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教学重点】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2.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细节决定成败”是一句俗语,也是一种哲理哲思,指的是讲究细节能决定事件的走向。这句话在咱们的写作中也同样适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为文章大大增色。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创作欲望。二、技法指导(一)技法回顾1.提出问题回顾《阿长和〈山海经〉》《山地回忆》《台阶》《卖油翁》几篇课文,说一说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2.成果展示《阿长和〈山海经〉》:阿长“大”字型的睡姿——感受到她的恼人;给“我”买“三哼经”——看出她很爱“我”。《山地回忆》:“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虽然女孩性格泼辣,但她似乎不经意之间“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的动作体现了她对战士的关心。《台阶》:父亲的脚底裂了很多干沟,沟里嵌了很多沙泥。洗完脚,倒出来的水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父亲辛勤,勤劳能干。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写出了父亲因突然变成了“有地位”的人而感到很不习惯,很不自在。《卖油翁》:卖油翁看到陈康肃公射箭,“睨之”“但微颔之”——看出他的心理。3.技法小结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对于表现人物有着重要作用。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刻画。不是所有的描写都叫做细节描写,只有那些于微小之处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态度,能够给予读者深刻印象的才可以称之为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进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创设环境氛围都离不开细节描写。常见的细节描写有: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神态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景物细节描写等。(二)技法指导阅读教材内容,说说要抓住细节要做到什么。明确:真实、典型、生动。1.提出问题结合教材示例及资料内容,说说怎么才能做到真实、典型、生动。2.成果展示(1)细节要真实。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父亲浮在雾里”“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运用细致真实的描写,将父亲勤劳能干,不辞劳苦的形象展现了出来。总结:①细致观察生活,抓取人物、事物、景物的细微、细小之处,从而找到真正的细节。②学会用心灵捕捉、记录外物带来的感悟。(2)细节要典型。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典型化的动作描写看出了阿长的睡相粗俗,令少年鲁迅苦不堪言,心生厌恶,也可能是白日太过劳累,以至于睡得很死。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长妈妈并不知道《山海经》这本书的正确书名,所以才说“有画儿的‘三哼经’”。长妈妈连书名都不是十分清楚,那么她去买这本书所遭遇到的困难就可想而知。然而她终究是把书买到了。这就凸显出了长妈妈对“我”的关爱之情。鲁迅在写作的时候特意这样写,其实是要表现成年后的他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总结:要做到细节典型,就要选取那些能够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情感,表现文章中心的细微之处,要服务于中心表达之需。(3)细节要生动。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睨之”侧着头斜着眼看,一副见惯不惊的样子。“但微颔之”可以看出卖油翁对于陈尧咨的射箭技术虽然表示赞许,但似乎不太在意。抓住神态细节,让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一棵桃树的树荫里坐着羡慕人家高台阶的父亲,柳枝随风飘拂,似乎在扰乱父亲的视线,也在扰乱父亲的信念,但是父亲依然目光坚定,一动一静的映衬里见出父亲渴望改变自己的殷切期待。生动的环境的描绘,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增添了色彩。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一连串动作的描写,将捕鸟的动作一步步展示在读者面前,生动可感。总结: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洁,运用多种手法,从多角度进行描写,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3.技法小结(1)怎样捕捉细节要学会调动各种感官观察世界。真实的细节来源于对生活的认真观察。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发现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之处的能力。还要学会用心灵捕捉、记录外物带给我们的感悟,养成反思、省悟的良好习惯。这种渗透个人独特体验的细节最鲜活、动人。(2)怎样表述细节可以遵循“聚焦、分解、还原、放大”的原则,把脑海中留存的印象、记录的素材加工创造为具体可感的画面。用语尽量准确、简洁,避免华丽空洞的语言。表述细节还有赖于良好的语感。在阅读中,要多精读、细读,学会咬文嚼字,培养自己对文字的敏感,为准确生动地表述细节培养语感。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所学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片段,总结技巧,以读促写,引导学生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知识迁移。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本册第一单元学习的是“写出人物特点”。拿出当时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来描写。根据下面的提示作些修改。提示:(1)注意加入一些能表现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或心理活动的细节。(2)带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细节描写的效果。2.过程安排(1)各小组成员明确任务要求,根据刚才总结的写作技巧进行修改。(2)写作完成后,与组内成员交流,依照评价量表评选出小组内的一篇优秀作品。(3)每组佳作的作者进行分享,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评价量表评价评选出班级优秀作品。评价量表标准评价建议优秀良好达标所添加细节内容真实可信所添加细节典型,可表现人物特点细节描写生动,描写角度多样3.成果展示教师展示参考佳作及设计理由。(1)修改前:期待已久的21天研学旅行终于到来,为了不耽误明天的行程,我早就将行李收拾妥当。可妈妈还是不放心,打开我的行李箱又检查了一遍,再次确认无误后才将行李箱慢慢合上了。第二天,我们很早就出发了。一路上,我被期待和兴奋笼罩着,完全忽视了妈妈眼底的落寞。就要登机了,爸爸把行李交给我,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声说:“加油!注意安全,多打!”我接过行李箱,点了点头准备离开,匆忙间我瞥见了妈妈那红红的眼眶,那里充满了不舍与担心。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将离开家整整21天,这还是第一次。离别的滋味就这样悄然爬上了我的心头,湿润了我的眼角。修改后:期待已久的21天研学旅行终于到来,为了不耽误明天的行程,我早就将行李收拾妥当,躺到床上。可妈妈还是不放心,打开我的行李箱,一一清点着我的东西,嘴里还念念有词:“牙刷、水杯、脏衣袋……”,反复确认后,妈妈将行李箱慢慢合上,欲言又止地看了我两眼,最后为我掖好被角:“睡吧宝贝,明早还要早起呢”。第二天,我们很早就出发了。一路上,我被期待和兴奋笼罩着,完全忽视了妈妈眼底的落寞。就要登机了,爸爸把行李交给我,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声说:“加油!注意安全,多打!”我接过行李箱,点了点头准备离开,匆忙间我瞥见了妈妈那红红的眼眶,那里充满了不舍与担心。我的眼前突然浮现出昨晚的一幕幕,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将离开家整整21天,这还是第一次。离别的滋味就这样悄然爬上了我的心头,湿润了我的眼角。【评析】为了表现妈妈的担心与不舍,我们聚焦于母亲为“我”收拾行李的细节,用母亲的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母亲的细心、对孩子的关心,用母亲言又欲止的神情表现母亲的不舍,用掖被子的细节和语言表现对孩子的宠爱、将自己的不舍藏在心里的伟大的母爱。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过去作品的进一步修改提升,在活动中创作探究,及时实现方法到实践的转化。通过量化评价,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优缺点。同时给出参考佳作,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表达经验。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学过的文章中细节描写的回顾与品味,学习了细节描写的重点:真实、典型和生动,把握了细节描写的关键:细致观察、特点突出和打磨语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相互学习,在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了所学方法。设计意图:小结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提升。五、布置作业课后作业1.与人交往,往往会经历从初识到相知的过程。交往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某人的印象产生了变化,甚至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以《那一次,我重新认识了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要写的这个人,你对他的了解和认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他对你是有深刻影响的。(2)重点叙写促成“重新认识”的具体事件,注意抓住重要的细节或场面。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再现当时的情景。(3)注意描写自己的心理变化,写清认识转变的过程。2.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