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20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区域认知)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的效应,学会分析某时期或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探讨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影响,趋利避害,促进人口迁移与社会协调发展。(人地协调观)4.相识外国文化、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常与工业扩散、产业转移和国土开发等资料相联系,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影响。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淌行为。(2)迁移方向eq\b\lc\{(\a\vs4\al\co1(迁出地:欧洲、非洲、A亚洲,迁入地:B北美洲、东南亚、大洋洲))(3)分类①国际迁移: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淌、国际难民定居等。②国内迁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主要类型。【疑难辨析1】简述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提示①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②若某地区人口迁移率大于0时,人口迁入数量大于迁出数量,人口数量增加;迁移率等于0时,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相等,人口数量不变;迁移率小于0时,迁入人口小于迁出人口,人口数量削减。(②所述状况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的前提下)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根本缘由:不协调的人地关系。(2)详细因素推力(排斥力)拉力(吸引力)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环境恶化、自然灾难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好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低就业机会和胜利机遇多政治因素政局动荡、斗争实惠的移民政策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种族、民族冲突良好的文化教化,家庭、婚姻3.地域文化与人口(1)地域文化的概念:指在肯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2)文化背景与人口①婚俗:影响诞生率,包括初婚年龄的大小、婚姻稳定程度等。②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易形成较高的诞生率。(3)中国文化与人口①生育观念的改变。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少生优生。②职业选择的改变: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③人口流淌的改变: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疑难辨析2】一个地区迁入人口越多,人口机械增长肯定越多吗?提示迁入人口多人口机械增长并不肯定多。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机械增长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率,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只有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时,人口机械增长才增多,反之,则削减。考点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例1】(2013·全国卷Ⅰ,7~8)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头和90年头平均人口年改变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1)~(2)题。(1)20世纪90年头和80年头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削减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削减(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 B.日本C.俄罗斯 D.德国[尝试自解](1)________(2)________[审题实力培育]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得信息①图示表示某城市20世纪80年头和90年头人口年改变状况的对比。②该城市人口规模大,属于特大城市。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得信息答案(1)D(2)A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许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改变”“三个因素”。1.“两个改变”(1)个人动机的改变: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改变。(2)生态环境的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2.“三个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图所示:3.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详细性和困难性,因此在分析某详细案例时,要留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状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常常起作用的因素。(2)重详细: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缘由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肯定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1.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2)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缘由是()A.① B.②C.③ D.④(2)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出现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大迁移,其产生的缘由是()A.① B.②C.④ D.⑤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故吸引了大量民工迁入,属于经济因素的影响。第(2)题,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由于内战严峻,导致了大量的难民大迁移,这属于斗争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答案(1)C(2)D2.(2024·沈阳质检)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60年头末到70年头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缘由是什么?(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3)举例说明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缘由。(至少说出2条)(4)20世纪70年头以后,美国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举例说明美国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因素。(至少说出2条)答案(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足够,工业发达,环境污染较为严峻,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2)国内人口迁移(3)斗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设;环境质量的改善等。(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素养一区域认知:人口改变状况分析1.(2024·全国卷Ⅰ,4~5)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肯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改变。据此完成(1)~(2)题。(1)依据图示资料推想,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 B.天津市C.上海市 D.重庆市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肯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当地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外出打工,且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错误;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额缩小,常住人口增长快于户籍人口,说明当地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口在本地就业,C正确;依据图示信息,不能推断当地老年人口比例改变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改变状况,B、D错误。故选C。第(2)题,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当地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外出打工,北京、天津、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人口迁入地区,重庆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人口迁出地区,D正确。故选D。答案(1)C(2)D2.(2024·海南地理,10~11)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肯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24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24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2)题。(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削减,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2)2013年后该省()A.人口诞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解析第(1)题,考查安徽省2005和2010年常住人口大量削减的缘由,中等难度。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改变的影响,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解除D选项。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高校生,但外省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状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在安徽的招生量也不行能达到数千万(2005年)甚至上百万(2010年),解除A选项。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解除C选项。第(2)题,考查安徽省2013年以来的常住人口改变特征,简单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须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解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事实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解除B、D选项。答案(1)B(2)C素养二区域认知: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3.(2024·全国卷Ⅲ,4~5)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削减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削减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觉削减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2)题。(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削减的主要缘由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2)上海市削减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缘由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相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第(1)题,依据题干材料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业升级的需求。第(2)题,上海市削减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这些中小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就业机会多。故选C项。答案(1)A(2)C考点二人口迁移的影响【例2】(2013·全国卷Ⅱ,1~2)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学问,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尝试自解](1)________(2)________[审题实力培育]第1步从文字材料和设问中获得信息(1)从题干中获得“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的信息。(2)从第(2)题设问中获得“人口迁移对迁出区及迁入区的影响”的信息。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得信息答案(1)C(2)B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技法点拨]三角度四方面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1)三个角度①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②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③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2)四个方面①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削减。②性别比: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③职业构成:迁入地其次、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④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2024·四川泸州调研)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时期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读图回答(1)~(3)题。(1)下列因素中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最小的是()A.工资水平 B.房价C.空间距离 D.教化资源(2)依据图示信息,推想将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北京 B.上海C.广东 D.