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某中学高考化学考前模拟试卷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某中学高考化学考前模拟试卷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某中学高考化学考前模拟试卷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某中学高考化学考前模拟试卷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某中学高考化学考前模拟试卷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高考化学考前模拟试卷一、单项

选择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

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B(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是为了减少CO的排放2

z\z

2(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CH=CH,CH可简写为(有机物

X33

A

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H88

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煌,则Y的结构简式为C(X能使酸性

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D(X与足量的H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煌Z,Z的一氯代物有4种2

3(用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B(12g石墨和C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6N6OA

(在O.l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INA

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

实验现象结论项

溪乙烷中不含溪A往漠乙烷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振荡无沉淀生成

离子

溶液中一定含有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根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SO4c

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适量HS气体现现黑色沉淀HS的酸性比22

HSO强24

用刈烟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熔化后的液态铝金属铝的熔点较D

笆,在酒精灯上加热滴落下来低A(AB(BC(CD(D

5(下表是3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MgCIMg(OH)MgCO223

溶解度(g)0.00084

“22.A(已知MgCO的K=2.14xl0mol.L,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的溶液中,都有

c(Mg)3sp3

232,2=c(CO),且c(Mg)・c(CO)=2.14xlOmol・L33

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CI杂质,最佳除杂试剂为NaCO溶液223

C(将适量的表中的三种物质分别与足量水混合,充分加热、灼烧,最终的固体产物

相同

2,2+2+“.D(用石灰水处理水中的Mg和HCO,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Mg+2HCO+Ca+2OH33?CaCO?+MgCO?+2HO332

6(最近有研究人员利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高浓度的乙醛废水(乙醛分别在阳、阳极发生

反应,转化为乙醇和乙酸(实验室以一定浓度的乙醛,NaSO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

拟乙醛废水的24

处理过程,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的乙醛被氧化

,,B(阳极反应CHCHO,2e+HO?CHCOOH+2H323

C(若以CH,空气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燃料电池的b极应通入CH44

D(现处理含lmol乙醛的废水,至少需转移2mol电子

山(25?时在10mL0.1mol*L7NaCO溶液中逐滴加入O.lmohLHCI溶液20mL,溶液

中部分23

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CI溶

液滴加一半时,溶液pH,7

」B(当溶液的pH=8时,溶液中NaH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mC(0.1mol・LNaCO溶液中c(Na)+c(H)=c(OH)+2c(CO)+c(HCO)2333

.2,」D(在M点:C(Na),C(CO)=C(HCO),C(OH),C(H)33

二、非选择题:

8(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猜环

过程可用图1表示(

(1)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填图中数字序

号)(

♦(2)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NH可实现过程?的转化,将过程?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

4

一整:NH+5O?2NO+H++422

?(工业合成疑原理是:N(g)+3H(g)?2NH(g)?H,0,当反应器中按

n(N):n(H>2322=l:3投料,分别在200?、400?、600?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

NH的物质的量分数随3

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2(

(1)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

(2)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及时分离出NH可以凫高H的平衡转化率32

B(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M)=K(Q),K(N)

C(M点比N点的反应速率快

,122D(如果N点时c(NH)=0.2mol*L/mol3

?(尿素[CO(NH)]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效氮肥,工业上以NH、CO为原料生产尿

素,该2232

反应实际为两步反应:

」第一步:2NH(g)+CO(g)?HNCOONH(s)?H=,272kJ・mol3224

第二步:HNCOONH(s)?CO(NH)(s)+HO(g)?H=+138kJ・mol24222

(1)写出工业上以NH、CO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32

I氨和(2)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的条件,在一体积为0.5L密闭容器中投

入4mol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

示: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步反应决

定,总反应进行到min时到达平衡(

(3)电解尿素[CO(NH)]的碱性溶液制纯净氢气的过程中同时产生氮气(电解时,阳

极的22

电极反应式为(

9(重馅酸钾(KCrO)是高中化学常见的氧化剂,工业上以铭铁矿为原料用碱溶氧化法

制227

备(铭铁矿中通常含有Cr。、FeO、AIO、SiO等(23232

,22已知:?NaFeO遇水强烈水解(?2c「0(黄色)+2H?CrO(橙色)十HO请回答下列问2切2

题:

