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教案(讲义):第01讲 生物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精研讲义)(原卷版)_第1页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教案(讲义):第01讲 生物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精研讲义)(原卷版)_第2页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教案(讲义):第01讲 生物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精研讲义)(原卷版)_第3页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教案(讲义):第01讲 生物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精研讲义)(原卷版)_第4页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教案(讲义):第01讲 生物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精研讲义)(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hz专题01生物和生物圈第01讲生物及其与环境的关系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链接课标知目标,命题预测识热点,新旧对比知变化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知识串联识关联,思维导图巧记忆,特殊标注知重点03考点突破·考向探究全国视角过考点,探寻真题知考向,变式感知新考法考点一生物的特征★全面过考点知识梳理+强记口诀+生物文学+备考锦囊★精准析考向►考向01生物特征的判断►考向02生物及生命现象的判断考点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全面过考点知识梳理+图解助记+生物文学+易错易混★精准析考向►考向01生态因素的判断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全面过考点知识梳理+备考锦囊★精准析考向►考向0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考向0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考向0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考点四科学探究★全面过考点知识梳理+强记口诀+易错易混★精准析考向►考向01科学探究的方法►考向02科学探究的过程►考向0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实验)04专题进阶·拓展应用拓展一情境应用关于生命现象的情境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情境拓展二错字排查考点要求新课标要求命题预测新旧教材对比分析生物的特征新课标具体内容标准中未明确列出该考点,但相关教学内容仍是学生认识生物的基础‌。通过观察生命现象,学生应能感性上认识生物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特征考点常以选择题等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生物特征及生命现象的判断、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等新教材中7大特征强化了“生物由细胞构成”弱化了“生物能排出废物”新教材中更加注重观察,将”调查“改为”观察“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理解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理解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区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区等知识点常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古诗词等以文字及图形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形式有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资料分析题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科学探究新课标强调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注重学生在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交流与讨论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探究影响鼠妇(或蚯蚓等)分布的环境因素中考生物关于科学探究的考查要求考生具备全面的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等步骤。考查方式主要是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考点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民以食为天、动物捕食、植物浇水施肥、培养微生物需要有营养的物质。2、生物能进行。如鲸需要浮出水面进行换气。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如落叶、动物排汗、排尿、呼气。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会合拢叶片、葵花朵朵向太阳、望梅止渴。5、生物能。如许多植物能产生种子(繁殖)、开花结果、动物产卵、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并不断长大(生长)、蘑菇生长。6、生物都具有的特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变异)。7、除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菌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强记口诀』生物的特征营养呼吸废物去,生长繁殖能应激;结构单位是细胞,都会遗传和变异『生物文学』与生物特征有关的成语、古诗或谚语等1、朵朵葵花那像太阳;望梅止渴——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生长。3、孔雀开屏、蜻蜓点水;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繁殖。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5、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备考锦囊』关于生物和生命现象的判断1.生物的判断:关键看该物体是否具有生物的六大共同(基本)特征。如能繁殖后代一定是生物。2.生命现象的判断:生命现象是生物在生长发育、繁殖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判断时关键看表现出该现象的主体是否为生物,只有生物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考向01生物特征的判断(2024·江西·中考真题)草履虫在水中游动时,遇到阻碍会改变方向,避开阻挡物。这体现草履虫具有的生物特征是(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和繁殖C.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变式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能生长 B.需要营养 C.能排出体内废物 D.能繁殖【变式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能够呼吸 B.能够繁殖C.需要营养 D.排出废物【变式3】【跨学科实践】生物学与综合实践相融合豆豆养了两只小仓鼠,每天定时给它们投喂食物,一个月后小仓鼠长大了不少,从一开始看到人就躲,到现在和豆豆成为了好朋友。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③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变式4】自然界中生物形形色色。种类繁多,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具有神经系统B.都需要物质和能量C.都有遗传变异现象D.都能对环境产生影响►考向02生物及生命现象的判断(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新情境】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语句中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 B.横看成岭侧成峰C.草长莺飞二月天 D.一枝红杏出墙来【变式1】【新考法】批判性思维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关于“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话题争论不休,下面同学观点正确的是()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由细胞构成C.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殖后代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动【变式2】【新情境】文学作品中的生物学知识小康同学在作文中写了“……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着朵朵白云,静静的湖面上荷花绽放……”一段话。其中能够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A.蔚蓝的天空 B.朵朵白云C.静静的湖面 D.荷花绽放【变式3】下面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对象的是(

