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413-1999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_第1页
DB13T 413-1999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_第2页
DB13T 413-1999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_第3页
DB13T 413-1999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_第4页
DB13T 413-1999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技术监督局发布 Ⅱ1范围 12引用标准 1 2 45验收内容和要求 6 7验收结论判定 附录A(提示的附录)综合布线系统电缆测试记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性能测试记录 附录C(提示的附录)综合布线系统光缆测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基础。为了促进河北省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规范河北省智能建筑市场,保证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和信息网络工程的质量,特制定《综合布线系统本标准在总结智能建筑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和国外的有关标准,广泛征求各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远东通信系统集成工程公司、美国西蒙公司、北京万泰光电有限公司、河北万安数据网络有限公司、华北富士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河北建设集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小琴焦春波郭永志李换明张严利邱伸豪张子芳1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园区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系统要求、验收条件、验收内容和b)1000大对数非屏蔽/屏蔽双绞电缆布线;c)62.5/125μm多模光缆布线和单模光缆布线;d)150Ω双绞电缆的布线也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GB/T8401—1987光纤的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YD/T926.1—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YD/T926.2-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ISO/IEC11801:1995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的综合布线ANSI/TIA/EIATSB-67:1995非屏蔽双绞电缆布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规范ANSI/TIA/EIATSB—75:1996开放办公室的附加水平惯例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8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河北省技术监督局1999-07-23批准1999-08-01实施综合布线主要用于智能建筑通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可支持话音、文字、图象和视3.1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图1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3.2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分类根据实际用途(使用场合)将综合布线系统分成A、B、C、D、E和光缆共六级,其分级和传输距离限定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系统分级最高四类五类电缆多模ABCDE光缆低比特率数据传输应用,包括话音频带和低频应用,支持A级应用的电缆布线的传输特性最高达3包括中比特率数据传输应用,支持B级应用的电缆布线的传输特性最高达1MHz,它对应于三类布包括高比特率数据传输应用,支持C级应用的双绞电缆布线的传输特性最高达到16MHz,用于语音和数据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它对应于三类布线。包括甚高比特率数据传输应用,支持D级应用的双绞电缆布线的传输特性最高应达到100MHz,用于语音和数据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55Mbps,它对应于五类布线。包括甚高比特率数据传输应用,支持E级应用的双绞电缆布线的传输特性最高应达到200MHz,用于语音和数据的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Gbps,它对应于六类布线。3.2.6光缆级包括高比特速率和甚高比特率数据传输应用,支持该应用的光缆布线的传输特性不做特殊要求,3.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类型3.3.1基本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用铜芯双绞电缆组网。在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中,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一条4对双绞电缆,对应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即楼层配线架至设备间总配线架电线)至少有2对双绞线。3.3.2增强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中等的场合,用铜芯双绞电缆组网。