(1)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高温灼烧时Cr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

(2)滤渣1中有红褐色物质,写出生成该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滤渣2的主要成分

是AI

(0H)和(3

(3)用简要的文字说明NaCrO溶液中加入KCI固体,降温析出KCrO的原因

(227227

g(4)25?时,对反应2CrO(黄色)+2H?CrO(橙色)+H。,取NaCrO溶液进行实验,

427224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0

,i,2,2.22.(CrO)/(mol-L)1.6x101.2x101.0x104

.1,2,2.22.(CrO)/(mol«L)09.2x109.4x109.5x1027

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l,该反应平衡常数K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加少量NaHCO固体,可使溶液的橙色加深3

22b(0.03s时v(CrO)=2v(CrO)4国27(提)

22c(溶液中c(CrO):c(CrO)=2:l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但

z.d(反应达到平衡时CrO的转化率为95%4

10(某兴趣小组设计SO实验方案做以下化学实验(2

?(实验方案一

(1)将SO通入水中形成"SO?饱和HSO溶液"体系,此体系中存在多个含硫元素

的平衡,2223

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

⑵已知:葡萄酒中有少量SO可以做抗氧化剂[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

葡萄2

酒中S0](2

利用so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液体为无色)中的SO或HSO(设计如图1的实

验:2223实验结论: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

?(实验方案二

如图2是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装置B中试剂X是,装置D中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

(2)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检验SO与

NaO反应222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

.(3)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中,能说明I还原性弱于SO

的2现象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方案三

用电化学法模拟工业处理SO(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通入图3装置(电极均为惰性

材料)22

进行实验,可用于制备硫酸,同时获得电能:

(1)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若使该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2.0A,理论上每分钟应向负极通入标准状况下气体

的体

a积为L(已知:1个e所带电量为L6xlOC)(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11(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难溶于水,可由炼锌的废渣锌灰制取t其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为提高锌灰的浸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研磨?多次浸取?升高温度?加压?搅拌

(2)步骤?所得滤渣中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3)步骤?中可得Cd单质,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b应为

还可以回收Na(4)步骤?SO来制取NaS(242

?检验ZnS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Na2S可由等物质的量的NaSO和CH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制取(化学反应方程

式为;244

?已知NaSO(10HO及NaSO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从滤液中得到

NaSO.10HC)24224242的操作方法是

(5)若步骤?加入的ZnCO为bmol,步骤?所得Cd为dmol,最后得到VL、物

质的量浓3

度为

cmol/L的NaSO溶液(则理论上所用锌灰中含有锌元素的质量为(24

【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2(磷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P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2)四(三苯基瞬)钿分子结构如图1:

P原子以正四面体的形态围绕在钿原子中心上,钿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判断该物

质在水中溶解度并加以解释(该物质可用于图2所示物质A的合成:物质A中碳原子

杂化轨道类型为;一个A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

(3)在图3示中表示出四(三苯基瞬)钳分子中配位键:

(4)PCI是一种白色晶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热可在148?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

的熔5

体,测得其中含有一种正四面体形阳离子和一种正六面体形阴离子,熔体中P,CI的

键长只有198nm和206nm两种,这两种离子的化学式为;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

角小于PCI的键3角原因为;该晶体的晶胞如图4所示,立方体的晶胞边长为a

pm,N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A

3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

(5)PBr气态分子的结构与PCI相似,它的熔体也能导电,经测定知其中只存在一

种P,s5

Br键长,试用电离方程式解释PBr熔体能导电的原因(5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3(常用药,,羟苯水杨胺,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Fe/HC1rCpN匕

已知:

(1)羟苯水杨胺的化学式为(Imol羟苯水杨胺最多可以和molNaOH反应((2)D

中官能团的名称(

(3)A?B反应所加的试剂是(

(4)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F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

?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

是(A(质谱仪B(红外光谱仪C(元素分析仪D(核磁共振仪

?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与FeCI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

谱显示3

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高考化学考前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

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B(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是为了减少CO的排放2

【考点】绿色化学(

【分析】A(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

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

剂、香料等;B(硅胶具有吸水性,无毒;

