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1页
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2页
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3页
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4页
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综合说明..............................................1

1.1项目简况........................................................1

1.2编制依据.......................................................6

1.3设计水平年.....................................................8

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8

1.5水土流失防治指标..............................................8

1.6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9

1.7水土流失预测结果..............................................11

1.8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成果..........................................11

1.9水土保持监测方案.............................................16

1.10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16

1.11建议..........................................................17

2项目概况............................................21

2.1项目组成及工程布置...........................................21

2.2施工组织......................................................33

2.3工程占地......................................................41

2.4土石方平衡....................................................43

2.5拆迁(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50

2.6施工进度......................................................50

2.7自然概况......................................................50

3项目水土保持评价....................................54

3.1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评价...............................54

3.2建设方案与布局水土保持评价...................................56

3.3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69

目录

4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71

4.1水土流失现状..................................................71

4.2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71

4.3土壤流失量预测................................................73

4.4水土流失危害分析.............................................79

4.5指导性意见....................................................80

5水土保持措施........................................82

5.1防治区划分....................................................82

5.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83

5.3分区措施布设..................................................87

5.4施工要求.....................................................105

6水土保持监测........................................110

6.1范围和时段...................................................110

6.2内容和方法...................................................110

6.3点位布设......................................................114

6.4实施条件和成果...............................................115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19

7.1投资估算......................................................119

7.2效益分析.....................................................134

8水土保持管理........................................137

8.1组织管理......................................................137

8.2后续设计.....................................................138

8.3水土保持监测.................................................139

8.4水土保持工程监理............................................139

8.5水土保持施工.................................................141

II

目录

8.6水土保持验收142

附表:

附表1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指标计算表

附表2单价分析表

附件:

附件1项目委托书

附件2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登记单

附件3项目可研批复

附件4项FI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附件5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

附件6借方协议及借土来源项目水保方案批复

附件7弃土综合利用协议及项目水保方案批复

附件8AB料外购协议及来源项目水保方案批复

附件9大临用地协议

附件10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计统部关于明确兖州北

站扩能改造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通知

附件11现场照片

in

目录

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兖州地区铁路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3项目区水系图

附图4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

附图5项目区总布置图

附图6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示意图

附图7典型路基横断面图

附图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图

附图9-1站场改造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置图

附图9-2站间线路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置图

附图9-3施工生产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置图

附图10项目区雨水排水工程布置图

附图11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置图

附图12雨水排水沟典型布设图

附图13路基边坡防护典型布设图

附图14临时水沟、临时沉沙池典型布设图

附图15临时堆土拦挡典型布设图

IV

1综合说明

1综合说明

L1项目简况

1.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兖州北站位于山东省兖州铁路地区内,南北向通i寸京沪线连接济南与徐州,

东西向通过新荒兖口线连接荷泽与口照,是连接华东与华北、中原与沿海的重

要交通枢纽,在全国铁路路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75年京沪铁路复线改

造时,兖州北站为新建一级二场区段站;1985年兖石铁路、荷兖铁路引入,改

造为二级三场的区段站;1989年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增建下行调车场、新建京

沪下行外包正线,形成二级四场的区段站;1999年新石铁路增二线工程时,增

建上行到发场(五场)、修建京沪上行外包正线,形成二级五场的区段站,如

今兖州北站京沪上下行正线外包,新石线双线中穿引入,从车场结构分上、下

行两个系统,上行包括I场(上行到发场)、II场(上行调车场)、V场(上行

到发场),下行包括HI场(下行到发场)、N场(下行调车场)。2022年该站

发送量为179万吨,到达量323万吨。

由于长期以往兖州北站改造采用“打补丁”方式,造成了站场结构不合理,

新石正线与站内作业交叉干扰严重,下行调车场能力不足,出入段与正线交叉

干扰,上行到、编、发能力不足,IV场既有牵出线有效长度不足,既有车站到

发线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加之当地煤炭储运基地建设,导致铁路货物运输数

量快速增长,预测兖川北站近期到2030年发送269万吨,到达432万吨,远期到

2035年发送285万吨,到达455万吨,现有站场设施将不能满足运输需要,亟待

进行扩能改造。

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符合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交通发展规划,可