)A.人的生、老、病、死B.长江中白鳍豚的生存与水质的关系C.电脑木马病毒的防范D.大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考点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举例光影响鼠妇的分布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沙漠上到处是不毛之地,靠近水源的地方会出现绿洲大雨过后,蚯蚓纷纷从土壤中爬出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关系)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生物关系举例蚂蚁合作搬运食物繁殖期间,雄狒狒为争夺雌狒狒而斗争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蛔虫寄生在人的肠道中『图解助记』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对小麦的作用(1)没有阳光、空气和水,小麦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温度过低,小麦种子不能萌发或者生长缓慢。『生物文学』有关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诗词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对生物的影响)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对水的影响)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温度对水的影响)4.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阳光对生物的影响)5.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水对生物的影响)『易错易混』1、寄生和共生的区别判断寄生和共生的关键在于观察两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分析这种关系对双方的影响。如果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那里获取利益而对后者造成损害,则为寄生关系;如果双方都能从这种关系中获得好处或至少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害,则为共生关系。举例: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从人体吸收营养,对人体造成损害;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氮素,而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生存环境和营养物质。2、捕食和竞争的区别判断捕食和竞争关系的关键在于观察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结果,分析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捕食行为或是对有限资源的争夺。►考向01生态因素的判断(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新情境】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中华民族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变式1】【新情境】生物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作为一种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海洋牧场像放牧牛羊一样,利用自然海洋环境、规模化渔业设施,在海上“造田”。技术人员发现,越往大海深处,藻类植物就越少,这给养殖带来一定的困难。大海深处藻类植物分布较少,影响藻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无机盐【变式2】【新情境】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诗句中的鼠与雀、狐与兔之间的关系分别是()A.仅捕食 B.仅竞争C.合作和捕食 D.竞争和捕食【变式3】小明游峨眉山时发现景区植被的分布特点为:山脚多为常绿阔叶林,山腰则是落叶阔叶林,而到山顶大多是针叶林。影响植被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空气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类型举例生物能环境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生物能环境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沙漠中的植物叶退化成针状,根往往扎得很深,能够防风固沙『备考锦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判断影响影响适应、影响、改变生物环境统一整体关系图示:判断方法:①环境因素先发生变化,生物后发生变化→环境影响生物(如“雨露滋润和苗壮”)②生物先进行活动,周围环境后发生变化→生物影响变化(如“千里之提,溃于蚁穴”)③生物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生物适应环境(如“骆驼和骆驼刺生活在缺水的荒漠中”)►考向0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神农架山间的一种野菊花,能发出阵阵芳香,当被移栽到其他地方后,就不能散发香味。由此可见(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适应生物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变式1】【新情境】文学谚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俗语“麦怕清明连夜雨,稻怕寒露一朝霜”体现的生物学观念是()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D.生物之间会相互影响【变式2】【新情境】文学谚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体现了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是(

)A.温度和水分 B.水和无机盐C.无机盐和有机物 D.水和有机物【变式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树在农历二月长出新叶,影响它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空气 B.水分 C.温度 D.土壤【答案】C【解析】“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农历二月温度回升,柳树长出新叶,因此,影响它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考向0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荒漠空气干燥,高度缺雨、昼夜温差大。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的适应性推测,错误的是(

)A.一年生植物大多在雨季生命力旺盛,迅速完成生命周期B.仙人掌等植物具肥厚的肉质茎,以储存水适应荒漠环境C.植物大多数气孔白天张开,夜间关闭,有利于光合作用D.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减少水分蒸发【变式1】沙漠中的植物叶片大都细小。这是因为叶片小()A.有利于减小对风的阻力B.有利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C.有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D.有利于植物减少水分的蒸发【变式2】桉树是一种能够“驾驭火灾”的植物,不仅能在火灾中生存,也能在火灾后迅速重生。植物在周期性火灾中能够生存下来,说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依赖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与生物相互影响【变式3】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案例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B.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考向0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炎热的夏季,校园里的香樟树下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这主要体现了()A.生物适应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影响环境D.适应具有普遍性【变式1】蚯蚓能疏松土壤,产生的粪便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分析,下列与之相同的是(

)A.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B.海豹的皮下脂肪非常厚C.野兔随季节换毛D.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变式2】【新情境】文学谚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谚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C.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D.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变式3】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非生物因素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只能适应环境C.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起赤潮,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D.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茎长的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考点四科学探究1、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概念观察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借助、、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和调,并制定合理的。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调查过程中要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实验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模拟实验指通过模仿实验或实验的某些来进行实验,以探寻有机体在此种模拟情境下的和反应,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他方法比较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事物或现象来揭示其属性的方法‌。它通过将具有相似因素但性质不同的物体或对象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以揭示它们的本质差异。科学推测是指根据已有,通过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看法。测量法指根据某一规则给测量对象的某些特性分配的研究方法。它是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量表等工具来完成。文献法是通过查阅、整理、分析已有的,以研究某一问题或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方法‌。二、科学探究过程1、科学探究的六大环节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表达与交流。2、设计对照实验的三个基本原则。①单一变量原则:每组对照实验只有个变量,实验设计的其他条件是的。②对照原则:实验要设置组和组,其中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即接近自然状态的组为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即人为控制变量的组为组。③重复原则:一般选取多个实验对象并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求取。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作出的假设是。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和

两种环境,以便对照。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

值。用10只的目的是;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4、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

