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养投入对子女养育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800字_第1页
《父亲教养投入对子女养育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800字_第2页
《父亲教养投入对子女养育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800字_第3页
《父亲教养投入对子女养育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800字_第4页
《父亲教养投入对子女养育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800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亲教养投入对子女养育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父亲教养投入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父亲的教养投入,被称为父亲参与,也被翻译为父亲参与教育。Lamb(1986)首次提出父亲参与养育。父母教养投入是指父母所参加的任何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发展的社会活动。母亲的参与养育主要涉及四大因素,即支持与规划、日常关怀、情感引导与鼓励,以及管教约束。支持与规划重点是为子女的行为建立规范与界限,谋划子女的未来,为了履行母亲为子女提供经济保障的责任,还需要给与子女父母情感上的引导和帮助;支持与规划主要是给孩子的行为制定规则和界限,为孩子规划生活和将来,物质与经济上给予支持,同时给予孩子母亲情感上的鼓励与支持;日常照顾主要是照顾子女的日常生活;鼓励与表扬主要是鼓励孩子在学校这个努力学习、收拾自己的物品、发展自己的才能等;管教约束主要包括管理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及时予以表扬。根据以往研究学者的定义,父亲教养投入不仅是在物质上对抚养孩子给予支持,而且在教育中积极参与,在此过程中,父亲承担一部分责任,母亲在养育孩子的任务总量就会减少,由此推知,父亲分担养育任务会减轻母亲的压力。1.2父亲教养投入的研究现状长期以来,在中国家庭领域,有关父亲在儿童与母亲之间关系中的角色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却往往被忽视。父亲通常比母亲花更少的时间陪伴孩子(Lamb,1987)。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由于离婚率上升,法院多数将孩子判给母亲,导致父亲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缺席。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才越来越关注父亲在家庭教养中的作用和作用,对父亲教养投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我国对于父亲教养投入的研究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由于女性的就业率不断攀升,国内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男主内,女主外”的社会格局以及养育观在悄然发生改变,父亲开始从单纯的养家者转变为子女的玩伴、引导及帮助者(Lamb,2010)。侯忠伟,刘晓霞和王立花(2007)认为,父亲对子女的教养投入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心理因素(子女的气质、能力、自信、动机等)、社会支持(与配偶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等)、社会经济及文化意识形态、福利政策及儿童支持法案等。上述各项影响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对家庭教育中父亲教养投入部分产生影响。养育子女的主要承担者依然是母亲,父亲只是扮演者辅助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与其他需要父亲自己做的事情相比,“培养支持”更容易实现。例如,父亲作为社会支持的资源之一,花更多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为母亲养育子女提供了身体上辅助,有利于消除母亲在养育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侯忠伟等,2007)。随着社会的变化,经济需求不断增长,下一代子女的养育质量渐渐开始受父亲关注了。“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以男性为家庭养育经济支柱的模式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父亲角色缺失导致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提升父亲在教育过程的参与度,不仅有利于国内研究还发现,父亲教养投入与子女的性别没有相关性。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施行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独生子女的国情下,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父亲对孩子的关注不会因为性别而有所不同,男孩和女孩从父亲那里得到的爱也不需要与他人分享。父亲教养投入可以增加母亲的婚姻满意度(Liu&Wu,2018)、主观幸福感(邹盛奇等,2019),显著地提升母亲的积极情绪和母亲对父亲教养能力的评价,这一方面使得父亲更多地卷入对孩子的教养,利于提升父子关系质量,另一方面使得母亲在教养孩子中表达更多的积极情绪,提升母子关系质量(Pedroetal.,2012;Walker&McGraw,2000)。因此父亲在养育孩子方面多投入有助于下一代的健康,促进母子关系的良性发展。此外研究表明,父亲更多地参与抚养孩子时,他们的婚姻会更加稳定,因为如果丈夫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妻子会更加快乐(Kalmijn,M.,1999)。所以,小朋友们投入于父爱的培育是十分关键的。在父爱的正能量下长大的小朋友会更幸福、更满足。相反,由于没有父母支持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不健全,这不但导致了子女的情感损失和教育不健全,更主要的是,也延缓了子女的心理发展,从而妨碍了子女的正常生存发展。在夫妻关系互动关系以及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对丈夫采取消极行动比丈夫的消极行动更对丈夫的婚姻满意度具有破坏性影响(琚晓燕,谢庆红,曹洪健,方晓义,刘宣文,2013)综上所述,父亲在教养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亲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教养中,不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增进夫妻感情、减轻母亲的养育压力、促进家庭的和谐。例如,陪伴子女教育的父亲在其他情境中也能够表现得积极,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困境(侯忠伟等,2007),因此,研究父亲教养投入在家庭中的作用,对母亲养育孩子过程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有意义。1.3父亲教养投入的测量目前,对父母教育投入的衡量大多采取问卷法。在国际上,通用并且较多使用的是《父亲参与教养自我报告问卷》,该问卷由Hawkins,Bradford,Palkovitz,Christiansen,Day&Call(1999)等教授进行联合编写。该问卷有完整版共35个题目。该问卷对父亲直接或间接参与教养进行评测。涵盖了认知、情感、道德的形式,简式问卷共26个题目,9个维度,采用7点计分方式,最终得分越高,表明父亲投入与教养的程度越高。根据以往使用该问卷进行调研的学者表示,这份问卷对把握父母教育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目前有完整版和简式版两种版本,在效果上简式版更胜一筹。尹霞云、黎志华、杨新华和苏林雁(2012)对父亲参与教养量表(IFI-SF)进行了修订,修订后问卷与简式问卷题项数一致,维度划分为4个,具体有支持与鼓励,即对孩子经济的支持、行为的鼓励以及给母亲精神上的支持等;日常照顾,即对孩子的常规生活予以照顾;鼓励与表扬,即对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加以肯定等,管教约束,即为孩子制定行为规范,明确是非界限等。国内研究者对Lamb提出的父亲参与模型进行修订,在尽可能充分掌握中国国情和家庭教育现状后,编制了《父亲教养投入问卷》,在国内被广泛地应用(伍新春,刘畅,胡艳蕊,郭素然,陈玲玲和郭幽圻,2015)。该问卷分为互动性、可及性和责任性3个维度,均匀布置了56个题目。Fantuzzo等(2000)编写了父母参与问卷(缩减版),对父母参与问卷制作时,选定在校参与、家校沟通和在家参与三个方面用于对父母参与评测,对学前儿童发展受父母行为的驱动进行研究。刘倩倩(2019)研究并修订了Fantuzzo等修订的问卷。修订版的问卷共包含20个题项,其中,母亲参与数据的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处于0.88-0.92区间,0.38-0.44区间为其重测信度;而父亲教养投入的各子维度Cronbach'sα系数处于0.89-0.94区间,重测信度在0.42-0.59区间。可以应用于我国学前儿童的父母教养投入探析工作中。本研究的被试包含有学龄前以及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母亲,尹霞云等(2012)修订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IFI)来开展对父亲教养投入的研究。参考文献程华斌,刘霞,李艺敏,&李永鑫.(2021).养育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吗?养育倦怠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37(1),146-152.耿岚,薛晴,池霞,贾佳,周颖,陈平,陆祖宏.(2009).6个月婴儿母亲育儿压力调查.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1),16-18.侯娟,潘学飞,马美静,兰菁,琚晓燕,&方晓义.(2019).新生婴儿父母养育压力对婚姻质量的影响:配偶支持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17(1),97.侯忠伟,刘晓霞,王立花.(2007).国外父亲参与教养研究综述.

