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72_第1页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72_第2页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72_第3页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72_第4页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7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

(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72

一、中文选择题(本题共32题,每题1.0分,共32

分。)

1、若某个计算机系统中,内存地址与I/O地址统一编址,访问内存单元和I/O

设备是靠⑶采区分的。

A、数据总线上输出的数据

B、不同的地址代码

C、内存与I/O设备使用不同的地址总线

D、不同的指令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内存地址与I/O地址统一编址时,内存地址与I/O设备地址都统

一在一个公共的地址空问里。这样访问内存和I/O设备都使用相同的指令,CPU

只能根据地址不同来区分是访问外设还是访问内存。

2、使Cache命中率最高的替换算法是(4)。

A、先进先出算法FIFO

B、随机算法RAND

C、先进后出算法FILO

D、替换最近最少使用的块算法LRu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四个选项中,选项C不是Cache替换算法。在另外三个选项中,

LRU算法的出发点是,如果某个块被访问了,则它可能马上就要被访问:反之,

如果某个块长时间未被访问,则它在最近一段时间也不会被访问,根据程序的局部

性原理,这种方法有较高的命中率。

3、三个可靠度R均为0.8的部件串联构成一个系统,如下图所示,则系统的可

靠度为(5)。

输入---R--R--R—输出

A、0.24

B、0.512

C、0.8

D、0.992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串联系统可靠性模型,其可靠度为R$ys=RxRxR=O.83=0.512O

4、软件开发中的瀑布模型典型地刻画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划分,与其最相适应

的软件开发方法是(6)。

A、构件化方法

B、结构化方法

C、面向对象方法

D、快速原型法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传统的瀑布模型本质上是一种线性顺序模型,各阶段之间存在着严格

的顺序性和依赖性,特别强调预先定义需求的重要性。瀑布模型属于整体开发模

型,它规定在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之前,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所有细节。瀑布模

型主要应用于结构化的软件开发。

5、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黑盒测试不能发现(7)。

A、终止性错误

B、错误是否正确接收

C、界面是否有误

D、是否存在冗余代码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软件测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基于“白盒”的路径测试技术和基于

“黑盒”的事务处理流程测试技术(又称功能测试)。白盒测试依据的是程序的逻辑结

构,而黑盒测试技术依据的是软件行为的描述。

6、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

具体事物;另一类是(8)。

A、标准化抽象对象

B、标准化总体对象

C、标准化虚拟对象

D、标准化面向对象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

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全体所构成的整

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通规律。

7、根据我国法律,在以下(9)情况下,引用他人作品不构成侵权。(9)

A、引用目的在于填补引用人作品在某些方面的空白

B、所引用部分构成引用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

C、引用时未注出处,足以使读者误以为被引用部分是引用者的见解

D、引用目的是为了介绍该作品,但引用数量达到了被引用作品的四分之一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7条规定,选

项A不构成侵权。

8、“生产者一消费者”问题是一个经典的进程同步与互斥控制问题,若缓冲区可存

放n件物品,要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需要使用(12)个信号量。

A、1

B、2

C、3

D、4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设有一个生产者、一个缓冲区和一个消费者,缓冲区可存放n件物

品。生产者不断地生产产品,消费者不断地消费产品。如何用PV操作实现生产者

和消费者的同步:可以设置3个信号量S、S1和S2,其中,S是一个互斥信号量

且初值为1,因为缓冲区足一个互斥资源,所以需要进行互斥控制;S1表示是否

可以将物品放入缓冲区,初值为n;S2表示缓冲区是否存有物品,初值为0。

9、软件的互操作性是指(20)。

A、软件的可移植性

B,人机界面的可交互性

C、多用户之间的可交互性

D、连接一个系统和另一个系统所需的工作量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0、软件项目的进度管理有许多方法,(21)清晰地描述每个任务从何时开始,到何

时结束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并行性,但难以表达多个子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

A、Gantt图

B、IPO

C、PERT

D、时标网状图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进度安排的常用图形描述方法有甘特(Gantt)图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

图。Gantt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任务,图中的水平线段表示对一个

任务的进度安排,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对应在横坐标上的时间分别表示该任务的开始

时间和结束时间,线段的长度表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时间。Gantt图能清晰地描述

