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7讲水循环考纲展示考查方向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以水循环图、示意图、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以示意图、景观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区域地图、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考查河流的补给来源与水循环的关系。基础全面梳理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eq\o(□,\s\up4(01))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更。2.主要环节:包括①eq\o(□,\s\up4(02))蒸发,②eq\o(□,\s\up4(03))降水,③eq\o(□,\s\up4(04))水汽输送,④eq\o(□,\s\up4(05))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3.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1)水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eq\o(□,\s\up4(06))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2)使地表物质大规模运动,eq\o(□,\s\up4(07))塑造地表形态。(3)伴随着eq\o(□,\s\up4(08))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和交换。(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方式:增加或削减地表蒸发、人工增雨及eq\o(□,\s\up4(09))跨流域引水等。近年来很多大城市常常出现严峻的内涝。其缘由之一是城市建设过程违反了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城市地面大量硬化,导致雨水下渗困难,难以形成地下径流,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地面径流,在城市地势较低的地带形成内涝。1.河流水与地下水肯定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吗?不肯定。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主要看两者水位的凹凸关系,有些河段如黄河下游,河水水位始终高于地下水位,因而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状况。2.目前人类活动只是对地表径流施加影响吗?不是。目前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蒸发、大气降水、下渗、地下径流等都可产生影响。3.外流区域只存在海陆间循环吗?不是。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考点深度研析考点eq\o(\s\up7(),\s\do1(1))水循环与人类社会1.水循环的类型续表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特点及意义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循环水量少,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干旱地区特别重要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作用典例长江参加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加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着陆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2.“三看”法推断水循环的类型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参加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三看参加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加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加水量最少。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方式是地表径流。变更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浇灌、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变更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行避开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浇灌,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变更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削减下渗(2024·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复原,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更,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剧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复原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假如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复原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更是()A.甲增加,乙削减,总量增加B.甲削减,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削减,总量削减D.甲削减,乙增加,总量削减[思维探究][答案](1)B(2)C(3)D考向1水循环与城乡建设(2024·东北三校一模)2024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雨水通过强大的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将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浇灌养护。下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以下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缩短汇流时间②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肯定的污染限制功能③渗、滞、蓄、净、用、排各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连接④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海绵公园”的说明可知: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延长汇流时间;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肯定的污染限制功能;渗、滞、蓄、净、用、排等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故D项正确。(2)“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A.调整a B.调整cC.增加f D.增加d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海绵公园”主要作用体现在当下大雨时,公园里的蓄水装置收纳、滞留积水,把雨水汇合到深埋地下的管道内,经过净化后,遇到干旱须要用水时,用于植物的浇灌养护等。因此“海绵公园”可调整地表径流,将雨水收集、储存于地下。图中a为地表径流,c为将雨水短暂储存于地下;f为水汽输送,d为大气降水。故A项正确。考向2水循环与农业生产(2024·全国大联考)浙江宁波的甬城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的“四不用”农场利用人工蓄水池进行蓄水,通过引水渠流入蔬菜区进行浇灌,再流经养鸭的水禽区和养鸡区,含有鸡鸭粪便的水最终进入鱼塘,作为鱼的饲料。鱼塘的水通过过滤池净化后,又重新用来浇灌,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四不用”农场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A.物质迁移功能 B.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功能C.