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0〕1832号)精神,由昭平县人民政府和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昭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华泰药业有限公司、昭平县华泰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广西昭平县七冲瑶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昭平县农业农村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广西标准化协会共同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2020-02125)。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林下经济发展。黄花倒水莲(PolygalafallaxHemsl.)又名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黄花吊水莲、观音串、黄花大远志,属远志科远志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喜荫,生长于林冠下、林缘路边、山坡疏林下或沟谷丛林中等。性味甘、微苦,平。主要以根茎入药,叶片及花也有药用价值,具有滋补筋骨、补益气血、散瘀消肿、去风祛湿、活血调经之功能。在中医领域应用广泛,主要用于产后、病后体弱、妇科疾病、腰肌劳损、急、慢性肝炎等的治疗,民间广泛使用黄花倒水莲熬制滋补靓汤。在广西,黄花倒水莲种植主要分布在桂东北、桂东南和桂西南等地,目前种植面积2多万亩,其中以昭平种植面积最大,为8000多亩,每年产量达6万kg以上,是全国最大的产区。近年来,贺州市市委、政府,昭平县各级党委、政府极为重视黄花倒水莲产业发展,将黄花倒水莲种植业作为脱贫攻坚、富民强镇的重要产业来抓。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与区域内著名的黄花倒水莲产业公司七冲瑶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合作,力争将黄花倒水莲产业打造成民族的区域品牌及规范化生产。黄花倒水莲的种植效益很高,以每667㎡林下种植黄花倒水莲300株,按售价1.8元/株,投入540元;第2年后每年可摘黄花倒水莲叶片300㎏,按10元/㎏收购价,每亩年收入可达到3000元。如再套种草珊瑚的,每亩年收入可达到4500元。是我区开展产业扶贫的优良产业之一。以每667㎡600株计,按售价0.8元/株,投入480元;每年收割草珊瑚地上茎叶150㎏(干品),按10元/㎏收购价,收入1500元。两项合计年收入4500元。利用广西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绿色育苗、栽培等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对打造我区黄花倒水莲产品品牌,发挥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和基地周边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具有积极意义。虽然黄花倒水莲种植历史悠久,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实用的技术标准进行统一规范栽培指导,黄花倒水莲一直存在产量低、种植存活率不高等原因,不利于特色产品的打造及推广,更没有因地制宜给老百姓带来增效增收。根据调查还发现,黄花倒水莲虫害较严重,一般植株直径在1cm以上的茎内都有虫害;平地田间栽培不易成活,需在山区与野生环境相似的生境中才能栽培,但是这方面的标准技术一直缺乏。我区种植户主要为在外务工回家创业者或是留守妇人、留守老人及贫困户,由于没有标准的技术推广普及根本就没有任何种植经验,自然灾害或者病害发生时无任何应对措施,导致所种植的黄花倒水莲价值品质不高甚至死掉,转给农民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产地环境的选择不当,极大影响了黄花倒水莲的生长及后续的黄花倒水莲产量及品质。在栽培管理时,对于定植、管理、套种等工作全凭经验,没有采用科学统一的管理标准,没有对株行距指标、套种方式方法进行严格控制,导致黄花倒水莲生产不良,导致黄花倒水莲质量低下。收获时没有严格的按照科学的标准进行把关,导致黄花倒水莲质量差,市场混乱,且极大影响了黄花倒水莲药用价值的打造。因此,制定标准能够更好指导农民黄花倒水莲的栽培生产工作,提高黄花倒水莲产量、质量,带动当地的农民就业、助推脱贫攻坚,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更好的打造黄花倒水莲区域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确保好黄花倒水莲产业往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为广西农业经济做贡献。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广西地方标准《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昭平县人民政府和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昭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华泰药业有限公司、昭平县华泰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广西昭平县七冲瑶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昭平县农业农村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广西标准化协会等起草单位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昭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起草单位组成标准编制工作组,编制工作组成员如下:陈宏平、廉永铭、姚明雨、邱展鸿、陆仁盛、龚锦魁、刘静、贝美莲、邹秋华、何文娟、刘群翔。编制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的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对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查阅目前科学界对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实施组负责《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发布后,组织黄花倒水莲栽培相关单位、农民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让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了解标准,并根据标准对黄花倒水莲按标准要求的栽培技术进行,保证黄花倒水莲产量和质量,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广西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黄花倒水莲栽培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DB45/T532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条件(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四)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2020年3月-7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进行了广泛实地调研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2020年8月-9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要求,并结合广西黄花倒水莲栽培实际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广西地方标准《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草案)。