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生物的变异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春•黄埔区期末)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肠癌是由多个基因发生突变并累积导致的 B.长期接触结肠癌患者的人细胞癌变概率增加 C.癌细胞易扩散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多 D.抑癌基因的作用是维持细胞正常增殖和抑制凋亡2.(2024春•湖北期末)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作出如下几点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多对基因可以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但一对基因不可能控制多对相对性状 B.含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但患遗传病的个体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C.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D.一个密码子不一定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也不一定对应一种密码子3.(2024春•房山区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自然突变往往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通常是定向的 D.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突变比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4.(2024•枣庄模拟)果蝇的X连锁隐性致死基因的突变率为0.1%,即每1000个配子中,有1个X染色体有。隐性致死突变。果蝇的第Ⅱ、第Ⅲ染色体的隐性致死突变率均为0.5%。第Ⅳ染色体为点状,突变率极低,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染色体DNA中只要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即为基因突变 B.果蝇的所有染色体都可以发生隐性致死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仅考虑X染色体,正常果蝇群体的后代雄性个体中隐性致死的概率为0.1% D.果蝇群体中总的隐性致死突变率为1.1%5.(2024春•德阳期末)研究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设计了如下调查方案,最合理的是()A.白化病,在社区内随机抽样调查 B.红绿色盲,在学校内逐个调查 C.苯丙酮尿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血友病,调查某省所有患者的症状6.(2024•江西二模)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表达,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量减少导致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 C.基因表达产物及突变基因的检测可以初步诊断细胞中是否发生癌变 D.癌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其仍含有正常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7.(2024•桂林三模)生物存在着复杂多样的变异现象。下列情况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A.无光条件下韭黄叶长成黄白色 B.雄蜂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其他蜜蜂的一半 C.小鼠Avy基因甲基化导致毛色不同 D.透明鳞和正常鳞的金鱼杂交,得到五花鱼8.(2024春•张家口期末)如图是培育无子西瓜的过程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培育得到的无子西瓜与二倍体有子西瓜相比个大、含糖量高 B.用二倍体父本给四倍体母本授粉,可促进胚珠发育成种子 C.①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幼苗的分生组织,抑制其细胞中纺锤体形成 D.三倍体植株不育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9.(2024春•新邵县期末)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一定可获得二倍体 B.单倍体的体细胞可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C.三倍体西瓜杂交不能产生后代,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 D.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且都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个体10.(2024春•廊坊期末)如图为细胞中几种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阴影表示染色体片段。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增多,这将有利于生物生存 B.图乙变异只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不影响生物性状 C.图丙变异后的染色体上仅个别基因内碱基对减少,基因数目不变 D.图丁变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导致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11.(2024•爱民区校级四模)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有()选项实验名称实验操作A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用低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B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先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先用低倍镜找到需要观察的叶绿体,再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将加入金属网的无底花盆放在吸虫器上,打开电灯,利用避光性、避热性采集土壤小动物A.A B.B C.C D.D(多选)12.(2018春•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B.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C.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D.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后期(多选)13.(2007•广东)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C.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D.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多选)1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妻均含有2条异常染色体,生育一个不含异常染色体的正常孩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对夫妻各自体内的基因总数有可能未发生变化 B.这对夫妻各自含有的两条异常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 C.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D.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有两条异常染色体的孩子可能表现正常(多选)15.(2015•衡阳县校级学业考试)癌细胞属于恶性分化的细胞,表现为()A.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B.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C.细胞代谢速率下降 D.细胞含水量急剧下降三.填空题(共4小题)16.(2016春•河南期末)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现运用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注:某植物(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1)如图为这种植物(基因型为Aa)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如果1号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则2号最可能是。(2)若该植物为AA,A基因所在的那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发裂时不分离,则母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为或。此种变异类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甲和乙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乙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的株高变化更大。17.(2017秋•红桥区期末)如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请据图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遗传。(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①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②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18.(2014秋•薛城区校级期末)如表为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鼠胚胎细胞装片后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的字母表示记录的各时期细胞数,请分析:细胞周期阶段样本1样本2样本3总数间期M1M2M3M分裂期前期A1A2A3A中期B1B2B3B后期C1C2C3C末期D1D2D3D计数细胞的总数N(1)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是指.