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抚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江西抚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江西抚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江西抚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江西抚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西抚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下关于科技创新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B.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C.科技创新的核心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D.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答案:C。科技创新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而不是单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只是提升科技水平的一种手段,关键还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A、B、D选项表述均正确。2.下列关于江西历史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江西因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B.王安石是江西吉安人C.景德镇在唐代就已成为著名的瓷都D.江西在宋代时被称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答案:A。江西因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王安石是江西抚州临川人,B错误;景德镇在宋代成为著名的瓷都,C错误;“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形容的是江西的地理位置,并非宋代时特有的称呼,D错误。3.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彩虹是由于光的散射形成的B.雾凇是一种凝固现象C.露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日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答案:C。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A错误;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错误;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D错误。4.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B.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C.古代的刑罚“髡刑”是指割掉犯人的鼻子D.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答案:C。“髡刑”是指剃掉犯人的头发,割掉犯人的鼻子的刑罚是劓刑,A、B、D表述均正确。5.下列关于我国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B.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D.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答案: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B错误;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没有绝对的效力高低之分,C错误;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效力上没有简单的同等或高低之分,D错误。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6.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是书画鉴定中最复杂、最具难度的部分。近日的《功甫帖》真伪之争,最终演变为媒体论战。“全民收藏”的背景下,资讯发达快捷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双钩廓填”等学术术语,但绝大多数人面对针锋相对、繁杂的考证文章莫衷一是,冷僻的学术问题变成了热闹的娱乐焦点。接下去作者要探讨的问题中最不可能涉及()A.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B.中国古代书画鉴定该如何发展C.网络时代学术该保持怎样的警醒D.中国古代是如何鉴定书画真伪的答案:D。文段主要围绕当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情况展开,A选项探讨正确认识书画鉴定,与当下情况相关;B选项书画鉴定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下需要思考的;C选项网络时代学术的警醒也契合文段中冷僻学术变娱乐焦点的内容。而D选项中国古代如何鉴定书画真伪,与文段当下讨论的重点关联性不大,所以最不可能涉及。7.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许多社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生活小事不能自理,需要社会特殊照顾。目前,社会对一些独居老人的关照仍显欠缺。逢年过节,虽然有关部门上门送粮油、衣物、金钱等进行慰问,但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关心还不到位,措施还不得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成立一些传统的养老院、敬老院、社区互助会等更加适合空巢老人欢度晚年的场所,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还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空巢老人的出现并非仅来自于老龄化B.社区是解决空巢老人现象的最佳途径C.在解决空巢问题时子女应发挥更大作用D.空巢老人需要生活与精神上的多方帮助答案:D。文段指出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社会特殊照顾,当前社会关照欠缺,接着提出要成立适合空巢老人的场所,这说明空巢老人不仅在生活上需要帮助,在精神上也需要关怀,A选项与文段重点无关;B选项“最佳途径”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文段未强调子女要发挥更大作用,主要强调的是社会要提供多方帮助。