每个任务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并行性;但是,它不能清晰

地反映出各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难以确定整个项目的关键所在,也不能反映计划

中有潜力的部分。PERT图是一个有向图,箭头表示任务,可以标上完成该任务所

需的时间;箭头指向节点表示流入节点的任务的结束,并开始流出节点的任务,节

点表示事件。只有当流入该节点的所有任务都结束时,节点所表示的事件才出现,

流出节点的任务才可以开始。事件本身不消耗时间和资源,它仅表示某个时间点。

PERT图不仅给出了每个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时间,还

给出了任务之间的关系,即哪些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另外一些任务,以及如期完成

整个工程的关键路径。图中的松弛时间则反映了完成某些任务可以推迟其开始时间

或延长其所需的完成时间;但PERT图不能反映任务之间的并行关系。

II、帧中继协议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24)。

A、物理层和应用层

B、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C、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和表示层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帧中继将X.25网络的下三层协议进一步简化,将差错控制、流量

控制推到网络的边界,从而实现轻载协议网络,只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低两

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虚电路是建立在数据链路层上而不是网络层,所交换

的是数据帧而不是数据包。

12、高级语言的语言处理程序分为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两种。解释程序处理源程序

时,大多数采用(29)方法。

A、源程序语句被逐个直接解释执行

B,先将源程序转化成某种中间代码,然后对这种代码解释执行

C、先将源程序转化成目标代码,再执行

D、以上方法都不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解释程序是一种语言处理程序,在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方面与编译

程序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运行时直接执行源程序或源程序的内部形式,即解

释程序不产生源程序的目标程序,这点是它与编译程序的主要区别。

13、(32)表示了对象间“is—a”的关系。

组合

A>

B>引

C>聚

:D

知识点解析:对象间的关系有:组合,聚合,继承等,其中继承对应语义是“is—

a”,组合对应的语义是“isapartoU,聚合对应的语义是“isamenaberOE。

14、某二义树的前序序列为ABDFGCEH,中序序列为FDGBACHE,则该二叉树

的后序序列为(38),层序序列为(39)。

A、FGDBHECA

B、FDGBCHEA

C、ABCDEFGH

D、FGDBEHCA

标准答案:A、C

知识点解析:按照遍历左子树要在遍历右子树之前进行的原则,根据访问根前点位

置的不同,可得到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3种遍历方法。层序遍历是从根节点

(第1层)出发,首先访问第1层的树根节点,然后从左到右依次访问第2层上的节

点,其次是第三层上的节点,依此类推,自上而下、自左向右逐层访问各层卜的节

点。

15、一个算术表达式可以表示为一棵二叉树,每个叶节点对应一个运算量,每个内

部节点对应一个运算符,每个子树对应一个子表达式。则下述二叉树对应表达式的

后缀式(逆波兰式)为(40)。

A、a+bxc+d-r(e—f)

B、++axbc-rd—ef

C、abcx+def一:十

D、++4-axd—beef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二叉树对应表达式的后缀式(逆波兰式)就是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

列。

A、2143567

B、1243657

C、U2143657

D、1234576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AOE(ActivityOnEdge)网是一个有向图,通常用来估算I:程的完成时

间,图中的顶点表示事甘,有向边表示活动,边上的权表示完成这一活动所需的时

间。AQE网没有有向回路,存在唯一的入度为O的开始顶点,及唯一的出度为0

的结束顶点。只有某顶点的所有与入度的相关的活动完成才能开始该顶点对应的事

件。

17、原型化方法是一种(42)型的设计过程。

A、自外向内

B、自顶向下

C、自内相外

D、自底向上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原型模型又称快速原型模型,它是增量模型的另,种形式。根据原型

的不同作用,有三类原型模型:探索型原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实验型原型(主要

用于设计阶段)、演化型原型(主要用于及早向用户提交一个原型系统)。演化型主要

针对事先不能完整定义需求的软件开发。软件开发中的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

行版本,它反映了最终系统的重要特性。

18、在下列说法中,(43)是造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①用户使用不当②软件本

身特③硬件不可靠④对软件的错误认识⑤缺乏好的开发方法和手段⑥开发效率

A、①③⑥

B、®@®

C、③⑤⑥

D、②⑤⑥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软件危机指的是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剑的一系列严

