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细胞的生命历程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8秋•张掖期末)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M、m(常染色体上)都被标记为黄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若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则在赤道板附近会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 B.若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则某条染色体上一定有2个黄色点 C.若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则所有四分体都有4个黄色荧光点 D.若观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则一定会出现含2个黄色荧光点的染色体2.(2017秋•红塔区校级期末)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DNA的复制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呼吸酶基因3.(2015秋•响水县校级期末)下列几类细胞分裂中,观察不到纺锤丝的有()A.蛙的红细胞 B.骨髓造血干细胞 C.根尖分生区细胞 D.受精卵细胞4.(2021秋•涡阳县校级期末)“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所描绘的现象,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下列特征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核体积减小 C.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5.(2017春•龙岩期中)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使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共同特征是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6.(2015秋•吉林校级月考)有丝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构是()A.纺锤体 B.染色体 C.染色单体 D.细胞板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和卵细胞质无关 B.如果没有细胞核,细胞质不可能分化 C.在形态发生时期,胚胎对环境特别敏感,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先天畸形 D.胚胎发育时期细胞决定晚于细胞分化 E.最早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的物质是卵细胞质中的基因产物——mRNA和蛋白质(多选)8.(2018春•福田区校级期中)下列生理过程,对生物体有利的有()A.细胞增殖 B.细胞衰老 C.细胞分化 D.细胞凋亡(多选)9.(2016春•攀枝花校级月考)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不用清水漂洗就染色 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 D.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前,首先应找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并移到视野中央(多选)10.(2016春•重庆校级期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中核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B.图1中的甲组细胞绝大多数位于图2中的DE段 C.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D.图1中的丙组细胞中部分细胞不出现纺锤体(多选)11.(2013春•东莞期末)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应选择根尖伸长区细胞进行观察 B.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实验时可以在一个细胞中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动态变化过程三.填空题(共6小题)12.(2013春•宜宾县校级期中)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图是表示细胞,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2)该细胞此时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3)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核DNA分子有个.(4)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13.(2014春•岳麓区校级月考)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14.(2016秋•松滋市校级月考)如图A表示某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内细胞发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其中过程Ⅰ是有丝分裂.图B、图C为该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B和C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表示进行减数分裂的是.(2)图B和C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的是.(3)图C细胞的名称是,所示分裂时期发生在图A的过程.15.(2016春•重庆校级期中)以下是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有关的内容.(1)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的等(部位)的细胞.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2)如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A变为视野B时,有关操作过程中的正确顺序是(用下列供选的序号填写)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与反光镜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⑥向右上方移动观察其连续装片(3)洋葱根尖中有些细胞正在分裂,观察时能否将视野固定在一个细胞中观察其连续的变化过程?(是或者否)(4)制作装片时,如果用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按1:1混合)在室温下解离1min,然后按正常要求进行操作.在观察中发现根尖细胞没有分开,原因是.16.(2015春•邯郸校级月考)如图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1)A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理由是:a;b.(2)A图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期是期,该期的主要变化是.(3)B图细胞处于分裂的期.该细胞所属的生物体的体细胞有条染色体.(4)C图的下一时期细胞的变化是.17.(2013秋•肃南裕县校级期中)图1是某细胞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横线”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1)图2所示过程进行的场所是.(2)图1所示细胞是细胞分裂的简图,理由是:.该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依次是、、、.(用字母表示).(3)图1所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期的细胞简图.(4)图1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是.(5)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染色单体数为.(6)图1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存在染色单体的是.(7)图1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条染色体.(8)图2中甲细胞处于分裂的期,乙细胞处于分裂的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9)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四.判断题(共5小题)18.(2014春•汉川市校级期中)细胞都会衰老和凋亡..(判断对错)19.(2017春•渭滨区校级期末)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判断对错)20.(2016秋•屯溪区校级期末)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判断对错)21.植物的每个细胞在植物体内和体外都能表现出全能性。(判断对错)22.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基因都存在于细胞核中.(判断对错)五.实验题(共2小题)23.(2022秋•兴化市期中)某学校兴趣小组利用洋葱进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如图甲中a、b、c、d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字母为细胞标号:图丙是小组成员绘制的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需进行解离→→制片,解离的目的是为了。(2)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用图甲中字母表示)区细胞。(3)图乙中的细胞(用图乙中字母表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丙中bc段比值减半的原因是。24.(2020秋•台州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配制不同溶液培养洋葱根尖24小时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如表。(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100%)组别对照组0.1%氟化钠溶液0.1%秋水仙素溶液有丝分裂指数(%)13.4211.78?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需要用到10%的盐酸溶液,其作用是。通过观察细胞中的形态和位置,可以区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2)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用培养洋葱根尖。