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单元导读】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继续强化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基于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策略”上的进一步发展,目的是增强主动提问的意识,养成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其能力培养指向“提问”,所以文本的功能也与普通单元有所不同:既要教知识,更要教策略。单元以“自然奥秘,科学技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这样一组文章非常适合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并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因此,课堂要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并逐渐提得有价值、有水平,从而促使他们在“提问——思考——理解——辨析——探索”中获得体验,形成能力。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板块教学关注点语文要素分解教学策略设计课外拓展链接琥珀精读
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围绕“推测”和“依据”,引导学生对琥珀形成的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探究,从而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央视“走近科学”栏目《琥珀的诱惑》《琥珀物语》作者:王文利《我是怎样从琥珀中发现恐龙的》作者:邢立达飞向蓝天的恐龙精读
写下不懂的问题,记录、梳理并试着解决。学生先提问,先质疑,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汇总、筛选、整理,保存最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好”问题。“问——思——讲”构成本课学习的主线。由“资料袋”引申开去,走向遥远神秘的恐龙世界和妙趣无穷的动物天地。推荐:纪录片《飞向蓝天的恐龙》,对比阅读《恐龙在我们头上飞》,网站有“恐龙网”“自贡恐龙博物馆”等。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精读
提出问题并和同学交流。
前沿科技,术语难懂。教师应鼓励学生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查找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从而理解纳米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影响。综合实践课程:身边的纳米技术(电子小报)读写结合想象作文:《我设计的纳米
》有关纳米的绘本和科幻故事书千年梦圆在今朝略读
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综合运用前三篇文本积累的学习体验,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建议学生查找中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增强自豪感、荣誉感,还可以搜寻、讲述实现航天梦背后的故事,获得感性认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之《白昼流星》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纪录片《辉煌中国》口语交际1.阅读课上的口语交际训练,如: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第6课习题二)——学习“科普知识”,更要学习“如何介绍科普知识”。2.口语交际课的“说新闻”活动,引导学生用清楚、连贯的话准确传达信息,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习作1.发挥“奇思妙想”,创想一种神奇的东西;2.能够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这个神奇的事物;3.听明白同学的建议,采纳你认为合理、可取的进行修改。语文园地1.前置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即在课文学习之前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几个基本方法,明确目标、有的放矢。2.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项事物,一种方式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随机迁移,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另一种方式是学文之后集中进行习作指导与专项训练。快乐读书吧1.
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是本册教材“科普”单元语文要素的延伸和巩固。2.
通过阅读,学生不但可以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产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而且可以反复练习课上习得的提问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阅读科普作品时,遇到不理解的科技术语,可以选择恰当的方法自主解决;对于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建议查找最近的研究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紧追科技发展的崭新步伐。【单元教学目标】字词:1.认识53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47个词语。2.理解一些词汇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汇。阅读:1.能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2.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3.能理解并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4.朗读、背诵《江畔独步寻花》。5.阅读科普读物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乐于与同伴分享阅读收获。快乐读书吧:1.能产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自主进行阅读规划。2.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3.能感受阅读科普作品的快乐,乐于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口头表达:1.能把课文中感兴趣的内容简明扼要或条理清晰地讲给别人听。2.能清楚、连贯地讲述一则新闻,准确传达信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书面表达:1.能够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2.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3.能够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4.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5
琥珀【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是与自然、科技有关的科普类文章,它们共同指向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因此教师要在四年级上册“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多角度提问,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关注“推测”:《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推测”的定义为“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琥珀》这篇文章正是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和内部形态,展开合理想象,编写的一则生动有趣的故事。关注表达方式:《琥珀》一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课文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原本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关注相关名词:松脂:松科植物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化石:地壳中包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关注拓展阅读:《乌拉波拉故事集》是一本集科学知识与想象情节于一体,可读性非常强的科普著作集。古怪老头儿乌拉波拉博士给孩子们讲了许多奇异的故事,有小水点的历险、梦游月球、海底救生、呆子怕鬼、太阳请假、世界末日等。作者柏吉尔用童话的笔调,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因此这部科普作品又被称作“科学的童话集”。【教学目标】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2.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4.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教学重点】1.提出问题,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2.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3.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教学难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想象的依据,能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晰地介绍琥珀的样子及形成过程的依据。
6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在前一课《琥珀》“提出不懂的问题”基础上,本课要求“写下不懂的问题”,继续引导学生记录和梳理问题。关注体裁特征:所谓科普说明文,就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说明性文章。语言特点是逻辑清晰,准确严密,形象生动,常常综合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本文在逻辑讲述上,最典型、最鲜明的是采用了“先总体概括,再具体分说”的“总分”结构。如第四自然段,围绕“形态各异”介绍恐龙的庞大家族从体态、体表、习性等方面,讲猎食性恐龙身体发生变化。语言表达准确、严谨是本文的又一特征,作者多处使用了表程度、表估计、表范围的副词,例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中的“一支”和“漫长”,“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中的“一些”,“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全面”等,要适时引导学生对比辨析。文本涉及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作比较(它和小狗一般大小……)、列数字(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打比方(……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使得描述对象形象具体,生动传神,更具说服力。关注策略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一方面还要引导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关注学法指导:本文就是一篇训练学生信息提取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复述讲解能力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捕捉关键句,圈画关键词,从而理解每一段的意思;还可以借助关键词这一“支架”,条理清晰地进行讲述,从而助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教学目标】
1.认识“钝”等10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6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3.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4.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2.体会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教学难点】能多角度地提出问题,记录整理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前解析】关注专业术语:纳米:nanometer的译名,即为毫微米,是长度度量单位。国际单位制符号为nm。1纳米=0.000001毫米。碳纳米管:纳米材料,重量轻,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光学显微镜: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普通光学显微镜看不到1纳米。雷达:人类通过蝙蝠发明的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关注写作方法:开门见山:汉语词汇,本义指打开门就能见到山,现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本篇文章在第1段就点明了主要阐述的主题。围绕中心:本篇文章的3、4两段都是总分结构段落,即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后面所举的例子都是围绕中心进行阐述。【教学目标】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生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把科学术语读正确。3.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4.理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重点】1.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交流。2.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难点】领会纳米技术的神奇,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思维品质。
8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前解析】关注“精读”与“略读”:《千年梦圆在今朝》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正所谓精读学方法,略读习得之,教学时教师应该尽量放手,让学生综合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去自主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科普类文章时习惯运用“质疑-提问-解决”的策略。关注“时间轴”:依据时间顺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录体系,其最大的作用是把过去的事物系统化、完整化、精确化。本文在讲述“圆梦”时恰恰以时间为轨迹,尤其是写新中国成立以来航天事业的成就时更为典型,非常适合学生借助“时间轴”理清脉络。关注航天梦想第一人:万户本名陶成道,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他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结果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为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万户”命名。关注专业术语: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东方红一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航天探测器:又称空间探测器或宇宙探测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规范纪实管理办法
- 2024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系统考试真题
- 编外经费管理办法
- 网络定房管理办法
- 网络收费管理办法
- 网点运营管理办法
- 芯片制造管理办法
- 超领物料管理办法
- 职称人员管理办法
- 贵州订单管理办法
- 导游技能高考题目及答案
- 中国专用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中教师(数学学科)招聘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 烤烟栽培技术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一次性拖鞋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高清版)DB32∕T 5133-2025 电动工具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 露天矿急救自救互救培训
- 肿瘤患者的舒适化护理
- 新动物防疫法执法培训课件
- 2025年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