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逆温现象与雾的形成逆温类型形成过程示意图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幅度较小,从而出现上暖下冷,形成逆温续表地形逆温常发生在盆地和谷地夜间。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锋面逆温冷、暖气团相遇时,较轻的暖空气爬升到冷空气上方,因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差而形成逆温续表平流逆温多发生于中纬度沿海地区。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越接近地面或水面降温越多
(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1)~(3)题。
(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D
(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B(2)雾的形成条件。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具体形成条件如下:(2021广东适应性考试)秋冬季节,我国环渤海区域由于西北弱冷空气东移南下侵入与前期暖湿气团混合,易形成大雾。观测统计发现,该区域大雾日数以每年10~12月最多。据此完成4~5题。4.秋冬季节,形成该区域大雾的主要气象条件是A.日照变长B.对流旺盛C.逆温增强D.锋面过程5.我国环渤海区域大雾日数以每年10~12月份最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时段内西北弱冷空气东移南下入侵容易形成A.稳定少动低压和较大风速B.不稳定高压和较大风速C.稳定少动高压和较弱风速D.不稳定低压和较弱风速CC一是冷下垫面的形成:冷锋过境,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大范围降温为此次浓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冷下垫面条件。二是逆温层的形成:冷锋过境,该区域上空形成逆温层,大气层结较稳定,水汽不易垂直扩散,有利于浓雾天气的形成和维持。三是水汽条件,包括三个方面:冷锋过境后,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上空为暖平流,来自东部洋面上空的暖湿气流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锋后冷下垫面上,水汽遇冷易凝结;冷锋过境,锋面附近大气层结不稳定,对流旺盛,形成的降水使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的空气湿度增大,水汽充足;来自长江、洪泽湖、高邮湖等水体的水汽对其周边区域的雾亦有增强作用。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4S店试乘试驾服务质量提升合同
- 二零二五餐饮企业健康餐饮推广与市场拓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店面装修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矿山安全防爆技术合作防爆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工业场地租赁及设备安装服务合同
- 2025版保密协议范本:涉及军事技术禁止泄露合同
- 二零二五年特色餐厅食材采购与销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白酒经销商白酒产品回购及品牌建设合同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高压试验技术操作标准试题库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行业导游聘用合同书
- 推进民航自主运行关键技术及其实施方案研究
- 成功项目执行经验分享会策划方案
- 伐木机器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田健身管理制度
- 公积金变更协议书
- 聚会饮酒免责协议书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深度解析
- 2025年药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近十年高考物理热学试题
- 机械制造厂操作工岗位职责
- DB4401-T 281-2024 城镇内涝气象风险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