产业与科技论坛,(2),124-125.琚晓燕,谢庆红,曹洪健,方晓义,刘宣文.(2013).夫妻互动行为差异及其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基于一项观察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1(5),790-794.李彩娜,邹泓,段冬梅.(2005).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特点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2),136-138.李凌江,杨德森.(1999).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见汪向东,王希林(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53-159.李敏谊,七木田敦,张倩.(2017).低生育率时代中日两国父母育儿压力与社会支持的比较分析.学前教育研究.(3).李青霞.(2016).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失独家庭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理论观察,(9),82-83.李永鑫,杨瑄.(2008).倦怠与生理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2(9),697-700.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苏林雁.(2012).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父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705-707.刘莉,&王美芳.(2015).父母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及其父母性别差异.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

.刘路遥,成绮莉,朱海娟.(2022).心理弹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的链式中介作用.AdvancesinPsychology,12,308.刘倩倩,李晓巍.(2019).父母参与问卷(缩减版)在学前儿童父母群体中的修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7(1),49-53.彭国胜.(2008).家庭系统理论视野下的青少年自杀.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4),44-48.秦兰岚,王争艳,刘斯漫,卢英华(2019).职业母亲工作满意度、婚姻质量与养育压力的关系调查.中国妇幼保健,34(3),642-645.任文香(1995).幼儿母亲亲职压力、因应策略与亲子关系满意之间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北:台湾师范大学.佟新,戴地.(2013).积极的夫妻互动与婚姻质量.

学术探索,1

(1).温忠麟,叶宝娟.(2014).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2(5),731-745,doi:10.3724/sp.j.1042.2014.00731.王玲.(1997).653对中年夫妻婚姻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6(3),3.王玮,王胜男,程华斌,王云鹤,&李永鑫.(2021).简式养育倦怠量表中文版的修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伍新春,刘畅,胡艳蕊,郭素然,陈玲玲,郭幽圻.(2015).父亲教养投入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4),576-579.徐安琪,叶文振.(1998).婚姻质量:度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1),16.杨晓静,郭菲,&陈祉妍.(2021).婚姻满意度对父亲教养投入的影响:积极情绪表达的中介作用及教养压力的调节作用.parenting.

Journalofclinicalchildpsychology,19(4),298-301.Abidin,R.R.,&Brunner,J.F.(1995).Developmentofaparentingallianceinventory.

Journalofclinicalchildpsychology,24(1),31-40.Anthony,L.G.,Anthony,B.J.,Glanville,D.N.,Naiman,D.Q.,Waanders,C.,&Shaffer,S.(2005).Therelationshipsbetweenparentingstress,parentingbehaviourandpreschoolers'socialcompetenceandbehaviourproblemsintheclassroom.InfantandChildDevelopment:An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andPractice,14(2),133-154.Belsky,J.,&Kelly,J.(1994).Thetransitiontoparenthood:Howafirstchildhangesamarriage:Basedonalandmarkstudy.NewYork:DelacortePress.Berry,J.O.,&Jones,W.H.(1995).ParentalStressScale(PSS).Bianchi,R.,Truchot,D.,Laurent,E.,Brisson,R.,&Schonfeld,I.S.(2014).Isburnoutsolelyjob‐related?Acriticalcomment.ScandinavianJournalofPsychology,55(4),357-361.Bodenmann,G.,Meuwly,N.,Bradbury,T.N.,Gmelch,S.,&Leder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