能量交换功能 D.联系地球外部圈层功能答案A解析“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物质迁移功能,不仅是水体的迁移,还有水中所含的养分、饵料等的迁移,A项正确;循环中不存在三态的转化,B项错误;不能体现能量交换功能,C项错误;是水圈物质的迁移,没有联系地球外部其他圈层,D项错误。(2)“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A.降水环节 B.蒸发环节C.径流环节 D.下渗环节答案C解析“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径流环节,使水流沿设定的方向,循环运动,C项正确;没有变更降水、蒸发、下渗环节,A、B、D三项错误。图示法理解水循环沼泽地的形成内流河的断流水库建设与水循环城市内涝植被破坏—考点eq\o(\s\up7(),\s\do1(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详细比较如下:2.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2015·全国卷Ⅱ)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闻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柔降水量。据此完成(1)~(3)题。(1)蒙特利尔旁边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 B.3个月C.4个月 D.5个月(2)据图示信息推想,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3)削减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有()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思维探究][答案](1)C(2)B(3)C考向1陆地水体的转化(2024·广东七校联合体考前冲刺)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漂亮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枯、盐碱化的状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多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粘稠,水域面积广袤,水草茂密。读图,完成(1)~(3)题。(1)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叶尔羌河河水补给 B.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C.山地降水 D.地下水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枯、盐碱化的状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可知,该湖泊的补给稳定而牢靠,是地下水补给的体现,故D项正确。(2)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枯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缘由是()A.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B.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C.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涵养作用强D.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周边的水体可以顺地势补给湖泊,因而在周边地区干枯时,沙漠千岛湖同样水量丰富,故B项正确。(3)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A.供应给分,供应植被生长B.阻隔湖水下渗C.粘稠土壤吸水性强,削减水分蒸发D.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淌,减缓地表径流答案B解析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隔水性强,可阻隔湖水下渗,使湖泊水量相对稳定,B项正确,C项错误;A项不属于对水量的影响,粘稠土壤对地表径流无影响,A、D两项错误。考向2河流的补给来源(2024·河南濮阳二模)20世纪90年头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头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更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冰川融水补给 B.雨水补给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头以前,第聂伯河的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总量比重最大,故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项正确。(2)20世纪90年头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安排发生变更的缘由可能是()A.流域降水量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C.农业浇灌面积削减 D.大量修建水库答案D解析流域内大量修建水库,水库具有调整径流的作用,导致径流量的季节安排差异减小,故D项正确。考向3河流的特征下图为某外流水系河道纵剖面(从河源到河口,河床最低点的连线)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为该水系四大支流。读图,完成(1)~(3)题。(1)四大支流中,落差相近的是()A.甲、乙 B.乙、丙C.丙、丁 D.甲、丁答案D解析支流的落差是源头与干支流交汇处的高差,四条支流中落差相近的是甲和丁(约1500米)。(2)四大支流上游,最可能出现大面积沼泽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A解析甲上游落差很小,说明地形平坦;且地势高,蒸发弱,易形成大面积沼泽。(3)在整个水系中,河口肯定()A.流量最大 B.泥沙最细C.盐度最高 D.河道最宽答案C解析外流水系,河水全部为淡水,只有河口受海洋影响,盐度较高。1.陆地水体之间的转换(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肯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状况。(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河流补给类型的推断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推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径流量的变更特点。(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更而变更——雨水补给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更不大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量季节变更大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径流量季节变更大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量季节变更大(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更而变更——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变更较小,季节变更较大。②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径流量小,径流量年际变更较小,季节变更及日变更都较大。(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整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②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牢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素能专项突破图表解读eq\o(\s\up7(),\s\do1(1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2024·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 B.下渗C.蒸腾 D.地下径流[答案](1)D(2)B河流流量过程图的判读流程第一步: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殊是纵坐标。