C(碳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D(加入少量的石灰石,二氧化硫可转化为硫酸钙(

【解答】解:A(我国把营养强化剂也归为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包括对人体有益的某些

氨基酸类,盐类,矿物质类,膳食纤维等,故A错误;

B(硅胶具有吸水性,无毒,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故B正确;

C(碳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加入

少量的石灰石,二氧化硫可转化为硫酸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污染,不能减少二氧

D

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B(

/V

2(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CH=CH,CH可简写为(有机物

X33

A

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H88

CH-CHJ

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羟,则Y的结构简式为

C(X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D(X与足量的H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煌Z,Z的一氯代物有4种2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A

【分析】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分子中含8个C、8个H,含3个碳碳双键,结合

烯煌

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A(分子中含8个C、8个H,X的化学式为CH,故A正确;88

CHi

B(Y的结构简式为,X、Y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

体,且Y中含苯环只有C、H元素,Y属于芳香煌,故B正确;C(X中含碳碳双

键,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D(X含双键,与足量的H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可生成环状饱和煌Z,Z中H原子种类是2,则z

其一氯代物是2种,故D错误;

故选D(

3(用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B(12g石墨和C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6N60A

(在0.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O(I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

B(石墨和C中都是有C原子组成,12g混合物中含有12gC,含有lmol碳原

子,含有6moi60

质子;

C(溶液体积未知;

D.1个己烷分子中含有5个C,C键,含有14个C,H键(

【解答】解:A(标况下HF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

的混合物中含有12gC,含有lmol碳原子,ImolC中含有6mol质子,含有的

质子总数为6N,6°A故B正确;

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阴离子个数,故C错误;

,故D错误A

故选:B(

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

实验现象结论项

浸乙烷中不含溪A往溪乙烷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振荡无沉淀生成

离子

溶液中一定含有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氧化粗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so4

S的酸性比H2

C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适量HS气体现现黑色沉淀2

HSO强24

用以堪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熔化后的液态铝金属铝的熔点较D

粕,在酒精灯上加热滴落下来低A(AB(BC(C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自由移动的浸离子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

B(能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可能是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

(硫酸是强酸、硫化氢是弱酸;C

D(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所以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熔化,熔化的铝并

不滴落(【解答】解:A(自由移动的浸离子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往

溪乙烷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振荡,没有沉淀,说明滨乙烷中不含漠离子,故A正确;

B(能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可能是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向某溶液中加

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也可能

含有银离子,故B错误;

C(硫酸是强酸、硫化氢是弱酸,硫酸铜和硫化氢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硫酸的CuS,故

C错误;D(将铝箔用用埸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

铝,形成氧化膜,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住了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

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D错误;

故选A(

5(下表是3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MgCIMg(OH)MgCO223

溶解度(g)0.00084

“22.A(已知MgCO的K=2.14xl0mo|.L,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的溶液中,都有

c(Mg)33P3

2..52,222=c(CO),且c(Mg)・c(CO)=2.14xlOmol・L33

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CI杂质,最佳除杂试剂为NaCO溶液223

C(将适量的表中的三种物质分别与足量水混合,充分加热、灼烧,最终的固体产物

相同

2..2Q.Q(用石灰水处理水中的Mg和HCO,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Mg+2HCO+Ca+2OH33

?CaC0?+MgC0?+2H0332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2d22【分析】A(当溶液中若含有其它的Mg或C。,如氯化镁,则Mg和CO的浓度不

相等;33

B(碳酸镁的溶解度较大,除杂不彻底,氢氧化钠更难溶,所以最佳试剂为NaOH;

C(MgCI水解产生氢氧化镁和氯化氢,氯化氢易挥发,最终的固体产物是氧化

镁;Mg(OH)2

最终的固体产物是氧化镁,MgCO水解产生氢氧化镁和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

解,最终的23

固体产物也是氧化镁;

(由于氢氧化镁比碳酸镁更难溶,则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D

2,2.【解答】解:A(含有固体MgCO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不变,c(Mg).c(CO)33

.52.2232,就不变,等于2.14xl0mol・L,但是溶液中若含有其它的Mg或CO,如氯化

镁,则Mg3

2和CO的浓度不相等,故A错误;3

B(碳酸镁的溶解度较大,氢氧化镁的溶解度较小,则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CI杂

质,最佳2除杂试剂为NaOH溶液,故B错误;

