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穷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穷人》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理解及语言表达技巧掌握。重点围绕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无私,展现他们对贫困生活的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品质,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通过课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理解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无私品质,分析他们在困境中的坚定与勇敢。
②掌握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衬托等,体会作者通过人物对话和行动展现人物性格的技巧。
③通过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理解生活不易但人性光辉依然存在的道理。
2.教学难点,
①深入挖掘渔夫和桑娜夫妇内心世界,理解他们在道德困境中的抉择和内心的挣扎。
②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渔网、风暴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③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中的道德冲突进行反思,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品质。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渔夫和桑娜夫妇的生活情境,增强情感共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互动式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课堂板书:通过板书梳理课文结构和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例如,要求学生预习《穷人》课文,并了解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风格。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穷人》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品质体现在哪里?”“他们面临的生活困境是怎样的?”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或在线讨论,了解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分享自己的预习心得。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穷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播放一段关于贫困家庭生活的视频,引出主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如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行为,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分析渔夫在风暴中坚持出海的动机。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课文内容。例如,让学生扮演渔夫和桑娜夫妇,讨论他们如何面对困境。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例如,解答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疑惑。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课文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课文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穷人》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例如,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渔夫和桑娜夫妇品质的短文。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穷人》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例如,推荐一些关于贫困家庭生活的书籍或纪录片。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例如,指出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例如,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善良品质。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课文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知识点梳理《穷人》作为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其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文背景与作者介绍
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被誉为“俄国文学巨匠”,其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2.《穷人》创作背景:19世纪末俄国社会矛盾尖锐,托尔斯泰通过这篇短篇小说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与善良。
二、课文结构
1.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故事背景、渔夫和桑娜夫妇的生活困境、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行为。
2.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夫妇的故事,展现了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与善良。
三、人物形象分析
1.渔夫:勤劳、善良、无私、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2.桑娜:勤劳、善良、贤惠、富有同情心,与渔夫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3.孩子们:天真、可爱、充满希望,代表了未来的希望。
四、主题思想
1.善良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坚守善良。
2.劳动人民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境,勇敢地抗争。
3.人性的光辉在黑暗中闪烁,善良和勇敢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五、写作手法
1.人物描写: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2.环境描写:通过描绘渔村环境,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故事氛围。
3.情节安排:通过悬念、对比等手法,增强故事吸引力。
六、重点段落分析
1.第一部分:介绍渔夫和桑娜夫妇的生活背景,为后续情节发展做铺垫。
2.第二部分:详细描写渔夫和桑娜夫妇的生活困境,展现他们的善良品质。
3.第三部分:通过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行为,传递主题思想。
七、课文语言特色
1.语言朴实: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
2.生动形象: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3.情感真挚:课文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爱,表达了作者的人文关怀。
八、课后练习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善良品质的认识。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教师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观察学生是否能流利地复述课文内容,是否能够正确地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完成对课文主题的深入探讨。教师将评估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包括讨论的深度、逻辑性、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例如,评估学生是否能提出有见地的观点,是否能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论点。
3.随堂测试: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将进行随堂测试,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测试可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形式。例如,测试学生是否能正确回答关于人物特征、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问题。
4.学生自评与互评:
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学会如何评价他人的学习成果。例如,学生可以填写自评表,评估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参与互评,给出建设性的反馈。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测试结果,教师将给予具体、明确的评价与反馈。例如,对于在课堂表现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口头表扬和额外的学习资源;对于表现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具体评价与反馈内容如下: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或分享见解。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是否能在小组中有效沟通,是否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随堂测试: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对知识点记忆的准确性。
-学生自评与互评: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诚实地评估自己和他人的表现,是否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将给出针对性的反馈,如“在下次讨论中,如果你能更加积极地参与,我相信你的观点会受到更多同学的认同。”板书设计1.《穷人》人物形象分析
①渔夫:勤劳、勇敢、无私、善良
②桑娜:勤劳、贤惠、富有同情心、善良
③孩子们:天真、可爱、充满希望
2.主题思想
①善良是战胜困难的力量
②劳动人民的坚韧不拔
③人性的光辉在困境中闪耀
3.写作手法
①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②环境描写:渔村环境,烘托人物心情
③情节安排:悬念、对比
4.课文结构
①故事背景
②渔夫和桑娜夫妇的生活困境
③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行为
5.关键词句
①“善良的心肠比金钱更宝贵。”
②“他们俩都冻得发抖,但他们没有退缩。”
③“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
渔夫和桑娜夫妇在故事中展现了哪些善良的品质?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善良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渔夫在风暴中坚持出海,不顾个人安危,为了家庭的生活和孩子们的未来。
②桑娜在得知邻居西蒙去世后,毫不犹豫地收养了她的孩子,体现了她的同情心和无私。
③渔夫和桑娜在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2.例题:
课文中的“善良的心肠比金钱更宝贵。”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
这句话强调了善良品质的重要性,比金钱更为珍贵。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金钱可以带来一时的满足,但善良的心肠却能带来长久的幸福和内心的安宁。
3.例题:
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
答案:
环境描写在课文中起到了以下作用:
①烘托人物心情:恶劣的天气和艰苦的生活环境,突出了渔夫和桑娜夫妇的坚韧不拔。
②渲染故事氛围:通过环境描写,使读者更能感受到渔村生活的艰辛和人物内心的挣扎。
③推动情节发展:恶劣的环境为渔夫和桑娜夫妇的生活困境提供了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例题:
课文中的对比手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案:
课文中的对比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渔夫和桑娜夫妇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行知识点课件
- 二零二五年展会现场保洁与设施管理合同补充条款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劳动合同封面
- 2025版茶叶礼盒定制与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电子烟ODM定制加工合同
- 2025版茶餐厅连锁经营合同范本
- 2025版厂房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挖掘机零配件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新型节能门窗安装与节能减排评估合同范本
- 2025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安装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数学复习 解题技巧:函数性质(易错点+七大题型)学生版+解析
- GB/T 28583-2025供电服务规范
- 恩施市2025届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备考资料2025年
- 装修售后维修合同协议
- 《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课件
- 孕期安全有效运动课件
- 初中电学知识点课件
-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2025年企业健康体检计划及总结
- 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