以提高车站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消除运输能力堵点,保障京沪、新石铁路运

输畅通,提升路网整体功能和效益。木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位置: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地点位于兖州北站,含京沪

铁路下行正线、兖州北站至白家店站间京沪货车连接线及相关工程,涉及山东

省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大安镇、酒仙桥街道办事处。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1

1综合说明

2.建设性质、规模和等级: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改扩建项目。兖州北站为一

等站。改建京沪下行正线铁路等级为I级,设计时速120km/h。新建白家店与

州北站间京沪货车连接线铁路等级为I级。

3.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改造兖州北站及附属工程(含站场改造、京沪铁路

下行正线改建、军供专线还建、桥梁工程、房建工程等),新建兖州北站至白

家店站区间线及附属工程。

4.项目组成:

(1)兖州北站站场改造

车场路基:既有N场改造为到发线,与既有in场合并组建新的到发场in场;

新建下行调车场IV场,新建9条调车线(兼作编发线);新建下行驼峰系统及尾

部牵出线;还建军用到发线0.968km;咽喉区改建和既有线站轨道更换引起的铺

轨工程,以上共计站内铺轨30.007km,同时改建京沪下行正线3.098km(独号

K634+400〜K637+500)。

桥梁工程:新建跨北环城路中桥1座,全长28.2m,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刚

构结构。

房建工程:新建,还建各类房屋36栋,其中新增房屋建筑面积12647m2,

改造房屋建筑面积350m\同时进行通站道路、绿化等附属设施建设。

附属工程:对站场交通、涵洞、电气、电缆、排水、驼峰、绿化等设施进

行改建。

(2)站间线路工程

新建兖州北站IV场至白家店站的区间连接线,起至白家店站既有II道南

端安全线,终至兖州北站III场既有牵出线,新建长度1.885km(桩号

DK631+215-

DK633+100),同步改建电气、排水、通信、涵洞等线路附属工程。

5.施工组织:施工组织为布设施工生产区1处、施工便道7km,方案新增临

时堆土场3处,其中表土堆土场2处,回填土堆土场1处。

(1)施工生产区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

1综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设施工生产场地1处,布设在项目区西南侧中铁十四局物流园空地,主要

布设轨料及道昨存放场、混凝土拌和站和预制场、表土临时堆土场,临时占地

4.12hm2(含临时堆土场0.28hn?),纳入防治责任范围。施工结束后,进行土

地整治。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

1综合说明

(2)临时堆土场

方案新增临时堆土场3处,其中表土堆土场2处,回填土堆土场I处。

①永久占地范围内三角地表土堆土场

位于兖州北站南侧新增永久占地范围内三角地,表土堆土场占地面积约

0.9hm2,堆土高度3〜4m,边坡比1:2,堆放时间12个月,堆放表土2.25万rn)

施工结束后恢复路基绿化带。

②施工生产区表土堆土场

位于施工生产区东北角,堆土场用于堆放施工生产区剥离表土,后期进行

土地平整,堆土量1.24万m‘,堆放面积().28hnf,唯高4〜5m。

③永久占地范围内三角地回填土堆土场

项目土石方开挖回填数量较大,且考虑项目边运行边施工,部分土方就地

堆放,站间线路开挖土方临时堆放在永久占地范围内三角地回填土堆土场,堆

方1.02万n?,堆土高度2〜3m,占地面积0.5hm,

(3)施工便道

项R施工便道7km位于永久占地范围内。

站场改造工程区:施工便道结合站场内已有道路,按照永临结合要求扩建,

施工便道全长4.8km,路面宽度5〜6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后期建设为站内

通站道路。

站间线路工程区:沿路基一侧新建施工便道2.2km,路面宽度5.0m,结合现

有地势布置,无大挖大填路段,碎石路面,施工结束后拆除。

(4)施工料场

施工材料场利用兖州北站货场,不再专门新建,不计入防治责任范围。该

货场位于项目区西侧,属于兖州北站已有用地范围,货场内现状布设有仓库、

龙门架,场内轨道与兖州北站连通,满足物料堆放与运输要求。

(5)工程征占地: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8.79hn?,其中永久占地24.67hn?,

