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1页
云南怒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2页
云南怒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3页
云南怒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4页
云南怒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怒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一、常识判断(共20题)1.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主要少数民族傈僳族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A.火把节B.阔时节C.泼水节D.盘王节答案:B。阔时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盘王节是瑶族的节日。2.下列关于怒江的地理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怒江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B.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C.怒江最终注入太平洋D.怒江河谷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答案:C。怒江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提供重要技术支持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答案:D。指南针为航海导航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使得航海家能够在远洋航行中确定方向。4.下列不属于儒家经典“四书”的是()A.《论语》B.《孟子》C.《春秋》D.《中庸》答案:C。“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春秋》是“五经”之一。5.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野草》B.《华盖集》C.《彷徨》D.《热风》答案:C。《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野草》是散文诗集;《华盖集》《热风》是杂文集。6.下列关于世界著名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国的凡尔赛宫是以宫殿建筑为中心的园林B.埃及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全部建于公元前2000年以前C.印度的泰姬陵是伊斯兰教建筑,体现了印度教的艺术风格D.希腊的帕特农神庙是为纪念雅典娜女神而建,属于哥特式建筑答案:A。凡尔赛宫是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是以宫殿建筑为中心的园林;埃及金字塔大多建于公元前2600前2100年,但并非全部建于公元前2000年以前;泰姬陵是伊斯兰教建筑,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不属于哥特式建筑。7.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分布()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寒带气候答案:B。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8.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D.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答案: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天然气C.风能D.水能答案:B。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1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B.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被吸收C.蛋白质摄入过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D.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答案:C。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等,对人体造成危害。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11.下列关于怒江大峡谷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B.峡谷内植被单一C.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D.峡谷内没有少数民族居住答案:C。怒江大峡谷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最长的峡谷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怒江大峡谷内植被丰富多样;峡谷内有傈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12.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与云南有关()A.虎门销烟B.护国运动C.武昌起义D.南昌起义答案:B。护国运动首先在云南发起;虎门销烟发生在广东;武昌起义在湖北;南昌起义在江西。1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答案: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是散文集。14.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垃圾分类有助于资源回收利用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又环保C.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轻白色污染D.