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专题三现代文阅读第18讲说明文语言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考查形式►命题趋势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知识点一提问形式知识点二思路分析知识点三答题模板知识点四课文举例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考向1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考向2加点词能否删除一、课标要求1.理解词句意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包括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以及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效果等,能够分析词语和句子对准确表达说明内容的重要性。2把握语言特点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洁、严密等特点,能够识别并分析文中体现这些特点的词句,如限制性词语、修饰性词语的使用,体会其对说明事物或事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能欣赏说明文在准确前提下的生动性表达。二、考查形式及命题趋势考查题型内容要点命题趋势词语类词语能否替换、词语能否删去、指代内容理解1.选文方面:多取材于社会热点和新的科学发现。2.能力考查方面:更关注学生的学科思维过程,如分析、推理、归纳、探究等能力。句子及语言风格类要求考生赏析文章的语言风格,是平实还是生动,或者两者兼具,并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一、提问形式1.文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2.第×段中加点词语“××”能否换成“××”?请说明理由。3.请分析第×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加点字词有何作用?5.本文引用俗语、诗歌、神话传说有什么作用?6.“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含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7.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或生动特点的词语并简要分析。二、思路分析说明文对语言品味的要求,重在表达的准确严密和生动形象上,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1.体现准确性和严密性。①若是句子,则需分析句子的特点,看是否运用了某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等。若是词语,则需体会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分析它在句子中的具体限定作用,例如对什么事物做了修饰、限制、或者修饰、限制了事物的什么特点等。②总结说明,该句/词整体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严密性)。答题规范:“xx”一词(字)表示……(限制范围、程度等),突出强调了……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体现生动形象性。①从语言风格角度分析。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含蓄凝练、文辞优美或富有生活气息、质朴自然、清新活泼等特点。②从修辞角度分析。例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当作人来写,写出了……的特点。③从句式、用词角度分析。句式有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用词一般可分析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④总结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答题规范:“xx”一词在文中起……作用,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三、答题模板1.词语作用类:“xx”的意思是……,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能否替换类:不可以。“××”一词的意思是……,所换词语的意思是……,替换后意思有所改变,不符合实际(或没原文形象生动)。3.能否删去类:不能删去。如果删去“××”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用了“××”一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4.指代内容类: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5.引用作用类:从内容上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文学性或增添了文章的神奇色彩(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从结构上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或者是引出说明对象。6.语言特色赏析类:文中xx句,xx词,运用了xx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等),生动形象说明了……,极富感染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四、课文举例以《中国石拱桥》为例,“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中的“比较”一词。提问:“比较”一词能否删掉?思路分析:“比较”表程度,若删掉,就变成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早,表意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难以确切界定石拱桥就是最早出现的桥梁类型之一。答题:不能删去。如果删去“比较”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早”,显得太绝对;用了“比较”一词,准确地说明了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时间是相对较早的,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常见修饰限制性词语1.