C(将适量的表中的三种物质分别与足量水混合,充分加热、灼烧,MgCI水解产生

氢氧化镁2和氯化氢,氯化氢易挥发,所以最终的固体产物是MgO,Mg(OH)最终

的固体产物是MgO-MgCO水解产生氢氧化镁和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所

以最终的固体产物也是MgO,故Ca

正确;

2,,D(用石灰水处理水中的Mg和HCO,氢氧化镁更难溶,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正

确的3

2,2.“离子方程式为:Mg+2HCO+2Ca+4OH?2CaCO?-Mg(OH)?+2H。,故D错误;

3322故选C(

6(最近有研究人员利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高浓度的乙醛废水(乙醛分别在阳、阳极发生

反应,

转化为乙醇和乙酸(实验室以一定浓度的乙醛,NaSO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

废水的24

处理过程,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的乙醛被氧化

(阳极反应CHCHO,2e+HO?CHCOOH+2H323

C(若以CH,空气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燃料电池的b极应通入CH"D(现处理含

Imol乙醛的废水,至少需转移2mol电子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A(电解池阴极上发生的还原反应;

B(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乙醛在阳极上失去电子生成乙酸;C(a为正极,b为

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甲烷;

D.lmol乙醛转化为乙醇或者转化为乙酸,转移2moi电子(

【解答】解:A(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的乙醛被还原,故A错误;(电解池阳极发生

氧化反应,乙醛在阳极上失去电子生成乙酸,电极反应式为:CHBCHO”

,+2e+HO?CHCOOH+2H,故B正确;23

C(连接电解池阳极的是原电池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为正极,

b为负极,

燃料电池的a极应通入空气,故C正确;

D.lmol乙醛转化为乙醇或者转化为乙酸,转移2moi电子,故D正确;故选A(

,1,17(25?时在10mL0.1mol*LNaCO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HCI溶液20mL,溶液

中部分23

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CI溶

液滴加一半时,溶液pH,7

」B(当溶液的pH=8时,溶液中NaH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3

,…2,C(0.1mol・LNaCO溶液中c(Na)+c(H);c(OH)+2c(CO)+c(HCO)2333

…D(在M点:c(Na),c(CO)=c(HCO),c(OH),c(H)33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分析】A(B、HCI溶液滴加一半时,也就是10mL,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碳

酸氢钠和氯

化钠,其中碳酸氢钠水解溶液呈碱性;

B(n(HCO)=0.001mol时,溶液的pH=8,所以加入O.lmol/LHCI溶液10mL,恰好

与盐酸3

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C(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判断;

2.D(在M点:n(CO)=n(HCO)=0.0005时,得到等物质的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者水33

解溶液呈碱;

(HCI溶液滴加一半时,也就是10mL,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解

答】解:A

氯化钠,其中碳酸氢钠水解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的pH,7,故A正确;

B(n(HCO)=0.0001mol时,溶液的pH=8,所以加入O.lmol/LHCI溶液10mL,恰

好与盐酸3

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所以溶液中NaH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mol/L,故B错3

误;

•,2.C(NaC0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c(Na)+c(H)=2c(C0)+c(HC0)+c(0H),故

2333c正确;

2.D(在M点:n(CO)=n(HCO)=0.0005时,得到等物质的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者水打

.”解溶液呈碱,所以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CO)=c(HCO),c(OH),c(H),33故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8(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

过程可用图1表示(

(1)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填图中数字序

号)(

,(2)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NH可实现过程?的转化,将过程?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

4

..整:4NH+5O72NO+6H+INO+5H042222

?(工业合成氨原理是:N(g)+3H(g)?2NH(g)?H,0,当反应器中按

n(N):n(H)22322=l:3投料,分别在200?、400?、600?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

NH的物质的量分数随3

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2(

(1)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200?(

(2)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D(

A(及时分离出NH可以泥高H的平衡转化率32

B(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M)=K(Q),K(N)

C(M点比N点的反应速率快

ND(如果N点时c(NH)=0.2mol.L/mol

?(尿素[CO(NH)]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效氮肥,工业上以NH、CO为原料生产尿