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答案:B。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不环保。15.下列关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旅游资源,说法错误的是()A.石月亮是当地著名的自然景观B.老姆登教堂是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C.这里没有温泉资源D.独龙江大峡谷景色优美答案:C。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丰富的温泉资源。石月亮是自然奇观;老姆登教堂是具有特色的人文建筑;独龙江大峡谷景色独特。16.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是()A.爱国B.自由C.公正D.富强答案: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17.下列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神舟一号”B.我国自主研发的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C.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嫦娥一号”D.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探测器是“神舟五号”答案: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神舟五号”;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探测器是“嫦娥一号”;我国自主研发的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8.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面前,企业老板和普通员工的地位不平等答案: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企业老板和普通员工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9.下列关于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度使用化肥不会对土壤造成危害B.种植农作物时不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C.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农业生产只需要关注粮食作物的种植答案:C。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等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等危害;种植农作物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不仅要关注粮食作物种植,还包括经济作物等多种类型。20.下列关于怒江的水利资源,说法正确的是()A.怒江水利资源匮乏B.怒江的水利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C.怒江适合建设大型水电站D.怒江的水利资源开发不需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答案:C。怒江水量丰富,落差大,适合建设大型水电站;怒江水利资源丰富;水利资源开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水利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0题)21.怒江大峡谷的美景让每一个到访的游客都(),深深陶醉其中。A.流连忘返B.迷途知返C.乐不思蜀D.依依不舍答案:A。“流连忘返”指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忘记了回去,符合游客被怒江大峡谷美景吸引而陶醉其中不愿离开的语境;“迷途知返”指迷失道路后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乐不思蜀”原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带有贬义;“依依不舍”侧重于舍不得分开,没有“流连忘返”那种沉醉其中忘记回去的意思强烈。22.傈僳族人民用他们()的歌舞,展现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和精神风貌。A.精美B.精彩C.精致D.精湛答案:B。“精彩”可以形容表演、节目等出色、吸引人,用来形容傈僳族人民的歌舞很合适;“精美”一般用于形容物品精致美好;“精致”侧重于精巧细致,多形容工艺品等;“精湛”通常用于形容技艺高超,如精湛的技艺。23.随着旅游的发展,怒江的知名度在不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美丽的地方。A.提高B.提升C.增加D.增强答案:A。“提高”常与“知名度、水平、质量”等搭配,“提高知名度”是常用的表达方式;“提升”更强调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用在这里也可以,但“提高”更常见;“增加”一般用于数量方面;“增强”多用于力量、信心等方面。24.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生态环境,让怒江的山水更加秀丽。A.保护B.维护C.保障D.保卫答案:A。“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保护生态环境”是固定搭配;“维护”侧重于维持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常与“秩序、权益”等搭配;“保障”一般用于保障权利、安全等;“保卫”主要用于保卫国家、领土等。25.虽然怒江的交通条件在不断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A.差距B.差别C.差异D.距离答案:A。“差距”指事物之间的差别程度,用于比较两者在水平、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存在差距”是常用表达;“差别”和“差异”侧重于不同之处,更强调性质、特点等方面的不同;“距离”一般指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26.