(2)如鼠胚胎细胞的个细胞周期大约720分钟.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t可用数学模型t=表示(用表中字母表示).(3)小鼠是二倍体生物(染色体2N=40).有一种单体小鼠,其第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只有1条(比正常小鼠少了1条6号染色体),且不影响小鼠的生活和繁殖.从变异角度分析,该单体形成属于,形成的原因是.(4)以粗糙毛(cc)的小鼠为父本,与光滑毛的单体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假设C(或c)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比例为.②若C(或c)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比例为.19.(2016春•龙岩期末)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基因用a、a表示).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II1、II3及胎儿II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I处理,产生不同的片段(kb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结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控制的遗传病.(2)由图2中基因A与a的长度不同可知,基因A中的碱基对发生了形成基因a.能否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推测出a基因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3)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为,由图2可知,图1中胎儿III1的基因型是.II2和II3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4)III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为.四.判断题(共5小题)20.(2015秋•宁县校级期中)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判断对错)21.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是男患者低于女患者。(判断对错)22.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字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判断对错)23.(2023春•长寿区期末)玉米是常见的农作物,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故它是二倍体生物。(判断对错)24.(2015秋•宁县校级期中)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判断对错)
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生物的变异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春•黄埔区期末)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肠癌是由多个基因发生突变并累积导致的 B.长期接触结肠癌患者的人细胞癌变概率增加 C.癌细胞易扩散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多 D.抑癌基因的作用是维持细胞正常增殖和抑制凋亡【考点】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A【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解答】解:A、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过程,所以结肠癌是由多个基因发生突变并累积导致的,A正确;B、癌症不是传染病,故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的几率不会增加,B错误;C、癌细胞易扩散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C错误;D、抑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024春•湖北期末)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作出如下几点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多对基因可以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但一对基因不可能控制多对相对性状 B.含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但患遗传病的个体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C.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D.一个密码子不一定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也不一定对应一种密码子【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专题】正推法;人类遗传病.【答案】D【分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解答】解:A、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个基因可以控制一个性状,或者一个基因与多个性状有关,或者一个性状也可能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A错误;B、含有致病基因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表现正常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遗传病患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C、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如先天性疾病不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不属于遗传病;遗传病也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有些遗传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才发病,C错误;D、一个密码子不一定对应一种氨基酸,如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一种氨基酸也不一定对应一种密码子,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024春•房山区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自然突变往往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通常是定向的 D.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突变比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考点】基因重组及意义;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A【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解答】解:A、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正确;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C、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都是不定向的,C错误;D、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突变可以遗传给子代,因此在花药中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比在水稻根尖内的体细胞基因突变更容易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意义;识记基因重组的类型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4.(2024•枣庄模拟)果蝇的X连锁隐性致死基因的突变率为0.1%,即每1000个配子中,有1个X染色体有。隐性致死突变。果蝇的第Ⅱ、第Ⅲ染色体的隐性致死突变率均为0.5%。第Ⅳ染色体为点状,突变率极低,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染色体DNA中只要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即为基因突变 B.果蝇的所有染色体都可以发生隐性致死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仅考虑X染色体,正常果蝇群体的后代雄性个体中隐性致死的概率为0.1% D.果蝇群体中总的隐性致死突变率为1.1%【考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伴性遗传.【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C【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进而造成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会通过繁殖遗传给后代,但植物体细胞可以经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基因突变的结果一般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基因的数目一般不发生变化。【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指DNA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进而造成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A错误;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B错误;C、仅考虑X染色体,假设隐性致死的基因是a,即Xa致死,果蝇的X连锁隐性致死基因Xa配子的概率为0.1%,正常果蝇群体的后代雄性个体中隐性致死的概率XaY,这两个概率相等,因为雄性个体只要含有一个Xa配子就会致死,C正确;D、计算果蝇群体中总的隐性致死突变率时,不能将各个概率相加,因为直接相加会有重复的,因此果蝇群体中总的隐性致死突变率为应该小于1.1%,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2024春•德阳期末)研究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设计了如下调查方案,最合理的是()A.