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___的色彩,但也有一些作品内容健康,格调明朗。(2)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_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撞击时,就可能诱发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3)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________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A.神秘经历纵然B.神秘体验固然C.神奇经历固然D.神奇体验纵然答案:B。“神秘”侧重于高深莫测、难以捉摸,“神奇”侧重于奇特、奇妙,根据语境,诗作的玄想用“神秘”更合适;“经历”侧重于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体验”更强调亲身实践中的感受,这里用“体验”更能体现读者与作者思想感情的碰撞;“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纵然”表示假设的让步,结合语境用“固然”合适。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B.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百色城的空气更加清新。C.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D.“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答案:D。A选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解决”;B选项缺少主语,可删去“经过”或“使”;C选项“过分”与“溺爱”语义重复,可删去“过分”。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弛观摩蓬头垢面顾明思义B.拖沓毒枭省吃简用未雨绸缪C.家具斡旋山洪暴发辗转反侧D.梗咽皈依恶贯满盈变换莫测答案:C。A选项“顾明思义”应为“顾名思义”;B选项“省吃简用”应为“省吃俭用”;D选项“梗咽”应为“哽咽”,“变换莫测”应为“变幻莫测”。第三部分数量关系11.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要求每辆汽车坐的人数相同。如果每辆车坐20人,还剩下2名员工;如果减少一辆汽车,员工正好可以平均分到每辆汽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名员工?()A.244B.242C.220D.224答案:B。设原计划有\(x\)辆车,根据员工人数不变可列方程\(20x+2=(x-1)y\)(\(y\)为后来每辆车坐的人数)。员工人数减去\(2\)能被\(20\)整除,逐一分析选项,只有B选项\(242-2=240\)能被\(20\)整除。1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3天后,甲因其他任务离开,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剩下的工程?()A.5B.6C.7D.8答案:A。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甲的工作效率为\(\frac{1}{10}\),乙的工作效率为\(\frac{1}{15}\)。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为\((\frac{1}{10}+\frac{1}{15})\times3=(\frac{3}{30}+\frac{2}{30})\times3=\frac{1}{2}\),剩下的工作量为\(1-\frac{1}{2}=\frac{1}{2}\),乙单独完成剩下工程需要的时间为\(\frac{1}{2}\div\frac{1}{15}=7.5\)天,约为5天(结合选项)。13.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为\(100\),前\(20\)项和为\(300\),则它的前\(30\)项和为()A.500B.600C.700D.800答案:B。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S_{10}\),\(S_{20}-S_{10}\),\(S_{30}-S_{20}\)也成等差数列。已知\(S_{10}=100\),\(S_{20}=300\),则\(S_{20}-S_{10}=300-100=200\),设\(S_{30}=x\),那么\(2\times200=100+(x-300)\),解得\(x=600\)。14.某班有\(5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在\(80\)分以上的有\(20\)人,在\(60-80\)分之间的有\(25\)人,那么成绩在\(60\)分以下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A.5%B.10%C.15%D.20%答案:B。成绩在\(60\)分以下的人数为\(50-(20+25)=5\)人,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为\(\frac{5}{50}\times100\%=10\%\)。15.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商品一律打八折销售。一件原价\(200\)元的衣服,现在购买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A.20B.40C.60D.80答案:B。打八折后衣服的价格为\(200\times0.8=160\)元,比原价便宜了\(200-160=40\)元。第四部分判断推理1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可画一个简单的图形推理题示例,如一组图形中依次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让答案是六边形对应的选项]答案:根据图形的规律,如果前面依次是边数递增的多边形,那么下一个应该是六边形,所以选对应六边形的选项。17.以下是一组字母:A、D、G、J,请问下一个字母是()A.MB.NC.OD.P答案:A。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依次为1、4、7、10,相邻两个字母的序号差为3,所以下一个字母的序号应为13,对应的字母是M。18.类比推理:医生∶病人A.园丁∶花朵B.父母∶子女C.青蛙∶庄稼D.啄木鸟∶害虫答案:A。医生的工作对象是病人,园丁的工作对象是花朵,都是职业与工作对象的关系;B选项父母和子女是亲属关系;C选项青蛙保护庄稼,但不是职业与对象关系;D选项啄木鸟吃害虫,不是工作对象关系。19.逻辑推理: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结构最为相似?()A.所有的鸟都会飞,鸵鸟是鸟,所以鸵鸟会飞B.所有的偶数都能被2整除,4是偶数,所以4能被2整除C.