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综合素质评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石油不可再生,其开采和利用的部分信息如下,下列过程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供能方式没有利用新能源的是()A.燃煤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风力发电 D.潮汐发电3.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C. D.4.2025年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移到室外通风处B.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D.厨房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5.实验室用锌和一定体积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锌粒 B.制取氢气 C.氢气验纯 D.收集氢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7题。甲醚与液化石油气相似,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6.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醚的化学式为C2HC.反应后原子个数减少 D.该反应还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7.有关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B.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C.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D.比化石燃料更环保8.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模型图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 B.化石能源 C.物质转化 D.燃烧条件9.下面是关于蜡烛的几个小实验,其中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蜡烛的作用是充当爆炸实验的可燃物B.实验②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蜡烛熄灭说明烧杯内氧气耗尽C.实验③只能验证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D.实验④说明火灾发生时,高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逃生时应尽量贴近地面逃离1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观念:甲烷燃烧生成H2O和B.科学思维: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灭火的根本就是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C.科学探究与实践: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燃烧,说明氮气不助燃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11.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科研人员正致力于甲醇(CHA.该研究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达峰B.有望解决氢气应用中储存和输送的瓶颈问题C.经压缩机形成高压氢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变小D.CH3OH可以通过分解反应生成H12.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BC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探究氧气含量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已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光伏发电制氢:利用太阳能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并转化为氢气,可以得到“绿氢”。固态储氢:利用固体与氢气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等,可以把氢气储存起来。如镁系合金储氢原理之一是Mg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反应生成MgH固态氢能发电:其形式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固态储氢装置释放的氢气注入燃料电池。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直流电,可实现能量的转化,为我们提供“绿电”。能源站通过氢能的制取、存储、发电、加氢一体化,实现“绿电”与“绿氢”之间的灵活转换,很好地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强的难题。随着绿色、循环、低碳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正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巨大力量!(1)光伏发电得到的“绿氢”,主要通过______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而获得。(2)镁在储氢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判断的依据是过程中生成了______(填物质名称)。(3)MgH2易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请写出Mg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镁系合金储氢装置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氢气燃料电池发电时主要将化学能转化为__。14.(6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选____(填字母)。(3)用C装置收集氢气,氢气从____(填“a”或“b”)口通入。(4)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D和E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设计较合理的装置是____(填字母)。15.(6分)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如图1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1)写出甲醇(CH3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②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3)反应④中,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的CH4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4)我国学者开发促进反应③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催化过程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过程的中间产物______(填化学式)、氧原子和氢原子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H(5)该技术路线有利于__________(填字母)。A.碳循环利用B.减少碳排放C.减少水污染16.(6分)兴趣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可燃物(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探究燃烧条件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胶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导致铝盒中白磷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图像可知,蜡烛熄灭的时刻是______(填“t1”“t2”或“t3”),曲线①中t2之后二氧化碳含量略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图像中曲线②分析可知:不同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除需要氧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之外,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调控燃烧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5)燃料的燃烧效率备受人们关注,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6)现有燃料M(相对分子质量为46)4.6g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4.4gCO2、2.8gCO和5.4gH2O,需要氧气的质量为__g,根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5分)某家庭管道气所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若甲烷不完全燃烧,火焰为黄色,同时产生炭黑、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在使用天然气时应尽量使其完全燃烧。(1)若家中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则应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进空气的阀门)调(填“大”或“小”)。(2)若完全燃烧3.2g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综合素质评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石油不可再生,其开采和利用的部分信息如下,下列过程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2.下列供能方式没有利用新能源的是()A.燃煤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风力发电 D.潮汐发电【答案】A3.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C. D.【答案】B4.2025年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移到室外通风处B.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D.厨房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答案】A【点拨】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因为缺氧中毒,故发现CO中毒者,应迅速将其移到室外通风处,故A正确;档案室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B错误;电热毯着火,应先切断电源,故C错误;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以防接通电源时产生的电火花将天然气引燃,故D错误;故选A。5.实验室用锌和一定体积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锌粒 B.制取氢气 C.氢气验纯 D.收集氢气【答案】C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7题。甲醚与液化石油气相似,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6.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醚的化学式为C2HC.反应后原子个数减少 D.该反应还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7.有关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B.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C.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D.比化石燃料更环保【答案】6.A7.C【解析】6.【点拨】由甲醚的分子模型知,其化学式为C2H6O,A正确;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C错误;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增强温室效应,7.【点拨】甲醚具有可燃性,能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甲醚完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甲醚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比化石燃料更环保,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8.