白化病,在社区内随机抽样调查 B.红绿色盲,在学校内逐个调查 C.苯丙酮尿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血友病,调查某省所有患者的症状【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专题】正推法;人类遗传病.【答案】C【分析】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解答】解:A、白化病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调查遗传方式需要到患者家系中调查,A错误;B、红绿色盲为单基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调查遗传方式需要到患者家系中调查,B错误;C、苯丙酮尿症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调查遗传方式需要到患者家系中调查,C正确;D、血友病为单基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调查遗传方式需要到某个患者家系中调查,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应该选择的调查对象,掌握调查内容及调查范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2024•江西二模)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表达,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量减少导致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 C.基因表达产物及突变基因的检测可以初步诊断细胞中是否发生癌变 D.癌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其仍含有正常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考点】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A【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解答】解: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正常基因,两者在正常细胞中均表达,A错误;B、癌细胞上的糖蛋白表达量减少,导致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因此易转移,B正确;C、虽然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但一种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特定的,因此基因表达产物及突变基因检测可确定细胞中是否发生癌变,C正确;D、癌变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变化,但大部分基因是正常的,可以表达出正常蛋白质,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7.(2024•桂林三模)生物存在着复杂多样的变异现象。下列情况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A.无光条件下韭黄叶长成黄白色 B.雄蜂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其他蜜蜂的一半 C.小鼠Avy基因甲基化导致毛色不同 D.透明鳞和正常鳞的金鱼杂交,得到五花鱼【考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综合.【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A【分析】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能够传递给下一代。它主要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相反,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这种变异不能传递给后代。【解答】解:A、无光条件下韭黄不能合成叶绿素,叶长成黄白色,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A正确;B、雄蜂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其他蜜蜂的一半,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B错误;C、小鼠Avy基因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现象,是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D、透明鳞和正常鳞的金鱼杂交,得到五花鱼,属于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变异的类型及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24春•张家口期末)如图是培育无子西瓜的过程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培育得到的无子西瓜与二倍体有子西瓜相比个大、含糖量高 B.用二倍体父本给四倍体母本授粉,可促进胚珠发育成种子 C.①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幼苗的分生组织,抑制其细胞中纺锤体形成 D.三倍体植株不育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考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综合.【专题】模式图;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B【分析】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形成过程: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四倍体(4N=44),这种四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然后用四倍体西瓜植株作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授四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这样在四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三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子。【解答】解:A、培育得到的无子西瓜由于染色体组多,合成的营养物质多,与二倍体有子西瓜相比个大、含糖量高,A正确;B、用二倍体父本给四倍体母本授粉,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B错误;C、①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幼苗的分生组织,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复制,而细胞不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D、三倍体植株不育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均衡分配形成可育配子,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2024春•新邵县期末)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一定可获得二倍体 B.单倍体的体细胞可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C.三倍体西瓜杂交不能产生后代,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 D.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且都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个体【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B【分析】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1)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至多个。(2)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解答】解:A、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但单倍体生物细胞内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利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培育出的植株不一定是二倍体,A错误;B、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都是单倍体,若个体含有6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则由其形成的单倍体体细胞可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B正确;C、三倍体西瓜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是可遗传变异,C错误;D、三倍体也属于多倍体,但由于其联会紊乱,故没有种子,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2024春•廊坊期末)如图为细胞中几种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阴影表示染色体片段。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增多,这将有利于生物生存 B.图乙变异只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不影响生物性状 C.图丙变异后的染色体上仅个别基因内碱基对减少,基因数目不变 D.图丁变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导致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考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专题】模式图;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图中甲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乙是倒位、丙是缺失、丁是易位。