临时占地4.12hm2。土地利用现状为交通运输用地、耕地、草地,其中交通运输

用地17.18hn?、耕地1.22hn?(不占用基本农田)、草地10.39hm2。

(6)土石方情况:本项目土石方挖填总量为63.31万n?,其中挖方总量

24.49万n?(含表土剥离3.49万n?),填方总量38.82万n?(含表土回填3.49万

m3),自身利用方量9.83万n?,借方28.99万n?,AB料14.58万n?外购自济宁诚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3

1综合说明

聚通石材有限公司邹城市大束镇柯篓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C组料外购自

兴隆庄街道压煤村庄搬迁和建设服务中心南湖新村社区建设项目(5.53万n?),

桂雨朝阳(8.88万n?)基坑开挖余土,余方14.66万皿,,全部运至济南至微ill高

速济南至济宁新机场段工程综合利用。

6.项目投资:概算总额86249万元,其中土建投资84142万元。建设资金通

过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建设单位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自筹解决。

7.项目工期:项目计划2024年1月开工建设,2025年12月完工,总工期24个

月。

8.拆迁、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改迁建:本项目属于改扩建工程,铁路原有

用地范围拆除建筑物约14558m2,由建设单位负责拆迁,后期还建或改建,相

关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拆迁方量已计入土石方平衡,最终作为

余方用于济南至微山高速济南至济宁新机场段工程施工便道填筑。新增占地区

域拆迁房屋2069m2,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采取货币补偿方式,安置由地

方政府统一处理,相关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由其负责。

1.1・2项目工作进展情况

(1)项目前期工作进展

2023年1月,建设单位委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项目立项可研编

制工作。2()23年3月12日,通过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可

研初稿审查,2023年6月12日通过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可研审行。

2023年7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初步设计报告(送审稿)。

2023年5月18日,取得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兖州分局关于该项目穿越饮用水保

护区的批复。

2023年7月21日,取得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该项目建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

见。

2023年9月1()日,建设单位取得项目可研批复,国铁集团关于兖州北站扩能

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发改函(2023)332号)。

(2)方案编制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等相关法律

法规的要求,2023年4月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编制《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水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4

1综合说明

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踏勘,

了解并收集了项目区自然概况、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情况等资料,并就有关技

术问题,与建设单位、当地水利局进行了交流与咨询。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主体工程文件,依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

的规定,于2023年9月编制完成了《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书》O

1.1.3自然简况

项目所在区域地貌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局部略有起伏,地势由

北高南低,坡度较为平缓,原地貌高程在53〜58m之间。

项目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根据兖州区气象局1951—2019年69年

观测资料,项目区平均气温为14.1C,年平均降雨量660.1mm,降水量集中6〜9

月,年平均蒸发量1592.5mm,全年无霜期为210d,最大冻土深度48cm,全年平

均风速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秋季节)和西北风(冬春季节)。

项目区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流域管理机构为淮河水利委员会,兖州北

站东距泗河最近约0.6km。项目区防洪标准按照100年一遇设计,雨水排水标准

按照50年一遇设计。

项目区的土壤类型为褐土,项目区表土可剥离面积ll.Glhn?,剥离厚度

30cm,共剥离土方3.49万n?。项目区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兖州区林草覆

盖率约为30%。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的通知》

(办水保(2012)512号),兖州区属于北方土石山区(北方山地丘陵区)一华

北平原区一黄泛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

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山东

省水利厅关于发布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通告》(鲁水保字

(2016)1号),兖州区不属于国家级、省级、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

治理区。

项目区涉及兖州东郊水源地(高庙)一级保护区范围。该保护区于2016年

确认成立,后来由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升级,扩大保护范围,既有站在水源保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5

1综合说明

护地范围内,涉及174m,本项目为既有站改造,根据下行线设计标准和选址唯

一性,本项目需穿越保护区,建设单位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兖州北站扩能改

造工程穿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保护专题》,并于2023年5月18日获得济宁

市生态环境局兖州分局《关于同意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穿越饮用水水源地保

护区的批复》,同意本项目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项目选址不存在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限制项目建设的地质灾害情况,