经0.1%的氟化钠溶液处理可使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原因可能是氟化钠能抑制,从而使更多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已知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据此推测,与对照组相比,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组有丝分裂指数将。(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已知分裂间期洋葱体细胞中含16条染色体。细胞1中含有条染色体。细胞3中含有条染色单体。细胞4在赤道面上形成,从而完成细胞质的分裂。六.解答题(共2小题)25.(2020秋•靖远县期末)如图是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上细胞是产生一个生殖细胞的过程,则这4个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2)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如图所示细胞中,属于初级性母细胞的是,该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是。(3)细胞④的名称是,处于期。26.(2022秋•城关区校级月考)科学家们发表在《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杂志上的文章中指出,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这一部分是我们身体所不需要的)来修复受损的肝脏器官,且全程无需动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同一个体,扁桃体中干细胞和肝细胞的(“蛋白质”、“mRNA”、“DNA”)完全相同,干细胞中不存在转氨酶的根本原因是。(2)肝细胞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效应T细胞攻击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凋亡后的细胞,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吞噬细胞以方式吞噬凋亡细胞。(3)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影响,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具有特征。(至少答2点)
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细胞的生命历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8秋•张掖期末)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M、m(常染色体上)都被标记为黄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若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则在赤道板附近会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 B.若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则某条染色体上一定有2个黄色点 C.若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则所有四分体都有4个黄色荧光点 D.若观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则一定会出现含2个黄色荧光点的染色体【考点】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正推法;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答案】A【分析】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基因(DNA)数目加倍,含有等位基因M、m的常染色体上含有2个黄色荧光。【解答】解:A、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含有等位基因M、m的常染色体上,含有2个M和2个m,因此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在赤道板附近会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A正确;B、若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在DNA复制前,则某条染色体上有1个黄色点,DNA复制后,则某条染色体上有2个黄色点,B错误;C、若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则含有等位基因M、m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4个黄色荧光点,C错误;D、若观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由于含有等位基因M、m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则每个细胞中会出现含2个黄色荧光点的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则会出现含1个黄色荧光点的染色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荧光标记为手段,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2017秋•红塔区校级期末)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DNA的复制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呼吸酶基因【考点】细胞的分化.【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C【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如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解答】解:A、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因此都能合成ATP,所以据此不能判断细胞已经分化,A错误;B、连续分裂的细胞都能进行DNA的复制,B错误;C、只有红细胞才能合成血红蛋白,存在血红蛋白说明其已经高度分化,C正确;D、同一个体的所有基因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分裂的特点和细胞分化的概念,明确同一生物体所有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且都含有该个体的全部基因;其次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再选出正确的选项。3.(2015秋•响水县校级期末)下列几类细胞分裂中,观察不到纺锤丝的有()A.蛙的红细胞 B.骨髓造血干细胞 C.根尖分生区细胞 D.受精卵细胞【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专题】正推法;有丝分裂.【答案】A【分析】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无丝分裂过程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的出现.【解答】解:A、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无丝分裂,不能观察到纺锤丝,A正确;B、骨髓造血干细胞能增殖,其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可以观察到纺锤丝,B错误;C、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能够看到纺锤丝,C错误;D、受精卵细胞卵裂的方式是有丝分裂,所以能够看到纺锤丝,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明确无丝分裂和原核细胞的二分裂不会出现纺锤丝,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会出现纺锤丝,再作出正确的判断.4.(2021秋•涡阳县校级期末)“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所描绘的现象,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下列特征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核体积减小 C.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考点】细胞衰老的特征和原因.【专题】跨学科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B【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据此答题。【解答】解:A、细胞衰老后,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从而妨碍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A正确;B、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B错误;C、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某些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C正确;D、细胞衰老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其物质运输能力降低,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以李白的诗句为背景,考查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2017春•龙岩期中)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使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共同特征是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考点】细胞的分化.【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C【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解答】解:A、细胞生长后,细胞体积增大,但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A正确;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B正确;C、细胞分化后细胞的代谢速率不一定减慢;细胞衰老后细胞的代谢速率减慢;细胞癌变后细胞的代谢速率加快,C错误;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全能性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掌握细胞体积与相对表面积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2015秋•吉林校级月考)有丝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构是()A.纺锤体 B.染色体 C.染色单体 D.