【解答】解:A、图甲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重复会使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增多,这将不利于生物生存,A错误;B、图乙变异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也会影响生物性状,B错误;C、图丙染色体缺失变异后的染色体上会丢失一个或多个基因,C错误;D、图丁易位变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导致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11.(2024•爱民区校级四模)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有()选项实验名称实验操作A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用低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B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先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先用低倍镜找到需要观察的叶绿体,再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将加入金属网的无底花盆放在吸虫器上,打开电灯,利用避光性、避热性采集土壤小动物A.A B.B C.C D.D【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的流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专题】实验基本操作;细胞器;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种群和群落.【答案】AC【分析】诱虫器采集小动物的原理是大部分土壤小动物都是避光、避热、趋湿的,采集小动物时,将收集的土壤放在无底花盆的金属网上。【解答】解:A、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后,用低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A正确;B、在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先进行低温处理,诱导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再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进行观察,B错误;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中,应先用低倍镜找到需要观察的叶绿体,再换用高倍镜,C正确;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将加入金属网的无底花盆放在诱虫器上,打开电灯,利用避光性、避热性采集土壤小动物,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选材和实验基本操作,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多选)12.(2018春•思明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B.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C.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D.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后期【考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基因重组及意义.【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AC【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形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解答】解:A、基因突变既可以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无性生殖过程中,A错误;B、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B正确;C、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C错误;D、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和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与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多选)13.(2007•广东)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C.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D.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考点】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细胞周期.【答案】ABD【分析】癌细胞形成的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解答】解:A、咸鱼是腌制肉类食品,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强烈的化学致癌物质,故A正确;B、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故B正确;C、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故C错误;D、利用药物作用于间期抑制DNA复制来抑制癌细胞增殖,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学生应该熟知致癌因子和癌细胞特征,关注癌症的防治.(多选)1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妻均含有2条异常染色体,生育一个不含异常染色体的正常孩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对夫妻各自体内的基因总数有可能未发生变化 B.这对夫妻各自含有的两条异常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 C.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D.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有两条异常染色体的孩子可能表现正常【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BC【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解答】解:A、这对夫妻各自体内的基因总数有可能未发生变化,A正确;B、这对夫妻各自含有的两条异常染色体一定不是同源染色体,否则不能生育一个不含异常染色体的正常孩子,B错误;C、由于两条异常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该夫妇产生的配子中不含异常染色体的概率为,含1条异常染色体的概率为,含2条异常染色体的概率为,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孩子的概率为×=,C错误;D、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有两条异常染色体的孩子可能表现正常,D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多选)15.(2015•衡阳县校级学业考试)癌细胞属于恶性分化的细胞,表现为()A.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B.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C.细胞代谢速率下降 D.细胞含水量急剧下降【考点】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答案】AB【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法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易扩散转移.【解答】解:A、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易扩散转移,A正确;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正确;C、细胞代谢速率加快,C错误;D、细胞中含水量升高,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三.填空题(共4小题)16.(2016春•河南期末)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现运用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注:某植物(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1)如图为这种植物(基因型为Aa)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如果1号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则2号最可能是。(2)若该植物为AA,A基因所在的那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发裂时不分离,则母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为或。此种变异类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甲和乙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乙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的株高变化更大。【考点】基因重组及意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分析图解:图1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图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并且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解答】解:(1)图中还能看出,2号和3号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由于该植物的基因型为Aa,如果1号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则2号中与1号A相对应的基因最可能是a。