素,该2232

反应实际为两步反应:

」第一步:2NH(g)+CO(g)?HNCOONH(s)?H=,272kJ・mol3224

」第二步:HNCOONH(s)?CO(NH)(s)+HO(g)?H=+138kJ・mol24222

(1)写出工业上以NH、CO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

232(g)+22

2NH(g)+CO(g)?HO32CO(NH)(s)?H=/134kJ/mol

(2)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的条件,在一体积为0.5L密闭容器中投入

4mol氨和l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3所示: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2步反

应决定,总反应进行到55min时到达平衡(

3)电解尿素[CO(NH)]的碱性溶液制纯净氧气的过程中同时产生氮气(电解时,阳

极的22

,2电极反应式为CO(NH)+8OH,6e=CO+N?+6HO(22m

【考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分析】?((1)氮的固定作用是指游离态氮元素发生反应生成化合态氮元素的过程为

固氮作用,即单质变化为化合物;

...(2)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NH可实现过程?的转化,生成NO、NO、H和水,

结422

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得到;

?((1)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氨气的含量减小;

(2)A(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B(K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

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帆)

3

C(N2)C(H2)

D(计算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代入K二计算平衡常数;

,】?((1)已知:?2NH(g)+CO(g)?HNCOONH(s)?H=,272kJ・mol;3224

,i?HNCOONH(s)?CO(NH)(s)+HO(g)?H=+138kJ*mol;24222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2NH(g)+C0(g)?H0(g)+C0(NH)(s);32222

(2)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反应快慢可以依据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的曲

线斜率比较大小;

(3)电解尿素[CO(NH)]的碱性溶液制纯净氢气的过程中同时产生氮气,电解时,阳

极上22

发牛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即为氮气,据此书写申极反应式(

【解答】解:?((1)氮的固定作用是指游离态氮元素发生反应生成化合态氮元素的过

程为固氮作用,即单质变化为化合物,分析转化关系图可知只有反应?是氮气保护为

筱根离子是固氮作用,

故答案为:?;

...(2)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NH可实现过程?的转化,生成NO、NO、H和水,

氮心

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1价和+3价,氧元素化合价0价变化为,2价,电子转移

总数20e..,所以钱根离子前为4,氧气前为5,N。前为2,NO前为1,结合电

荷守恒得到氢离子前22

.,为6,水分子式前为5,配平得到离子方程式为:4NH+5O?2NO+6H+NO+5Ho,

42222

故答案为:4,6,1N0,5H0;22

?((1)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曲线a的

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最高,其反应温度对应相对最低,所以a曲线对应温度为

200?C;故答案为故00?;

(2)A(及时分离出NH,可以使平衡正向进行,可以提高H的平衡转化率,故A正

确;32

B(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温度相同时平衡常数相同,反应是放热

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则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

K(M)=K(Q)K(N),故B正确;

C(N点温度高于M点,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快,故N点比M点的反应速率快,故

C错误;

.iD(N点时c(NH)=0.2mol.L,氨气体积分数为20%,则:3

N(g)+3H(g)?2NH(g)223

起始浓度(mol/L):x3x0

J5?)Q.220.2

33

C(N2)C(H2)Q.2X0.64X-0.2

22所以=20%,解得x=0.3,平衡常数K==/mol,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Q)已知:?2NH(g)+CO(g)?HNCOONH(s)?H=,272kJ・mol;3224

,i?HNCOONH(s)?CO(NH)(s)+HO(g)?H=+138kJ*mol;24222

根据盖斯定律,?+?可

得:2昨(9)+8(9)?|~|0(9)+83|_|)(5)?k1341(〃0101,32222

故答案为:2(\1e9)+(:09)?140(9)+(20(1\m)(5)?^1=,1341<〃1¥1。1;32222

(2)?由图象可知在15分钟左右,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核后不再变化

发生的是第一步反应,氨基甲酸锭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达到平衡,发生的是第二步反

应,从曲线斜率不难看巴第2步反应速率慢,所以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2步

反应决定,根据图可知,尿素在55分钟时,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即反应达到平

衡,所以总反应进行到55min时到达平衡,

故答案为:2;55;