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

园以及重要湿地等水土保持敏感区。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处在水力侵蚀区,

容许土壤流失量为2001/(km^a)。根据兖州区土壤侵蚀分级图及项目周边土壤

侵蚀调查资料,项目区以水蚀为主,项目所在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为微度,确定

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180t/(knFDa)。

1.2编制依据

L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39号,1991年6月29日颁

布,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1日实施);

(2)《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2014年5月30日经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武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次会议通过,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1.2.2部委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53号);

(2)《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

(水保(2019)160号);

(3)《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办水保(2019)172号);

(4)《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问题分类和责任追究

标准的通知》(办水保函(2020)564号);

(5)《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写和印制

格式规定(试行)的逋知》(办水保(2018)135号);

(6)《财政部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等四项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的通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6

1综合说明

知》(财税(2020)58号);

(7)《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

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

(8)《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

知》(办水保(2020)161号);

(9)《水利部办公厅国铁集团办公厅关于加强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

的通知》(办水保(2023)3号);

(10)《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规程

(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8)133号)。

1.2.3技术标准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O434-2O18);

(3)《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标准》(GB/T51297-2018);

(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

(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6)《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773-2018);

(7)《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51240-2018):

(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O15);

(9)《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1.2.4技术文件

(1)《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后修改)》(中国铁

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4月);

(2)《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送审稿)》(中国铁路设计

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7月);

(3)《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

(4)《山东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

(5)兖州区自然架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

态保护红线,以及水土保持规划、土壤、林业和植被等资料。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7

1综合说明

1.3设计水平年

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的规定,设计

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本项目预计2025年12月完工,方案

以项0完工后一年即2026年为设计水平年。

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包括项目永久征地、临时占地以及

其他使用和管辖区域,确定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28.79hn?。

1.5水土流失防治指标

1.5.1执行等级标准

由于本项目无法避让兖州东郊水源地(高庙)一级保护区。根据《生产建

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的相关规定,确定本方案水土

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

1.5.2防治指标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中3.1.3的规定,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欠防治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一是项目建设范围内的新增水

土流失应得到有效控制,原有水土流失得到治理;二是水土保持设施应安全有

效:三是水土资源、林草植被应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与恢复。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中4.0.6〜

4.0.10的规定,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在北方土石山区一级标准的基础上对相应指

标进行调整。土壤流失控制比提高().2。

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北方土石山区一级标准,修正后本工程设计

水平年采用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目标值为:水土流失治理度95%、土壤流失控

制比1.1、渣土防护率97%、表土保护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

率25%。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指标计算表详见附表1。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8

1综合说明

L6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1.6.1主体工程选址的评价结论

项目区无法避让兖州东郊水源地(高庙)一级保护区。工程在采取北方土

石山区一级防治标准的基础上,做到土方综合利用,减少永久弃渣,提高渣土

防护率;优化项目区绿化布局和绿化面积,提高植被成活率;优化施工进度,

减少降雨、大风天气施工;优化施工组织,做到“永临结合”;减少地表扰动和

植被破坏范围;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1.6.2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

(1)建设方案评价结论

本项目在原址进行改建,在已有占地的基础上,优化了站场布置,平面布

局紧凑合理。项目竖向布局采用台阶式,综合考虑站场现有竖向布置,最大限

度减少了土石方量,全线无大挖大填区域,路基高度*m,路基边坡防护以综

合护坡为主,部分占地紧凑区域布设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工程雨水排水

按照50年一遇标准设计,满足项目区排水要求。工程绿化集中在路基两侧和管

理范围周边,绿化面积10.34卜/,方案进一步优化植物种类和绿化布置。

项目区涉及兖州东郊水源地(高庙)一级保护区范围。该保护区于2016年

确认成立,后来由于水源保护地升级,扩大保护范围,既有站在水源保护地范

围内,涉及174m,本项目为既有站改造,根据下行线设计标准和选址唯一性,

本项目需穿越保护区,建设单位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

穿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保护专题》,并于2023年5月18日获得济宁市生态

环境局兖州分局《关于同意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穿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

批复》,同意本项目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综上,主体设计和本方案充分考虑了区域水土保持要求,工程建设方案符