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更,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凹凸、变更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一般图中纵坐标多为河流流量和降水量。其次步:以横坐标的时间变更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更,分析其水文特征与河流补给形式。(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肯定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更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更规律(或流量年际变更规律)。第三步:确定河流所在区域气候特征。气候包括气温柔降水两大要素,不同气候区气温、降水季节变更不同,对河流流量的影响也不同,据此可推断河流流域气候特征进而确定河流所在区域。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更曲线(图b)。读图,完成1~2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答案D解析由流量曲线图可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高过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由此可推断暴雨降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答案C解析甲、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得流向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削减,水位差减小。热点探究eq\o(\s\up7(),\s\do1(12))海绵城市2018年11月15日,《东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过第四届市规委会其次次专项规划与环境艺术委员会会议审议。《规划》提出,全市共划定46个海绵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区域,总面积达583.52平方千米。东莞市海绵城市建设将综合实行“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削减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以上的雨水就近消纳和利用。同时,加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内涝防治标准达到50年一遇。1.因地制宜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2.渗滤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海绵城市建设有六字箴言“渗、滞、蓄、净、用、排”,渗滤系统放在了首位。3.粗放式施工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大忌(1)解决现有施工材料问题,实行规范化管理。(2)科学拟定施工方案,严格把控施工环节。(3)提升工程质量,增加工程检测频率。(4)秉承“人与自然和谐”施工理念,做好环保工作。4.管养维护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保障(1)透水材料的维护。(2)排泥设施清理淤泥。(3)植物修护和管养。(4)护坡的平安性。(5)河道的底泥状况与河道湖泊的水质监控。(6)地下水情的监控。(7)雨水调控实力监控。(8)土壤状况监控与土壤生物、微生物监控。(2024·吉林市调研)2024年吉林省西部白城新区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素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之说,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下图是“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1~3题。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干脆作用最显著的是()A.水汽输送 B.降水C.下渗 D.蒸发答案C解析地面工程变更不了大气环境,蒸发会有所削减,是因为下渗使得地表水削减,属于间接作用,解除A、B、D三项。通过材料信息“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可知,该工程主要影响水循环的下渗环节,故C项正确。2.白城利于海绵城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C.降水集中,多暴雨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可知,该地多旱多洪涝,水体下渗不畅,排水设施不完善,解除B项;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不利于水体下渗,解除C项;季节性冻土不利于水体下渗,解除D项;该地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利于下渗,故A项正确。3.白城地区,实行海绵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效益有()①减轻洪涝灾难②增加空气的湿度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④减轻风沙影响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白城受洪涝灾难影响大,海绵城市建设可减轻洪涝灾难,①正确;海绵城市建设可削减水分的散失,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②正确;读图可知,海绵城市建设为植物生长供应水分,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该地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状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可减轻风沙灾难,④正确;海绵城市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但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状况,⑤错误。配套课时作业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2024·新疆乌鲁木齐二诊)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平均海拔约1750米)和安那托利亚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米)的幼发拉底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上游,下游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乎没有水源汇入。下图为西亚两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幼发拉底河上游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盛行风带来的夏季降水 B.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C.高山湖泊和地下水 D.高原山地积雪融水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幼发拉底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上游,上游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原山地积雪融水,D项正确;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A项错误;高原海拔约1000米,缺少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B项错误;高山湖泊和地下水不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C项错误。2.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河流,其水位最高的时段是()A.3月至5月 B.6月至8月C.9月至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答案A解析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河流,主要补给来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量最大时段是春季,其水位最高的时段是3月至5月,北半球的春季,A项正确。(2024·陕西咸阳二模)下图是某流域的某一水文站在2017年7月18日至20日的流量变更图。读图,完成3~4题。3.