(3)电解尿素[CO(NH)]的碱性溶液制纯净氧气的过程中同时产生氮气,电解时,阳

极上22

,2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即为氮气,电极反应式为

CO(NH)+8OH,6e=CO+N?+6HO,22322

“2故答案为:CO(NH)+8OH,6e=CO+N?+6HO(22322

9(重络酸钾(KCrO)是高中化学常见的氧化剂,工业上以络铁矿为原料用碱溶氧化法

制227

备(铭铁矿中通常含有CrO、FeO、AIO、SiO等(23232

.22已知:?NaFeO遇水强烈水解(?2CrO(黄色)+2H?CrO(橙色)+H0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高温灼烧时CrO发

生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rO+3O+8NaOH4NaCrO+4HO(八

吉洱

fa]inn

.(2)滤渣1中有红褐色物质,写出生成该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2Ho=Fe(OH)?+OH223.(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I(OH)和HSiO(323

(3)用简要的文字说明NaCrO溶液中加入KCI固体,降温析出KCrO的原因

KCrO的227227227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22⑷25?时,对反应2CrO(黄色)+2H?CrO(橙色)+H0,取NaCrO溶液进行实验,

427224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s)0

2„1.2.2.2(CrO)/(mol*L)1,6x101.2x101.0x104

,i,2,2.22.(CrO)/(mol-L)09.2x109.4x109.5x1027

4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l,该反应平衡常数K为9.5xl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bd(

a(加少量NaHCO固体,可使溶液的橙色加深

22b(0.03s时v(CrO)=2v(CrO)4(正)27《祖)

22c(溶液中c(CrO):c(CrO)=2:l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上

zd(反应达到平衡时CrO的转化率为95%4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月(

【分析】铁矿中通常含有CrO、FeO、AIO、SiO等,将铝铁矿和烧碱、氧气混合

焙烧得到23232

NaCrO、NaFeO,而SiO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NaSiO,AIO与NaOH发生

反应,生成NaAIO,242223232故还含有NaSiO.NaAIO,由于NaFeO会发生强

烈水解,滤渣1中有红褐色物质,可推知2322

NaFeO水解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铁,过滤分离,滤液1中主要是NaAIO.

NaSiO.NaCrO、222324NaOH,滤渣1为Fe(OH);调节溶液pH,使NaAIO、

NaSi。反应转化为HSi。.AI(OH),,八八沉淀,过浅除去,滤液2主要是

NaCrO,加入硫酸酸化,溶质变为NaCrO,然后加入KCL"

固体,利用溶解度不同或者受温度影响不同,结晶得到KCrO晶体,采用过滤方法

彳导至KCrO227227晶体,

(1)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O与0、NaOH反

应生成232

NaCrO与水;2,

(2)NaFeO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铁;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

铝与硅2

酸;

(3)KCrO的溶解度受温度景乡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227

1

2

,2,22.(4)?0.03S时c(CrO)=x(0.2,1.0xl0)mol/L=9.5xl0mol/L,与0.04s时”

2

c(Cr2O7)

22-2+

c(CrO4)-c(H)

的浓度相等,故0.03s时处于平衡状态,再根据K二计算;?a(加少量NaHCO固

体,消耗氢离子,平衡逆向移动;3

b(0.03s时处于平衡状态,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c(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与转化率等有关;

浓度变化量

起始浓度

d(转化率=xl00%(

【解答】解:铁矿中通常含有CrO、FeO、AIO、SiO等,将铝铁矿和烧碱、氧气混

合焙烧23232

得至ijNaCrO、NaFeO,而SiO与NaOH发牛反应牛成NaSiO,AIO与NaOH

发生反应,生成24222323

NaAIO,故还含有NaSiO、NaAIO,由于NaFeO会发生强烈水解,滤渣1中有

红褐色物质,22322

可推知NaFeO水解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铁,过滤分离,滤液1中主要是

NaAIO、NaSiO.2223NaCrOsNaOH,滤渣1为Fe(OH);调节溶液pH,使

NaAIO、NaSiO反应转化为HSi。、24322323AI(OH)沉淀,过滤除去,滤液2主要

是NaCrO,加入硫酸酸化,溶质变为NaCrO,然32,227

后加入KCI固体,利用溶解度不同或者受温度影响不同,结晶得到KCrO晶体,采

用过滤227

方法得到KCrO晶体,227

(1)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rO23与0、NaOH反应生成NaCrO与水,反应方程式