重问题。概括来说,软件危机包含两方面问题: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不断增长、日

趋复杂的需求,以及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软件产品。具体地说,软件危机主要

有以下表现: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不准确。用户对“已完成”系统不

满意。软件产品的质量靠不住,bug一大堆,patch一个接一个。软件的可维护程

度非常低;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软件开发生产率的提高赶不上硬件的

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长。

19、对数据{82,16,95,27,75,42,69,34)按关键字非递减顺序进行快速排

序,取第一个元素为枢轴,第一趟排序后的结果是(44)。

A、34,16,69,27,75,42,82,95

B、16,27,75,42,69,34,82,95

C、16,82,27,75,42,69,34,95

D、16,82,95,27,75,42,69,34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快速排序是通过一趟排序选定一个关键字介于“中阿'的记录,从而使

剩余记录可以分成两个子序列分别继续排序,通常称该记录为“枢轴”。一次快速排

序的具体做法:附设两个指制low和high,它们的初值分别指向文件的第一个记录

和最后一个记录。设枢轴记录(通常是第个记录)的关键字为pivolkey,则首先从hi

曲所指位置起向前搜索,找到第一个关键字小于pivotkey的记录并与枢轴记录互相

交换,然后从low所指位置起向后搜索,找到第一个关键字大于pivotkey的记录并

与枢轴记录互相交换,重复这两步直至low=Uigh为止。

20、如果一个软件是给许多客户使用的,大多数软件生产商要使用机制测试过程来

发现那些可能只有最终用户才能发现的错误。(45)测试是由软件的最终用户在一个

或多个用户实际使用环境中进行的。

A、Alpha

B、Beta

C、Gamma

D^Delta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如果一个软件是给许多客户使用的,人多数软件产商要使用机制测试

过程来发现那些可能只有最终用户才能发现的错误。Beta测试是由软件的最终用

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实际使用环境下来进行的,即常见的公测,Alpha是内测。

21、关键码集合为{18,73,10,5,99,27,41,51,32,25),构造一棵二叉排

序树,则关键码为68的节点的度为(46),该树的深度为(47)。

A、1

B、2

C、3

D、4

标准答案:B、D

知识点解析:二叉查找树,又称二叉排序树,左子树的值都小于根节点的值,而右

子树的值都大于根节点的值,同时左右子树都是查找树。

22、在C++语言中,关于类(class)和结构体(struc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51)。

A、结构体不允许有成员函数

B、结构体与类没什么区别,可以替换

C^类定义中成员在默认情况下是private

D、类定义中成员在默认情况下是public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一般地,类封装了数据和其上的操作,结构体是一些数据的结合,在

C++语言中,允许结构体保含成员函数。其间的区别就在于:类中成员默认情况下

是private,而结构体是public。

23、Windows下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DOS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最大区别是

(52)o

A、前者可以使用大量的下拉式选单(Menu),后者使用命令方式调用

B、前者是一种消息驱动式体系结构,后者是一种单向调用

C,前者具有强大的图形用户界面,后者是一种单向调用

D、前者可以突破内存管理640KB的限制,后者不能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4、设集合N={0,l,2…3f为从N至N的函数,且

,/、[f(f(x+ll))0<x<90

f(x)邓

Ix-10X>90.经计算f(90)=81,f(89)=81,则f(49)=

(53)。

A、39

B、49

C、81

D、92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手动模拟函数递归调用过程即可得到正确结果。

25、快速排序算法采用的设计方法是(54)。

A、动态规划法

B、分治法

C、回溯法

D、分枝定界法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快速排序通过一趟排序选定一个关键字介丁“中间”的记录,从而使剩

余记录可以分成两个子序列分别继续排序,通常称该记录为“枢轴”。分治法也许是

最广泛使用的算法设计方法,基本思想足把大问题的解分解成一些较小的问题,然

后由小问题的解方便地沟造出大问题的解。典型用法:}lanoi塔问题、比赛日程安

排。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为了节约重复求相同子问题的时间,引入一个数组,

不管它们是否对最终解有用,把所有子问题的解存于该数组中,这就是动态规划法

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可见,快速排序法正是分治法的一个应用。

26、下列排序算法中,第一趟排序完毕后,其最大或最小元一定在其最终位置上的

算法是(35)。

A、归并排序

B、直接选择排序

C、快速排序

D、基数排序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各种排序算法的具体做法,详见考点梳理相关部分。

27、显示分辨率是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显示分辨率为1024x768表

示显示屏的每行显示(58)个像素v

A、1024

B、768

C、512

D、384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对于图像,空间分辨率(简称分辨率)被表示成每一个方向上的像素数