,需要给鼠妇提供

两种环境。5、在实验结束后,应该这样处理鼠妇:。『强记口诀』01科学探究步骤口诀‌提出问题问原因,猜想假设要大胆;设计实验定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它;收集证据细分析,得出结论靠数据;评估交流不可少,探究过程要完整。02‌实验设计原则口诀‌对照原则要记牢,单一变量控制好;等量原则不可少,实验重复更可靠;科学原理为依据,实验设计要合理。『备考锦囊』科学探究方法的选择认知生物的形态、行为选择观察法;认知生物的结构、生理等选择实验法;认知生物的种类、生存环境等选择调查法;认知未知且周围不存在的生物选择文献法;认知过去的、不能重演的变化过程用模拟法、推测法。『易错易混』1、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关键在于理解两者的定义和实验设计原则。实验组是接受特定处理或条件的组别,而对照组是不接受特定处理,作为比较标准的组别。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实验组的变量或因素被操纵或改变,以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对照组则保持不变,作为参照。2、对照组和重复组的区别‌目的不同‌:‌对照组‌:是实验对象中一个被随机选择的子集,其中的个体没有特殊待遇,用于确定操作或某些变量是否产生了作用‌。‌重复组‌:在同一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独立实验,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设置方式不同‌:‌对照组‌:通常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观察实验处理的效果。‌重复组‌: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对相同试样进行多次测试,或设置多个平行组进行实验。3、调查和观察的区别观察法更注重直接观察和记录,而调查法则更侧重于通过不同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获取更深层次的认识‌。如通过肉眼去发现马和驴的形态区别、用显微镜发现细胞的结构等使用的科学方法是观察,而利用记录统计等手段分析一块草地上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就是调查。►考向01科学探究的方法(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科学家在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主要采取的科学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模型法 D.调查法【变式1】东营市被誉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为及时掌握东方白鹳的动态变化情况,科研人员对东方白鹤的个体数量和雌雄比例进行了统计,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调查法 B.文献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变式2】进行生物学研究有许多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某同学想要调查校园内的植物种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调查前需明确调查目的,制订调查方案B.需要实地调查、收集信息,并做好记录C.调查过程中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种类D.要对调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变式3】【新情境】再现学习场景生物小组的同学要去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四位同学进行了分工,在分工时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原来他们是为了记录的事儿,你认为他们设计的记录方法不正确的是()A.要记录生物的数量B.要记录生物的名称C.要记录生物的生活特点D.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忽略不计►考向02科学探究的过程(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滕州红荷湿地内哪种荷花的花期最长?B.峄城万亩石榴园内哪种石榴花最美?C.抱犊崮山上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D.台儿庄运河中哪种鱼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变式1】【新考法】实验情境为研究性格形成的机制,研究人员选取“负责任”母鼠(善于舔舐和清洁幼崽)和“不负责任”母鼠(不善于舔舐和清洁幼崽)进行亲子抚养实验,观察幼崽成年后的性格特点,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幼崽来源抚养方式幼崽成年后性格特点1“负责任”母鼠的幼崽“负责任”母鼠抚养安静,放松2“不负责任”母鼠的幼崽“不负责任”母鼠抚养敏感、紧张3“负责任”母鼠的幼崽“不负责任”母鼠抚养敏感、紧张4“不负责任”母鼠的幼崽?安静,放松A.本实验的变量是母鼠的抚养方式B.组别4的抚养方式是“负责任”母鼠抚养C.实验结果说明幼崽成年后的性格特点与其生母无关D.实验启示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利于其形成良好的性格【变式2】【实验情境】某兴趣小组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探究,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饲料实验结果甲正常蝌蚪池塘水普通饲料正常发育成正常的成蛙乙正常蝌蚪①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提前发育成很小的成蛙丙破坏甲状腺的蝌蚪池塘水普通饲料停止发育丁破坏甲状腺的蝌蚪池塘水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正常发育成正常的成蛙A.甲、乙、丙、丁四组蝌蚪,除表中列出不同处理外,还要求它们的数量、大小、生长发育状况必须相同,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B.表中的①是池塘水。甲、乙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甲状腺激素C.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D.通过本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变式3】【新考法】数据分析海南果农开展火龙果促花增产实验,探究夜晚不同时间段使用LED灯照明的增产效果,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对照组实验组甲乙丙丁夜晚照明时间段①18:30〜22:3022:30〜02:3002:30〜06:30果实产量(千克/公顷)1980469394742940A.①的处理是夜晚无照明 B.各实验组的照明时长相同C.增产效果乙>丙>丁 D.丙组处理方法最具推广价值►考向0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实验情境】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使用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有缺陷的实验装置,小萱同学对该实验设计提出了下列修正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A.纸盒上面全都用玻璃板盖住B.将纸盒放在冰箱-2℃的冷冻室内C.纸盒的底部全都铺上细湿土D.10只鼠妇太多,改成2只【变式1】某课外小组为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是(

)鼠妇数量光照温度湿度第1组1只明亮适宜潮湿第2组1只阴暗适宜干燥A.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