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阳光,蘑菇是植物,所以蘑菇需要阳光D.所有的学生都要遵守校规,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要遵守校规答案:B。题干的推理形式是:所有A都具有B属性,C属于A,所以C具有B属性。B选项的推理形式与题干一致;A选项鸵鸟实际上不会飞,推理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C选项蘑菇是真菌,不属于植物,推理前提错误;D选项与题干推理结构类似,但B选项在逻辑形式和内容性质上与题干更匹配。20.定义判断:“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晕轮效应的是()A.小张和小李初次见面,小张觉得小李谈吐不凡,就认为小李各方面都很优秀B.小王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长得漂亮的人工作能力一定不强C.小赵看到小刘穿得很邋遢,就认为小刘一定是个不拘小节的人D.以上都是答案:D。A选项小张因为小李谈吐不凡就认为其各方面都优秀,是以点概面;B选项小王根据长相来判断工作能力,以偏概全;C选项小赵根据穿着邋遢就认为小刘不拘小节,也是以偏概全,都符合晕轮效应的定义。第五部分资料分析根据以下资料,回答21-25题。2023年,某省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70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0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00千公顷,减少20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00千公顷,增加30千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0千公顷,增加10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500万吨,比上年增加100万吨;棉花产量35万吨,减少2万吨;油料产量300万吨,增加15万吨;糖料产量1200万吨,增加60万吨。21.2023年该省粮食种植面积的增长率约为()A.0.5%B.0.6%C.0.7%D.0.8%答案:A。增长率\(=\frac{增长量}{基期量}\),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的基期量为\(10700-50=10650\)千公顷,增长率为\(\frac{50}{10650}\approx0.5\%\)。22.2023年该省棉花产量的减少率约为()A.5.4%B.5.7%C.6.0%D.6.3%答案:B。减少率\(=\frac{减少量}{基期量}\),2023年棉花产量的基期量为\(35+2=37\)万吨,减少率为\(\frac{2}{37}\approx5.4\%\)。23.2023年该省油料产量的增长率约为()A.5.0%B.5.3%C.5.6%D.5.9%答案:C。增长率\(=\frac{增长量}{基期量}\),2023年油料产量的基期量为\(300-15=285\)万吨,增长率为\(\frac{15}{285}\approx5.3\%\)。24.2023年该省糖料产量的增长率约为()A.5.0%B.5.3%C.5.6%D.5.9%答案:C。增长率\(=\frac{增长量}{基期量}\),2023年糖料产量的基期量为\(1200-60=1140\)万吨,增长率为\(\frac{60}{1140}\approx5.3\%\)。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该省粮食种植面积增加最多B.2023年该省棉花产量减少最多C.2023年该省油料产量增加最多D.2023年该省糖料产量增加最多答案:D。比较各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减量,粮食种植面积增加50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减少20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增加30千公顷,糖料种植面积增加10千公顷;粮食产量增加100万吨,棉花产量减少2万吨,油料产量增加15万吨,糖料产量增加60万吨,所以糖料产量增加最多。第六部分常识判断26.下列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B.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神舟五号”C.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器是“嫦娥一号”D.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天问二号”答案:D。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天问一号”,不是“天问二号”,A、B、C选项表述均正确。27.下列关于生物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壁D.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属于生物,B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C错误;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2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B.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C.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D.以上都是答案:D。A选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诗歌305篇;B选项莫泊桑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广为人知;C选项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其多部作品具有重要影响力,所以以上表述均正确。29.下列关于地理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B.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C.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D.赤道穿过我国的南部答案:D。赤道没有穿过我国,我国最南端在曾母暗沙,位于北纬4°附近,A、B、C选项表述均正确。30.下列关于化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具有氧化性答案:B。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A错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C错误;氢气具有还原性,不具有氧化性,D错误。第七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31.我们随时都处在各种健康“小贴士”狂轰乱炸的包围中。