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64-1991 水利工程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导则_第1页
DB13T 64-1991 水利工程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导则_第2页
DB13T 64-1991 水利工程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导则_第3页
DB13T 64-1991 水利工程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导则_第4页
DB13T 64-1991 水利工程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导则1988—07—20发布1988—07—20试行河北省标准计量局发布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引用标准3、名词术语与计算原则4、防洪经济效益计算的任务、内容和特点5、社会经济资料调查6、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7、水利工程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成果报告的内容要求附录A社会经济资料调查表示(补充件)附录B填表要求及说明(补充件)附录C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内容(参考件)本标准规定了已建水利工程按实际发生年法进行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的原则、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已经建成的国家管理的水利工程,亦可做为规划、设计的参考。2引用标准参考SD139—85水利经济计算规范3.1防洪经济效益的含义防洪经济效益,是指修建水利工程后可以减免国民经济所受洪灾损失的价值。也就是减免由于洪水淹没、浸没、沙石压盖人类生产、生活设施和土地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的价a、暴雨洪水灾害;b、冰凌洪水灾害;d、海水暴潮入侵灾害;e、超标准洪水垮坝(不包括质量事故和人为破坏)的洪水灾害。3.2致灾洪水的定义是指超过河道保证标准造成灾害的洪水。3.3防洪措施的分类3.3.1工程措施,是指通过修建各类防洪工程,以控制洪水,减免灾害的措施。如运用永库、蓄滞类工程、行洪河道、堤防以及防洪、分洪闸涵枢纽、挡潮堤、防洪闸等项工程或具有多项的防洪工程体系,以防止洪水灾害。3.3.2非工程措施,是指不修防洪工程,采取其它各种减轻洪灾损失的措施。如分,滞洪区管理、土地利用凋整、预警与预报系统、防洪立法与防洪保险等,可节省防洪基建投资和工程维修管理费用。3.4计算原则防洪经济效益计算,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既要防止漏项,又河北省水利厅1988—07—09批准1984.1任务防洪经济效益分析的任务,是考核和分析论证防洪工程建设和投入运行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工程的实际作用,改进工程的运用方式,使其发挥最佳务。我省防洪工程需要计算的经济问题包括:几条河、数个地区范围的防洪体系经济统筹问题;一条河或一个地区防洪标准、不同运行方案的经济问题;单项或多项工程(如水库、堤防、分滞洪区、防洪枢纽)的防洪经济与工程安全问题;以及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变化与综合利用的经济问题等,从全社会的角度进行效益、费用、安全、经济效果等方面的分4.2.5修复水利工程和恢复交通、工农业生产的上述各项有的属于当年损失,有的可包括第二年甚至更长时4.3.1社会性。