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课件 任务2.1 操作被动标识载体_第1页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课件 任务2.1 操作被动标识载体_第2页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课件 任务2.1 操作被动标识载体_第3页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课件 任务2.1 操作被动标识载体_第4页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课件 任务2.1 操作被动标识载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内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项目2掌握工业互联网标识载体技术任务2.1操作被动标识载体任务2.2操作主动标识载体任务2.3了解标识演进趋势

项目二学习思维导图图2-1项目二学习思维导图

本项目将聚焦如何应用标识载体技术的职业能力学习,主要包括区分不同标识载体、对标识载体选型、生成不同标识载体、配置标识载体终端3个学习任务,8个知识点和3个技能点。项目内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项目2掌握工业互联网标识载体技术任务2.1操作被动标识载体任务2.2操作主动标识载体任务2.3了解标识演进趋势任务2.1操作被动标识载体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项目2掌握工业互联网标识载体技术1.认识被动标识载体2.一维条形码3.二维条形码4.射频识别5.近场通信标识载体分类标识载体,是指承载标识编码资源的标签。根据标识载体是否能够主动与标识数据读写设备、标识解析服务节点、标识数据应用平台等发生通信交互,可以将标识载体分为主动标识载体和被动标识载体两类。被动标识载体,一般是附着在工业设备或者产品的表面以方便读卡器读取。在工业互联网中,被动标识载体一般只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缺乏远程网络连接能力,需要依赖标识读写器才能向标识解析服务器发起标识解析请求。认识被动标识载体011.认识被动标识载体

被动标识载体,一般是附着在工业设备或者产品的表面以方便读卡器读取。在工业互联网中,被动标识载体一般只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而远程网络连接能力缺乏(某些被动标识载体,如RFID、NFC,只具备短距离网络连接能力),需要依赖标识读写器才能向标识解析服务器发起标识解析请求。常见的被动标识载体有条码标签(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RFID标签、NFC标签等。所示。条码标签 条码阅读器

RFID读码器RFID标签条码阅读器

NFC标签NFC读码器被动标识载体的主要特征:1附着在设备或耗材表面,标识信息易被窃取2网络连接能力受限,需要借助读写器发起标识解析请求3安全能力较弱,缺乏证书、算法和密钥等安全能力6成本低,适用于承载低价值、数量大的工业单品标识5非实时联网4在网络中没有地址,不易被找到1.认识被动标识载体一维条形码022.一维条形码1.条形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2.一维条码是由一组粗细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间的条、空及其相应的字符(数字字母)组成的标记,即传统条码。一维条形码的概念11一维条形码识别原理2.一维条形码2.一维条形码

一维条形码广泛应用在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商业消费等诸多领域。一维条码技术是实现POS终端系统、EDI、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手段。一维条形码的应用2.一维条形码一维条形码的分类条码类型主要用途EAN/UPC条码(包括EAN-13、EAN-8、UPC-A和UPC-E)用于对零售渠道销售的贸易项标识;同时也可用于标识非零售的贸易项目。ITF-14条码只能用于标识非零售的商品UCC/EAN-128条码用于标识物流单元,不能用于POS零售结算。一维条形码常用的条码规则有:UCC/EAN-128条码、ITF-14条码、EAN/UPC条码。977.连续出版物978、979.图书表

各国EAN国家代码代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国家00~09美国.加拿大50英国.爱尔兰30~37法国690~695中国40~44德国88韩国460~469苏联885泰国955马来西亚888新加坡2.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0316二维条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条、空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二维条形码是通过一维条形码的技术拓展出来的一种平面(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形码,巧妙的利用了“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二维条形码技术已广泛应用在信息安全、物流运输、工业制造、商品消防、金融支付等。3.二维条形码17(1)可靠性强条形码的读取准确率远远超过人工记录,平均每15000个字符才会出现一个错误。(2)效率高条形码的读取速度很快,相当于每秒40个字符。(3)成本低与其它自动化识别技术相比较,条形码技术仅仅需要一小张贴纸和相对构造简单的光学扫描仪,成本相当低廉。(4)易于制作条形码制作:条形码的编写很简单,制作也仅仅需要印刷,被称作为“可印刷的计算机语言”。(5)构造简单条形码识别设备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二维条形码的优点:3.二维条形码18(6)灵活实用