降雨停止多少小时后,水文站旁边起先出现河水泛滥现象()A.9 B.18C.27 D.36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降雨停止时间是18日12时,径流量超过河流满水位,是在19日6时。所以降雨停止18小时后,水文站旁边起先出现河水泛滥现象,B项正确。4.假如将来在相同的降雨状态下,洪峰点呈现向左偏移的情形,最可能反映下列那种现象()A.测站上游植被遭遇破坏B.测站上游修建大型水库C.测站下游修建防洪堤D.测站下游大量引水浇灌答案A解析假如将来在相同的降雨状态下,洪峰点呈现向左偏移的情形,最可能反映测站上游植被遭遇破坏,植被涵养水源实力下降,洪峰提前到来,A项正确;测站上游修建大型水库,洪峰点向右偏移,且洪峰减弱,B项错误;测站下游修建防洪堤、测站下游大量引水浇灌不影响测站的水位状况,C、D两项错误。(2024·江苏无锡模拟)“屋顶花园”是指在屋顶以绿化的形式建设花园。读“屋顶花园”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5.一个城市若大规模建设“屋顶花园”,将会()A.减小风速,增加阴霾天气的出现频率B.增加承重,缩短房屋的寿命C.截留雨水,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D.增大空气湿度,使城市雾日增多答案C解析“屋顶花园”在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截留了部分雨水,削减了城市地面径流,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植物能净化空气,削减阴霾天气;植物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减弱,雾日会削减;“屋顶花园”对房屋寿命影响不大。6.依据水循环原理,下列不相宜大规模建设“屋顶花园”的城市是()A.深圳 B.温州C.大连 D.酒泉答案D解析酒泉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蓄排水层和保湿层起不到多大作用。而选项中其他三个城市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酒泉多。故选D项。(2024·鄂东南省级示范中学联考)黑河是我国其次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最终消逝于内蒙古沙漠地区。近年来祁连山雪线上升,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闻名浇灌农业区,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有规律的、重复的转化(下图)。据此完成7~9题。7.近年来,黑河流域水循环(多年平均)状况正确的是()A.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B.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C.径流量小于实际蒸发量D.径流量大于实际蒸发量答案B解析黑河流域水量收入项为降水量加冰川消融量,近年来祁连山雪线上升,冰川消融量削减,且黑河流经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因而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内流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零,径流量等于实际蒸发量。8.每年3~5月黑河下游流量最小,主要缘由最可能是()A.中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B.下游盆地降水量少C.下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D.下游盆区蒸发量大答案A解析每年3~5月,区域气温回升,作物起先生长,中游农区进入春耕浇灌高峰,导致黑河下游流量最小。9.据图比较黑河中下游水文特征,正确的是()A.中游流量小于下游 B.中游流速小于下游C.中游下渗量小于下游 D.中游汛期早于下游答案D解析依据图示材料,黑河为内流河,故越往下游水量越小,中游流量大于下游,A项错误;中游落差大,流速大于下游,B项错误;图中显示中游砂层厚、地下水存储量大,中游下渗量大于下游,下渗量不是河流主要水文特征,C项错误;由于水源来自上游,故中游汛期早于下游,D项正确。(2024·四川成都摸底)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壶口瀑布水量骤增,每秒流量达到2440立方米,形成壮丽瀑布群。由于恰逢沿岸山桃花盛开,故被称为“桃花汛”。下图是区域水系分布图和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10~11题。10.桃花汛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大气降水丰富 B.季节性积雪融水多C.上游冰凌消融 D.高山冰雪融水猛增答案C解析春季时,当地降水稀有,A项错误;该地区冬季降雪少,春季时基本没有季节性积雪融水,也没有高山冰雪融水,B、D两项错误;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气温回升,黄河的上游部分河段形成的冰凌会溶化,形成汛期,故C项正确。11.壶口瀑布含沙量最大出现在()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答案B解析壶口瀑布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降水多,多暴雨,对植被稀有的黄土高原冲刷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增。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12.(2024·福建福州5月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云南元阳(图甲)哈尼梯田主要种植水稻,总面积约100万亩,全部镶嵌在海拔600~2000米之间的山坡上,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景观结构(图乙)。当地的生产生活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对森林的爱护,仅允许在人工林放牧及间伐取材(对过密的林木进行疏化采伐,并留下肯定高度的带芽树桩);同时梯田长年泡水且利用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1)阐述水田参加的水循环过程。(8分)(2)分析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缘由。(6分)(3)分析间伐对涵养水源的有利影响。(6分)(4)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利用变得惊慌。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但遭到反对。请说明理由。(8分)答案(1)(当地地处热带)水田长年泡水,(低海拔水田)蒸发、蒸腾旺盛;大量水蒸气沿山坡(峡谷)上升,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并逐级浇灌(补给)水田;水田滞留水流增加下渗,补给地下径流;(水田多余的水)最终汇入江河。(2)当地雨季(夏季)高温多雨,为水稻的生长旺季,对肥料需求量大;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累丰富,村寨生活污水、有机废物排放量大;经雨水冲洗,形成肥沃水流,汇入梯田满意水稻生长须要。(3)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增加林木通风采光,有利林木生长,提高涵养水源功能;间伐后的根系保存完好,带芽树桩还能萌发新枝,仍具有涵养水源实力。(4)改水田为旱地,将削减当地水域面积,削减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冲突;破坏梯田景观,削减旅游收入;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建设水塘等储水设施等方法,满意用水需求。解析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单元整体说课课件
- 学校录播室管理办法
- 外管局短债管理办法
- 数据核查制管理办法
- 昆明保障房管理办法
- 图书区定制管理办法
- 基本户分账管理办法
- 执业医师证管理办法
- 员工通信费管理办法
- 新员工考核管理办法
- T/CNFAGS 15-2024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试行)
- T/CCMA 0111-2020工业车辆用锂离子电池及其系统
- 北森性格测评试题及答案
- 设备维护与备品备件管理流程优化
- 2025-2030铁矿石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小学英语闽教版四年级下册Unit 8 Summer Vacation Part A教学设计及反思
- 2025年云南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足疗店管理制度及流程
- 2024年招聘辅导员考试知识点搜集
- 2025年以工代赈可行性报告
- 电力安装合同协议书7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