洪灾损失和防洪效益有广泛的社会性,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经济损失(或效益)是从全社会角度用货币计量的损失,又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4.2所列内容)。非经济损失是指那些难于或不便用货币计量的损失,有直接的,间接的和难于严格划分的三种。如:生命伤亡、疾病流行与精神上的痛苦,电力、4.3.2不确定性。是指发生洪水频率的随机性(很难准确予报洪水到来的时间、次数与洪峰、洪量大小);工程发挥防洪作用的可塑性(作用大小与平时管理及当时调度指挥关系密切);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洪灾损失的各种调查数据与实际会有出入,效益与费用计算中的许多参数和指标难以准确定量)等。4.3.3可变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被保护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农业结构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消费资料的质量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地貌等也在不断变化,如在行洪区内建厂、盖房或设置其它行洪障保护区的淹没范围、水深、洪水流速和停滞时间等都将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损失的变化和防洪经济效益的变化。因此,经过若干年后(不能多于十年),应再进行一次社会经济资料调查,做为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和调整防洪调度方案的依据。5社会经济资料调查防洪工程修建前、后发生过洪灾,其遭受洪灾损失的区域,就是社会经济资料调查的范围和目标。若防洪工程所保护的区域目标明确,但尚未发生致灾洪水的,要具体确定每一致灾洪水的淹没范围及淹没程度,为开展社会经济资料调查指明方向。5.2调查的一般规定5.2.1社会经济调查由地、市水利局统一组织,并负责提供外地、市防洪工程在本地、5.2.2任何洪水发生年的财产及损失统一按计算年价格估价;5.2.3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要依靠国家统计部门的有关统计资料;5.2.4社会经济财产拥有量(主要是县以下)划分为1978年以前、以后两大阶段;5.2.5涉及外省、市的情况由省水利厅请示流域主管部门议定。5.3调查单元及调查方法5.3.1调查方法一律采用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洪水淹没范围内的县、乡、村、户要进行实地调查,以取得社会经济资料;对于城市,要依靠国家统计部门的有关资料。调查中“样”的选择和典型的确定,要能反映出不同经济区致灾损失的情况,保证调查成果和使用价值具有可靠性。5.3.2调查单元的确定,要以保证调查成果具有真实性、代表性、准确性为依据。具体规定如下:5.3.2.1农村。调查单元按淹没范围和淹没程度的分析情况,在相同的致灾范围内,调查布点要均匀,调查的单元个数,不少于致灾范围的3个县,其中不得遗漏深水区的县;每县调查的乡,深水区与浅水区均不少于6个;每乡调查的村不少于3个;每村抽样调查户不少于30户。如受灾县不足3个,每县受灾的乡不足6个,要对受灾的县、乡全部调查,5.3.2.2乡镇企业。抽样调查村的村内乡镇企业必查;调查乡的乡内乡镇企业,调查数不少于该乡镇企业总数的20%;调查县的县内乡镇企业数不少于该县乡镇企业总数的5.3.2.3县城。处于洪水淹没范围深水区的县城,调查企业数不少于县城企业总数的10%,调查事业单位数不小于总数的5%,调查居民不少于50户。处于洪水淹没范围浅水区的县城,调查单元数量可比照上述要求适当放宽。