(2)根据题意可知,该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若A基因所在的那一对同源染色体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则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11条或13条,因此该母本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最可能为13或11条。此种变异类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这样转录的mRNA的序列也可能改变。突变体甲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这样最多只有一个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乙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这样可能后面密码子都会改变,那么氨基酸的种类顺序改变就较大了。故答案为:(1)a(2)1311染色体(数目)变异(3)乙【点评】本题综合性强,考查了细胞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的突变及基因的表达,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注重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7.(2017秋•红桥区期末)如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请据图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遗传。(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①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②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7、Ⅱ8患甲病,Ⅲ11不患甲病,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Ⅱ4不患乙病,Ⅱ3无乙病史,Ⅲ10患乙病,因此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从遗传系谱图推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根据基因型推算相关的遗传概率。【解答】解:(1)分析遗传图谱可知:Ⅱ7、Ⅱ8患甲病,Ⅲ11不患甲病,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①先分析甲病,Ⅱ5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Ⅲ﹣12患甲病,基因型为AA、Aa;再分析乙病,由分析知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Ⅱ5表现正常,其父患乙病(XbY),Ⅱ5的基因型是XBXb,Ⅲ12不患乙病,基因型为XBY.综上所述Ⅱ5的基因型是aaXBXb,Ⅲ12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②先分析甲病:由于甲病为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Ⅲ9正常,其基因型是aa,由(2)已经判断出Ⅲ﹣12的基因型是AA、Aa.aa×Aa→不患甲病的概率是,aa=,再分析乙病:乙病的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Ⅲ9正常,有一个患病的兄(弟),由此判断母亲Ⅱ4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Ⅲ9的基因型为XBXB、XBXb,概率各占,Ⅲ12不患乙病,基因型为XBY,XBXb×XBY→XbY(患病)=×=,则不患病的概率为1﹣=,所以两病都不患的概率是×=,故患病的概率是1﹣=。故答案为:(1)常染色体显性(2)①aaXBXbAAXBY或AaXBY③【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致病基因位置判断,伴性隐性遗传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根据遗传系谱图中的信息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解此类题目的思路是,一判显隐性,二判基因位置,三写出相关基因型,四进行概率计算。18.(2014秋•薛城区校级期末)如表为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鼠胚胎细胞装片后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的字母表示记录的各时期细胞数,请分析:细胞周期阶段样本1样本2样本3总数间期M1M2M3M分裂期前期A1A2A3A中期B1B2B3B后期C1C2C3C末期D1D2D3D计数细胞的总数N(1)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是指.(2)如鼠胚胎细胞的个细胞周期大约720分钟.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t可用数学模型t=表示(用表中字母表示).(3)小鼠是二倍体生物(染色体2N=40).有一种单体小鼠,其第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只有1条(比正常小鼠少了1条6号染色体),且不影响小鼠的生活和繁殖.从变异角度分析,该单体形成属于,形成的原因是.(4)以粗糙毛(cc)的小鼠为父本,与光滑毛的单体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假设C(或c)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比例为.②若C(或c)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比例为.【考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时,细胞分裂间、分裂期持续的时间与细胞数目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数学模型是:分裂间期细胞数:分裂期细胞数=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分裂期持续的瞬间.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增添或减少,第6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儿形成的单体小鼠,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第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第6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形成的少一条染色体的异常配子与正常异性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3、假设假设C(或c)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粗糙毛小鼠的基因型为cc,光滑毛小鼠的基因型为CC,单体不改变小鼠粗糙毛或光滑毛的基因型,按照正常的基因分离定律进行解答;假定C(或c)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父本粗糙毛的基因型为cc,母本是单体,光滑毛的基因型是C,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单体的基因型是c,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后后代的基因型为cc和c,都表现为粗糙毛.【解答】解:(1)表格中样本1、样本2、样本3是用显微镜观察鼠胚胎细胞装片时,不同视野中的细胞.(2)由表格信息可知,M是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数,N是细胞总数,细胞周期的时间:细胞分裂间期时间=统计的细胞总数: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数,因此如鼠胚胎细胞的个细胞周期大约720分钟.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t可用数学模型t=.(3)单体小鼠,其第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只有1条,说明与正常小鼠相比,单体小鼠的染色体数是39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某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形成的少一条染色体的异常配子与正常异性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4)①假设C(或c)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以粗糙毛(cc)的小鼠为父本,与光滑毛的单体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F1的单体的基因型为Cc,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比例为粗糙毛(cc):光滑毛(Cc)=1:1.②若C(或c)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以粗糙毛(cc)的小鼠为父本,与光滑毛的单体为母本(C)进行杂交,F1的单体的基因型为c,与粗糙毛(cc)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基因型为cc、c,都表现为粗糙毛.故答案为:(1)不同视野中的细胞(2)720M/N(3)染色体数目变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某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形成的少一条染色体的异常配子与正常异性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①粗糙毛:光滑毛=1:1②粗糙毛:光滑毛=1:0【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19.(2016春•龙岩期末)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基因用a、a表示).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II1、II3及胎儿II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I处理,产生不同的片段(kb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结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控制的遗传病.(2)由图2中基因A与a的长度不同可知,基因A中的碱基对发生了形成基因a.