。20.本题考查对小说形象主旨的把握。祥子的堕落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祥子自身性格的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乐观与盲目。祥子从乡间来到城市,对生活满怀热情和乐观态度,即便车丢了、钱被劫,依然不懈努力,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是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2)勤快与保守。为了凑够买车的钱,祥子勤快地奔跑。但农民的狭隘意识,使他为了钱冒险到战火四起的西郊拉车,结果连人带车被劫了。而为了再买新车,又不断埋头苦干,当钱攒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被特务敲诈了,假如祥子听高妈的话,把钱存进银行,就不会遭此灾祸。天天把钱放在手心才觉得舒坦,正是小农保守的典型心理和性格特征。(3)外刚与内软。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都束手无策。包括自己心爱的小福子,也没有强大的内心娶回家。(4)有较强的生活欲望却又不能看清社会的本质。要强的祥子终于变成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匮乏精神支柱,在简单的物质生活目标坠入无望深渊之后,祥子也完成他自己一生的悲剧。作文(50分)【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闪耀”,指耀眼、闪烁的意思。结合材料“但是他们的精神闪耀着光芒,暖人心脾”可知,本题的闪耀是指某人的精神品质等能打动人。根据材料“他们可能是你的家人,你的老师,你的同学,又或许是陌生人……”可知,应写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要从现实中取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牌安装工程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研发项目合同管理实务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办公耗材采购与回收利用合同参考
- 2025版不锈钢栏杆新型材料研发与应用合同范本
- 2025版常年法律顾问合同(民商事争议解决专版)
- 二零二五年住宅租赁与租后增值服务合同
- 2025版建筑垃圾处理合同范本全新出炉
- 二零二五年度厂区物业能耗监测与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2025版豪华轿车抵押担保交易合同
- 鸵鸟养殖场管理制度
- 小学生自信成长的课件
- 设计院培训管理制度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人民政府选聘专业化管理村文书笔试参考题库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JG/T 446-2014建筑用蓄光型发光涂料
- 博弈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儿童陪伴师傅合同协议书
- 工地意外死亡赔偿协议书6篇
- 自体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课件
- 《大脑解剖及神经网络》课件
- 医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营销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