5.3.2.4大中城市(指地市水利局驻地)。处于洪水淹没范围深水区的企业:大型企业不少于3个,小型企业不少于15个,事业单位不少于15个,居民户不少于60户。处于洪水淹没范围浅水区的调查单元,可比照上述要求进行财产损失调查。5.4调查内容及表式要求。5.4.1调查内容。典型年洪水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5.4.1.1直接损失:包括农作物、林、牧、副、渔业损失;一般工程设施损失;农户(居民)家庭财产损失;集体财产及专业户财产损失;乡镇、城镇企业财产损失;水冲、通讯中断后,延缓了国民经济一些部门物资供应和生产发展造成的5.4.2调查表式要求。(详见附录A、B)a、表1,河北省洪水淹没各区、各类损失汇总表。b、表2,河北省洪水淹没区损失估算表。c、表3,河北省洪水灾害典型单元农民(居民)财产调查表。d、表4,河北省洪水灾害典型单元乡镇(城镇)企事业财产损失调查表。e、表5,洪水淹没区工程设施及农作物损失调查表。一次致灾洪水移植到计算年,财产损失是实际调查值,因为5.4.4保险问题。防洪保险同其它保险一样,是为补偿洪水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这时,应将立有保险合同的项目(以保险金额表示)如实记录,以便进行专题分析。5.4.5对历史上洪水发生年份,国家对灾区投入的抢险、救灾款项,应分别地、市、县5.5关于损失率的调查分析及处理5.5.1农作物损失率。农作物(包括粮食、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的损失率,应根据减产值(包括秸杆)扣除因灾少开支的生产费用所得的损失值,与正常年份(或前三年平均)产值之比计算。损失值中要考虑灾后补种(包括影响次季改种)、改种情况及洪淹效益(肥田、地下水补偿等)因素,损失值中应扣除这些正效益。5.5.2林业损失率。可不予计算(深水区、长历时及果木林除外),但成材林木不影响使用价值的可不计算损按工程设施毁坏程度计算。以恢复和维修原工程所需费用,5.5.4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损失率。家庭财产,按性质、耐水程度、抢救难易等差别,分为房屋、生产交通工具、家具、家用电器、衣被、粮草柴、畜禽等种类,可视其损失比重,按所有户数的该类财产损失同灾前原有财产之比计算损失率,对房屋类,主体结构损失不大者,按所需修理费用计算;已倒塌和主体结构不能用者,应按其灾前价值(不准按拟建价格)扣除可用物料残值计算。其它财产,按灾前价值扣除尚存物品价值计算。5.5.5企事业财产损失率。按不同行业,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分别计算,与家庭财产损失率调查相类似。有财产保险的,要按保险合同及保险办法核定的实际赔偿额和保险额计算,赔偿额与保险额之比,即为损失率。5.5.6企业停产停业损失率。企业停产停业造成的损失,按减少的净产值计算。即按灾前一年的净产值扣除灾年实际净产值所得的损失值,与受灾前一年的净产值之比计算,或按灾年计划净产值扣除当年实际净产值所得的损失,与灾年计划净产值之比计算,灾年与受灾前一年的企业净产值,应在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分析。5.6关于水冲、沙压或因淹没历时长,影响下年或更长时间收益的损失问题,要记录水冲、沙压及影响情况,灾前、灾后收入和恢复到灾前水平需要的年数。其损失值用下式计算:B损=b损×o×N………………(.1)b损—一每亩年损失值;5.7要注意调查受灾的实际淹没水深(有条件的可抽测地面及水位高程),以验证水文5.8对农户、乡镇企业以及县、城市淹没损失调查时,对非调查单位的数目、在册人5.9国家对灾区投入的抢险、救灾款项,要落实汇总;对河系、区域采取的防洪措施亦应进行调查,以便为修正间接损失提供依据;为论证和制定最佳运用方案提供实际资料。6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从水文统计资料中摘出本防洪工程历次出现的致灾洪水的水文资料,确定各次的洪峰流量、洪量等,并计算分析相应的频率值,河道治理前、后保证标准不同时,应分开统计。