能否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推测出a基因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3)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为,由图2可知,图1中胎儿III1的基因型是.II2和II3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4)III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为.【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人类遗传病.【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分析图1:Ⅰ1、Ⅰ2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图2:Ⅱ1为隐性纯合子,其DNA经限制酶Msp处理后只形成一种片段;Ⅱ3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处理都得到两种长度的片段,说明他们都是杂合子.【解答】解:(1)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由图2中基因A与a的长度不同可知,基因A中的碱基对发生了缺失形成基因a.不能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推测出a基因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3)由分析可知,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图2可知,Ⅱ3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处理都得到两种长度的片段,说明他们都是杂合子,即图1中胎儿III1的基因型是Aa.根据系谱图可以判断II2的基因型为AA、Aa,II3(Aa)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孩子的概率=1﹣=.(4)III1的基因型是Aa,III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AA、Aa)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故答案为:(1)一对等位基因(2)缺失不能(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a(4)【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能结合题干信息“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四.判断题(共5小题)20.(2015秋•宁县校级期中)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判断对错)【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丝的形成,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子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解答】解:培育无子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故选:×【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1.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是男患者低于女患者。(判断对错)【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伴性遗传.【专题】正推法;伴性遗传.【答案】√【分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连续遗传;(3)“男病母女病,女正父子正”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有病,正常女子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解答】解: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故答案为:√。【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解题关键是考生能够根据该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来判断亲子代之间的关系.22.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字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判断对错)【考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解答】解: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23.(2023春•长寿区期末)玉米是常见的农作物,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故它是二倍体生物。(判断对错)【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分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的生物,无论体细胞中有多少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解答】解:玉米是常见的农作物,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故它是二倍体生物。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2015秋•宁县校级期中)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判断对错)【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疾病.(2)特点: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②在群体中发率较高;③常表现为家族聚集.(3)实例:腭裂、无脑儿、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解答】解: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②在群体中发率较高;③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多基因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特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考点卡片1.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的流动【知识点的认识】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如光照较弱时,则以叶绿体较大的一面对着光源,以增大光的吸收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需要以叶绿体为标志。目的要求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2.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材料用具藓类叶(或菠菜叶、番薯叶等),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台灯,铅笔。方法步骤一、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并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1.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者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2.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住所取的叶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注意: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3.先用低倍镜找到需要观察的叶绿体,再换用高倍镜观察。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二、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质的流动1.供观察用的黑藻,事先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2.将黑藻从水中取出,用镊子从新鲜枝上取一片幼嫩的小叶,将小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3.先用低倍镜找到黑藻叶肉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注意观察叶绿体随着细胞质流动的情况,仔细看看每个细胞中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否一致。【命题方向】下列是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有关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A.不选幼根做实验材料,因为根细胞无叶绿体,其细胞质也不流动B.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不会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C.细胞中叶绿体的移动是细胞质流动的标志D.用高倍镜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时,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分析: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如光照较弱时,则以叶绿体较大的一面对着光源,以增大光的吸收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需要以叶绿体为标志。解答:A、细胞质流动是所有活细胞的特征,根细胞的细胞质是流动的,A错误;B、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B错误;C、细胞中叶绿体有颜色,因此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移动可以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C正确;D、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细胞质流动方向相同,用高倍镜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时,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顺时针,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解题思路点拨】1、判断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细胞质流动方向相同。