傈僳族的传统服饰()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A.承载B.承受C.承担D.担任答案:A。“承载”有承受装载、担当支撑的意思,这里说傈僳族的传统服饰承载了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符合语境;“承受”主要指接受、禁受,如承受压力等;“承担”一般指担负、担当责任等;“担任”通常用于担任职务等。27.怒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A.相得益彰B.相辅相成C.珠联璧合D.交相辉映答案:A。“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这里说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相互配合,使怒江更具吸引力,符合语境;“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更强调相互依存的关系;“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景象。28.要想深入了解怒江的民族文化,就必须()到当地的生活中去。A.融入B.溶入C.混入D.进入答案:A。“融入”指融合、混入,强调与周围环境或群体相结合并成为其中一部分,“融入当地生活”是常用表达;“溶入”一般用于物质溶解在液体中;“混入”有偷偷进入、掺杂进去的意思,带有贬义;“进入”只是简单地表示进到某个范围或空间。29.当地的文化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和传承傈僳族的传统文化。A.发掘B.挖掘C.发现D.发明答案:A。“发掘”指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也有发现并加以利用的意思,“发掘传统文化”比较合适;“挖掘”侧重于向下挖以发掘实物等,也可用于抽象事物,但“发掘”更常用于文化方面;“发现”强调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创造出从前没有的事物或方法。30.怒江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A.齐心协力B.同心同德C.和衷共济D.同舟共济答案:A。“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强调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符合语境;“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同舟共济”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这里强调共同努力推动发展,“齐心协力”更合适。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旅游,使我对怒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B.傈僳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答案:B。A项,“通过……使”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C项,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再“发扬”;D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删去“不”。3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怒江的美景有石月亮、老姆登教堂、独龙江大峡谷……等。B.“你觉得怒江怎么样?”他问我。“我觉得这里太美了!”我回答道。C.傈僳族有很多传统节日,如阔时节、刀杆节、收获节等。D.我喜欢怒江的山,喜欢怒江的水;更喜欢怒江的民族文化。答案:C。A项,“……”和“等”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或“等”;B项,“他问我”后面的句号应改为逗号;D项,“喜欢怒江的水”后面的分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前后句子并非并列关系的较大停顿。3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傈僳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他们用歌声表达情感②傈僳族的歌舞艺术丰富多彩③用舞蹈展现生活④舞蹈动作刚健有力、节奏明快⑤歌声悠扬动听、质朴感人A.②①③⑤④B.②③①④⑤C.①③②⑤④D.①⑤②③④答案:A。②句引出傈僳族的歌舞艺术,应为首句;①③分别说明歌声和舞蹈的作用,且与②句的“歌舞”对应,应在②后;⑤承接①说歌声的特点,④承接③说舞蹈的特点。所以顺序为②①③⑤④。34.对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A.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文化B.旅游业带动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发展C.当地政府重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旅游业D.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答案:B。文段先介绍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资源和文化,接着说明旅游业发展带来游客增多,最后强调政府推动旅游发展,整体围绕旅游业对该地区的带动作用展开,B项概括最准确;A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C项只强调了政府的作用;D项只提到了游客增多,都不全面。3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幅射帐篷世外桃源B.峻工脉搏按步就班C.松弛竣工再接再厉D.防碍懊悔变本加利答案:C。A项,“幅射”应写作“辐射”;B项,“峻工”应写作“竣工”,“按步就班”应写作“按部就班”;D项,“防碍”应写作“妨碍”,“变本加利”应写作“变本加厉”。36.下列对“怒江大峡谷的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美得让人窒息”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答案:A。这句话把“怒江大峡谷的山”比作“天然的水墨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7.