细胞板【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答案】D【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的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在有丝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中,具有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A错误;B、在有丝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C、在有丝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C错误;D、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末期才出现,不可能出现在有丝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中,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含有的结构,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和卵细胞质无关 B.如果没有细胞核,细胞质不可能分化 C.在形态发生时期,胚胎对环境特别敏感,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先天畸形 D.胚胎发育时期细胞决定晚于细胞分化 E.最早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的物质是卵细胞质中的基因产物——mRNA和蛋白质【考点】细胞的分化.【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ABD【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经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在许多情况下,细胞在分化之前就已预先确定了其未来的发育命运,只能向特定方向分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决定。在这种状态下,细胞沿着预定的方向分化,细胞决定一方面由卵细胞质控制,另一方面由相邻细胞的相互作用而受到决定。最早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的物质是卵细胞质中的基因产物——mRNA和蛋白质。2、胚胎细胞分化与决定分化受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细胞群与细胞群之间、胚胎不同部位之间、细胞外物质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的制约。3、形态发生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和机体形态结构的形成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差异生长、细胞迁移和形态变化、细胞识别和粘着、细胞增殖和凋亡而实现,整个过程都是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解答】解:A、细胞分化与卵细胞质有关,例如卵细胞质中的物质在子细胞中分配不均等,这些细胞质成分可以调控核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向不同方向分化,A错误。B、细胞质的分化在卵细胞形成时就已发生了,B错误;C、形态发生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和机体形态结构的形成过程,受环境因素影响,某些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先天畸形,C正确;D、在许多情况下,细胞在分化之前就已预先确定了其未来的发育命运,只能向特定方向分化,细胞决定早于细胞分化,D错误;E、卵细胞质控制的控制是细胞决定的重要方面,最早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的物质是卵细胞质中的基因产物——mRNA和蛋白质。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决定相关内容,需要在所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学习,难度较大。(多选)8.(2018春•福田区校级期中)下列生理过程,对生物体有利的有()A.细胞增殖 B.细胞衰老 C.细胞分化 D.细胞凋亡【考点】细胞的分化;细胞衰老的特征和原因;细胞死亡;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细胞周期.【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ABCD【分析】1、细胞增殖可使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细胞分化可使细胞种类增多,但细胞数目不变.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历程,对有机体是有利的.3、细胞衰老的特征:(1)水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酶低: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色累: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核大: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透变: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解答】解:细胞增殖、细胞衰老、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因此对生物体都是有利的。故选:ABCD。【点评】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生命活动的历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多选)9.(2016春•攀枝花校级月考)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不用清水漂洗就染色 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 D.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前,首先应找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并移到视野中央【考点】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答案】AC【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剪取洋葱根尖2﹣3mm;b表示解离,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c表示染色,常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d表示漂洗,需要洗去解离液,易于着色;e表示制作临时装片;f压片,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g表示显微镜下观察.【解答】解: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A错误;B、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应该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所以该同学的操作步骤错误,应该解离后用清水漂洗再染色,B正确;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使盖玻片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碎,C错误;D、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前,首先应找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并移到视野中央,D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结合实验流程图,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多选)10.(2016春•重庆校级期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中核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B.图1中的甲组细胞绝大多数位于图2中的DE段 C.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D.图1中的丙组细胞中部分细胞不出现纺锤体【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专题】图形图表题;有丝分裂.【答案】CD【分析】分析图1:甲组细胞中DNA的相对含量为2,可表示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乙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在2~4之间,表示DNA正在进行复制,处于S期;丙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4,可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分析图2: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表示分裂间期(S期);BC段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D点之后表示有丝分裂末期.【解答】解:A、图1中的丙组细胞处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丙不是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A错误确;B、图1中甲组细胞处于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可见甲组细胞绝大多数位于图2中的A点之前,B错误;C、图1中的乙组细胞处于S期,对应于图2中的AB段,C正确;D、图1中的丙组细胞处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G2期不出现纺锤体,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柱形图和曲线图,根据DNA含量来判断细胞所处时期,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及DNA含量变化规律,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多选)11.(2013春•东莞期末)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应选择根尖伸长区细胞进行观察 B.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实验时可以在一个细胞中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动态变化过程【考点】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答案】BC【分析】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分析每一个步骤的注意事项解题.