2020年10月,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立项。2020年10月-12月,向广西区内涉及领域的部门及相关专家征求广西地方标准《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草案)意见。根据标准要点框架技术内容,再次修改标准草案,形成广西地方标准《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第一次)。2021年1月-3月,对广西地方标准《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起草组成员讨论解决,最终形成广西地方标准《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第二次)。四、标准制定原则1、实用性原则本《规程》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调研分析广西区内黄花倒水莲栽培现状,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相关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广西华泰药业有限公司、昭平县华泰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等多年的研究实验数据、经验而总结起草的。符合当前区内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黄花倒水莲产量和质量,对推动我区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协调性原则本《规程》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3、规范性原则本《规程》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4、前瞻性原则本《规程》在兼顾当前区内黄花倒水莲栽培现实情况的同时,还考虑到了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在标准中体现了个别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发展的指导。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广西地方标准《黄花倒水莲栽培技术规程》主要章节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其中产地环境主要依据黄花倒水莲生长环境条件及生产实践进行确定。黄花倒水莲宜种植在较湿润的林下坡地,不宜在山脊、旱坡、祼地和水田等地种植。山脊一般干旱、高温、风大,会导致叶片萎缩,花变异,不结果。水田容易积水,土壤通透性欠佳,没有荫蔽,难成活。黄花倒水莲根部不能够暴晒,因此,海拔<300m,宜选择在郁闭度0.5~0.7林下种植,主要原因是在此范围内,郁闭度越小,阳光照射时间越长,植株生长发育越快,即发芽早,开花早,落叶早。如果种植在郁闭度超过0.7的密林下,生长不良,当郁闭度≥0.9时,生长停滞,部分死亡;郁闭度<0.2,叶子老化快,落叶早,花期早,当郁闭度<0.1时,在较强阳光照射下,会造成部分枝叶干枯。海拔≥300m,可选择在开阔的露天种植,由于此气候条件下,适宜黄花倒水莲的生长,只要保证土壤腐殖质丰富,深厚疏松,根系不直接暴晒,有部分低矮植被覆盖,地上部分无需高大林木遮阴。在进行人工栽培应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种苗。由于黄花倒水莲为浅根系灌木,种植前需进行翻耕表土,开挖种植穴。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种苗要求符合DB45/TXXXX《黄花倒水莲育苗技术规程》的种苗。黄花倒水莲主要在1月—5月种植,种植时选择在阴雨天气移植,种植密度根据山坡陡缓、树林结构等情况综合考虑。种植前期确保土壤湿润,多雨季节,做好排水,避免积水。适当间伐小乔木(或灌木)和疏除杂草,不要除尽,保留部分植被,黄花倒水莲根系较浅,如种植在荫蔽条件的祼地,或者种后铲除根部周边杂草等植被,植株便会因干旱而不能生长。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在阔叶林(高3m以上)下套种黄花倒水莲,其间再套种生境相同或相似的草珊瑚或黄精等中草药,在空间上形成3层的乔木-小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结构。黄花倒水莲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茎基腐病,炭疽病是在八角林下种植常出现的病害;虫害有天牛、蚜虫等,主要做好清理工作,物理防治,针对性使用少量化学农药。黄花倒水莲采收分为采收叶子和根茎。采收叶子一般立秋后的晴天,采摘成熟老叶,用通透性较好的箩筐或布袋装好,回来后及时加工,经过杀青、揉捻、发酵、炒干、提香等工序制成黄花远志茶。嫩叶保留,过老黄叶摘除淘汰。在摘叶过程中不损伤树皮。采收根茎在种植3年后,可在秋冬季采收全株。采叶后连根挖起,由于黄花倒水莲根系多分布在表土层,容易采挖。把地上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辽宁省阜蒙县第二高级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冬季防火安全宣传教育主题班会
- 冬季安全家长会课件
- 宣传信息写作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白糖贸易公司采购合同范本
- 2025版文化旅游项目场地调研授权委托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合同管理标准
- 2025版豪华车队包车服务协议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数字化转型项目采购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系统管理员聘用合同样本
- 2025区域型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技术规范
- 职业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 2022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151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质量检验原始记录(客户需要根据实际修改)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拼音版本)
- 红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诊所备案申请表格(卫健委备案)
- 建筑施工新入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 管道吋径工程量计算标准
- 基于T68镗床电气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设计[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