安徽(3)对西藏图示人口迁移状况缘由的说明正确的是()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经济更加达的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教化资源越多,因此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而且人口在迁移时多选择距离较近的发达城市,由此推断工资水平、空间距离、教化资源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而相应城市的房价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小。第(2)题,人口回流现象是指原来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包括农夫工、城市白领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流家乡的状况。由图分析可知,广东经济较发达,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人口迁入量大,随着该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优势条件丢失而大量外迁,会出现大量的人口回流现象。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西藏为人口净迁入城市,一方面是由于青藏铁路等的修建,加强了与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该地独特旅游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创建了机遇,因此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答案(1)B(2)C(3)A素养区域认知: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主动影响[2024·江苏地理,28(2)、(3),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月份1234567月均温/℃13.616.821.024.425.826.325.2降水量/mm4.23.510.011.745.4133.4207.1月份89101112全年月均温/℃24.722.420.216.112.820.8降水量/mm210.0140.961.220.51.5849.4(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缘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主动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解析第(1)题,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结合气温、降水资料知,该地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足够。另外,攀枝花交通发达,铁路、马路、水运、航空齐备;地处西南,自然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第(2)题,留意题干要求“主动意义”,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文化沟通等方面分析。答案(1)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足够交通便利环境美丽旅游资源丰富(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沟通限时规范专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浙江文综,3~4)近年来,我国流淌人口始终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淌是主要的流淌形式。完成1~2题。1.城乡间人口流淌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亲密,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淌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②C.③→②→① D.③→①→②2.关于我国人口流淌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淌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淌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淌可提高城市化水平解析第1题,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了城乡间人口流淌,同时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故D项正确。第2题,人口流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A项错误;经济因素是人口流淌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使得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从而减缓流淌人口增长,C项正确;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其人口向大城市流淌没有净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D项错误。答案1.D2.C(2024·河北石家庄教学质量检测)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显著。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完成3~5题。3.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显著的主导自然因素是()A.河流 B.气候C.地形 D.植被4.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缘由是当地()A.山清水秀,环境美丽B.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C.平原广袤,土壤肥沃D.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5.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有()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改善交通条件③加快农业现代化④加大基础教化投入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第3题,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地区地形差异大,导致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详细来讲,川东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暖和潮湿,人口密度较大;川西地区为高原山地,受高海拔地形的影响,气候恶劣,人口密度小。第4题,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A、C错;成都作为省级行政中心,经济相对发达,受其辐射带动作用,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当地就业机会多,外出务工人员少,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B对;生育率是指肯定时期内存活婴儿数量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数量之比,因而生育率凹凸与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的大小无干脆关系,D错。第5题,川东丘陵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善交通条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供应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夫可在本地就业,削减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①②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可削减农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可能会更多,③错;加大基础教化投入,可以改善当地留守儿童的教化条件,但不能削减当地劳动力外出务工,也不能削减留守儿童出现,④错。答案3.C4.B5.A(2024·安徽合肥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图示意京、蜀、浙、新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常住人口总数及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据此完成6~7题。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A.京、蜀、浙、新 B.京、浙、蜀、新C.浙、京、蜀、新 D.浙、蜀、新、京7.2005~2010年四地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是()A.加快①地区老龄化进程,减轻了养老负担B.缓解②地区的人地冲突,有利于增加收入C.加强③地区与外部的沟通,促进了资源开发D.缓解④地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解析第6题,京、浙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应是人口净迁移率较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而浙常住人口总数又明显高于京,故①为京,②为浙;蜀是我国人口大省,常住人口总数比新多,故③为蜀,④为新。第7题,①地区人口净迁入,年轻劳动力人口增多,可减缓老龄化进程,减轻养老负担,A错;②地区人口净迁入,人口增多必定加剧人地冲突,B错;③地区人口净迁出,劳动力人口削减,不利于资源开发,C错;④地区人口净迁入,可缓解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D对。答案6.B7.D(2024·山东德州一模)下面分别为我国A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图(M为2004年资料,N为2014年资料)、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从业人员构成图。读图完成8~9题。8.该市老年人口比重改变的主要缘由是()①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③自然灾难频发④安排生育政策的实施⑤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②⑤ D.②④⑤9.有关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产业结构影响到了迁入人口性别结构D.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第8题,读取两个时间的数据,M(25%,70%,5%)、N(15%,75%,10%)。对比这两个数据可发觉未成年人口比重下降,成年人、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现象明显。本市青壮年人口应当是迁入的,自然灾难频发与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关系不大,安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青年及中年人口比重下降,所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D正确。第9题,依据题中资料无法推断当地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状况,故A错。引起我国人口流淌和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错。从就业人员构成看,该市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达,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吸引了大量女性迁入就业,迁入人口性别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其工业部门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并未出现产业升级,D错。答案8.D9.C(2024·山西高三四校联考)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10~11题。10.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A.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B.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C.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D.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11.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改变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B.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养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C.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D.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改变状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其次产业向郊区转移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流淌、迁移及其对城市的影响。第10题,图甲反映的是人口性别比改变,且性别比趋向平衡,A无法推断,D正确。图乙显示中心城区外来人口增长速度为负值,郊区增长速度快,B、C错。第11题,外来常住人口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性别比改变可反映城市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变,A错。外来常住人口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B、C错。外来人口大量向郊区迁移,为郊区供应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中心城区的其次产业向郊区转移,D正确。答案10.D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下面为巴西简图与卡塔尔所在区域简图。材料二2014年卡塔尔全国人口约为227万人,其中外籍人口约占8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人。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人。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指出,假如不实行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南宁高考数学试卷
- 海安第一学期数学试卷
- 红安中考数学试卷
- 河南版高一数学试卷
- 鸿升中学六升七数学试卷
- 河南省中考试卷数学试卷
- 2024年资阳乐至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招聘真题
- 2024年内蒙古工业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铝单板前处理提升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第41篇-洞察及研究
- 2024年期贵州省毕节市数学七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考数学总复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项检测卷(附答案)
- 2025年医疗健康集团公立医院管理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老北京胡同文化课件
- 线路施工安全课件
- 德瑞斯D600变频器说明书
- 中学教师教育类读书分享
-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 儿科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药 知识培训课件下载
- 2025年6月28日山东省市直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