【解答】解:A、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应该选择分生区的细胞进行制片与观察,A错误;B、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正确;C、解离是用解离液进行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C正确;D、由于解离时细胞已经被杀死了,所以不可能看到一个细胞中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动态变化过程,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填空题(共6小题)12.(2013春•宜宾县校级期中)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图是表示细胞,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2)该细胞此时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3)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核DNA分子有个.(4)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解答】解:(1)图示细胞含有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2)该细胞此时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3)此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和8个核DNA分子,将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该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核DNA分子有4个.(4)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故答案为:(1)植物后(2)80(3)4(4)细胞板【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图解准确答题.13.(2014春•岳麓区校级月考)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考点】细胞的分化.【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解答】解: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激素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故答案为:时间和空间【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2016秋•松滋市校级月考)如图A表示某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内细胞发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其中过程Ⅰ是有丝分裂.图B、图C为该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B和C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表示进行减数分裂的是.(2)图B和C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的是.(3)图C细胞的名称是,所示分裂时期发生在图A的过程.【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及异同.【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其中Ⅰ表示有丝分裂过程,Ⅱ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图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解答】解:(1)根据试题的分析,图B和C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B,表示进行减数分裂的是C.(2)图B和C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C,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的是B.(3)图C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是初级精母细胞.所示分裂时期发生在图A的过程Ⅱ.故答案为:(1)BC(2)CB(3)初级精母细胞II【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区段表示的时期,能准确判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即可.15.(2016春•重庆校级期中)以下是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有关的内容.(1)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的等(部位)的细胞.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2)如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A变为视野B时,有关操作过程中的正确顺序是(用下列供选的序号填写)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与反光镜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⑥向右上方移动观察其连续装片(3)洋葱根尖中有些细胞正在分裂,观察时能否将视野固定在一个细胞中观察其连续的变化过程?(是或者否)(4)制作装片时,如果用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按1:1混合)在室温下解离1min,然后按正常要求进行操作.在观察中发现根尖细胞没有分开,原因是.【考点】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专题】实验性简答题;有丝分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两个视野,A与B相比可知,A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B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甲细胞中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解答】解:(1)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常见于分生区细胞,如根尖、芽尖等.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比较视野A和视野B可知,视野A处于低倍镜下,视野B处于高倍镜下,且甲位于视野的左下方,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和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要将甲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因此,要由视野A变为视野B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④③②.(3)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解离步骤后细胞就已经死亡,因此解离步骤后细胞就已经停止分裂.因此观察时不能将视野固定在一个细胞中观察其连续的变化过程.(4)制作装片时,如果用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按1:1混合)在室温下解离2min,然后按正常要求进行漂洗、染色、制片.在观察中发现根尖细胞没有分开,原因是解离时间不足.故答案为:(1)分生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⑤④③②(3)否(4)解离时间不足【点评】本题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所处的时期;掌握显微镜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记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题图答题.16.(2015春•邯郸校级月考)如图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1)A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理由是:a;b.(2)A图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期是期,该期的主要变化是.(3)B图细胞处于分裂的期.该细胞所属的生物体的体细胞有条染色体.(4)C图的下一时期细胞的变化是.【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中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解答】解:(1)A图细胞含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表示是植物细胞.(2)A图细胞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3)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12条染色体,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2倍,因此B图代表的生物,细胞内有6条染色体.(4)C图的下一时期是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变化是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最终缢裂为两个子细胞.故答案为:(1)植物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2)前期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3)后期6(4)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最终缢裂为两个子细胞【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识记动植物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7.(2013秋•肃南裕县校级期中)图1是某细胞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横线”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1)图2所示过程进行的场所是.(2)图1所示细胞是细胞分裂的简图,理由是:.该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依次是、、、.(用字母表示).(3)图1所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期的细胞简图.(4)图1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是.(5)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染色单体数为.(6)图1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存在染色单体的是.(7)图1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条染色体.