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模型图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 B.化石能源 C.物质转化 D.燃烧条件【答案】C【点拨】空气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是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21%,不是质量分数,A错误;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包括酒精;C项,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又生成水,转化正确;D项,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的模型不正确;故选9.下面是关于蜡烛的几个小实验,其中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蜡烛的作用是充当爆炸实验的可燃物B.实验②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蜡烛熄灭说明烧杯内氧气耗尽C.实验③只能验证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D.实验④说明火灾发生时,高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逃生时应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答案】D【点拨】实验中蜡烛的作用是燃烧放热,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引燃面粉,故A错误;实验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熄灭,说明此时烧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至一定水平,不能支持蜡烛燃烧,并非被耗尽,故B错误;实验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错误;实验中高蜡烛先熄灭,说明高处氧气含量低,遇火灾逃生时,应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D正确。1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观念:甲烷燃烧生成H2O和B.科学思维: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灭火的根本就是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C.科学探究与实践: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燃烧,说明氮气不助燃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答案】B【点拨】甲烷燃烧生成H2O和CO2,依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甲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A说法正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B说法错误;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助燃,C11.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科研人员正致力于甲醇(CHA.该研究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达峰B.有望解决氢气应用中储存和输送的瓶颈问题C.经压缩机形成高压氢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变小D.CH3OH可以通过分解反应生成H【答案】D【点拨】CH3OH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甲醇不可能分解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BC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探究氧气含量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答案】D【点拨】D项实验中存在可燃物种类、氧气两个变量,不能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已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光伏发电制氢:利用太阳能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并转化为氢气,可以得到“绿氢”。固态储氢:利用固体与氢气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等,可以把氢气储存起来。如镁系合金储氢原理之一是Mg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反应生成MgH固态氢能发电:其形式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固态储氢装置释放的氢气注入燃料电池。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直流电,可实现能量的转化,为我们提供“绿电”。能源站通过氢能的制取、存储、发电、加氢一体化,实现“绿电”与“绿氢”之间的灵活转换,很好地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强的难题。随着绿色、循环、低碳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正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巨大力量!(1)光伏发电得到的“绿氢”,主要通过______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而获得。(2)镁在储氢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判断的依据是过程中生成了______(填物质名称)。(3)MgH2易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请写出Mg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镁系合金储氢装置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氢气燃料电池发电时主要将化学能转化为__。【答案】(1)太阳能(2)氢化镁(3)MgH2(4)电能【解析】(1)【点拨】光伏发电制氢:利用太阳能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并转化为氢气,可以得到“绿氢”;(2)【点拨】镁系合金储氢原理之一是Mg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反应生成MgH(3)【点拨】MgH2易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4)【点拨】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4.(6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选____(填字母)。(3)用C装置收集氢气,氢气从____(填“a”或“b”)口通入。(4)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D和E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设计较合理的装置是____(填字母)。【答案】(1)铁架台(2)Zn+H(3)b(4)D【解析】(1)【点拨】据图可知,仪器X是铁架台;(2)【点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3)【点拨】用C装置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水小,氢气应从短管b通入;(4)D装置更合理,是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E装置不利于收集满H2,且有H15.(6分)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如图1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1)写出甲醇(CH3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②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3)反应④中,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的CH4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4)我国学者开发促进反应③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催化过程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过程的中间产物______(填化学式)、氧原子和氢原子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H(5)该技术路线有利于__________(填字母)。A.碳循环利用B.减少碳排放C.减少水污染【答案】(1)2(2)分解反应(3)1(4)CO(5)A、B【解析】(1)【点拨】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2)【点拨】由图分析可知,反应②为碳酸氢钾分解生成碳酸钾、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分解反应。(3)【点拨】反应④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O2+4H2催化剂CH(4)【点拨】由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过程的中间产物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氧原子和氢原子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H16.(6分)兴趣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可燃物(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探究燃烧条件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胶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导致铝盒中白磷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图像可知,蜡烛熄灭的时刻是______(填“t1”“t2”或“t3”),曲线①中t2之后二氧化碳含量略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图像中曲线②分析可知:不同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除需要氧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之外,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调控燃烧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5)燃料的燃烧效率备受人们关注,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药政云必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端午节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跨文化比较考核试卷
- 环保型人造革原材料可持续供应保障体系构建考核试卷
- 2025年财政知识竞赛会计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2025年《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及答案
- 照明工程合同变更管理流程考核试卷
- 刺绣艺术与城市社区艺术展览的合作案例考核试卷
- 报表自动化流程设计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新源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监护转让协议书
-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
- 2025年保密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答案
- 【北京市人社局】2025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数据报告(一季度)
- 监控项目合同书补充协议
- 签劳务派遣合同三方协议
- 初中英语单词总表2182
- 2025全国生态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阿里铁军培训课件
- 《Sketch Up 软件运用》课件(共九章)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系统监测与全程护理管理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