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課程与教學论自考试題及答案一、單项选择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1分,共30分)

1、被认為是課程作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標志的著作是(

A、《課程》

B、《課程编制的原理》

C、《怎样编制課程》

D、《小朋友与課程》

2、被誉為“現代課程理论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

3、“实践性課程”的開发措施是(

A、观测

B、审议

C、实践

D、规定

4、從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愛好

B、解放愛好

C、实践愛好

D、价值愛好

5、在教育史上第一种倡导教學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

6、標志著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學论确立的著作是(

A、《大教學论》

B、《一般教育學》

C、《課程与教學的基本原理》

D、《學记》

7、提出“教育性教學”思想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罗杰斯

8、學习過“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小朋友,通過學习“菱形”這一概念,懂得了“菱形是四边形同样長的平行四边形”,這种學习是奥斯伯尔所提出的(

A、尚未學习

B、下位學习

C、并列結合學习

D、總結學习9、小朋友生来就有好奇心,伴随即天經验的增長,她們越是不停探索周围世界、理解周围世界,越是從中得到满足,這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成功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驱力

D、认知驱力

10、下列属于行為控制取向的教學设计模式是(

A、加涅的教學设计模式

B、布鲁纳的教學设计模式

C、斯金纳的程序教學设计模式

D、奥苏伯尔的教學设计模式

11、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學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实物强化”D、“奖励强化”

12、“學生将通過陈說而证明已掌握了五個逗号规则的知识,并能在逗号被删除的句子中對的插入逗号。”這种教學目的的表述属于(

A、行為目的

B、普遍性目的

C、生成性目的

D、体現性目的

13、課程開发以現代社會的需求為基點、强调現代社會生活的需求的优先性,此种課程观是(

A、小朋友中心課程

B、學科中心課程

C、社會中心課程

D、知识中心課程

14、教師向學生作出一定的活動、行動、态度以供學生效仿的教學措施是(

A、呈示

B、示范

C、展示

D、口述

15、在現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仍然将其作為課程重要内容的是(

A、小朋友經验

B、學科知识

C、社會經验

D、小朋友生活

16、如下不属于課程要素的是(

A、概念

B、目的

C、措施

D、价值观

17、主张從小朋友的乡土周围生活及其直观范围裏去寻求知识的課程属于(

A、學科課程

B、經验課程

C、分科課程

D、综合課程

18、學生們可以從政治的、經济的、地理的和历史的角度探索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問題,這种課程类型属于(

A、學科課程

B、經验課程

C、分科課程

D、综合課程

19、“伴随详细内容的學习而形成的對學习的内容以及學习過程自身的情感、态度”,被称為(

A、主學习

B、副學习

C、附带學习

D、有关學习

20、源于同步學习又回归同步學习的是(

A、能力分组

B、提醒教學

C、分组學习

D、個别學习

21、當教師按原先的计划来执行課程变革的時候,課程实行是成功的。這种取向被视為(

A、忠实取向

B、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學生本位取向

22、下列有关帕裏斯的課程变革的情景模式的描述,對的的是(

A、課程变革是課程设计与課程实行的组织程序

B、教師的課程实践總是基于其對特殊情境的知覺而发生变化C、教學是對所有人都共同的静态的真理

D、教師是課程知识的接受者

23、教學過程不仅是一种教养過程,并且還是一种教育過程。此处的“教育”指的是(

A、知识教育

B、体育教育

C、道德教育

D、劳動教育

24、在課程创生取向的视野中,教學设计的主体是(

A、专家

B、教師

C、學生

D、教師和學生

25、被称為“暗箱式评价”的是(

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内部人员评价

D、外部人员评价

26、以“判断”作為评价本质的是(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27、本质上受“解放理性”支配的課程评价取向是(

A、目的取向的评价

B、過程取向的评价

C、主体取向的评价

D、行為取向的评价

28、課程研究的措施论的未来走势是(

A、量的研究占主导

B、质的研究占主导

C、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

D、理论研究占主导

29、下列有关中国課程教材改革走向的认识,不對的的是(

A、中国正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課程管理体制

B、中国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課程改革方略C、課程改革就是改教材

D、課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渐与国际接轨

30、情境教學中,多种事件或問題是學生要完毕的“真实性任务”,通過學生和教師對這些事件或問題的探究,建构出每一种主体對自已的意义。這种教學被称為(

A、随机访問教學

B、认知弹性教學

C、支架式教學

D、抛锚式教學

二、简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6分,共30分)