表程度:主要、近、极、几乎、比较、相当、更、最很大程度上、稍微举例:“几乎”起限制性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xx差不多是xx,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表推测或估计:大概、大约、左右、也许、可能。举例:“可能、大约、左右”起限制性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xx只是估计,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表时间:到那个时候、当时、刚刚、迄今、目前、自古以来举例:“当时”限定了时间,只说明了xx当时是xx,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表频率:往往、经常、常常、通常、总是、有时、一般。举例:“通常”起限制性作用,表示xx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表范围:全、都、大部分、大多数、大面积、少数。举例:“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表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举例:“之一”起限制性作用,表明xx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xx就成了唯一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7.关联词语: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2024·宁夏银川·三模)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大漠孤烟直,“烟”是什么烟?于鹏翔①在宁夏的黄河岸边,有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叫作沙坡头。据说,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当年经过这里,写下了著名的《使至塞上》。②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你有没有想过,“大漠孤烟直”到底是诗人的想象,还是他亲眼看到的情景呢?若是他亲眼所见,那什么烟能孤零零地、笔直地上升呢?③其实我们很容易想到,塞外黄沙漫天、植被稀少,能形成烟的一般有两种情况:生活中的炊烟和军事中的狼烟。④什么是炊烟呢?生活在城市里的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在一些地区,人们做饭还是要用木柴来生火的。木柴在刚开始点燃时因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浓烟,这些浓烟通过烟囱排到室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炊烟了。⑤大漠中会有炊烟吗?我们印象中的大漠都是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照理来说这样的地方应该不会有人居住啊。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后面那句“长河落日圆”。在戈壁沙漠中有一条大河,是生命之河,周围很可能会有绿洲。在干旱地区,绿洲是不少动植物生活的地方,很可能有人居住。翻开中国地图,你会看到新疆南部有一片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沙漠的周边就有很多河,比如著名的塔里木河。河水周围就会形成沙漠绿洲,人在此居住就形成了村庄甚至城市,比如阿克苏市、和田市等。⑥由此可见,王维站在河边望见远处有炊烟是有可能的。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狼烟吧?狼烟又叫烽燧——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是古代战争时期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长城上的烽火台就是当时用来点燃狼烟的地方。实际上,用狼粪点火并不会产生很多的烟雾,狼粪甚至比不上更常见的牛、羊这些食草动物的干粪。⑦根据研究,狼烟名字的由来更可能是因为当时与中原民族打仗的少数民族多以狼为图腾,他们被称为狼兵,而他们的将领被称为狼主,所以示警的烽火被称为狼烟。考古学家们发现古时候点烽火更多是使用胡杨、红柳、骆驼草等干枯的植物。⑧那王维当时看到的孤烟会是烽火狼烟吗?作为传递敌情的方法,狼烟并不是随意点燃的,不同的烽火数目代表了不同的含义。点燃一个烽火在汉代代表了“看见敌情”,但在明代的关外,代表了“来袭敌人在1~100人”。王维巡视凉州的时候并无战争,此时放狼烟就成了“烽火戏诸侯”了,谎报军情可是大罪。⑨还有一种情况,当时边疆也有每日点平安火的习俗。陆游在《秋波媚》中说“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这里的“烽火”说的就是平安火。宋代古籍《清波杂志》中记载,每日平安,沿江的烽火台会于发更时(打更于晚上7点开始)举火一把;每夜平安,则于次日天刚亮时举烟一把。王维看到的孤烟也很可能是平安火。⑩但无论是炊烟,还是代表平安的烽火,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大漠里孤烟难直!在大漠中烟能笔直地升腾,一定是因为风小,甚至没有风。但去过戈壁沙漠的人都知道,那里很少有没风的时候。一是因为戈壁沙漠地面比较平坦,风在吹过的时候没有任何阻挡,不仅可以吹很远,吹的时间还长;二是因为干燥的地方温差比较大——太阳晒得到的地方温度会很高,而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温度比较低。温差导致了气压差,而气压的差异又容易产生风——空气会从高气压的地方流向低气压的地方,像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这些流动的空气就是风。大漠容易产生风,风又不容易消失,那么孤烟在大漠中怎么才能直呢?⑪难道王维在沙漠中看到的不是真正的烟?那会是什么呢?在大漠中有一种天气现象叫作尘卷。⑫因为沙漠地区阳光强烈,但地面受热又不均匀,某个地方被加热得很厉害,空气就会受热不断上升,周围冷空气也就补充过来,最终会形成气旋、旋风。通俗来说就是一种小的龙卷风。在空气上升的过程中,地表的沙尘被卷到空中,就形成了尘烟。在沙漠中这种现象很常见。⑬为什么尘卷“孤”呢?很简单。既然是某一个地方空气受热上升,周围冷空气补充过来,集中到一处形成旋风,那么眼力所及的这一片空间之内,在同一个时间也就只能形成一个气旋尘柱,很难集中出现两个。而尘卷又为什么“直”呢?气旋本身就是一个活跃的上升气流,能抵御水平方向风的影响,所以尘卷会笔直地在戈壁沙漠中存在。