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耀州窑青釉飞鱼形水盂(北宋官窑中辽代风格器物)辽代三彩器(仿唐三彩)
这些“山寨品”是落后还是智慧?为什么大家互相模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学”与“战”中的文明共生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Q1:什么是并立?几个政权同时存在,且实力相当。Q2:公元1111年前后,出现了哪些并立的政权?西夏辽北宋Q3:为什么西州回鹘等不算在并立里?朝贡关系西夏辽北宋任务一:请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以下政权的相关信息。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民族都城辽(契丹)北宋西夏10世纪初(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临潢府960年赵匡胤汉族开封(东京)11世纪前期(1038年)元昊党项族兴庆府Q4:辽、西夏为什么能够与北宋并立?壹
崛起密码
—辽与西夏的“学霸笔记”1.辽的建立与发展
“白马青牛”的传说——契丹族的历史记忆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huang)河而下,遇于木叶之山,顾合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是生八子,各居分地,号八部落。——《辽史》卷37:《志第七·地理志》【注释】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逐猎往来,居无常处。——《旧唐书》卷199:《北狄传·契丹》狩猎为生、游牧生活Q4:以上材料说明契丹人的生活方式是?契丹人引马图1.辽的建立与发展Q5:为什么部分契丹人放弃自由放牧,选择农耕定居?唐末时,汉人北上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至太祖平诸弟之乱,弥兵轻赋,专意于农。”——《辽史·食货志》大同东风里辽墓“农耕图”9世纪后期916年契丹逐渐从事农耕,建筑房屋、城邑、学会了冶铁、纺织。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1.辽的建立与发展唐货币契丹货币(阿保机)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做文字数千。——《书史会要》卷8契丹文字【材料研读】宋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志》材料反映了辽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路?蕃汉分治的思路。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不仅促进了契丹社会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2.西夏的建立与发展唐末1038年帮唐王朝平叛有功,被赐李姓。元昊建立大夏政权,史称西夏。仿效唐朝制度,定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党项,原属羌人的一支,唐朝时,集中到今甘肃、陕西、宁夏一带,与中原文化交流渐多。2.西夏的建立与发展唐末1038年帮唐王朝平叛有功,被赐李姓。元昊建立大夏政权,史称西夏。仿效唐朝制度,定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党项,原属羌人的一支,唐朝时,集中到今甘肃、陕西、宁夏一带,与中原文化交流渐多。西夏货币
西夏买牛契约西夏文敕牌3.辽与西夏发展的共同原因Q6:辽与西夏能够强大起来,与北宋并立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原因: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发展生产、创制文字等。1111年政权并立形势图宋神宗:“北有狂虏,西有黠羌。……二虏之势……比之汉、唐,尤强盛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贰
战和交织
—民族交往中的交流碰撞1.辽与北宋的和战关系相关史事: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又称为幽云十六州。指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域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自古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边境天然的防御阵地。五代十国时,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为了当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称小自己十岁的辽太宗为父,求得契丹援兵,灭掉后唐,建立后晋。Q7:割让燕云十六州对中原王朝有何影响?使中原王朝从此失去长城、燕山屏障,河北大平原无险可守,契丹可长驱直下,后晋后来也是因此被灭的。壹贰叁肆壹贰叁壹贰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宋太祖: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北宋攻辽失败,采取军事防御状态
宋真宗: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宋辽议和,后保持百余年和平局面。任务二:依据教材p50-51,总结不同历史时期辽与宋的和战关系:战和战和1.辽与北宋的和战关系1.辽与北宋的和战关系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小小军事家:结合课本,完成下面的战争报告。攻方:守方:1004年(宋真宗时)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宋军打退辽军,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澶州之战——澶渊之盟1.辽与北宋的和战关系Q8:为何北宋打退辽军,要与辽军议和?而非一鼓作气收回燕云十六州?军事:双方力不从心宋建国的第一要务即须裁抑兵权。……大河(即黄河)北岸的(辽军)铁骑,长驱南下,更没有天然之屏障。——钱穆《国史大纲》如果看战场形势的话,辽朝是悬军深入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他的补给线跟不上。除此之外,他们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都没拿下来,大城市一个都没有拿下来。
——纪录片《中国通史》1.辽与北宋的和战关系“澶渊之盟”盟约内容:1.双方约为兄弟之国。2.双方撤军,各守疆界。3.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4.在边境开设榷场(p52),开展互市贸易。Q9:你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呢?1.辽与北宋的和战关系材料一: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三: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从这一角度上说)对双方都是划算的。——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Q9:你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呢?对于北宋:是一个较为屈辱的和约,岁币也成为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
它同时使得北宋获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局面。对于辽:不仅获得了长时间安定局面,还有大量岁币,极大促进发展。对于中华民族:澶渊之盟使双方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环节,展开频繁交流,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西夏与北宋的和战关系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赐,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民族交融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任务三:依据教材p51,自主回答下列问题:2.西夏与北宋的和战关系
异同对比澶渊之盟与宋夏和议的异同?宋与辽结成兄弟之国;西夏向宋称臣双方都维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交融。宋王朝要给两国钱物,加重百姓负担。【想一想】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反映了北宋怎样的政策?北宋守内虚外的政策,即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崇文抑武,把巩固政权当做头等大事;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采取消极防御政策,多是用财物换和平。
3.和战关系下的民族融合
契丹鸡冠壶(契丹皮革造型结合宋朝瓷器)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备茶图
西夏官员图契丹贵族自称“轩辕黄帝之裔”。——《耶律羽之墓志》这一时期虽然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但是以和为主。各民族政权在相互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交融,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奠定了基础。
1.“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A.是一个完全平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6262.2-2025信息技术抽象语法记法一(ASN.1)第2部分:信息客体规范
- 笔记重点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长期投入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项目团队绩效管理的考试题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探索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行业背景与变化趋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理解与运用试题及答案
- 财务报告审核技巧试题及答案2025
- 注册会计师考试学术研究对提高专业素养的贡献探讨试题及答案
- 项目目标与设计思路的有效结合试题及答案
- 员工心理健康与支持措施计划
- 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库(含答案)
- 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手册+记录表卡
- 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JT-T-1184-2018城市公共汽电车企业运营成本测算规范
- 18篮球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 JBT 14585-2024 信号蝶阀(正式版)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高清版)WST 402-2024 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 围墙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性发育异常疾病课件
- 清水河储能电站施工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