在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中,每个工作区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倍息插座,两条4对双绞电缆,对应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即楼层配线架至设备间总配线架电线)至少有3对双绞线。3.3.3综合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用光缆和铜芯双绞电缆混合组网。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配置应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光缆系统。3.4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要求3.4.1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CECS72:97的有关规定。3.4.2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的施工,应符合CECS89:97中4和5的有关规定。3.4.3综合布线系统所采用的电缆和光缆,应符合YD/T926.2的要求。3.4.4综合布线系统的接插件,应符合ISO/IEC11801:1995中9的要求。3.4.5综合布线系统的系统管理,应符合ISO/IEC11801:1995中10的要求。3.4.6综合布线系统中所有的电缆、光缆、信息模块、接插件、配线架、机柜等在它们被安装的场所均应易于识别,布线中的每根电缆、光缆、信息模块、配线架和端接点应指定统一的标识符(如名称、颜色、数量或字符串),电缆在两端应有标注,通道和安装布线的空间应采用适当的标识符。3.4.7综合布线系统用于通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时,要求每5m²~10m²(使用面积)作为一个工作区,配置两个信息端口,其中至少有一个五类或六类信息端口,并应连接一根四对五类或六类双绞电缆;3.4.8工作区中的一个信息端口所对应的垂直布线,至少应采用四对或大对数双绞电缆,也可以同时4配置62.5/125μm的多模光缆,或只采可采用四对或大对数五类或三类双绞电缆。每个工作区对应的垂直布线采用的双绞电缆线对数或光缆纤芯,宜根据设计要求或网络组网要求而定。主干有光缆时,最好也同时有铜缆作为备份或支持低速3.4.9综合布线系统应在各配线区实行交叉连接(跳线),除输入输出设备外,不应采用对接方式。一3.4.10某些规模较小的综合布线系统,可以不在每楼层设配线间或仅在楼层配线间进行垂直布线与水平布线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应将大楼配线区至信息端口之间的布线看作水平布线子系统,满足水3.4.11当配线区位于楼层电信间时,应对配线区和其它配线连接硬件采取防尘措施。3.5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每个配线间的接地都应通过接地干线与接地体连接。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0。对于屏蔽双绞电缆布线,应保证整个布线系统的屏蔽层全程连续,任意两个接地点的电位差不大于1V(有3.6综合布线系统与公共通信网的接口综合布线系统与公共通信网的接口设置,应符合YD/T926.1中4.1.4的要求。必要的设备和所3.7安全防火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应远离强震源、强噪声源,避开强磁场的干扰,综合布线系统与其它干扰源的距离应符合CECS72:97中12.2.2的要求。设备间的室温应保持在18℃~25℃之间。综合布线系统中垂直布线的光缆或铜缆必须是阻燃型线缆。设备间应符合有关安全消防的规定。3.8开放办公室布线系统开放办公室的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ANSI/TIA/EIA4验收条件4.1验收准备工作综合布线系统提交系统工程验收小组验收前,必须完成系统的标识和文档工作,并进行工程质量4.2综合布线系统的标识a)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端口、各配线间内的双绞电缆与配线连接硬件交接处,应注有清晰、永久的编号。信息端口与它在相应楼层配线区内交接处的编号应一致,上一级配线区与下一级配线区内相应交接处的编号也应一致,信息端口与电缆的类别(三类、五类或六类)必须有所标识。b)双绞电缆各配线区不同区域,应根据用途的不同,标注不同的色标,色标应清晰、永久,便c)光缆布线各配线区内光端口也应编号,上一级与下一级配线区内相应端口的编号应该一致。5光缆的类别(多模或单模)也必须有所标识。4.3综合布线系统的文档a)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说明及系统图;e)传输性能测试报告(自测试报告);8)综合布线施工图或管线图(根据需要提供);h)隐蔽工程签证。4.3.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说明及系统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说明和系统图应反映整个布线系统的基本情况,如光缆的数量、类别、路由,每根光缆的芯数;垂直布线双绞电缆的数量、类别、路由;每楼层的水平布线双绞电缆的数量、类别、信息端口数;各配线区在建筑物中的楼层位置,连接硬件的数量、类别;系统的接地位置及每楼层配4.3.2设备分布平面图信息端口分布图应反映每楼层信息端口在房间中的位置、类别及编号,不能使用的信息端口位置配线区布局图应反映各配线区双绞电缆的数量、类别、进出线位置、编号及色标;光缆布线各配4.3.3综合布线系统路由图综合布线路由图应反映路由的类型、接地情况;路由在楼层间、楼层内的走向及其占有情况。4.3.4配线表配线表应包括配线架与信息点位置对应表和电缆与配线架端口位置对应表。配线架与各信息点位置的对应表应反映每个配线架与各信息点位置的对应关系。电缆与配线架端4.3.5传输性能测试报告(自测试报告)传输性能测试(自测试)是在施工过程中边施工边进行的测试,这种测试主要是线缆的连通性和电气性能测试。报告应反映每个信息端口及其水平布线电缆、垂直布线电缆的每一对,以及光缆布线的每芯光纤是否连接正确和是否满足性能要求等情况,未通过测试的项目,应在测试报告中注明。