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要求。

(2)工程占地评价结论

工程永久占地基本利用站场原有占地,新增占地比例较少,占地指标优于

行业标准。

工程临时设施充分利用站场已有设施,用水用电不再专门接引,办公生活

设施直接利用站内已有建筑,施工便道按照永临结合原则布设在站场内部,施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9

1综合说明

工生产区租用中铁十四局物流园区,属于建设用地中的工矿仓储用地,已签订

临时租赁手续,租用到期后,拆除设备及硬化后并进行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后

归还中铁十四局。

综上,项目占地面积合理,满足工程建设和施工要求,符合行业规范,无

缺项漏项,符合节约用地和减少扰动的要求。

(3)工程土石方平衡评价结论

工程挖填方及倒运利用方式合理,无缺项漏项。由于工程建设对土质和施

工时序要求,工程建设范围挖方量无法全部满足工程回填需要,需外借部分土

方,主体设计已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工程本身挖方,最

大程度做到减少弃方及借方数量,借方利用源济宁诚聚通石材有限公司邹城市

大束镇柯篓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兖州区南湖新村项目、桂雨朝阳基坑开

挖余土,余方运至济南至微山高速济南至济宁新机场段工程综合利用,借方和

余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均已批复。工程借方来源明确,土质达标,工程工期和

量均满足本工程缺土要求;工程余方去向明确,工期和弃土量均满足综合利用

方需求,已满足了工程弃渣减量化、资源化及综合利用要求。

方案完善表土剥离与保护,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表土资源,有利于后期绿化

恢复。规划临时堆土布置合理,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综上,本工程土石方数量计算合理,优先考虑内部消纳,工程土石方平衡

可行,表土剥离与保护合理,符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GB50433-2018)要求。

(4)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评价结论

主体工程施工按先土建、后安装调试的顺序进行安排,处理好各阶段的关

系。土石方作业按照“随挖随运''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少裸露面积和临时堆土,

桥梁的下部与路基施工紧密配合,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的布置遵循因地制宜、

运输方便、易于管理、安全可靠和经济适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本工程特点进行

施工布置,尽量减少新增占地。

施工时序及施工工艺较为合理,有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最

大限度的控制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5)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论

主体设计了雨水排水工程、综合护坡、乔灌草绿化等措施,该措施是兼具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10

1综合说明

主体工程防护和水土保持功能,措施布设位置、规模合理,工程数量充足,符

合水土保持的要求。本方案将在此基础上开展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包括截排水、

土地整治、植被恢复以及临时防护措施等,已形成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

系,减少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综上所述,本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了水土保持要求,在认真落实各项水土保

持防护措施、加强施工期管理的基础上,不存在影响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

因素,工程建设可行。

1.7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1)工程扰动地表面积28.79hn?,损毁植被面积10.39hm2,工程余方量

14.66万n?,表土临时堆土量3.49万n?。

工程建设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总量为2248t,其中新增土壤流失总量为2089t。

施工期土壤流失量为2152t,其中新增土壤流失量为2048t,占新增土壤流失

量的98.1%;自然恢复期土壤流失量963其中新增土壤流失量403占新增土壤

流失量的1.9%。

站场改造工程区新增土壤流失量15961,占新增土壤流失量的76.4%;站间

线路工程区新增土壤流失量1813占新增土壤流失量的8.7%;施工生产区新增

土壤流失量3121,占新增土壤流失量的14.9%。

(2)根据预测结果,站场改造工程区为本项目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

施工期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时段。

(3)水土流失危害:项目建设将破坏原有地貌,造成地表裸露;大量的水

土流失可能导致排水管网的堵塞,同时导致施工场地泥泞,妨碍施工;开挖的

土方易造成扬尘,影响项目区周边环境;施工车辆的进出对周边己完工区域产

生影响。

1.8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成果

1.站场改造工程区

(1)站场改造工程区——路基工程区

①工程措施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II

1综合说明

表土剥离:剥离面积3.34hn?,剥离厚度30cm,剥离表土量约1.0万m\

全部运至永久占地范围内三角地表土堆土场集中堆放,后期用于绿化回填,计

划2024年1月〜3月实施。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面积4.76hm、回填量1.74万n?。路基边坡绿化整地

