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下编-第十八章_第1页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下编-第十八章_第2页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下编-第十八章_第3页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下编-第十八章_第4页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下编-第十八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社会优抚制度

第一节社会优抚制度概述

第二节社会优抚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社会优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第一节社会优抚制度概述一、社会优抚制度的概念社会优抚制度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庭设立的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措施,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律、政策的有关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以提供津贴、服务和安置条件等方式,在就业、入学、救济、贷款、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厚待遇,以确保其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并完善社会优抚制度,对鼓舞军队广大官兵士气及调动群众参军卫国的积极性,以及保障优抚对象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二、社会优抚的特征

(一)优抚对象的法定性

(二)责任主体的明确性

(三)优抚内容的综合性兼具三种制度的特点:①对军转干部提供的离退休待遇或就业安置,对革命烈士家属和伤残人员的抚恤等,具有社会保险的特征;②对有困难的农村籍退伍义务兵和现役军人家属提供的扶持生产、帮困济贫等政策措施,有社会救助的特征;③为优抚对象提供的乘车、船、飞机等的优惠及优先解决其住房、就业、子女入托入学、医疗、工作调动等特殊待遇,又有了社会福利的性质。(四)待遇标准的激励性

(五)实施措施的规范性

(六)保障目标的双重性一方面,社会优抚为军人及其家属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使他们的生活水平高于当地群众的一般生活,因而具有物质保障性;另一方面,通过群众性的拥军优属活动,又具有褒扬革命军人,对全体国民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意义,因此又具有政治褒扬性。正是这二者的结合,使我国的优抚制度有了自下而上广泛的群众基础,激励着军人为国家无私奉献。

三、社会优抚制度的历史沿革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就通过《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红军抚恤条例》,它们标志着我国最早的社会优抚制度的建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在总结几十年优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优抚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之不断完善,逐步走上法制化、社会化的新型保障之路。返回第二节社会优抚制度的基本内容一、社会优待社会优待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律规定和社会习俗,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资金和服务等优惠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褒扬其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社会优抚制度。

根据有关规定,社会优待主要包括:(一)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的优待;(二)对革命残废军人及其家属的优待;(三)对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家属的优待;(四)对复员、退伍军人的优待。二、社会抚恤(一)死亡抚恤1.现役军人死亡,符合法定情形的,批准为烈士;2.现役军人死亡,符合法定情形的,确认为因公牺牲;3.现役军人因其他疾病死亡的,确认为病故。4.对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别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病故证明书》。5.一次性抚恤。6.定期抚恤。(二)伤残抚恤1.伤残抚恤的对象2.残疾等级的评定。3.伤残证件的发放。4.抚恤金的发放。5.供养与安置。三、安置保障(一)退役安置退役安置是国家和社会向退出现役的军人提供就业及其他安置所需的资金和服务,以保证其尽快适应社会、安居乐业的社会保障项目。

1退役安置的对象。

2退役安置的原则。

(1)不同退役性质区别对待的原则。(2)部队和地方共同培训的原则。(3)妥善安置原则。

(4)从2002年开始,实行退伍安置证制度。3退役安置的形式。退役安置的形式主要有两种:①提供资金。②提供服务。4.退役士兵的安置。

(二)离退休安置1离退休安置的对象。2军人离、退休的条件。(1)军队干部离休条件。(2)军队干部退休条件。(3)落实政策的原系军队干部和原属部队系统的在编和非编单位的职工,经平反纠正后,丧失工作能力,符合退休条件的,由部队按照地方干部、职工退休条件的规定,改办退休。(4)志愿兵退休条件。3离、退休待遇。(1)生活待遇。(2)安置去向。(3)家属子女的安排。(4)其他待遇。4.对军休人员安置管理。四、社会优抚的资金社会优抚的资金是优抚保障的物质基础。(一)资金来源1预算内资金。2预算外资金。(二)资金管理1.坚持专款专用原则。2.坚持重点使用原则。3.坚持走群众路线原则。五、社会优抚的管理体系1.军队系统管理机构。2.地方系统管理机构。

返回第三节社会优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一、中国社会优抚制度的现状及不足(一)抚恤标准过低,导致优抚制度的保障功能弱化。(二)优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导致在资金上只能依靠财政拨款。(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的转变,我国退役安置面临很多新的问题。

1,就安置退役士兵来看,安置任务越来越重,安置难度也越来越大。

2,就退役军队干部来看,主要有住房建设经费少、征地难、建房周期长,接收安置掣肘多、困难大、进展慢,军队干部待遇落实慢、时间长,医疗费用超支难以解决等问题。(四)优抚制度中的有些内容需要将有关规定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二、我国社会优抚制度的改革(一)社会优抚保障方面,应逐步形成社会优待、抚恤补助、医疗减免、孤残养护、扶持生产、褒扬宣教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优抚保障制度体系。1建立抚恤标准与经济发展和平均收入水平提高同步增长的机制。2完善医疗减免制度,使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问题得到妥善解决。3改革抚恤的方式,改单纯发放抚恤金为发放抚恤金与扶持抚恤对象发展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变“输血”为“造血”。4拓展优抚资金的来源渠道,合理分担优抚资金。5切实加强社会优抚的制度建设,通过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在社会优抚中的责任和义务。(二)社会安置保障方面,具体应采取如下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