量,它足影响图像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所能显示的像素数来

表示。显示分辨率与图形分辨率是〜致的。1024x768表示显示屏的每行显示1024

个像素,每列显示768个像素c

28、以下图像文件格式中,(59)不支持真彩色图像。

A、PCX

B、PNG

C、TGA

D、EPS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9、以下传输协议(60)不能用于流媒体的传输。

A、UDP

B、RTP/RTSP

C、MMS

D、HTTP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0、与10.110.12.29/29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地址是(61)。

A、10.110.12.1

B、10.110.12.25

C、10.110.12.31

D、10.110.12.32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10.110.12.29/29所在于网的地址范围为10.110.12.25〜

10.110.12.30o

31、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实现端用户之间可靠通信

的协议层是(64)。

A、应用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传输层建立的是端到端的连接,面向连接的网络层建立的是主机到主

机的连接。

32、(65)是3G移动通信标准之一,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被国际电联吸纳为国际标

准的通信协议。

A、CDMA2000

B、GPRS

C、WCDMA

D、TD—SCDMA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CDMA2000、WCDMA、TD—SCI)MA都是3G移动通信标准,其中

TD—SCDMA是由我国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代表中国提交并于2000年5月被国

际电联、2001年3月被3Gpp认可的世界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三个主要标准。

GPRS应属于2.5G移动通信标准。

二、中文选择题(含2小题)(本题共20题,每题7.0

分,共20分。)

(14)在实现阶段进行,它所依据的模块功能描述和内部细节以及测试方案应在(15)

阶段完成,目的是发现编程错误。

33、(14)

A、用户界面测试

B、集成测试

C、单元测试

D、输入/输出测试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4、(15)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汁

D、结构设计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单元测试在实现阶段进行,它所依据的模块功能描述和内部细节以及

测试方案应在详细设计阶段完成,目的是发现编程错误。

Kerberos服务器由认证艰务器和(22)两部分组成。当用户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时,先

以明文的方式将用户名发送给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返回用户一个(23)的会话密

钥和一个票据。

35、(22)

A、密钥服务器

B、账户服务器

C、数据库服务器

D、票据授予服务器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6、(23)

A、一次性

B、永久性

C、仅在本次会话使用

D、仅用于与认证服务器交互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Kerberos服务器由认证服务器和票据授予服务器组成。当用户将自己

的用户名以明文方式发送给认证服务器,申请初始票据,认证服务器确认为合法客

户后,生成一个一次性会话密钥和一个票据,并用客户的密钥加密这两个数据包后

传给客户,要求用户输入密码。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lxCPlxT来估计,其中1是程序经编译后的

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

间。RISC计算机是采外(25)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6)的特点,

37、(25)

A、虽增加CPL但更减少T

B、虽增加CPL但更减少T

C、虽增加T,但更减少CPI

D、虽增加I,但更减少CPI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8、(26)

A、指令种类少

B、指令种类多

C、指令寻址方式多

D、指令功能复杂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RISC设计思想就是通过增加I、减少CPI和T,从而提高计算机的运

算速度。RISC简化了CPU的控制器,同时提高了处理速度,具有如下特点:指

令种类少,一般只有十几到几十条简单的指令。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少,这

可使指令译码更加简单。寻址方式少,适合于组合逻辑控制器,便于提高速度。

设置最少的访内指令。访问内存比较花时间,尽量少用。在CPU内部设置大量的

寄存器,使大多数操作在速度很快的CPU内部进行。非常适合流水线操作,由于

指令简单,并行执行就更易实现。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可看成是属性(数据)以及这些属性上的专用操作的封装

体。封装是一种(30)技术,封装的目的是使对象的(31)分离。

39、(30)

A、组装

B、产品化

C、固化

D、信息隐蔽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0、(31)

A、定义和实现

B、设计和测试

C、设计和实现

D、分析和定义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对象是基本的运行时实体,它包括数据(属性)

和用于数据的操作(行为或方法),一个对象将属性和行为封装为一个整体。封装是

一种信息隐蔽技术,其目的是使对象的使用者和生成者分离,使对象的定义和实现

分开。从程序设计的角度看,对象是一个程序模块;从用户角度看,对象为它们提

供了所希望的行为。一个对象通常由对象名、属性和操作三部分组成。现实世界中

的每个实体都可抽象为面向对象系统里的一个对象。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其

目的是把定义与实现分离,保护数据不被对象的使用者直接存取。

给定关系模式R(U,F),U={A,B,C,D,E),F={B-A,D-A,A—E,

AC-B},其属性AD的闭包为(34),其候选关键字为(35)。

41、(34)

