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5 化学反应的限度-2022-2023学年上海市高二化学同步考点归纳与测试(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_第1页
考点05 化学反应的限度-2022-2023学年上海市高二化学同步考点归纳与测试(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_第2页
考点05 化学反应的限度-2022-2023学年上海市高二化学同步考点归纳与测试(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_第3页
考点05 化学反应的限度-2022-2023学年上海市高二化学同步考点归纳与测试(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_第4页
考点05 化学反应的限度-2022-2023学年上海市高二化学同步考点归纳与测试(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5化学反应的限度【核心考点梳理】有些化学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如合成氨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究竟有多少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能否提高转化的程度?这对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节我们将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化学平衡状态。一、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是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可进行的最大限度。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人们常常需要知道,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多少反应物转化成了生成物,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又有怎样的定量关系。下面以可逆反应:H2(g)+I2(g)⇌2HI(g)为例,来了解平衡状态时各物质平衡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分别在五个1L密闭容器里通入不同物质的量的H2、I2和HI。将五个密闭容器都加热到457.6℃,经过足够的时间使它们的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并测得各物质的平衡浓度,数据如表所示。H2(g)+I2(g)⇌2HI(g)反应中起始和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457.6℃)1、化学平衡常数结果表明,达到平衡时,[HI]2/[H2][I2]的数值接近一个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也无论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大小,当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2、化学平衡常数的表示化学平衡常数是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限度的物理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aA+bB⇌cC+dD,一定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D]d/[A]a[B]b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必须与化学方程式相对应。在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反应中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因为水的浓度被视为常数。当有固体和纯液体参与反应时,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也不写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3、书写表达: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1)CO(g)+2H2(g)⇌CH3OH(g)K=[CH3OH]/[CO][H2]2(2)3Fe(s)+4H2O(g)⇌Fe3O4(s)+4H2(g)K=[H2]/[H2O]44、K值与反应的程度根据K的大小,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表示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之越小。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5,通常认为该反应可以进行得较完全;相反,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10—5,则认为这个反应进行的程度非常小。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发生变化,平衡常数也随之变化,所以使用时一定要注明反应温度。5、可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除平衡常数外,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还可以用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α)表示:α=(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反应物的平衡浓度×100%二、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动态平衡,当反应物的浓度、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化学平衡会被破坏,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直至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借助平衡常数可用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aA+bB=cC+dD,一定温度下,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用符号Q表示,即:Q=cc(C)cd(D)/ca(A)cb(B)。1、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商比较与化学平衡可以用一定温度下某一时刻反应的浓度商Q与平衡常数K进行比较,来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如果Q=K,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如果Q<K,说明反应朝正反应方向进行,直到Q=K;如果Q>K,说明反应朝逆反应方向进行,直到Q=K。增加反应物浓度或降低生成物浓度,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降低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浓度,可以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例如,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平衡浓度依次为[N2]、[H2]和[NH3],平衡常数和反应物、生成物的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为:K=(NH3)2/(N2)(H2)3如果此时在反应体系内再增加氮气,使其浓度达到平衡时的2倍,即c(N2)=2[N2],其他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于是Q=1/2K,所以Q<K,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对于合成氨的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将生成的氨及时分离,平衡会怎样移动?用Q与K说明与归纳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改变了平衡常数。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直至体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直至体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对于放热反应而言,温度升高,平衡朝向反应物方向移动,此时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降低温度,K值则增大;对于吸热反应而言,温度升高,平衡朝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此时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降低温度,K值则减小;那么,如果反应体系的压强发生变化,又会如何影响化学平衡呢?3、实验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NO2和N2O4的气体压强实验在比色皿(45mm×12.5mm×12.5mm)中,充满NO2和N2O4混合气体,并用带有专用阀的橡胶塞塞紧。在阀上连接同样收集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注射器。将比色皿放入色度传感器中,选择410nm波长测吸光度。将注射器内的气体迅速推入比色皿后,关闭阀,测吸光度的变化。再将比色皿内气体迅速用注射器吸入并立即关闭阀,测量吸光度的变化。2NO2(g)⇌N2O4(g)(红棕色)(无色)相应波长吸收情况反映了气体颜色的深浅,吸光度越大表示气体的颜色越深。从曲线上看,迅速加压后,气体的颜色迅速加深,随后变浅,重新平衡后的颜色较原颜色深;压强降低后,气体的颜色迅速变浅,随后加深,重新平衡后的颜色较原颜色浅。色度传感器测NO2和N2O4混合气体吸光度压强改变后混合气体吸光度的变化问题:增大或减小压强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为何会如此变化?(2)压强与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由此可见,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没有变化,增大或减小压强就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或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平衡移动原理,也称勒夏特列原理。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可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使反应物的转化率达到或接近理论值,这体现了化学理论对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指导作用。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对含有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的密闭容器加热时,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在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