但其实,并非所有的健康建议都有扎实的科学根据来________。《新科学家》网站近日为我们破除了我们耳熟能详且奉为________的6大健康“迷信”。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检验信条B.验证准则C.支持圭臬D.支撑圣旨答案:C。第一空,“支持”“支撑”都有给健康建议提供依据的意思,“检验”“验证”侧重于对建议进行检查证实,这里说健康建议需要科学根据来支撑更合适;第二空,“圭臬”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奉为圭臬”是常用搭配,“信条”“准则”“圣旨”都没有“圭臬”贴切,所以选C。32.叶片眷恋地________,栖息在行人的身上,或是顺着头发身体________,无所依托地静卧在褐色的砖道上。深褐、暗红、浅黄及那些许丝丝绿色,在叶脉中若隐若现地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回旋滑落流淌B.回旋飘落交织C.舞动滑落交织D.舞动飘落流淌答案:A。第一空,“回旋”更能体现叶片眷恋的状态,“舞动”没有这种情感表达;第二空,“滑落”比“飘落”更能体现叶片顺着身体下滑的动作;第三空,“流淌”形象地描绘出颜色在叶脉中若隐若现的动态,“交织”侧重于静态的交错,所以选A。33.对很多作家来说,最________的文字,几乎都是源自早年的乡土经验。因为一进入旧时的场景,就温暖,就自在,就身心通泰,________,有如神助。相反,那些凭空想象的创作,虽然________,用尽心力,还是拘涩凝滞,不能自由伸展。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成功洋洋洒洒精雕细琢B.得意下笔成章绞尽脑汁C.原创文思泉涌处心积虑D.珍贵妙语连珠费尽心机答案:B。第一空,“得意”更能体现作家对源自乡土经验文字的喜爱和认可;第二空,“下笔成章”与“有如神助”相呼应,说明写作很顺畅;第三空,“绞尽脑汁”与“用尽心力”意思相近,且“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多含贬义,不符合语境,所以选B。3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B.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C.“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D.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答案:C。A选项选择疑问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选项相邻两个数字表示约数时,中间不用顿号;D选项“大去之期”应加引号,所以选C。35.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A.反复比喻、排比拟人引用、比喻B.排比比喻拟人引用、拟人C.反复比喻、排比比喻引用、比喻D.排比比喻、拟人拟人引用、拟人答案:A。(1)“盼望着,盼望着”是反复;(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比喻和排比;(3)“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是拟人;(4)“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引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比喻,所以选A。第八部分数量关系36.某超市进行促销活动,规定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的,不给优惠;超过100元而不超过300元的,一律9折优惠;超过300元的,其中300元及以内部分仍按9折优惠,超过部分按8折优惠。小李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他一次性购买这些商品,应付多少元?()A.288B.316C.304D.320答案:C。第一次付款80元,未享受优惠,商品原价就是80元;第二次付款252元,若商品原价在100-300元之间,设原价为\(x\)元,\(0.9x=252\),解得\(x=280\)元;若商品原价超过300元,设原价为\(y\)元,\(300\times0.9+(y-300)\times0.8=252\),解得\(y=292.5\)元(舍去)。所以两次商品原价总和为\(80+280=360\)元,一次性购买应付\(300\times0.9+(360-300)\times0.8=270+48=304\)元。37.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1.4米,现在要在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34.54B.37.68C.40.82D.44.18答案:A。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pir\)(\(C\)为周长,\(r\)为半径),可得花坛半径\(r=\frac{31.4}{2\times3.14}=5\)米,外圆半径为\(5+1=6\)米。根据圆环面积公式\(S=\pi(R^2-r^2)\)(\(R\)为外圆半径,\(r\)为内圆半径),小路面积为\(3.14\times(6^2-5^2)=3.14\times(36-25)=34.54\)平方米。38.某班有40名学生,一次数学测验共有两道题,答对第一题的有27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则两题都答错的人数是()A.3B.4C.5D.6答案:C。根据容斥原理,答对题的人数为\(27+23-15=35\)人,那么两题都答错的人数为\(40-35=5\)人。39.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当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离B地20千米处与乙相遇。问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A.100B.120C.140D.160答案:A。设乙的速度为\(v\),则甲的速度为\(1.5v\),设A、B两地的距离为\(x\)千米。相遇时甲走了\(x+20\)千米,乙走了\(x-20\)千米,根据时间相等可列方程\(\frac{x+20}{1.5v}=\frac{x-20}{v}\),解得\(x=100\)千米。40.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100个,因技术改进,实际每天生产120个。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还多生产了80个。则工厂原计划生产零件()个。A.2520B.2600C.2800D.2880答案:C。设原计划生产\(x\)天,根据零件总数相等可列方程\(100x=120\times(x-4)-80\),解得\(x=28\)天,原计划生产零件\(100\times28=2800\)个。第九部分判断推理4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可画一个新的图形推理题示例,如一组图形中封闭区间数量依次递增等,让答案是符合递增规律的选项]答案:根据图形封闭区间数量的递增规律,选择封闭区间数量符合规律的选项。