31、简述學术中心課程的内涵与基本特性。

32、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33、简述综合課程的涵义及開发方略。

34、简述課程实行与教學的关系。

35、简述古巴和林肯提出的“第二代评价”的特點。

三、论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12分,共24分)

36、結合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试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課程内涵发展的六大趋势。

37、請結合实例阐明随机访問教學的基本环节。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16分)

38、請阅讀如下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這门課程完全是無组织的,确实是這样。在任何時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師本人都不懂得課堂的下一刻會出現什么,會出現哪些讨论課題,會提出哪些問題,會形成什么样的個人需要、感情和情绪。是罗杰斯現实她自已造就了這样一种無组织的自由气氛——如同人們容許彼此為所欲為那般自由。她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學生(大概25人)一起围著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說:假如我們表达自已的意愿并作自我简介,那是令人快乐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沉寂,没人說话。最终,為了打破這种沉默,一位學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後,又有一位學生举手。此後,举手更多了。教師從没有催促任何學生发言。„„”

(1)材料体現的是哪一种教學设计模式?

(2)這种教學设计模式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3)尝试對這种教學设计模式進行评析。一、單项选择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1分,共30分)1-5、ACBAD6-10、ACBDC11-15、AACBB16-20、BBDCD21-25、ABCDA26-30、CCCCD二、简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6分,共30分)31、(1)“學术中心課程”是指以专门的學术领域為关键開发的課程。(2分)(2)基本特性:學术性、(1分)专门性,(1分)构造性。(2分)32、(1)學校应當试图到达哪些教育目的?(或确定教育目的)(2分)(2)怎样选择有助于到达教育目的的學习經验?(或选择學习經验)(1分)(3)怎样為有效的教學而组织學习經验。(或组织學习經验)(1分)(4)怎样评价學习經验的有效性。(或评价教育计划)(2分)33、综合課程是故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學科的知识观和措施论去考察和探究一种中心主題或問題。(2分)開发方略:(1)确定作為综合課程组织关键的主題、問題和概念的选择原则。(1分)(2)教師与教育行政人员要對综合課程進行恰當规划与合作。(1分)(3)開发综合性评估形式。(1分)(4)建立單一學科知识与跨學科知识相結合的教師培训计划。(1分)34、課程实行与教學互相区别又内在统一。(2分)区别:課程实行与教學分属于不一样的研究领域。課程实行重要探讨對課程变革计划的实行成都、影响課程实行的原因、課程变革计划与实践情境的互相适应机制、教師与學生创生課程的過程等。教學研究重要探讨教師的“专家行為”、學生的“學习行為”及两者之间的互動机制。(2分)联络:課程实行内在地整合于教學,教學是課程实行的关键环节和基本途径;課程实行研究与教學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2分)35、(1)评价過程是将教育成果与预定的教育目的相對照的過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的對教育成果進行客观描述的過程。(2分)(2)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性的行為目的。(2分)(3)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為评价的一部分。(2分)三、论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12分,共24分)36、(1)强调學科内容到强调學习者的經验和体验。(2分)(2)從强调目的、计划到强调過程自身的价值。(2分)(3)從强调教材的單原因到强调教師、學生、教材、环境四原因的整合。(2分)(4)從只强调显性課程到强调显性課程与隐性課程并重。(2分)(5)從强调实际課程到强调实际課程和“虚無課程”并重。(2分)(6)從只强调學校課程到强调學校課程与校外課程并重。(2分)37、(1)展現情境:向學习者展現与目前學习内容有关的情境。(2分)(2)随机访問學习:向學习者展現与目前所选内容的不一样侧面的特性有关联的情境,引导學习者自主學习。(2分)(3)思维发展训练:教師引导學生发展“元认知”水平,协助學生建立思维模型。(2分)(4)协作學习:围绕通過不一样情境获得的认知、建构的意义展開小组讨论。(2分)(5)效果评价:与問題处理過程融為一体的“場所驱動评价”。(2分)(6)結合实例展開论述。(2分)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16分)38、(1)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學模式。(2分)(2)基本特性是:首先,极大地依赖于個体成長、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2分)另一方面,强调情感原因,强调教學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2分)再次,强调學生“此時此刻”情形,而不关怀她過去的情感和經验。(2分)最终,强调自身就能增進學生經验生長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2分)(3)评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