为:2CrO+3O+8NaOH4NaCrO+4Ho,224232242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表面

积,力口快反应速率;2CrO+3O+8NaOH4NaCrO+4H0;232242

古匚日古祖

fa]innfa]inn

.(2)NaFeO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离子方程式

为:FeO+2Ho=Fe222

.(OH)?+OH;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I(OH)和HSiO…

,故答案为:FeO+2Ho=Fe(OH)?+OH;HSiO;22323

(3)NaCrO溶液中加入KCI固体,降温析出KCrO的原因:KCrO的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较227227227

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故答案为:KCr。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2〃

1

2

.22..2(4)?0.03S时c()mol/L=9.5xl0mol/L,与0.04s时CrO)=x(0.2,1.0xl027

的浓度相等,故0.03s时处于平衡状态,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l,该反应

平衡常数

武卬。??)9,5X1CT2

222+22X2

c(CrO4)-C(H)(I>QXIO_)O.I

<K===9.5x10,

4故答案为:9.5xl0;

?a(加少量NaHCO固体,消耗氢离子,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橙色变浅,黄色加

深,故a?

错误;

"b。03s时处于平衡状态,v(CrO)=2v(CrO)说明同种离子的生成熟练与消耗4㈤27(逆)

熟练相等,故b正确;

c(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与转化率等有关,故c错误;

(2-1.0乂10-2比。1几

0.2mol/L

zd(反应达到平衡时CrO的转化率为:xl00%=95%,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10(某兴趣小组设计so实验方案做以下化学实验(2

?(实验方案一

(1)将SO通入水中形成"SO?饱和HSO溶液"体系,此体系中存在多个含硫元素

的平衡,2223

…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SO(g)?SO(aq)、SO+HO7HSO.HSO7H+HSO.

HSO?H+SO22222323333.(

(2)已知:葡萄酒中有少量SO可以做抗氧化剂[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

葡萄2

酒中S0](2

利用SO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液体为无色)中的SO或HSO(设计如图1的实

验:2223

实验结论: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干白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

太少(

?(实验方案二

如图2是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装置B中试剂X是浓硫酸,装置D中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

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2)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检验SO与

NaO反应222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看木条

是否复燃(

.(3)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中,能说明I还原性弱于SO

的2

△,现象为E中溶液蓝色褪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0+I+2Ho=2I+S0+4H(2224?(实验方案三

用电化学法模拟工业处理SO(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通入图3装置(电极均为情性

材料)22

进行实验,可用于制备硫酸,同时获得电能:

△.(D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S0+2HO,2e?SO+4H(224

(2)若使该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2.0A,理论上每分钟应向负极通入标准状况下气体

的体

a积为0.014L(已知:1个e所带电量为1.6x100(

【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实验方案一:(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是二元弱酸,能分

步电离;

(2)1滴饱和亚硫酸溶液滴入3mL品红溶液中不褪色,而1滴品红溶液滴入3mL

饱和亚硫酸溶液中褪色,说明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含量会影响漂白效果;

?(实验方案二:实验方案二装置A中制备二氧化硫,X干燥二氧化硫,C中检验SO

与NaOm反应是否有星气,D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

气(E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F装置验证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并吸收二氧化

硫,防止污染空气;?(实验方案三:(1)本质是二氧化硫、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硫酸,M

电极为负极,N电极为

2,正极,M电极上二氧化硫失去电子氧化生成SO,根据原子守恒会电荷守恒可知,有水

参加4

反应,有氢离子生成;

(2)根据电流计算电量,再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通入二氧

化硫物质的量,进而计算体积(

【解答】解:?(实验方案一:(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是二元弱酸,能

步电离,涉及的平衡方程式为SO(g)?SO(aq)、S0+H07HS0,HS07H+HS0.