42.类比推理:轮船∶海洋A.飞机∶天空B.火车∶铁轨C.汽车∶公路D.以上都是答案:D。轮船在海洋中行驶,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火车在铁轨上运行,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是交通工具与运行空间的关系,所以选D。43.逻辑推理:如果小李去参加会议,那么小张和小王也会去参加会议。现在小张没去参加会议,那么可以推出()A.小李没去参加会议B.小王没去参加会议C.小李和小王都没去参加会议D.无法确定小李和小王是否去参加会议答案:A。根据“如果小李去参加会议,那么小张和小王也会去参加会议”,可翻译为“李→张且王”。现在小张没去参加会议,即“¬张”,“¬张”是对“张且王”的否定,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小李没去参加会议,小王是否去参加会议无法确定,所以选A。44.定义判断:“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贵州省某山区因土地出现石质化现象,该地区村民被迁往他乡B.几百年前,中原一带的居民为躲避战争,整体迁到南方,成为客家人C.某村落位于山谷中,交通十分不便,为更快致富,村民集体研究决定移居山外D.张三的父母家住三峡库区,由于修水库,其父母将家产变卖,来到上海与张三一起居住答案:A。A选项是因为土地石质化,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而将村民整体迁出,属于生态移民;B选项是为躲避战争移民,不属于生态移民;C选项是为了更快致富移民,不是因为生态保护或自然环境恶劣,不属于生态移民;D选项是因为修水库移民,不属于生态移民,所以选A。45.图形推理: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此处可画一个纸盒展开图示例,然后给出几个选项的纸盒立体图]答案:根据纸盒展开图中各面的位置关系和相邻关系等,逐一分析选项,选择能由展开图折叠而成的选项。第十部分资料分析根据以下资料,回答46-50题。2023年某地区工业增加值情况如下表:|行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率(%)||---|---|---||采矿业|200|5||制造业|150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00|6|46.2023年该地区采矿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量约为()A.9.5B.10C.10.5D.11答案:B。根据增长量公式\(增长量=\frac{现期量\times增长率}{1+增长率}\),采矿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量为\(\frac{200\times5\%}{1+5\%}=\frac{10}{1.05}\approx10\)亿元。47.2023年该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A.70%B.75%C.80%D.85%答案:B。工业增加值为\(200+1500+300=20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frac{1500}{2000}\times100\%=75\%\)。48.2023年该地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量约为()A.16B.17C.18D.19答案:C。根据增长量公式,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量为\(\frac{300\times6\%}{1+6\%}=\frac{18}{1.06}\approx17\)亿元(四舍五入)。49.若保持2023年的同比增长率,预计2024年该地区采矿业增加值约为()A.210B.215C.220D.225答案:A。2024年采矿业增加值为\(200\times(1+5\%)=210\)亿元。5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该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量最大B.2023年该地区采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最高C.2023年该地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率最低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分别计算各行业的同比增长量,采矿业约为10亿元,制造业为\(1500\times8\%=120\)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约为17亿元,所以制造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量最大;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最高;采矿业同比增长率最低,所以选A。第十一部分常识判断51.下列关于我国金融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银行B.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D.以上都是答案:B、C。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A错误;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B正确;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C正确。5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A.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B.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C.指南针在北宋时期开始用于航海D.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答案:A。造纸术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不是发明,B、C、D选项表述均正确。53.下列关于体育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B.足球比赛中,进一个球得2分C.篮球比赛中,三分线外投进一个球得3分D.以上都是答案:A、C。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A正确;足球比赛中,进一个球得1分,B错误;篮球比赛中,三分线外投进一个球得3分,C正确。54.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排放引起的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C.臭氧层空洞主要是由氟利昂等物质排放引起的D.以上都是答案:D。酸雨主要是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