下列句子中,“像”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B.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空。C.他看起来像生病了。D.那朵云像一头大象。答案:C。A、B、D项中的“像”是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C项中的“像”表示推测、估量,不是比喻用法。38.下列对“傈僳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这句话的主干提取正确的一项是()A.傈僳族人民创造生活B.双手创造生活C.人民创造生活D.傈僳族创造生活答案:C。句子的主干是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去掉后剩下的部分,“傈僳族人民”中“傈僳族”是修饰“人民”的,“用勤劳的双手”是状语,所以主干是“人民创造生活”。39.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的修辞手法。A.比喻、夸张B.拟人、夸张C.比喻、拟人D.对偶、夸张答案:A。“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瀑布的壮观;“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比作银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40.下列词语中,与“安静”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A.寂静B.冷静C.宁静D.平静答案:C。“安静”强调没有声音、不吵闹;“寂静”侧重于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响;“冷静”主要指人沉着、不感情用事;“宁静”着重于平和、安静,与“安静”意思最相近;“平静”多用于形容心情、水面等平和、安稳。三、判断推理(共20题)41.所有的傈僳族学生都喜欢唱歌,小李是傈僳族学生,所以小李喜欢唱歌。这是一个()推理。A.归纳B.演绎C.类比D.概率答案:B。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本题中“所有的傈僳族学生都喜欢唱歌”是一般性前提,“小李是傈僳族学生”是个别情况,推出“小李喜欢唱歌”是个别结论,属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例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概率推理是根据概率来进行的推理。42.以下是关于怒江旅游景点的一些陈述:陈述一:如果去了石月亮,就一定要去老姆登教堂。陈述二:去了老姆登教堂就不能去独龙江大峡谷。陈述三:去了独龙江大峡谷就一定要去丙中洛。现在已知小李去了石月亮,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李一定去了老姆登教堂B.小李一定去了独龙江大峡谷C.小李一定去了丙中洛D.小李一定没去丙中洛答案:A。根据陈述一,“如果去了石月亮,就一定要去老姆登教堂”,小李去了石月亮,根据“肯前必肯后”的逻辑规则,所以小李一定去了老姆登教堂;去了老姆登教堂,根据陈述二,就不能去独龙江大峡谷;不去独龙江大峡谷,对于陈述三来说,属于“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无法确定小李是否去了丙中洛。43.甲、乙、丙三人对怒江的某个旅游景点发表了看法。甲说:这个景点很有特色。乙说:这个景点一般般。丙说:你们两人的说法都对。已知丙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可以推出()A.这个景点很有特色B.这个景点一般般C.这个景点要么很有特色,要么一般般D.无法确定这个景点的情况答案:C。丙说甲、乙两人的说法都对,丙的说法错误,即甲和乙的说法不能同时成立,也就是这个景点要么很有特色,要么一般般。44.某旅游公司推出了两条怒江旅游线路,A线路和B线路。选择A线路的游客中,有60%是年轻人;选择B线路的游客中,有80%是老年人。已知选择A线路的游客比选择B线路的游客多。由此可以推出()A.选择A线路的年轻人比选择B线路的老年人多B.选择A线路的老年人比选择B线路的年轻人多C.选择A线路的年轻人比选择B线路的年轻人多D.无法确定选择A线路的年轻人和选择B线路的老年人谁多答案:D。虽然知道选择A线路的游客比选择B线路的游客多,以及两条线路中年轻人和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但不知道具体的游客数量,所以无法确定选择A线路的年轻人和选择B线路的老年人谁多。45.以下是关于怒江某种特色美食的推理:前提一: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这种美食的做法。前提二:小张知道这种美食的做法。那么可以推出()A.小张是当地人B.小张不是当地人C.无法确定小张是否是当地人D.小张可能是外地人答案:A。根据前提一“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这种美食的做法”,可以翻译为“知道做法→当地人”,小张知道这种美食的做法,这是“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小张是当地人。46.有四个旅游团去怒江旅游,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已知:(1)来自北京的旅游团不去石月亮;(2)来自上海的旅游团去老姆登教堂;(3)去独龙江大峡谷的旅游团不是来自广州;(4)去丙中洛的旅游团来自深圳。那么来自广州的旅游团去的景点是()A.石月亮B.老姆登教堂C.独龙江大峡谷D.丙中洛答案:A。根据(2)可知上海团去老姆登教堂;根据(4)可知深圳团去丙中洛;根据(3)可知去独龙江大峡谷的不是广州团,那么去独龙江大峡谷的只能是北京团;所以来自广州的旅游团去的景点是石月亮。47.某旅行社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游客对住宿的满意度和对餐饮的满意度呈正相关。这意味着()A.住宿满意度高的游客,餐饮满意度一定高B.住宿满意度低的游客,餐饮满意度一定低C.住宿满意度和餐饮满意度之间存在某种关联,住宿满意度高的游客,餐饮满意度可能也高D.住宿满意度和餐饮满意度没有关系答案:C。呈正相关只是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住宿满意度高的游客,餐饮满意度可能也高,而不是一定高;同理,住宿满意度低的游客,餐饮满意度也只是可能低。48.下列推理形式与“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地面没湿,所以没下雨”相同的是()A.