⑭“大漠孤烟直”中的“烟”,可能是绿洲中牧民家里的袅袅炊烟,可能是向中原报平安的平安火,更有可能是大漠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尘卷,甚至有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景象。⑮这些“烟”会对飞行器造成影响吗?尘卷并不会影响中大型飞行器飞行,而炊烟与狼烟,对小型无人机都造成不了什么影响呢。阅读第⑦段,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根据研究,狼烟名字的由来更可能是因为当时与中原民族打仗的少数民族多以狼为图腾,他们被称为狼兵,而他们的将领被称为狼主,所以示警的烽火被称为狼烟。【答案】“根据研究”说明狼烟名字的由来有据可考,并非空穴来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解析】本题考查说明语言。“根据研究”明确指出了关于狼烟名字由来的说法是基于一定的科学探究和考证的,强调了这一观点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它向读者表明了后续关于狼烟名字由来的解释不是随意猜测或主观臆断的,而是有相关研究作为支撑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让读者能够更加信服这一解释,同时也凸显了作者在阐述观点时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程度。它使整个说明过程更加具有说服力,让读者感受到结论的得出是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而非泛泛而谈。考向一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024·山东烟台)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冬眠,动物御寒的“超能力”李天洋①冬天来临,当人们拿出棉衣御寒时,自然界的动植物也在用它们的方式准备过冬。冬眠,就是其中颇为特别的一种。冬眠可不是简单的睡眠,它不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也是前沿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热门。挑战生理极限的冬眠②生物学家发现,哺乳动物的冬眠历时4至7个月,为保证冬眠期间能生存下来,它们需要在入眠前以脂肪或食物的形式贮存大量能量:熊、睡鼠等动物依靠在夏、秋季积累于体内的脂肪;仓鼠、松鼠则选择在洞穴内贮存食物。③哺乳动物冬眠时,生命体征变化明显。比如体温迅速下降、代谢率大幅度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具体来说,冬眠时,北极黄鼠体温最低能降到-3℃,极地松鼠降到5℃,而熊的体温仅降到30℃,睡鼠的体温维持在20℃,这说明,冬眠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并不一定伴随着超低体温现象的出现。但在代谢率上,哺乳动物冬眠期间降低幅度均较大,熊降低50%左右,小型哺乳动物甚至降至1%。在心率和呼吸方面,熊的心率从每分钟55次降到10次,呼吸从每分钟8次降到一两次;多纹黄鼠的心率从每分钟200至300次降到三四次,呼吸从每分钟200次降到1次,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这对于一个生命有机体来说,能够让各个器官的运转迅速与之相适应,是一个非常艰难又高级的系统工程。④虽然在表象上,动物的“冬眠”和“睡眠”差不多,不吃不喝不动,但实际区别很大。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百余种动物被证实有冬眠现象,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类动物等。这些动物在自然常态睡眠时,代谢水平、心跳、呼吸等指标均会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而在冬眠时,这些指标则降幅很大,有的动物甚至降到濒临死亡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它们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帮助它们度过凛冽的冬季。冬眠可以说是动物通过节能方式应对“极限气候”的一种智慧和有效策略。人类期待获得冬眠“超能力”⑤近些年,随着癌症等医学难题陆续增多以及人类宇宙探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迫切地对动物特别是对哺乳动物的冬眠开展深入研究。人们想知道:为什么黄鼠在秋天体重激增而不得糖尿病?熊冬眠时不排泄为什么不会肾衰竭?极地松鼠在醒来后,为什么大脑没受损伤,也没有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科学家希望能尽快弄清楚动物冬眠的这些“超能力”,并应用到人类身上。⑥依托于信息传播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实例的出现和研究结果的发表给了科学家很大信心:人类自身或许真的具备冬眠的潜力。⑦2020年12月,西班牙、希腊学术研究团队在《人类学》期刊发表研究结果,他们在43万年前的人类骨骸中,找到了人类冬眠的证据,经断层扫描与显微镜观察,这些骨头与冬眠动物的骨头有相似的病变和损伤,也就是说,远古人类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寒冬的。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事实。远古人类是有冬眠的能力的,只不过后来自然环境变好,人类应对极端气候能力增强,不再需要通过冬眠这种方式过冬了,这个能力也就退化了。⑧在这些实例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人工冬眠”的概念应运而生,并率先在科幻电影中“实现”了。人们在《太空旅客》《流浪地球》等电影中可以看到,为了让太空旅行者完成漫长的星际航行,会把他们放进太空冬眠舱,以冬眠的方式延长他们的寿命。⑨为了让梦想尽快照进现实,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研发适用于太空以及医学方面的冬眠技术。⑩受变温动物冬眠时体内大半液体冻结,心跳、呼吸、血液流动和大脑活动停止,几个月后又活蹦乱跳的启发,科学家研究出了“人体冷冻法”,即在-196℃的低温下保存整个人体或头部,以期未来的科学技术能够将其复活。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这种尝试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1967年,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詹姆斯·贝德福德因癌症身亡几小时后,进行了遗体的冻存处理,保存至今。