数K=1.0,若将2molCO、3molH2O、2molCO2和2molH2的

气体混合物加热到800℃,问此时该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反应达

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设密闭容器的体积为V,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因此Q<K,所以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关系应该满足平衡常数关系式,

必须首先列出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设平衡时CO转化为CO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有

CO(g)+H2O(g)⇌CO2(g)+H2(g)

平衡时物质的量2—x3—x2+x2+x

将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2—0.22)mol=1.78mol;H2O的物质的量为:

(3—0.22)mol=2.78mol;CO2的物质的量为:(2+0.22)mol=2.22mol;

H2的物质的量为:(2+0.22)mol=2.22mol。【核心归纳】一、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与反应物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达到平衡时:K=(3)K的意义平衡常数是表明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最大程度(即反应限度)的特征值,一般可认为,K越大,表示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对反应物浓度的比值越大,也就是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之,K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4)影响K的因素:仅受温度影响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5)平衡常数K的应用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若用起始时各物质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用Q表示)与K比较,可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当Q=K时,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当Q>K时,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当Q<K时,可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二、化工生产中的化学平衡(1)合成氨的反应原理:N2(g)+3H2(g)2NH3(g)+Q合成氨工业条件:高温——加快反应速率,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高。催化剂铁触媒——加快反应速率高压——使平衡向正反应,同时加快反应速率循环利用——减少成本及时分离氨气——使平衡向正反应,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注意不能加快反应速率)(2)SO3的反应原理:2SO2(g)+O2(g)2SO3(g)△Q=196.6kJ/mol硫酸工业条件:高温——加快反应速率,在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高催化剂V2O5——加快反应速率常压——常压下转化率已经很高了,高压设备要求高,降低成本【必备知识基础练】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粉末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温度(℃)15.020.025.030.035.0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平衡气体总浓度(×2.43.44.86.89.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C.25℃时平衡常数的值K≈1.6×10−8

D.再加入少量

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实验编号温度/℃平衡常数/mo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SOSO1TK42x0.862TK420.4y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在前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0.2 mol·L−1·min−1

B.T1、T2的关系:T1>T2

将一定量纯净的X置于某10 L容积恒定的真空容器中(假设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X(s)⇌2Y(g)+Z(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分解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15.025.030.035.0K/(×0.2051.644.6810.8A.该反应在高温下可能自发

B.若气体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时表示反应达平衡状态

C.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再次达平衡后,n(X)比原平衡大

D.35℃时,达平衡时,X分解了0.02 mol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 LA.实验c,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v(AX3)=2.0×10−4mol⋅L−1⋅min

B.实验a,用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为100高温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K=c平(CO)·c平(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B.升高温度【关键能力提升练】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N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A.将1.0 mol氮气、3.0 mol氢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 kJ

B.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

C.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

D.有I~IV四个体积均为0.5L的恒容密闭容器,在I、II、III中按不同投料比(Z)充入HCl和O2(如表),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容器起始时T/℃n(HCl)/molZI3000.25aII3000.25bIII3000.254A.△H<0,a>4>b

B.容器III某时刻处在R点,则R点的v 正>v 逆,压强:p(R)>p(Q)

C.3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64

D.若起始时,在容器IV中充入0.25 mol Cl在0.5 L容器Ⅳ中只充入0.25 mol Cl2和0.25 mol H2O(g),等效于在0.5 L容器中充入0.5 mol HCl和0.1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