6.2.1确定和计算淹没范围按有工程设防和无工程设防两种情况,根据相应频率的洪水确定和计算淹没范围、水深和历时的水文水利计算方法,可根流量、运用条件和实际调查资料等综合分析确定。洪水淹没范围河道洪水(包括决口洪水)可能发生的洪流区域,在地形图上选取足够数量的计算横断面(如无实测断面,可从地形图上按一定间距择取地面高程点绘制),推算出水流沿流程的水面线,计算出相应流量下的水位,绘制在横断面上;水位线与横断面两侧交点则为洪流(淹没范围)边界点,洪流边界点的连线则为淹没范围线,其淹没线包围的面积称为淹没范围。此法是按理论假定条件计算的,加之洪流和地理淹没调查资料时,可用实际资料在地形图上绘制淹没范围,与理论推在上述计算中,如有水冲、沙压等灾害,应根据历史决口残留的淹没水深是致灾洪水造成经济损失大小的重要因素,必须在淹没范围内分级分区确淹没程度应划分若干等级,淹没水深、历时的级差可根据对损失指标对水深、历时很敏感,级差宜小,反之级差可大。若淹没压电网、输油输气管路时,要根据洪水淹没和冲刷程度以及抢修如洪灾是由于决口致灾,其决口位置要经过考查论证,b、无历史决口实例,可根据上下游、左右岸的险工险段情况依经验判定。并通过期望值的计算预测决口位置(若两个决口的位置相距较近,所造成的淹没损失差别甚微,可不计算期望值)。6.2.2.2根据致灾频率洪水的洪峰流量,口门位置和堤防情况假定决口口门宽度,并根6.2.2.3在地形图上,用试算法求出淹没面积及淹没程度,并在试算中不断修改,使其无论是有工程设防还是无工程设防。在确定淹没范围和淹没程度时,洪量的变化,并在计算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对于某项防洪工程或河系、水库,跨地区、跨流域的致灾洪水损失,除涉及外省、市者外,都要由所在地区提供淹没区实际调查的经济损失资料,不准套用本地区的经济损失来进行计算。6.3计算方法6.3.1实际发生年法。对于已投入运用的防洪工程,根据抗御致灾洪水的次数,逐年逐次计算有、无工程设防的洪灾损失,累计计算防洪效益,取其平均值作为多年平均的防洪经济效益。这种方法的计算成果,只反映了实际发生致灾洪水损失或所选系列年的洪灾损失,但难于反映出稀遇特大洪水造成的影响和投入运行后没有发生致灾洪水的洪灾损失。本标准规定:每发生一次致灾洪水,均按此法分析计算当年产生的防洪经济效益。6.3.2频率法。根据不同频率的致灾洪水都在社会经济调查年发生,并且都造致灾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值乘以相应的出现机率,得到相应的年损失累计相加,便是各种频率致灾洪水在该年的平均损失。用此法分别计算出元工程设防和有工程设防的洪灾损失,其两者之差即为该防洪工程的多年平均防洪效益。对尚未发生致灾洪水的防洪工程,其经济效益可用此法计算。6.4费用计算6.4.1费用的构成a、工程投资。包括国家、集体和群众投资。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有二次投资。凡是不改变工程标准、工程尺度以及质量事故处理、返工等项投资,均不计入工程投资,处理重大工程事故(如震毁)的投资,应与原工程残值叠加计算。b、年运行费,包括燃料动力费、养护维修费、大修理费、管理费和补救、赔偿费6.4.2费用计算与价格换算按静态法计算费用原值。为使费用原值具有可比性和便于各行后各年的各种费用换算为计算年价格的费用。其方法可按原工程概预算指标,以计算年计——计算年物价指数;6.4.3效益计算计算致灾洪水实际发生年的经济效益,均按静态法分析。为使6.4.4时间价值a、n年末的本利和因式(即第一年初至n年末的本利和) b、一次支付现值因式(即n年末的本金额,折回到第一年初的现值) F——本利和(增值后资金总额)。r-—年利率(单位资金一年内价值的增长率。对费用,r值是经济报酬率;对经济效'益,r值是国民经济增长率)。6.5防洪效益分摊方法各受益部门经济效益、效果的重要依据。