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写作题库测试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写作题库测试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写作题库测试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写作题库测试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写作题库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写作题库测试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翻译(每小题2分,共20分)1.沛公至军门,张良入,请曰:“沛公欲见项伯,何由乎?”张良曰:“上不欲见也。”良难为进言。(《史记·项羽本纪》)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与赵奢战于鄗,取齐军二十余万人,杀其将颜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4.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庄子·胠箧》)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6.赵王迁立,其母倡也,常居邯郸。赵王迁立,乃反李牧,用郭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楚人三闾大夫屈原,忠而不用,忧国而伤怀,乃作《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8.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庄子·逍遥游》)9.汉王从太公入收其父家,汉王乃得楚金四千斤,珠玉宝器。(《史记·项羽本纪》)10.赵奢善用兵,秦伐赵,赵王以奢为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下列对“戒之在色”中“戒”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遏制B.警惕C.告诫D.勤勉(2)下列对“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中“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正直B.正当C.正直D.正当(3)下列对“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中“既”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已经B.已经C.已经D.已经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危矣哉!”(1)下列对“弑其君,窃其国”中“弑”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谋害B.责备C.拜见D.告诉(2)下列对“窃其国”中“窃”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谋害B.责备C.拜见D.告诉(3)下列对“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中“交”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互相B.交错C.交流D.交往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下列对“畏天命”中“畏”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恐惧B.敬畏C.惧怕D.害怕(2)下列对“狎大人”中“狎”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轻视B.玩弄C.欺骗D.侮辱(3)下列对“侮圣人之言”中“侮”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轻视B.玩弄C.欺骗D.侮辱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危矣哉!”(1)下列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中“亦”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也B.并且C.还是D.然后(2)下列对“王曰:‘何以利吾国?’”中“以”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用B.以C.以D.以(3)下列对“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中“交”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互相B.交错C.交流D.交往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孔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下列对“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中“故”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故意B.故事C.故障D.故意(2)下列对“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中“怍”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惭愧B.自信C.自豪D.谦虚(3)下列对“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中“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获得B.得到C.得到D.得到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危矣哉!”(1)下列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中“亦”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也B.并且C.还是D.然后(2)下列对“王曰:‘何以利吾国?’”中“以”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用B.以C.以D.以(3)下列对“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中“交”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互相B.交错C.交流D.交往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孔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下列对“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中“故”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故意B.故事C.故障D.故意(2)下列对“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中“怍”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惭愧B.自信C.自豪D.谦虚(3)下列对“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中“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获得B.得到C.得到D.得到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危矣哉!”(1)下列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中“亦”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也B.并且C.还是D.然后(2)下列对“王曰:‘何以利吾国?’”中“以”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用B.以C.以D.以(3)下列对“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中“交”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互相B.交错C.交流D.交往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孔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下列对“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中“故”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故意B.故事C.故障D.故意(2)下列对“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中“怍”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惭愧B.自信C.自豪D.谦虚(3)下列对“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中“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获得B.得到C.得到D.得到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危矣哉!”(1)下列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中“亦”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也B.并且C.还是D.然后(2)下列对“王曰:‘何以利吾国?’”中“以”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用B.以C.以D.以(3)下列对“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中“交”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互相B.交错C.交流D.交往三、文言文写作(40分)请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言文。要求:立意正确,语言流畅,符合文言文写作规范。四、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培育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以下是对几位历史人物的简要介绍,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推行法治等,对我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3.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4.孙中山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5.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民族魂”。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呼唤民族觉醒。(1)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仁”字是指()A.仁爱B.仁政C.仁者见之D.仁者爱人(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以下哪项改革措施?()A.统一度量衡B.推行法治C.实行科举制度D.建立郡县制(3)李白的诗歌被称为“诗仙”,以下哪首诗不是他的作品?()A.《将进酒》B.《庐山谣》C.《春江花月夜》D.《梦游天姥吟留别》(4)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建立了中华民国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5)鲁迅的作品中,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揭露旧社会黑暗的作品?()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祝福》D.《背影》五、古诗词鉴赏(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列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崇高B.崇高C.崇高D.崇高(2)下列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溅落B.溅落C.溅落D.溅落2.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下列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疑”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怀疑B.怀疑C.怀疑D.怀疑(2)下列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望”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仰望B.仰望C.仰望D.仰望3.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下列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依”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靠近B.靠近C.靠近D.靠近(2)下列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欲”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想要B.想要C.想要D.想要4.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1)下列对“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中“生”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出生B.出生C.出生D.出生(2)下列对“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采撷”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采摘B.采摘C.采摘D.采摘5.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下列对“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中“疏”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稀疏B.稀疏C.稀疏D.稀疏(2)下列对“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中“试”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试探B.试探C.试探D.试探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1)下列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把”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拿B.拿C.拿D.拿(2)下列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欲”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想要B.想要C.想要D.想要7.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下列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了”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结束B.结束C.结束D.结束(2)下列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恰似”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正如B.正如C.正如D.正如8.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下列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放”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放弃B.放弃C.放弃D.放弃(2)下列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蓦然”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突然B.突然C.突然D.突然9.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昔,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问,咽泪装欢。瞒!瞒!瞒!(1)下列对“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中“薄”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薄弱B.薄弱C.薄弱D.薄弱(2)下列对“怕人问,咽泪装欢”中“怕”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害怕B.害怕C.害怕D.害怕10.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下列对“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中“疏”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稀疏B.稀疏C.稀疏D.稀疏(2)下列对“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中“试”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试探B.试探C.试探D.试探六、作文(60分)以“传承与创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立意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语言流畅,符合议论文写作规范。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翻译(每小题2分,共20分)1.沛公至军门,张良入,请曰:“沛公欲见项伯,何由乎?”张良曰:“上不欲见也。”良难为进言。(《史记·项羽本纪》)答案:刘邦到了军营门口,张良进去,请求说:“刘邦想要见项伯,从哪里开始呢?”张良说:“刘邦不想见。”张良难以进言。解析思路:理解句子大意,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如“沛公”、“军门”、“张良”、“项伯”、“欲”、“由”、“见”、“良”、“难”、“进言”。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与赵奢战于鄗,取齐军二十余万人,杀其将颜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与赵奢在鄗地作战,夺取了齐军二十多万人,杀死了齐国的将领颜聚。解析思路:理解句子大意,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如“廉颇”、“赵”、“良将”、“惠文王”、“十六年”、“与”、“战”、“鄗”、“取”、“杀”、“颜聚”。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答案:舜从田野中兴起,傅说从筑墙的工匠中选拔,胶鬲从鱼盐商贩中选拔,管夷吾从狱官中选拔,孙叔敖从海边选拔,百里奚从市场上选拔。解析思路:理解句子大意,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如“舜”、“发”、“畎亩”、“傅说”、“举”、“版筑”、“胶鬲”、“鱼盐”、“管夷吾”、“士”、“孙叔敖”、“海”、“百里奚”、“市”。4.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庄子·胠箧》)答案:偷窃衣带钩的人被杀,窃取国家的人被封侯,侯门之中仁义还存在。解析思路:理解句子大意,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如“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门”、“仁义”。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答案:晋文公、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并且背叛了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解析思路:理解句子大意,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如“晋侯”、“秦伯”、“围”、“郑”、“无礼”、“晋”、“且”、“贰”、“楚”、“晋军”、“函陵”、“秦军”、“氾南”。6.赵王迁立,其母倡也,常居邯郸。赵王迁立,乃反李牧,用郭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