a)双绞电缆的连接正确性测试;b)双绞电缆频率衰减特性测试;c)双绞电缆近端串音衰减特性测试;d)双绞电缆近端衰减/串音比(ACR)测试;f)双绞电缆直流回路电阻值测试:g)不同等级中回波损耗值测试;6上述测试项目中a),b),c),d),e)和i)为必测项目,其余为选测项目。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至表7的要求。测试记录格式参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至附录C(提示的附录)。5验收内容和要求5.1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体工程质量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3.4的规定,系统的接地应符合3.5的规定,系统的管理和文档应符合4.2~4.3的规定。经施工单位自查达到上述要求后,提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小组进行验收。5.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内容5.2.1外观验收a)信息插座应完整无损坏,并应有清晰的标志及用户可见的永久性标签;信息插座安装位置应c)对于垂直主干布线系统,应参考施工记录5.2.2传输性能测试传输性能测试是对布线系统的电气性能各项指标进行的逐项测试,通过测试确定布线系统是否全c)近端串音(NEXT)测试;5.2.3峻工文档资料的审查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4.3中的文档资料,所有图纸均为竣工图纸。文档资料5.3性能测试要求5.3.1水平布线系统的性能测试要求5.3.1.1测试形式水平布线系统性能测试的基本链路形式如图2所示。b)信道水平布线系统性能测试的信道形式如图3所示,其中B+C≤90mA+D+E≤10m。7H测试始端GFF一水平布线电缆;G、H一测试仪表的测试图2基本链路形式D转接点(可选)测试仪表AEA一工作区设备电缆;B一转接电缆;C—水平电缆;D一交叉连接电缆;E一楼层配线区的设备电缆。图3信道形式5.3.1.2接线图图4接线图85.3.1.3长度基本链路的物理长度不应超过94m(包括测试仪表的测试电缆)。5.3.1.4衰减a)链路衰减基本链路的衰减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值。表2基本链路最大衰减值(20℃最差线对)频率MHzC级(三类线)dBD级(五类线)dBE级(六类线)dB4.08.06.68.54.86.37.59.4一4.05.26.27.78.69.6注1水平布线长度:90m,测试电缆长度:42衰减的温度修正系数为:三类线1.5%/℃,五类线和六类线0.4%/℃。b)信道衰减信道的衰减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值。C级(三类线)dBD级(五类线)dBE级(六类线)dB20.025.062.57.34.56.37.09.24.05.26.38.09.09.6注2衰减的温度修正系数为:三类线1.5%/℃,五类线和六类线0.4%/℃。D813/T413—199995.3.1.5近端串音衰减a)链路的近端串音衰减D级(五类线)dBE级(六类线)dB一C级(三类线)dBD级(五类线)dBE级(六类线)dB二二一5.3.2.1连通性的错误。5.3.2.2长度5.3.3光缆布线的性能测试要求表6最小衰减/串音比(ACR)限值表D级(五类线)dB4.08.062.54.0—注ACR(dB)=Next(dB)-a(dB)式中:Next-—-任意两线对间的近端串音衰减值5.3.3.1光衰减综合布线系统的光缆,其布线各子系统每芯光纤的光衰减不应超过表7的规定值。水平布线大楼垂直布线建筑群布线5.3.3.2全程光衰减由若干子系统组合成的光缆布线链路,在工作波长点,每芯光纤的全程光衰减不应超过11dB。5.3.3.3光缆测试框图光缆测试框图分别按图5和图6所示进行测试。光衰减值为两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光源光源检波器检波器光源图5光缆测试框图(在位置B测试衰减)光源检波器光源图6光缆测试框图(在位置A测试衰减)6验收方法6.1外观验收外观验收以现场考查的方式进行。6.2文档资料审查文档资料的验收以审查和实地核对的方式进行。6.3传输性能测试6.3.1测试时的环境条件a)环境温度:0℃~40℃b)相对湿度:≤90%.c)环境噪声:脉冲噪声电平≤270mV6.3.2测试仪表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所采用的电缆测试仪器或仪表必须通过检定合格。当采用基本链路或信道形式对水平布线进行测试时,测试仪表应满足ANSI/TIA/EIATSB-67关于基本链路或信道二级精确度6.3.3双绞电缆布线的测试在100MHz~200MHz范围内,频率步长不应大于500KHz。具体方法按5.3的规定进行。6.3.4光缆布线的测试光缆布线的光衰减测试应按GB/T8401的规定进行。水平布线子系统可选一个工作波长点,从两个方向测试光衰减;大楼垂直布线、建筑群主干布线6.3.5测试方式6.3.5.1全部测试光缆布线必须全部测试;当信息点数低于100点时,双绞电缆布线应进行全部测试。在施工过程6.3.5.2抽样测试双绞电缆布线允许以不低于10%的比例抽样测试,但测试信息点及垂直布线线对的总数量应分别不少于100点(对)。7验收结论判定7.1外观验收外观符合5.2.1的要求,并且没有严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缺陷,则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7.2文档资料审查文档资料符合5.2.3的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7.3传输性能验收7.3.1单项测试合格判据7.3.1.1双绞电缆布线的判据如果某一信息端口及其水平布线电缆(信息点)按5.3.1.2~5.3.1.6的要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如果垂直布线电缆某线对按5.3.2.1~5.3.2.2的要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判定该线对为不合7.3.1.2光缆布线的判据如果某芯光纤或某条光纤链路的光衰减值按5.3.3.1和5.3.3.2的要求,有一项测试不合格,则7.3.2传输性能综合测试合格判据7.3.2.1全部测试光缆布线全部测试时,允许不合格的光纤或光纤链路经修复后重测合格。如果有一芯(及以上)光纤或一条(及以上)光纤链路因无法修复而不合格,则综合结论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