(8)图2中甲细胞处于分裂的期,乙细胞处于分裂的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9)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细胞的减数分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分析图解:图1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图2中,甲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解答】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2中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并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为初级卵母细胞,因此图2所示过程发生在卵巢中.(2)图1所示细胞均具有细胞壁,并且处于分裂末期的图D细胞中,中部形成细胞板,由此确定该细胞为植物细胞.由分析可知,该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3)图1中,A为后期,B为前期,C为中期,D为末期,因此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简图.(4)有丝分裂过程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是中期.(5)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8,由于细胞的着丝点分裂,因此染色单体数为0.(6)由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全过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当后期着丝点分裂后,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消失,因此存在染色单体的是BC.(7)图1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8)图2中甲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细胞的着丝点分裂,因此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乙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为初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9)图2乙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故答案为:(1)卵巢(2)植物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B、C、A、D(3)分裂间期(4)C(5)80(6)ABCDBC(7)4(8)有丝后减数第一次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9)8【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根据图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确定各简图所属分裂方式和时期;识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能够准确区分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区别,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四.判断题(共5小题)18.(2014春•汉川市校级期中)细胞都会衰老和凋亡..(判断对错)【考点】细胞死亡.【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其中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的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解答】解: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因此癌细胞不会衰老和凋亡.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细胞衰老以及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掌握癌细胞的额特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9.(2017春•渭滨区校级期末)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判断对错)【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专题】正推法;有丝分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解答】解:有丝分裂通过复制将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对细胞的遗传有重要意义.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0.(2016秋•屯溪区校级期末)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判断对错)【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增殖.【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一般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所有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DNA的复制过程.【解答】解: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并且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的能力.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增殖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同时识记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21.植物的每个细胞在植物体内和体外都能表现出全能性。(判断对错)【考点】细胞全能性的原因及应用.【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分析】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等。【解答】解: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离体时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而植物体内的细胞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并不能表现出全能性。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全能性,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全能性的含义,掌握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22.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基因都存在于细胞核中.(判断对错)【考点】细胞全能性的原因及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每个细胞都含有该个体的整个基因组,这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在离体条件下,加上其他合适条件就可以使基因组基因表达,从而发育成某个器官或个体.【解答】解:对于真核生物来讲,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内,其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也有少量DNA,也可以控制生物性状;对于原核生物来讲,没有细胞核,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对于病毒来讲,没有细胞结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主要是指真核生物,对于原核生物、病毒也可以发育成完整个体,遗传物质不在细胞核.五.实验题(共2小题)23.(2022秋•兴化市期中)某学校兴趣小组利用洋葱进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如图甲中a、b、c、d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字母为细胞标号:图丙是小组成员绘制的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需进行解离→→制片,解离的目的是为了。(2)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用图甲中字母表示)区细胞。(3)图乙中的细胞(用图乙中字母表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丙中bc段比值减半的原因是。【考点】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答案】(1)漂洗→染色;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b(3)B;DNA分子复制【分析】分析图甲:图中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区。分析图乙:图中A处于有丝分裂间期,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其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解答】解:(1)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需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的目的是为了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图甲中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区,其中b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适于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3)图乙中的细胞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丙中bc段比值减半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故答案为:(1)漂洗、染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b;(3)B;DNA分子复制;【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4.(2020秋•台州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配制不同溶液培养洋葱根尖24小时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如表。(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100%)组别对照组0.1%氟化钠溶液0.1%秋水仙素溶液有丝分裂指数(%)13.4211.78?