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知识点的认识】(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及原因:条件:(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质壁分离产生的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质壁分离产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2)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A、从细胞角度分析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②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③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作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B、从溶液角度分析①在一定浓度的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②在一定浓度的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如甘油、尿素、乙二醇、KNO3等。③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3)质壁分离实验的具体应用:①证明细胞的死活②测定细胞液的浓度③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④鉴定不同种类的溶液⑤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⑥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命题方向】如图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吸水B.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失水C.①过程是因为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②过程是因为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解答:AC、图中①过程,细胞液泡充盈增大,表示细胞吸水;因为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所以细胞吸水。AC正确。BD、图中②过程,液泡缩小,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表示细胞失水;因为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所以细胞失水。B正确,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思路点拨】发生渗透作用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与细胞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3.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细胞周期【知识点的认识】1、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对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意义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度越快,细胞代谢越旺盛。2、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命题方向】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粒的复制B.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D.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①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③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④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⑤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A、动物细胞在细胞周期的间期发生染色体复制,即完成染色体的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体也发生了复制而加倍,A正确;B、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而消失,B正确;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由移向两极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发出的星射线组成,消失于分裂末期,C正确;D、分裂间期DNA含量因而复制而加倍,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解题思路点拨】不同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时期,细胞周期都是不一样的。4.伴性遗传【知识点的认识】1.伴性遗传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联系。2.性别决定方式:(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是决定性别的,如色盲基因)①XY型:XX为雌性,XY雄性,如哺乳动物、果蝇、大多雌雄异株植物。②ZW型:ZZ为雄性,ZW雌性,如鸟类(鸡鸭鹅)、蛾类、蝶类。【注意】①雌雄异体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是指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如X染色体和Y染色体、Z染色体和W染色体);常染色体是指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②并非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只有雌雄异体(雌雄异株)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例如:酵母菌,豌豆,玉米,水稻均没有性染色体。(2)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如蜜蜂中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工蜂和蜂王均为雌性,由受精卵发育而来。(3)其他因素决定性别:如温度等。3.X、Y染色体结构比较①I区段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区段的基因在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都存在;②Ⅱ﹣1区段的基因只在Y染色体,因此属于伴Y遗传。③Ⅱ﹣2区段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因此属于伴X遗传。④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控制的遗传具有性别差异。【命题方向】下列与伴性遗传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B.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C.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双亲分析: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①人群中男性患者远比女性患者多;②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如果发病,母亲肯定是个携带者,女儿也有一半的可能性为携带者;③如果女性是一患者,其父亲一定也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特征:①人群中男性患者远比女性患者少;②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名是该病患者;③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都为患者,儿子全部正常;④系谱中常可看到连续传递现象,这点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解答:解: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不一定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其遗传都和性别相关联,A错误;B、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B正确;C、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具有代代相传的特点,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C正确;D、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双亲,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题方法点拨】与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知识点的认识】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相关概念(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2)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的场所:细胞核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与转录有关的酶:RNA聚合酶;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转录的步骤及过程图象:(3)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DNA(基因)上,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因此,转录形成mRNA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翻译的过程图象:(4)密码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密码子共有64种。