条形码符号可以手工键盘输入,也可以和有关设备组成识别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和其他控制设备联系起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7)高密度二维条码通过利用垂直方向的堆积来提高条码的信息密度,而且采用高密度图形表示,因此不需事先建立数据库,真正实现了用条码对信息的直接描述。(8)纠错功能二维条形码不仅能防止错误,而且能纠正错误,即使条形码部分损坏,也能将正确的信息还原出来。(9)多语言形式,可表示图像二维条码具有字节表示模式,即提供了一种表示字节流的机制。不论何种语言文字它们在计算机中存储时以机内码的形式表现,而内部码都是字节码,可识别多种语言文字的条码。(10)具有加密机制可以先用一定的加密算法将信息加密,再用二维条码表示。在识别二维条码时,再加以一定的解密算法,便可以恢复所表示的信息。二维条形码的优点3.二维条形码19行排式二维条码二维条码矩阵式二维条码条形码的分类:(1)行排式二维条码(2DSTACKEDBARCODE)又称:堆积式二维条码或层排式二维条码,其编码原理是建立在一维条码基础之上,按需要堆积成二行或多行。有代表性的行排式二维条码有:PDF417、CODE49、CODE16K等。

(2)矩阵式二维条码(2DMATRIXBARCODE)又称:棋盘式二维条码。有代表性的矩阵式二维条码有:QRCode、DataMatrix、MaxiCode、Codeone等。3.二维条形码20二维条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条、空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二维条形码是通过一维条形码的技术拓展出来的一种平面(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形码,巧妙的利用了“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二维条形码技术已广泛应用在信息安全、物流运输、工业制造、商品消防、金融支付等。3.二维条形码常用的几种二维条码QR码

3.二维条形码223.二维条形码射频识别044.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射频识别技术概念4.射频识别射频识别技术特点:4.射频识别射频识别系统组成:RFID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读写器(Reader)、电子标签(Tag)、计算机系统。4.射频识别射频识别系统分类:RFID频段相关标准工作频率工作方式阅读距离数据传输应用领域低频ISO11784/1178530KHZ-300KHZ。典型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电感耦合,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和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域内一般情况下小于

0.1米低速,数据少低端应用,动物识别高频ISO/IEC14443,ISO/IEC18000-33MHZ30MHZ。典型工作频率:13.56MHZ电感耦合,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和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域内一般情况下小于

1米中速数据传输门禁、身份证、车票等超高频ISO/IEC18000-4、-5、-6、-7433MHz,862-960MHz,2.45GHz,5.8GHz电感耦合,标签位于阅读器和天线辐射的远场区域内一般情况下大于

1米,典型情况为4-6米,最大可达10米以上数据传输速率高,更适合快速、大容量高效的物品识别移动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库物流应用等近场通信055.近场通信

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是在射频识别(RFID)基础上,结合无线互联技术研发而成,允许电子设备之间在非接触式上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10cm内)其通信方式如图2-7所示,广泛应用于电子支付、身份认证、票务系统等,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种新型业务。NFC可以理解为RFID技术的一个子集,使用的是13.56MHz频段。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NFC与其他通信技术比较类别ZigBeeBluetoothUWBWIFINFC价格4美元5美元20美元25美元3美元安全性中等高高低极高传输速率10-250Kbps1Mbps53-480Mbps54Mbps106,

212,

424

kbps

通讯距离10-75m0-10m0-10m0-100m0-20cm工作频率2.4GHZ2.4GHZ3.1Ghz-10.6Ghz2.4GHZ13.56Mhz国际标准IEEE802.15.4IEEE802.15.1XIEEE802.11bIEEE802.11gISO18092(ECMA340)ISO21481(ECMA352)5.近场通信5.近场通信近场通信特点:连接建立迅速常用短距离通信技术的连接速度:NFC小于0.1ms,蓝牙大约6s左右,红外小于0.5s,Zigbee小于6ms。NFC技术可以更为迅速地建立通信连接。相比RFID,具有高速率、高带宽和低消耗的特点;安全性高NFC技术采用私密通信方式,并且射频范围较小;双向连接和识别;NFC技术能够快速自动地建立无线网络,为蜂窝、蓝牙或WiFi设备提供一个“虚拟连接”使设备间在很短距离内通信,适合移动设备、消费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间的通信工作;NFC通信在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间发生,任何的NFC装置都可以为发起设备或目标设备。5.近场通信近场通信技术应用:5.近场通信近场通信技术应用:5.近场通信多种被动标识载体技术的比较性能

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RFIDNFC信息识别读取效率低,一次只能读取一个标签内容读取效率低,一次只能读取一个标签内容读取效率高,一次可以读取多个标签内容,但存在信息干扰(屏蔽)读取效率高,但识读器和标签是一对一的关系,识别环境要求低适应环境存储空间有限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