面积2.66hnf,回覆表土厚度0.3m,覆土量0.80万M。路基两侧绿化面积

2.1Ohm2,回覆表」一厚度0.45m,回填量0.94万nA”划2025年9月〜10月实

施。

雨水排水沟:路基边坡排水槽采用C30混凝土结构,梯形排水断面,排水

沟厚度20cm,全长11561m,路基两侧混凝土梯形排水沟4200m。计划2025年

4月〜5月实施。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混凝土镶边4213m2,现浇混凝土1264m3。计划2025

年4月〜5月实施。

涵洞锥体护坡工程:新建涵洞两侧,锥坡高度小于4m,边坡比1:1.5,采

用M10浆砌预制块护坡85m3。计划2025年4月〜5月实施。

②植物措施

路基边坡绿化:全线路基边坡绿化2.66hnf,植草面积24589m2,栽植灌木

133106株。计划2025年10月〜11月实施。

路基两侧绿化:路基排水沟至征地边界种植乔木、灌木并播撒草籽,全线

路两侧绿化ZlOhm2,乔木65株,栽植灌木19039株,地面撒播草籽126(X)nf。计

划2025年10月〜11月实施。

③临时措施

防尘网覆盖:布设防尘网约5.0万nf,布设位置为工程施工扰动导致临时

裸露区域,口划2024年1月〜2025年6月实施。

临时排水:路基两侧按照永临结合原则布设临时排水沟,底宽().5m:深

0.5m,边坡1:1。布设临时排水沟4200m。2024年4月〜2025年3月实施。

临时沉沙:结合临时排水沟位置,每隔1km设置一处临时沉沙池,共计3

处,计划2024年4月〜2025年3月实施。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12

1综合说明

临时堆土防护:临时堆土场四周及坡面。临时排水沟断面底宽0.5m,深

0.5m,边坡比1:1;临时沉沙池断面宽度2.0m,长度4.0m,深1m;拦挡采用

装土编织袋,断面形式为矩形,临时拦挡高度0.5m,顶宽0.6m。坡面覆盖防尘

网。布设临时排水沟600m,临时沉沙池1座,装土编织袋拦挡500m,坡面覆

盖防尘网2.15万nA撒播草籽600(加2,草种选择狗牙根。2024年4月实施。

(2)站场改造工程区——桥梁工程区

①工程措施

桥头护坡:新建桥梁两侧,锥坡高度小于4m,边坡比1:1.5,坡面采用

M10浆砌预制块护坡,M10浆砌预制块20m°,计划2025年4月〜5月实施。

雨水排水沟:桥头两侧排水沟采用预制混凝土梯形,排水沟厚度20cm,断

面深度0.6m、底槽0.8m,边坡1:1,排水沟末端与两侧路基排水沟连通。雨水排

水沟60m,计划2025年4月~5月实施。

②临时措施

临时排水:桥梁工程施工场地四周布设临时排水沟60m。临时排水沟断面

底宽0.5m,深0.5m,边坡1:1。

泥浆沉淀池:桥梁工程左右两端各设置1座泥浆沉淀池。沉淀池采用土质结

构,矩形断面,设计尺寸为:宽度2.0m,长度4.0m,深1m,内部铺设防渗彩条

布。修筑泥浆沉淀池2处。订划2024年4月〜2025年3月实施。

(3)站场改造工程区一房建工程区

①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现状为绿化及耕地区域剥离面积2.5Ihnf,剥离厚度30cm,剥离