但有研究者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冬眠复苏后,无法证明储存大脑信息的神经通路是否完好,因此,靠冷冻来实现人工冬眠的道路不太顺畅。⑪研究的成果虽然不少,但如何将基于动物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人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未来,当科学家最终找到人类的冬眠开关时,将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星际航行带来全新的天地。(选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有删改)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事实。【答案】“极有可能”指的是有很大程度的可能性,但不是一定的。在文中指的是尽管远古人类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寒冬的这一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有很大程度上是事实,但不一定绝对是事实。“极有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先理解词语本义,再结合上下文分析其语境义,表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极有可能”指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但不是一定。根据上下文“远古人类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寒冬的。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事实”可知,这是科学家的推测,科学家认为远古人类有很大的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寒冬的,但是不能完全肯定,它不一定是事实。“极有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考向二加点词能否删除(2024·黑龙江)阅读《四季星空为何不同》一文,完成下面小题。四季星空为何不同①天文预报显示,木星合月、金星伴月、中秋满月等天象将在9月“扎堆”亮相。神秘的星空,静谧深邃又复杂多变——这其中,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开阔:亦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柔美沉醉:还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的情思期盼……②看似“静止”的星空,为何如此“多变”?事实上,虽说看上去“繁星满天”,但我们能看到在夜空中闪耀的,大多数是恒星,少部分是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中的行星。如果再细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些星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东向西发生“位移”,直至黎明时分,它们已渐渐落到了西边的地平线附近——若是用三脚架和相机来跟踪拍摄,还可以描绘出星星运行的轨迹。③群星之所以看起来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除了自转,地球还在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要走过约9.4亿公里的路程。这么长路程的跋涉,这样的时间流动,就好比从赤道前往两极,一路上的“风景”当然会千变万化——这也是一年四季星空各不相同的原因。④其实,夜空中的星星是否能被看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星星本身的亮度,亮度较暗的星星,即便离得近,也看不到;二是星星离地球有多远,离地球越远,越难被看到。因此,地球上能看到的星星都是那些距离不太远的星星。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更多的星星呢?除了要看当天气象方面的因素,最关键的是要看当时晚上位于地平线上的亮星有哪些。⑤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就像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贷款中介与代理合作协议范本
- 体育个人课题申报书
- 掌握项目管理考试的技能关键试题及答案
- 掌控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学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课题申报书 爱国
- 答题技巧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实战模拟注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企业如何打造强势品牌计划
- 透视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行业动态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技师考试中的重要问题及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4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发展研究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3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融媒体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60题)附答案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一起考”大联考(模拟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陕西办事处招聘笔试真题
- 商业地产项目整体经营方案
- 旅行社代订业务合同模板
-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A卷 基础夯实)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单元测试AB卷(含解析)
- 2025年4月自考13887经济学原理中级押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