本“标准”指定按库n洪按下式计算:式中:V泄——指汛限水位至防洪高水位(遇下游保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水库洪达到的水位)之间的库容;V兴——指死水位与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库容。其它工程,如遇有综合效益的(例如防洪河道兼有除涝效益或其它效益),可按工程任务的主次,受益部门所获效益的比例,或某些定量指标及其它合理6.6.1洪、沥灾害分摊方法。洪灾损失。二是水量分摊系微法。按雨情、水情分别计算出洪灾水量和沥涝致灾水量,其所占比重即为分摊系数。三是按洪、涝致灾水深所占比重进行分摊。四是其它合理的方6.6.2洪水组合的效益计算洪水组合防洪效益,一般处指几条河(或支流)洪水遭遇的致灾损失,均按洪量所占比重分摊,即按水量分摊系数法计算。如在同一区域一年内遭到两次以上洪水灾害,其损失也可按上述方法计算其各次洪水所造成的损失。6.6.3超标准洪水的效益计算。当洪水标准超过工程防御标准时,按计划采取的分、滞洪措施所造成的损失,在计算当工程失事或采取非常措施加大泄量造成损失,其淹没损失应分别计算。该工程防御标准以内的洪水损夫,为其防洪经济效益。6.6.4其它正、负效益计算。由于工程修建所占压或淹没的上地,失去了生产条件,虽然在总投资中包括了占地赔偿费,但是赔偿费不足以反映占地的负效益,在计算工程效益时,应扣除逐年的损失值。其负效益可按逐年减产产值计算。对占压、淹没的其他损失,如对房屋、工厂和企业单位的赔偿,若赔偿费已能够恢复其生产和使用价值,则可不再考虑逐年的损失值。对于已探明或开采停采的矿产,要作专题分析;情况未搞准前,可暂不计入负效益。水库下游的河滩利用,效益明显的,应作正效益计算。6.6.5相机排水问题。主要是指排洪兼作排沥的河道,由于洪水顶托影响了排沥,造成或加重了沥涝灾害程6.6.5.1有口门控制的相机排水问题。在洪水持续的时间内,由于河内水位高,沥水不能排入时,沥水淹没深度、历时增加,造成或加重了沥水灾害。这部分损失,列入间接损失;但要划清其影响程度,只考虑其影响部分的损失。不能计入沥水本身所造成的损失。其影响程度,可按影响排水量的大6.6.5.2无口门控制的相机排水问题无口门控制的情况下,当洪水发生时。可能出现洪水倒流,增加了淹没范围和淹没程度。此时,由于洪水淹没增加的损失,可计入直接损失;山于洪水顶托,致使排沥时问延6.6.6水土保持防洪经济效益。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植被),是影响降雨产流的重要因素,应在水文水利分析计算中考虑其对径流的影响,在防洪效益分析中可暂不列入。但在做小流域范围内防洪工程效益分析计算时,因水土保持工程对拦蓄洪水的影响程度增大,可考虑其影响部分,在计算防分开,分别归属有关工程,用以评价各项工程的作用。具体划分方法,可按下式近似分c、按上游洪量与区间洪量的比例分摊。骨干设施冲断损失是指铁路、公路干线,高低压电网,输油骨干设施冲断的营业损失可按冲断期间内本行业减少的净收运输中断和工农业产品波及性损失是指上述工程冲断后,打断产品、原材料的运销计划,由此造成的增加开支或停业损失,可按“计划安排法”计如“绕道运输替代法”,“大运输量企业停工法”,“调整大宗货物的进口计划法”等。6.6.8.4运输线路虽未冲断,但因洪水浸6.6.9其他间接损失。包括、防汛、抢险预见的损失。根据我省情况,可按直接损失的15%计算。6.6.10不便计量的损失。如精神受刺激、社会安定受影响等非经济范围的损失,其价依据:本防洪工程(或本地区、本流域)投入运用以来的最大致灾洪水。评价:以历史洪水和移置计算年的洪水防洪经济效益对比,全面6.7防洪经济效益成果计算6.7.1净效益净效益总额(P总)是指效益原值总额(B总)与费用原值总额(C总)之差。即:净效益年额(P年)是指效益原值年额(B)与费用原值年额(C年)之差。即:P年=B年-C年=B年-(K年+U式中:K总、K年-—工程投资总额、年额;6.7.2效益费用比(R) (8) (9)6.7.3投资回收年限(T)是指经济效益费用比R=1或净效益P=0时,该工程实际获得的经济报酬率,可通6.8.1基础资料整编。