表土量约0.76万Mo计划2024年1月〜3月实施。

土地整治:绿化整地面积0.72hnf,回填覆土0.4m,表土回填土量0.29万nA

计划2023年9月〜10月实施。

道路排水沟:设在通站道路一侧。排水沟采用矩形混凝土结构,雨水沟沟

深0.8m,宽度0.6m,顶部为盖板泄水孔,全长4800m。计划2025年4月〜5月实

施。

透水铺装:综合维修楼等单独院内空地,本区铺设面积约5000m\计划

2025年5月实施。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13

1综合说明

②植物措施

乔灌草绿化:新建建筑物四周设计栽植乔木900株,其中白蜡300株、广玉

兰300株、国槐300株;栽植地被植物15()0n?,红叶石楠8()()nf、紫叶小象700m20

通站道路两侧规划绿化面积0.48hm2,设计栽植乔木240()株,其中国槐120()株、

白蜡1200株;栽植灌木2400株,其中紫薇1200株,海棠1200株;撒播草籽

1200m2。计划2025年10月71月实施。

③临时措施

防尘网覆盖:施工裸露区域,布设防尘网约130000?。计划2024年1月〜

2025年6月实施。

临时排水:通站道路一侧按照永临结合原则布设临时排水沟4800m;建筑

物群施工场地四周布设临时排水沟。排水沟为矩形,断面底宽0.5m,深0.5m,

用于疏导施工期排水。建筑物四周临时排水沟长1000m。计划2024年4月实施。

临时沉沙池:每个建筑群设置排水沟末端一处临时沉沙池,沉沙池采用砌

砖,需修筑临时沉沙池3处,开挖土石方9.0m,砌砖4.32m,M10砂浆抹面

24m2o计划2024年4月实施。

2.站间线路工程区

(1)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原有绿化区域,剥离面积1.64hm?,剥离厚度3()cm,剥离表土

量约0.49万nf。计划2024年1月〜3月。

土地整治:路基边坡绿化整地面积0.74hnf,回填覆土0.3m,绿化回填土

量0.22万n?。计划2025年9月〜10月实施。

雨水排水沟:路基两侧排水沟采用混凝土梯形沟,排水沟厚度20cm,边坡

比1:1;分为深度0.6m、底槽0.8m和深度0.6m、底槽1.0m两种断面形式,排

水沟1986m。计划2025年4月〜5月实施。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混凝土综合护坡(镶边、护角、肋柱、排水槽)

1413m2,现浇混凝土424垮工方。计划2025年4月〜5月实施。

(2)植物措施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14

1综合说明

路基边坡绿化:植草护坡选用草种为狗牙根,撒播密度250kg/hm2o灌木

采用梅花形布置,间距0.6m,每穴2株。全线路基边坡绿化().74hnf,植草面

积7423m2,栽植灌木47506株。计划2025年10月〜11月。

(3)临时措施

防尘网覆盖:布设防尘网约2.0万n?。布设位置为路基边坡、给排水、电

力、通信等工程裸露区域。计划2024年1月〜2025年6月。

临时排水:路基两侧,按照永临结合原则布设临时排水沟;在永久排水沟

位置开挖土质临时排水沟(永临结合),临时排水沟采用梯形结构,断面底宽

0.5m,深0.5m,边坡1:1,用于疏导施工期排水。共布置临时排水沟1986m,

计划2024年4月〜2025年3月实施。

临时沉沙:每隔1km设置一处临时沉沙池。沉沙池采用土质结构,矩形断

面,设计尺寸为:宽度2.0m,长度4.0m,深1m,内部铺设防渗彩条布。需修

筑临时沉沙池2处。计划2024年4月实施。

3.施工生产区

(1)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剥离位置为施工临时占地全部区域。剥离面积4.12%],剥离

厚度30cm,剥离表土量约1.24万nf。计划2024年1月实施。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面积4.12hm:绿化叵填土量1.24万nA计划2025

年1()月实施。

(2)植物措施

植被恢复:撒播草籽4.121而,2025年10月实施。

(3)临时措施

防尘网覆盖:施T过程中,临时堆料裸露区域°布设防尘网约2.0万n?,计

划2024年1月〜2025年6月实施。

临时排水:雨水排水沟采用预制混凝土U型槽,底宽50cm,深50cm,排水

沟全长1750m,沟槽开挖土方约875m3,预制混凝土U型槽1750m。计划2024年2

月〜3月实施。

临时沉沙池:沉沙池设计尺寸宽度1.0m,长度2.0m,深1.0m,顺接工程边

壁厚度0.24m,砌砖结构,池壁采用M10砂浆抹面。沉沙池3座,开挖土石方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15

