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第3课宏大的抗日斗争课程标准: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斗争成功在中国抗拒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侵华背景(1)根本缘由: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折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2)干脆缘由:1931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日本,日本企图用发动对外斗争的手段摆脱危机。(3)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2.侵华过程(1)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2)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起先全面侵华。(3)1937年,日军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先后占据上海和南京。(4)1938年,日军相继占据徐州、广州、武汉,占据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3.日军的罪行(1)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后又制造多起类似的惨案。(2)在中国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试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3)对占据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化。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国民政府实行不反抗政策。2.概况(1)中共: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样抗日;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东北军民: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成抗日义勇军;1936年,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3)爱国民众:工人罢工、捐献;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4)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实行大张旗鼓的游行示威,这就是一二·九运动。(5)国民党爱国将领:①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蔡廷锴、蒋光鼐等率领第十九路军奋起反抗。②1933年1月,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率全营力战殉国。③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在长城沿线英勇抗战。④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了察哈尔省。⑤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三、全民族的抗日斗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过程:①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防卫抗战声明书》。②依据国共两党协议,对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和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进行改编。③1937年9月,国民党中心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心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影响:①抗日斗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2.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1)表现:时间会战意义1937年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安排1937年太原会战八路军参与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1938年徐州会战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成功1940年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2)结果: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途。(2)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斗争,建立抗日依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3)1937年9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全国抗日依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设在延安。(4)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依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蚕食”和“清乡”。(6)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队伍在反“扫荡”过程中不断壮大。四、抗日斗争的宏大成功1.抗战成功前的形势(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战场。(2)中共七大召开:①时间:1945年春。②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斗争的成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成功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2.成功进程(1)盟国敦促日本倒戈及对日本的最终作战:①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倒戈。②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③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④美、英等国在太平洋集结重兵,打算在日本登陆。(2)中国军队的反攻: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终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实行反攻。(3)日本倒戈: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倒戈,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倒戈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3.历史意义(1)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成功。(2)中华民族洗雪了鸦片斗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1.两个战场的抗战2.中国取得抗日斗争宏大成功的缘由(1)中国抗战的正义性。(2)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的全民族抗战。(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协作。(4)爱国华侨和国际进步力气的支持。(5)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是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6)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主题一抗日斗争的特点[史料探究]材料一各党各界,团结坚实;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反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1937年4月5日毛泽东《祭黄帝陵文》材料二中国军民……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为盟国抗击德意日法西斯阵线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敬重。——王建郎《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斗争》材料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冯友兰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高校纪念碑碑文》(1)材料一说明白什么问题。(2)概括材料二中王建朗的主要观点。(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学问,从中国方面说明取得“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的缘由。提示:(1)材料一说明中国的抗日斗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中学国的国际地位。(3)缘由: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两个战场相互协作、协同作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等。[归纳总结]抗日斗争的特点(1)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防卫斗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斗争。(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斗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具有双重性。(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拓的敌后战场相互协作,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途和长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确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气,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成功。(6)长久性。是全部法西斯战场中起先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对点训练]1.“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如同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探讨制定共同作战安排。”这段文字描述的是()A.辛亥革命B.北伐斗争C.抗日斗争D.红军长征解析:选C由“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一间会议室里,探讨制定共同作战安排”可知,这是国共合作时期发生的事务,故解除A、D两项;联系材料中“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可知,这是指全民族的抗日斗争,故此题答案选C项。主题二甲午斗争与抗日斗争[史料探究]材料视察下列两幅图片。(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重大历史事务是什么?(2)图二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缘由分别是什么?(4)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斗争的关系如何?对今日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提示:(1)图一:甲午中日斗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图二:抗日斗争中国成功,日本倒戈。(2)抗日斗争的成功,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成功。它大大增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3)图一: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强盛,对华斗争蓄谋已久。图二: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侵略斗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相互支持。(4)关系:以“战”而兴,又因“战”而衰。启示: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局势。[拓展升华]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斗争甲午中日斗争抗日斗争组织领导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妥协退让,贻误战机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民众因素清政府不敢发动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清军孤军作战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途,使抗日斗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斗争战略战术清朝陆军先定守局,坐失良机;北洋舰队避战自保,放弃制海权,导致全军覆没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打长久战的战略方针,开拓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协作正面战场,最终赢得斗争成功国际因素日本侵华得到西方列强的默许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怜悯和支持[对点训练]2.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斗争的相像之处有()①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②都是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发动的③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④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解析:选D①③是二者的相同点。②不符合甲午中日斗争,④不符合日本全面侵华斗争。考点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命题角度:1.国共合作抗战2.正面战场的抗战[典题例析][例1]“上海的炮声应当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A.反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反抗日本全面侵华[解题思路][答案]D[题组冲关]1.“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斗争成功的最主要缘由是()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救济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反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解析:选D从材料中“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中国取得抗日斗争成功的最主要缘由是实行全民族抗战。2.下图是反映抗日斗争的一幅漫画,对这幅漫画表述正确的是()①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在1937年②反映出日寇野心大,自作自受③抨击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抗战④坚信中国抗战必胜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C由漫画可以看出,日本蓄谋已久,妄图吞并中国,但中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因而坚信最终能取得全民族抗战的成功。故选C。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斗争进入相持阶段,①错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相继组织了几次会战,而且由漫画“紧握的拳头”也可看出,此时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是主动的,③错误。考点二抗日斗争的成功命题角度: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抗日斗争成功的缘由[典题例析][例2]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确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协作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气[解题思路][答案]C[题组冲关]3.下图是20世纪30年头的漫画作品《敌军的阵容》。漫画家旨在显示()A.抗日斗争已成功在望B.现代斗争惨绝人寰C.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D.日本侵略军不堪一击解析:选C由时间信息可解除A、B两项,此时抗战处于战略防卫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气焰日益嚣张;D项明显错误。从图片中引号内的词可知漫画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蔑视,其目的在于激发中国人民抗战的斗志,坚决抗战必胜的信念。故选C。4.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成功是全民族抗战的成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对“全民族抗战”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民众同仇敌忾的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战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D.全面抗战路途指引下的军民抗战解析:选B依据对材料的理解,中国抗日斗争取得完全成功的关键,在于形成并基本坚持了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C、D三项表述均不全面。——————————————[课堂小结·建通史]————————————————[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20世纪三十年头。日本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逐步加快侵华步骤,并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阶层人民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3)八一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两党实现其次次合作,带领全国人民起先全民族的抗战,最终取得宏大成功。一、近代列强侵华的表现及影响1.表现(1)政治: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限制中国海关;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破坏中国的外贸自主权;干涉中国内政,“以华制华”。(2)经济: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文化侵略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近代前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甲午斗争为界,前一时期以商品输出为主,后一时期以资本输出为主。在商品输出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攫取商业特权;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列强在华开设工厂、设立银行、修建铁路等。(3)文化: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利用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2.影响(1)消极影响:①中国的主权被严峻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②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这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2)主动影响:①列强在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也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