通过实际发生的致灾6.8.2.1超标准流量和洪量与淹没程度(面积、水深、历时)关系曲线淹没面积(o)、淹没水深(H)及淹没历时(T),以实际发生的洪水(包括历史记载洪水)在有,无工程设防情况下,淹没程度之差来点绘。6.8.2.2淹没程度与经济损失关系曲决定淹没程度的各要素(o、H、T)与经济损失值(B。)的关系曲线,可在社会经6.8.3修正。从曲线查得的损失值(即防洪经济效益),应按洪水发生年进行价格水平换算及效益增长计算,最终得出当年发生致灾洪水的防单项工程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成果,由该项工程的管理单位(局、处)负责报告;区域性成果由地(市)水利局负责报告;河系成果由流域机构(各河务处、局)负责报告;城市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成果,由该市水利局会同城市防洪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报7.2单项工程分析成果报告的内容应包括:7.2.1工程概况。工程的地理位置、河系、作用、建设(包括改建、扩建)和管理运行情况,以及主要a、历次致灾洪水的雨情、水情、以及不同频率致灾洪水的水文水利计算分析成果c、历次致灾洪水淹没区经济损失调查成果;7.2.3费用及分摊计算。a、工程投资及运行费计算;d、现值折算(视需要而定)。7.2.4经济效果计算。a、净效益计算;b、效益费用比计算;c、投资回收年限计算;d、经济内部回收率计算(视需要而定)。7.2.5水利工程防洪作用评价。应从经济效益、财务效益及工程状态进行全面评价,并据此提出今后改进规划设计、管理运用及洪水调度的意见。7.3河系或区域性(含城镇)防洪经济效益分析成果报告。除7.2规定的内容外,要对河系、区域性联合运用的不同调度方案和防洪措施等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论述和评价。对城镇防洪经济效益要单独进行分析和评价。7.4经济效益计算数据的选取报告中的经济效益计算数据,应以静态法计算的原值为准,必要时可用动态法计算的现值进行对比分析。7.5省内防洪工程经济效益涉及外省、市的计算省内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涉及外省、市的,若有可靠资料,能够计算的,可自行计算;不能计算的,报省统筹安排。7.6省外边界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议定。省外边界工程(含位于省内的部管工程),有关防洪经济效益分析中的各类问题,统一由省水利厅负责向主管部、委请示协调,有关地、市水利局根据省水利厅意见承办。附录A(补充件)表1河北省洪水淹没各区、各类损失汇总表汇总部门填表日期填表人淹没区(县)损失类别3、一般工程设施4、农户(居民)家庭财产5、专业户财产6、集体财产7、乡镇(城镇)企事业财产8、水冲沙压毁地9、公路铁路中断波及性损失10、铁路公路中断修复和营业停顿11、其它(按1~10合计的15%)水系名称.淹没水深、历时0~0.5小于3天0.5~1.0小于3天1.0~2.0米小于10天2.0~3.0米小于20天淹没面积(平方公里)受灾人口(万人)财产(亿元)损失类别损失率(%)财产财产失3、一般工程设施4、农户居民工具、家具、衣被窖工具、家具、衣被计7、乡镇企事业财产8、沙压毁地损失9、铁路公路中断修复和营业停顿损失0、铁路公路中断疫及性损失1、其它(按1~10合计的15%表3河北省洪水灾害典型单元农民(居民)财产调查表县(市)乡(区)村(居委)户主姓名家庭人口_房屋类别宅院水深(米)_历时(天)灾前灾前尚存原有尚存三麦门窗木收音机稻水泥家俱电视机五粮柴草类舍(砖舍(间)床原建筑费小计小计小计大型农具四衣被类马、骡中型农具牛产小型农具产高档衣服畜类驴交通交通鞋、帽猪工自行车工存棉羊具具小计小计小计总计县(市)乡(镇)村(居委)洪水发生年份_品类间、1、办公桌五2、仓库2、档案1,3:办公室1,三办公家俱类三商商5、钟表品原料6、食堂屋7、车库屋"8、其它原设备投资原建筑物因灾修理费因灾修理费1、货车二1、生产车床二四运输交通工具2、客车生2、供电设备