1综合说明

9.0nf,砌传4.32nf,M10砂浆抹面24m计划2024年2月〜3月实施。

临时堆土防护:临时堆土场四周及坡面。临时排水沟断面底宽0.5m,深

0.5m,边坡比1:1。拦挡采用装土编织袋,断面形式为矩形,临时拦挡高度

0.5m,顶宽0.6m。坡面覆盖防尘网。布设临时排水沟250m,装土编织袋拦挡

500m,坡面覆盖防尘网2800nf,撒播草籽28001/,草种选择狗牙根。2024年4

月实施。

1.9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28.79hn?;监测时段从施工期开始(2024年1月)

至设计水平年,共3()个月;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为1名工程师和3名监测员。

水土保持监测主要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监测、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和水土保持措施监测等。监测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实地量测、

资料分析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法。

扰动土地情况应至少每月监测1次。水土流失状况应至少每月监测1次,

发生强降水、大风等情况后应及时加测。其中土壤流失量结合拦挡、排水等措

施,设置必要的监测点,进行定位观测。水土流失防治成效应至少每季度监测

1次,其中临时措施应至少每月监测1次。

施工期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共布设7处固定监测点,其中沉沙池监测点4

处,坡面测钎监测点1处,沉沙池+测钎结合点位1处,沉沙池+测钎+视频监控

结合点位1处。全线布设调查监测点5处,每个区域布设1处。

1.10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

水土保持估算总投资2632.33万元,其中工程措施1595.93万元;植物措施

496.14万元;临时措施119.43万元;独立费用239.23万元,基本预备费147.04

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34.55万元。其中2023年投资66.55万元,2024年投资

435.07万元,2025年投资2079.72万元,2026年投资51.00万元。

本方案实施后,设计水平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14hm、林草植被建设面

积l().34hnf(投影面积9.26hnf),可减少水土流失量2145t。

设计水平年可达到:水土流失治理度为97.7%,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1,

渣土防护率能够达到99.5%,表土保护率98.9%,林草植被恢复率98.5%,林草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16

1综合说明

覆盖率为32.2%。至设计水平年,各项水土保持评价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的防治

标准。防治责任范围区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效益显著。

1.11建议

1.结论

本工程符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和国家产业政策。受车站站位

布置影响,项目区无法避让兖州东郊水源地(高盾)一级保护区,建设单位已

取得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兖州分局关于该项目穿越饮用水保护区的批复。

本方案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对主体工程选址、建设方案、水土流失防治等

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基本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本方案对此通过提高防治标准

中的相关指标值,并完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可有效减少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

的影响。

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2.建议

(I)生产建设单位将水土保持工作任务和内容纳入施工合同,落实施工单

位水土保持责任,在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

保证水土保持措施的质量、实施进度和资金投入。

(2)按批复水保方案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后续设计,落实水土保持

“三同时”制度。

(3)设计中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工程占地和土石方挖填数量。施工

前期需外购部分砂石料,施工单位应选择手续齐全的砂石料场,并在签订外购

砂、石料的合同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由供应方负责。

(4)下阶段进一步开展弃渣综合利用的调研,提高综合利用率。

(5)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充分运用无人机监测、遥感监测等手

段。

(6)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及时完成水土保持

设施验收及验收报备工作。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17

1综合说明

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项目名称兖州北站扩能改造工程流域管理机构淮河水利委员会

涉及省(市)山东省涉及地市济宁市涉及县兖州区

土建投资(万

项目规模大型总投资(万元)8624984142

元)

动工时间2024年1月完工时间2025年12月设计水平年2026年

临时占地

工程占地(hiu2)28.79永久占地(hin?)24.674.12

(hm2)

挖方填方借方余(弃)方

土石方量(万n?)

24.4938.8228.9914.66

重点防治区名称不涉及

地貌类型冲积平原水土保持区划北方土石山区

土壤侵蚀类型水蚀土壤侵蚀强度微度

容许土壤流失量W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28.79200

(km23a)]

土壤流失预测总量(t)2248新增水土流失量(t)2089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北方土石山区一级标准

水土流失治理度(%)95土壤流失控制比1.1

防治

渣土防护率(%)97表土保护率(%)95

指标值

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5

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

路基边坡绿化2.66hm?:

裸露地表防尘网5万n?,路基

原有绿化表土剥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