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需要用到10%的盐酸溶液,其作用是。通过观察细胞中的形态和位置,可以区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2)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用培养洋葱根尖。经0.1%的氟化钠溶液处理可使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原因可能是氟化钠能抑制,从而使更多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已知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据此推测,与对照组相比,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组有丝分裂指数将。(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已知分裂间期洋葱体细胞中含16条染色体。细胞1中含有条染色体。细胞3中含有条染色单体。细胞4在赤道面上形成,从而完成细胞质的分裂。【考点】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专题】观察类实验;有丝分裂.【答案】(1)使细胞分离(进行解离、破坏果胶)染色体(2)清水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升高(3)160细胞板【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制片的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分开来,便于观察;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体着色;压片的目的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解答】解:(1)解离液是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的混合液,制片过程中需要用到10%的盐酸溶液,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位置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位置,可以区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溶液的种类(氟化钠溶液和秋水仙素溶液),因此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用蒸馏水(清水)培养洋葱根尖。与对照组相比,经0.1%的氟化钠溶液处理可使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原因可能是氟化钠能抑制DNA复制,导致更多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分裂期细胞数目增多,与对照组相比,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组有丝分裂指数将增大。(3)细胞1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细胞3着丝点发生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含有染色体单体。细胞4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形成细胞壁,从而完成细胞质的分裂。故答案为:(1)使细胞分离(进行解离、破坏果胶)染色体(2)清水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升高(3)160细胞板【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解答题(共2小题)25.(2020秋•靖远县期末)如图是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上细胞是产生一个生殖细胞的过程,则这4个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2)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如图所示细胞中,属于初级性母细胞的是,该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是。(3)细胞④的名称是,处于期。【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答案】(1)③①②④(2)8②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3)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开,是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且排在赤道板,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所有染色体着丝点排在细胞赤道板,属于有丝分裂中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分开,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1)若以上细胞是产生一个生殖细胞的过程,细胞先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再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所以顺序是③(有丝分裂中期)、①(有丝分裂后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④(减数第二次分裂)。(2)从图中看出,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初级性母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即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3)图中④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次级卵母细胞。故答案为:(1)③①②④(2)8②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3)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26.(2022秋•城关区校级月考)科学家们发表在《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杂志上的文章中指出,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这一部分是我们身体所不需要的)来修复受损的肝脏器官,且全程无需动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同一个体,扁桃体中干细胞和肝细胞的(“蛋白质”、“mRNA”、“DNA”)完全相同,干细胞中不存在转氨酶的根本原因是。(2)肝细胞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效应T细胞攻击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凋亡后的细胞,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吞噬细胞以方式吞噬凋亡细胞。(3)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影响,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具有特征。(至少答2点)【考点】细胞的分化;细胞死亡;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多细胞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仅仅有细胞的增殖,而没有细胞的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被称为编程序死亡。细胞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解答】解:(1)同一个体的扁桃体中干细胞和肝细胞都是来源于最初的一个受精卵,因此二者的DNA完全相同,但是由于细胞分化,导致二者的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转氨酶是由肝细胞中相关基因选择性表达得到的,干细胞中虽然具有该相关基因,但是这些基因并不表达。(2)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吞噬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吞噬凋亡细胞,利用溶酶体将其降解再利用。(3)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并且可以无限增殖,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是癌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着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故答案为:(1)DNA基因选择性表达(2)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胞吞(3)无限增殖、形态发生变化、细胞膜的黏着性减低,易扩散和转移【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扁桃体中干细胞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癌变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属于识记层次的内容,难度较易。
考点卡片1.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细胞周期【知识点的认识】1、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对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意义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度越快,细胞代谢越旺盛。2、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命题方向】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粒的复制B.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D.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①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③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④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⑤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A、动物细胞在细胞周期的间期发生染色体复制,即完成染色体的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体也发生了复制而加倍,A正确;B、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而消失,B正确;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由移向两极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发出的星射线组成,消失于分裂末期,C正确;D、分裂间期DNA含量因而复制而加倍,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解题思路点拨】不同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时期,细胞周期都是不一样的。