生3、卧车产设3、维修设备产设其它备原设备投资备原设备投资因灾修理费因灾修理费总计淹没区深水区(1—2米)(2—3米)淹没面积(平方公里)受灾人口存折价有折价1、主干渠道3、主干渠道闸涵5、支斗渠道闸涵10、地下灌溉管道二、交通道路1、县级以上公路3、公路桥、闸、涵续表5__年__县洪水淹没区工程及农作物调查表填表日期:深水区(1—2米)(2—3米)浅水区(0.5~1.0米)(0.1~0.5米)淹没面积(平方公里)设施及农作物类别项别1、110kv变电站2、35kv变电站3、110kv线路10kv线路四、水冲沙压毁地计淹没区淹没面积(平方公里)浅水区(0.5米~1.0米)(0.1米~0.5米)工程受灾人口数设施及项农作物类别别六、农作物1、玉米2、小麦3、豆类5、谷物6、蔬菜7、油料1、枣树2、苹果树3、梨树4、苗圃5、杨树6、榆树7、牛羊8、骡马9、鱼10、虾B1各张调查表的关系:表3、4、5是表2损失类别中的一项。表2中损失类别的其他各项损失,由各地、市自拟表格进行调查。表2是淹没范围内以县为单元的经济损失汇总;由表2形成表1。即表1中有几个受灾的县,就需要有几个县的表2填入表1。虽然是以县为单位进行损失调查,但该县不一定全部受灾,此时可用实际受灾的面积,人口进行统计汇总填入表2。B2不论洪水发生在什么年份,其经济损失的价格,均以计算年价格为准,使不同年份的损失都处于同一价格水平,以便统一叠加比较。根据需要,可将不同年份经济损失的价值量,按国民经济增长率来折算成现值。设当年淹没区的经济损失是A,该区国民经济增长率每年平均为C,需折算年为n,则该区几年后的折算现值为;A·(1+C)若各年国民经济增长率不相同时,则为:A·(1+C₁)·(1+C₂)·(1+Cs)……(1B3表3、4、5是社会经济调查第一手资料,必须入户、入厂实际调查取得。表3中灾前财产的估算较灾后损失估算容易。因为灾后财产损失,必须根据水深、历史来考虑;同时,还要分析财产的损失方式,如完全冲毁,或损失一部分,或仅被水浸(如家俱、机、具)需维修,其维修费用即损失价值等。要注意:在相同受灾条件下,同类物品B4表3(含损失类别的其他表)每户至少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是计算年(基准年)情况及历史上最大一次致灾洪水若发生在计算年的财产损失;另一份是致灾洪水发生年的财产情况及其损失。如历史上每次洪灾发生年份的财产及其损失难于回忆和估算时至少要分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以后的财产状况,并根据灾情估算其损失,以前那一年的财产情况,均代表前些年的财产情况;以后的均代表计算年的财产情况。如果调查资料充分,也可按各实际发生年的损失计算,或按生活水平,生产条件发展变化,通过典型调查,提出折算系数。B5由表3(含其它表)填入表2之前,需要做汇总计算,主要是将条件相同的财产情况及损失情况相加,取算术平均值。条件相同是指洪水发生年份、水深、历时相同。平均值是指家庭财产及损失(含专业户、集体财产)的户均,人均,农、林、牧、副、渔业财产及其损失的亩均数值。一般工程设施及铁路中断修复,营业停顿及企事业单位财产损失等取合计值。其中,淹没区内企事业单位的财产损失汇总,可根据典型调查资料进行计算:一是按实有单位数乘以调查典型单位财产损失;二是取调查单位的人均,乘以全部单位的在册人数;三是按调查单位的固定资产损失率乘以全部单位的固定资产;四是其它表3的汇总计算,应自拟辅助表进行。辅助表和本“标准”规定的统一表要一起存卷B6关于表2的填写,淹没范围有n个县的,必须以县为单位填写。在受灾面积一栏内划一分线,上面填受灾面积,下面填受灾耕地面积,损失类别的1、2、3、4、5、6的财产及损失栏。每栏中间须划一分线,分线上填写财产(损失)总量;分线下填写人均(或亩均)财产(损失)量。财产(损失)总量是人均(或亩均)乘以该栏上部的人口(或淹没面积),计算出损失率填入该栏内,余此类推。第11项以1至10项财产及损失合计值的15%计算。表2的淹没水深、历史最后一项“合计”。此栏只有“财产”、“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