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件-19.三一一 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_第1页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件-19.三一一 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_第2页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件-19.三一一 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_第3页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件-19.三一一 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_第4页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件-19.三一一 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模块三

项目一

任务一01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

2.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的正确方法。

能力目标:

1.根据婴幼儿的情况,选择检查方法;

2.能够给0~1岁、1~2岁、2~3岁的婴幼儿进行常用护理技术。

素质目标:

能在操作中关心和保护好幼儿,树立起精技善育的照护理念,认同敬业、友善的价值观,发扬责任心、爱心、细心的职业精神。

一、测量体温

体温表为测量身体温度的工具,是一种水银温度计。接触人体后,水银柱遇热上升,水银线所至的刻度就是体温度数。体温表有腋表、口表和肛表三种,由于人体各部位温度不一样,使用腋表、口表和肛表所测到的体温会有差异,一般依次递增0.5℃。腋下测温安全卫生,是测试婴幼儿体温较适宜的办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测体温前,先要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在35℃刻度线以下,平视确定。如果超过了35℃,可用一只手捏住没有水银的一端,向下向外轻轻甩几下,使水银柱在35℃刻度线以下。一、测量体温

(2)测量时先松解婴幼儿的上衣或从宽松的衣领进入,用毛巾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顶部,手臂夹紧,上臂紧贴在胸部侧面或将手臂放在胸部,保持水银端在腋窝内。

(3)5~10分钟后取出,双眼和体温表同一水平面读数记录。常以不超过37.3℃为正常范围。一、测量体温二、测脉搏

脉搏是左心室收缩、血液流经动脉时所产生的波动,估计脉搏数即代表心率。数脉搏常选用较表浅的动脉,手腕部靠拇指的桡动脉是最常用的部位,将手指放置在桡动脉上方可以感觉到脉搏的跳动,通过计算一分钟内脉搏的跳动次数来获取最终结果。

在测量脉搏时,被测量者应安静一会再开始测量,以免由于活动和过度兴奋等因素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测试时,可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轻轻按于桡动脉或颞浅动脉、股动脉处,观察脉率、节律及强弱。连测3次10秒钟的脉搏,其中2次相同并与另1次不超过1次脉跳时,可认为婴幼儿已处于安静状态,然后测一分钟脉搏数。正常婴幼儿脉搏数为:新生儿120~140次/分,1岁以下110~130次/分,2~3岁100~120次/分。二、测脉搏三、测呼吸

婴幼儿呈腹式呼吸,测试时可将手放在婴幼儿胸腹部,或直接观察呼吸时胸腹起伏的次数,一起一伏计算为一次呼吸,计算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如患儿呼吸表浅,可用一手轻轻抚腹部随呼吸运动或可用棉花纤维放在婴幼儿鼻孔口,观察棉花纤维来回活动的次数来计算呼吸次数。正常来说,新生儿呼吸40~50次/分,1岁以下30~40次/分,2~3岁25~30次/分。测呼吸时需要在婴幼儿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哭闹、咳嗽、运动均会加快呼吸频率且难以测量。四、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幼儿发热时常用的一种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如果患儿体温升至38.5℃以上,就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一)温水擦浴(二)头部冷敷五、热敷法

热敷是常见的物理疗法,适用于疖肿初起时,热敷能使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有消炎、消肿,减轻疼痛及保暖的作用。常用热水把毛巾浸湿并拧干,置于需热敷的部位,上面盖上干毛巾或棉布保持热度,温度以小儿感觉不烫及能耐受为原则。一般5分钟左右,更换一次毛巾,每次敷15—20分钟。另一种用热水袋,将约为50-60℃的热水灌入热水袋2/3左右,排出袋内气体,拧紧盖子,检查有无漏水后,装进布套或用毛巾裹好,放在需要热敷的部位。

一般婴幼儿的药物是片剂、粉剂、水剂之类。片剂,婴儿服药时可将药片研碎成粉末,用少量温水溶解,可以加糖水喂服,喂时把婴儿头部抬高或抱起婴儿,用滴管喂服,以避免呛咳。若使用小勺子喂药时,将勺子从婴幼儿的口嘴角处顺着口颊方向将药液缓缓倒入口腔,用勺底压住舌面,待药液咽下再将勺子撤出。不可捏住鼻子灌药。若小儿出现不吞咽,可用拇指和食指轻捏小儿两侧面颊,使其吞咽。若是2~3岁以上的儿童,鼓励并教会其自己吃药。六、喂药

用药前,要检查药物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及用药说明,避免出错。操作者滴眼药水前后,都要洗净双手;婴幼儿眼部有分泌物,最好使用消毒棉签擦拭干净,也可用干洁毛巾或柔软纸巾擦净;滴眼药水时,采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略后仰,叮嘱婴幼儿眼睛向上看;用左手食指、拇指轻轻分开上下眼睑或只用大拇指轻轻牵引下眼皮,右手拿滴药瓶,药瓶口离眼睑1—2cm远,将药液滴在下眼皮内,不能直接滴在角膜上,每次1~2滴,滴后让婴幼儿闭上眼睛,用拇指食指轻提上眼皮,叮嘱婴幼儿稍稍转动眼球,使药液均匀布满眼内,闭眼休息3~5分钟。七、滴眼药水

滴鼻药液前,应将婴幼儿鼻腔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滴鼻药液时,一般采用仰卧位并用枕头垫于肩下,呈垂直倾斜,鼻孔朝上,慢慢地将药液滴入鼻孔;或采取坐位身体靠在椅背,头向后仰,使鼻孔向上,避免药水通过鼻咽部流入口腔或仅滴到鼻孔外口。右手持药瓶,距离鼻孔1~2cm处将药液滴入鼻孔,每侧鼻孔2~3滴,滴完后用手轻轻捏压双侧鼻翼数下,以便使药液与鼻腔黏膜充分接触。滴药后婴幼儿应保持原姿势3~5分钟。八、滴鼻药液

药物使用要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用药。滴耳时,采取坐位侧偏头或幼儿侧卧于床上,患耳朝上,擦净外耳道脓液,抓住耳垂拉向后下方,使耳道变直,右手持药瓶将药水沿外耳道后壁缓缓流入耳内,滴入规定滴数,令患儿保持原姿势3~5分钟,并轻轻压揉耳屏,通过外力作用使药液进入耳道患处。注意滴管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滴管被污染。九、滴耳药液十、简易通便法(一)肥皂条通便法

将普通肥皂切成2~3cm、直径1~1.5cm的圆锥形细条,在温水中浸泡一会,慢慢塞入肛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