如果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成绩没提高,所以没努力学习B.如果是闰年,二月就有29天。二月有29天,所以是闰年C.如果是水果,就含有维生素。苹果含有维生素,所以苹果是水果D.如果是鸟,就会飞。鸵鸟不会飞,所以鸵鸟不是鸟答案:A。题干的推理形式是“如果A,那么B。非B,所以非A”,是“否后必否前”的推理。A项“如果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成绩没提高,所以没努力学习”,推理形式为“如果A,那么B。非B,所以非A”,与题干相同;B项是“肯后推肯前”;C项是“肯后推肯前”;D项虽然也是“否后推否前”,但“鸟都会飞”这个前提不准确,鸵鸟是鸟但不会飞,且与题干推理的逻辑结构和前提的合理性不完全一致。49.某景区为了吸引游客,推出了优惠活动。活动前有100名游客,活动后游客数量增加了20%。活动后又有一部分游客离开了,剩下的游客数量是活动后游客数量的80%。那么现在景区还剩下()名游客。A.96B.100C.120D.144答案:A。活动前有100名游客,活动后游客数量增加了20%,则活动后游客数量为100×(1+20%)=120名;活动后又有一部分游客离开,剩下的游客数量是活动后游客数量的80%,所以现在景区还剩下120×80%=96名游客。50.甲、乙、丙、丁四人在讨论怒江的旅游季节。甲说:夏季是最好的旅游季节。乙说:秋季是最好的旅游季节。丙说:甲和乙的说法都不对。丁说:甲和乙的说法至少有一个是对的。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正确的,那么谁的说法正确()A.甲B.乙C.丙D.丁答案:C。甲说夏季是最好的旅游季节,乙说秋季是最好的旅游季节,丙说甲和乙的说法都不对,丁说甲和乙的说法至少有一个是对的,丙和丁的说法相互矛盾,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正确的,所以真话就在丙和丁之中,那么甲和乙说的都是假话。甲和乙说的是假话,就说明夏季和秋季都不是最好的旅游季节,所以丙的说法正确。51.以下关于怒江旅游资源的分类判断,正确的是()A.石月亮属于人文旅游资源B.老姆登教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C.独龙江大峡谷属于自然旅游资源D.阔时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答案:C。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地理环境和生物所构成的自然景观;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中各种文化现象所构成的景观。石月亮是自然形成的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老姆登教堂是人类建造的建筑,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独龙江大峡谷是自然形成的峡谷地貌,属于自然旅游资源;阔时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属于人文旅游资源。52.有一个关于怒江旅游的条件判断:“除非去丙中洛,否则不去独龙江大峡谷”。以下哪种情况不符合这个判断()A.去了独龙江大峡谷,也去了丙中洛B.没去独龙江大峡谷,也没去丙中洛C.去了独龙江大峡谷,但没去丙中洛D.没去独龙江大峡谷,但去了丙中洛答案:C。“除非去丙中洛,否则不去独龙江大峡谷”可以翻译为“去独龙江大峡谷→去丙中洛”。A项“去了独龙江大峡谷,也去了丙中洛”,是“肯前肯后”,符合判断;B项“没去独龙江大峡谷,也没去丙中洛”,“否前”可以推出可能性结论,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C项“去了独龙江大峡谷,但没去丙中洛”,是“肯前否后”,不符合推理规则;D项“没去独龙江大峡谷,但去了丙中洛”,“否前”可以推出可能性结论,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53.某旅游公司有三个导游小组,A组、B组和C组。已知:(1)A组导游的平均年龄比B组大;(2)C组导游的平均年龄比A组小;(3)B组导游的平均年龄比C组小。那么三个导游小组中平均年龄最大的是()A.A组B.B组C.C组D.无法确定答案:A。由(1)可知A组平均年龄>B组平均年龄;由(2)可知A组平均年龄>C组平均年龄;由(3)可知C组平均年龄>B组平均年龄,所以A组平均年龄最大。54.对于怒江的旅游发展,有人认为应该大力开发新的旅游景点,也有人认为应该先提升现有景点的服务质量。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应该大力开发新的旅游景点”这一观点()A.现有景点的服务质量已经很好了B.开发新的旅游景点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C.提升现有景点的服务质量可以吸引更多游客D.怒江的旅游资源有限,开发新景点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答案:D。A项现有景点服务质量好与是否要开发新景点无关;B项开发新景点需要资金和人力,这并不一定能说明不应该开发新景点;C项提升现有景点服务质量能吸引游客,但不能直接削弱开发新景点的观点;D项指出开发新景点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从环保的角度说明不应该大力开发新景点,有力地削弱了该观点。55.以下是关于怒江旅游的一个三段论推理:大前提:所有美丽的旅游景点都值得去。小前提:怒江的景点是美丽的旅游景点。结论:怒江的景点值得去。这个三段论推理()A.正确B.大前提错误C.小前提错误D.推理形式错误答案:A。该三段论推理的大前提“所有美丽的旅游景点都值得去”,小前提“怒江的景点是美丽的旅游景点”,根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肯前必肯后”,可以得出结论“怒江的景点值得去”,推理形式正确,前提也合理,所以该三段论推理正确。56.某旅游调查机构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游客喜欢怒江的自然风光,有60%的游客喜欢怒江的民族文化。那么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有30%的游客不喜欢怒江的自然风光B.有40%的游客不喜欢怒江的民族文化C.至少有30%的游客既喜欢怒江的自然风光又喜欢怒江的民族文化D.最多有70%的游客既喜欢怒江的自然风光又喜欢怒江的民族文化答案:C。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占70%,喜欢民族文化的游客占60%,两者之和为130%,因为游客总数为100%,所以至少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