2.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知识点的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1、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①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②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主要变化: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如图所示:【命题方向】题型一: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区别典例1:(2013•江苏)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分析: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只需结合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进行作答即可。解答:A、在有丝分裂间期既有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体也发生了复制,A正确;B、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是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后期着丝点分裂时消失,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以及知识网络构建的能力,难度不大。题型二:有丝分裂的特点典例2: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③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分析:二倍体动物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平均拉向细胞的两极,使每一极均存在于与体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平均分配的,因此染色体上的DNA是平均分配的;而细胞质的DNA是位于线粒体中的,由于细胞质在分裂过程中是随机分配的,因此细胞质DNA分配也是随机的。解答: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有相同的一套染色体,每一套染色体都和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因此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①正确,②错误;③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DNA的分配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而细胞核中的DNA是均等的分配,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并且明确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是平均分配的,而位于细胞质的DNA分配是随机的、不均等。【解题思路点拨】有丝分裂过程要点: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染色单体上。当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原来的一个染色体成为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有两种形态,细丝状的染色质形态和短粗的染色体形态。染色质在前期高度螺旋化,转变为染色体,染色体有在后期解螺旋,恢复成染色质。因此,前期和末期有染色质和染色体两种形态的转化,而中期和后期只有染色体一种形态。3.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知识点的认识】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二、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那个时期.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三、实验材料:洋葱(可用葱.蒜代替),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四、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滴管.五、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5)观察:a、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b、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换高倍镜,直到看清细胞的物象为止;c、仔细观察:先到中期,再找其余各期,注意染色体的特点.d、移动观察:慢慢移动装片,完整地观察各个时期(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命题方向】题型一:实验材料的选择典例1:(2014•海南)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A.蚕豆叶肉细胞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分析: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其它细胞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解答:A、蚕豆叶肉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另外叶绿体中含有色素,妨碍观察,故A选项错误;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故B选项错误;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成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故C选项正确;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细胞逐渐成熟,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选择,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题型二:实验步骤典例2:(2011•闸北区一模)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相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③②①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①②③④分析: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解答: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物像,接着将分裂相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同时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故选:A.点评:高倍镜的使用方法注意四动一不动,一动玻片、二动转换器、三动细准焦螺旋、四动反光镜和光圈、粗准焦螺旋不动.题型三:实验现象的描述典例3:(2011•闵行区一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分析: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期和分裂间期,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间期时间最长,在视野中细胞最多.解答:A、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要远远大于分裂期,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最多,而分裂期的中期细胞较少,A错误;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如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其它时期的两倍,B正确;C、观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可以看到染色体,但是不可能看到赤道板,因为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板,并不存在,C错误;D、在实验的第一个步骤解离时,细胞已经被固定杀死了,所以观察时,不可看到连续分裂的动态过程,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题意、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题型四:异常现象分析典例4: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象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A.②③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制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和制片时压片的目的都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最后观察时,应该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解答:①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而图示有些细胞呈长方形,可能是取材位置不合适,①正确;②图中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②正确;③图示细胞均已近分散开,说明制片时压片力量合适,③错误;④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而图示细胞已经分散开,说明解离时间合适,④错误;⑤图示细胞有些细胞呈长方形,可能是伸长区细胞,可能是视野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产业链升级中的应用策略报告
- 驾校聘用副校长合同范本
- 理疗床产品经销合同范本
- 终止联通通信合同协议书
- 鱼塘虾池转让协议书范本
- 渣土车个人运输合同协议
- 甲方租赁合同终止协议书
- 镇政府投资项目合同范本
- 自考领取证书免责协议书
- 黑户自卸车买卖合同范本
- 间隔棒安装机器人研究与应用
- 上市专项工作组管理办法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5年
- 清廉讲堂活动方案
- 家居落地活动方案
- 服装艺术搭配培训课件
- 2025年 汕头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航空公司统计管理制度
- 安全班组建设成果汇报
- 车辆伤害事故桌面功能演练方案、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