UAA、UAG、UGA三个终止密码不决定任何氨基酸,其余的每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种。包括AUG、GUG两个起始密码。(6)tRNA:tRNA是在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工具,一共有61种,一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2、DNA与RNA的比较比较项目DNARN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A、G、C、TA、G、C、U空间结构规则的双链结构通常呈单链分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分类﹣﹣mRNA、tRNA、rRNA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1)作为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2)作为翻译的模板和搬运工3)参与核糖体的合成4)少数RNA有催化作用联系RNA由DNA转录产生,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者,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RNA的遗传信息来自于DNA注解:细胞结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内有(5种)碱基,有(8种)核苷酸。病毒只有(4种)碱基,有(4种)核苷酸。3、RNA的分类种类作用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转运RNAtRNA运载氨基酸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4、遗传信息、密码子(遗传密码)、反密码子的区别项目比较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反密码子概念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RNA病毒除外)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其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是一个密码子tRNA一端与密码子对应的三个相邻碱基位置在DNA上(RNA病毒除外)在mRNA上在tRNA上作用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间接模板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直接模板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运载氨基酸5、遗传密码的特性(1)密码子:有2个起始密码子(AUGGUG),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有3个终止密码子(UAAUAGUGA),没有对应的氨基酸,所以,在64个遗传密码子中,能决定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只有61个。(2)通用性: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3)简并性:一种氨基酸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的情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改变。6、转录、翻译与DNA复制的比较复制转录翻译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中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二十种氨基酸模板DNA的两条链DNA中的一条链mRNA条件解旋酶、DNA聚合酶ATPRNA聚合酶ATP酶、ATP、tRNA过程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母链螺旋化DNA解旋,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模板去向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恢复原样,与非模板链重新组成双螺旋结构分解成单个核苷酸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全保留①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②一个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多肽链,提高合成蛋白质的速度③翻译结束后,mRNA分解成单个核苷酸产物两个双链DNA分子一条单链mRNA多肽产物去向传递到2个子细胞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组成细胞结构蛋白质或功能蛋白质意义复制遗传信息,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配对方式A﹣(T)T﹣(A)G﹣(C)C﹣(G)A﹣(U)T﹣(A)G﹣(C)C﹣(G)A﹣(U)U﹣(A)G﹣(C)C﹣(G)注意(1)对细胞结构生物而言,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而转录和翻译则发生于细胞分裂、分化以及生长等过程。(2)DNA中含有T而无U,而RNA中含有U而无T,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研究DNA复制或转录过程。(3)在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但不能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7、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比较比较项目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反密码子位置DNAmRNAtRNA含义DNA上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或提供转录终止信号的3个相邻的碱基tRNA上的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种类4n种(n为碱基对的数目)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还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61种作用间接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直接控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识别密码子相关特性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①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密码子的简并性);②密码子在生物界是通用的,说明所有生物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或生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种tRNA只能识别和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联系(1)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通过转录,使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上。(2)mRNA的密码子直接控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反密码子则起到翻译的作用。【命题方向】题型一:相关概念的考察典例1:(2014•烟台一模)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生理过程能够发生的是()A.相同的RNA逆转录合成不同的DNAB.相同的DNA转录合成不同的RNAC.相同的密码子决定不同的氨基酸D.相同的tRNA携带不同的氨基酸分析: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4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不决定氨基酸,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搬运,但一种tRNA只能搬运一种氨基酸。解答:A.相同的RNA逆转录合成相同的DNA,故A错误;B.相同的DNA在不同的细胞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合成不同的RNA,故B正确;B.相同的密码子决定一种的氨基酸,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故C错误;D.相同的tRNA携带相同的氨基酸,也能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逆转录、细胞分化、密码子、转运RNA等相关知识,比较抽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题型二: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图示典例2:(2014•浙江一模)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A.图甲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园草地绿化管理方案(3篇)
- 饮品测评节目方案模板
- 本地企业采购方案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综合体安装施工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北京物联网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保密管理信息安全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年纺织原料进出口贸易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企业食堂餐饮服务外包合同
-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 承包人分包非主体任务材料劳动力计划
- 三年级数学测量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化曲为直) 联赛一等奖
- 旅店会客登记制度
- 消防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 镜架维修调整培训课件
- 农贸市场招商运营管理方案
- 2024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 2024年双簧管行业培训资料
- 医院信息化-刘帆
- 下半年消防演练总结
- 实用美术基础课件 -第6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