HSO?H+SO22222323333.1

一,2故答案为:SO(g)?SO(aq)、S0+H07HS0.HSO?H+HSOXHS07H+S0;22222323333

(2)1滴饱和亚硫酸溶液滴入3mL品红溶液中不褪色,而1滴品红溶液滴入3mL

饱和亚硫酸溶液中褪色,说明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含量会影响漂白效果,干白葡萄

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干白中二氧化硫或3E硫酸含量太少,

故答案为:干白中二氧化流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实验方案二:装置A中制备二氧化硫,X干燥二氧化硫,C中检验SO与NaO反

应是否222有氧气,D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E装置

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F装置验证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并吸收二氧化硫,防止

污染空气(

(1)装置B中试剂X干燥氯气,盛放试剂是浓硫酸,装置D中盛放NaOH溶液的

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SO,防止污染空气,2

故答案为:浓硫酸;吸收未反应的SO,防止污染空气.2

(2)检验SO与NaO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

处,看222

木条是否复燃,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看木条是否复燃;

.(3)能说明I还原性弱于SO的现象为:E中溶液蓝色褪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

..2,SO+I+2HO=2I+SO+4H,2224

,,2.故答案为:E中溶液蓝色褪去;SO+I+2HO=2I+SO+4H;2224

?(实验方案三:(1)本质是二氧化硫、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硫酸,M电极为负极,N电

极为

2,正极,M电极上二氧化硫失去电子氧化生成SO,根据原子守恒会电荷守恒可知,有水

参加4

.”反应,有氢离子生成,电极反应式为:SO+2HO,2e?SO+4H,224

..2故答案为:S0+2HO,2e?SO+4H;224

」923.】(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人><60$?1.6'10(:)?6.02><1001。1,则需要二氧化硫体

,1923.】积为:[(2Ax60s?1.6x10C)?6.02x10mol]?2x22.4L/mol?0.014L,故答案

为0014(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11(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难溶于水,可由炼锌的废渣锌灰制取t其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为提高锌灰的浸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研磨?多次浸取?升高温度?加压?搅拌

(2)步骤?所得滤渣中的物质是Fe(OH)(写化学式)(3

(3)步骤?中可得Cd单质,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b应为

(4)步骤?还可以回收NaSO来制取NaS(242

?检验ZnS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滴加几滴

BaCI溶2液,若出现浑浊则未洗净,反之则已洗净,

?Na2S可由等物质的量的NaSO和CH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制取(化学反应方程

式为244

昌温

傕化剂

NaSO+CHNaS+2HO+CO;244222

?已知NaSO(10HO及NaSO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从滤液中得到

NaSO.10HO24224242的操作方法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5)若步骤?加入的ZnCO为bmol,步骤?所得Cd为dmol,最后得到VL、物

质的量浓3

度为

cmol/L的NaSO溶液(则理论上所用锌灰中含有锌元素的质量为65(Vc,b,d)g

24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锌灰与硫酸反应得含有镉离子、锌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等的溶液,加

入双氧水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用碳酸锌调节平衡pH使Fe(OH)完全

沉淀,过滤后得3

到含有镉离子、锌离子的滤液?,和滤渣为Fe(OH),步骤?中可得Cd单质,为避

免引入3

新的杂质,试剂b应为锌,过滤后得溶液?为硫酸锌溶液,硫酸锌溶液中加入硫化

钠可得硫酸钠和硫化锌,据此答题(

【解答】解:锌灰与硫酸反应得含有镉离子、锌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等的溶液,

加入双氧水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用碳酸锌调节平衡pH使Fe(OH)完

全沉淀,过滤3

后得到含有镉离子、锌离子的滤液?,和滤渣为Fe(OH),步骤?中可得Cd单质,

为避免3

引入新的杂质,试剂b应为锌,过滤后得溶液?为硫酸锌溶液,硫酸锌溶液中加入

硫化钠可得硫酸钠和硫化锌,

(1)搅拌、适当升温、将废渣碾细成粉末、搅拌、多次浸取等都可提高锌灰的浸取

率,故选????;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步骤?所得滤渣中的物质是Fe(OH),3

故答案为:Fe(OH);3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试剂b应为锌,

故答案为:Zn(或锌);

(4)?ZnS固体是从硫酸钠溶液中析出的,所以检验ZnS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滴加几滴BaCI溶液,若出现浑浊则未洗净,反

之则已洗净,2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滴加几滴BaCI溶液,若出现浑浊则未洗

净,反2

之则已洗净;

?等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