A、ADE

B、ABD

C、ABCD

D、ACD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2、(35)

A、ABD

B、ADE

C、ACD

D、CD

标准答案.D

知识,2解析:求属性集的闭包可由固定的算法推出:设X(O)=AD;计算X(l);逐

一扫描F集合中各个函数依赖,找左部是A、D或AD的函数依赖,得到:

A-E、D-A。于是X(I)=X(O)UEA=ADE。由于x(o)rx(i),所以再逐一扫描F集

合中各个函数依赖,找左部是ADE的子集的那些函数依赖,得到:A-E、

D-A。于是X(2)=X(1)UEA二ADE。由于X(2)=X(1),所以算法到此为止,其属性

AD的闭包为X(2),即ADE。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种(36)语言,其主要功能有(37)。

43、(36)

A、人工智能

B、关系数据库

C、函数型

D、高级算法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4、(37)

A、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安全

B、数据安仝、数据编辑、数据并发控制

C、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

D、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输入输出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SQL(StructmedQueryLanguage)是在关系数据库中最普遍使用的语

言,它不仅包含数据查询功能,还包括插入、删除、更新和数据定义功能。目前主

要有三个标准:ANSI(美国国家标准机构)SQL、SQL—92或SQL2(对ANSISQL

进行修改后在1992年采用)、SQL—99或SQL3(最近采用)。实际上,SQL的功能

远非查询信息这么简单,还包括数据查询(Query)、数据操作(manipulation)、数据

定义(definition)和数据控制(control)等功能,是一种通用的、功能强大的关系数据

库语言。

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删除第i(0Wign—1)个元素时,需要从前向后依次前移

1

(39)个元素。如果在每个位置上进行删除元素的概率相同,均为n+1删除时的平

均移动数为(40)。

45、(39)

n

AA、n-i•乙2

n+1

B、n-i+1

n-1

C>n-i-l2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6、(40)

A、[*]

B、[*]

C、因

D、[*]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顺序表是线性表最简单的存储方式,其特点是逻辑关系上相邻的两个

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通常使用一个足够大的数组,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

始,将线性表的节点依次存储在数组中。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能直接访问线性表

中的任意节点。线性表的第i个元素a[i]的存储位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得:

Loc(ai)=Loc(ai)+(i-1)x1,式中Loc(ai)足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ai的存储位置,通

常称做线性表的起始位置或基地址。

变更控制是一项最重要的软件配置任务,其中“检出”和(42)处理实现了两个重要的

变更控制要索,即存取控制和同步控制。在变更控制中,(43)可以用来确保由不同

用户所执行的并发变更。

47、(42)

A、登入

B、管理

C、填写变更要求

D、审查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8、(43)

A、异步控制

B、同步控制

C、存取控制

D、基线控制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若循环队列以数组Q[0,…,m—1]作为其存储结构,变量rear表示循环队列中队

尾元素的实际位置,其移动按re&r=(rear+1)modm进行,变量length表示当前循环

队列中元素个数,则循环队列的队首元素的实际位置是(46),队空条件为(47)。

49、(46)

A、rear-length

B、(rear-length+m)modm

C>(1+rear+m-length)modm

D、m—length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0、(47)

A、rear=0

B、(rear+1)modm=0

C、length=O

D、length+l=O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队列(Queue)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线性表,队列是只允许在一端

进行插入,另一端进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允许删除的那一端称为队首(Front),允

许插入运算的另一端称为队尾(Rear)。通常称队列的节点插入为进队,队列的节点

删除为出队。若有队列Q=(qo,qi…qn.l),则qo称为队首节点,qz称为队尾节

点。队列元素为0的队列称为空队列。可以用顺序存储线性表来表示队列,也可以

用链表来实现,用链表实现的队列称为链队列。

(51)均属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必须具备(52)特

征。

51、(51)

A、C++、LISP

C++、Smalltalk

C^Prolog>Ada

D、FoxPrO、Ada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2、(52)

A、可视性、继承性、封装性

B、继承性、可复用性、封装性

C、继承性、多态性、封装性

D、可视性、可移植性、封装性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必须具备继承性、多态性、封装性三大特

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有:C++、Smalltalk.Java等。

三、中文选择题(含3小题)(本题共16题,每题1.0

分,共16分。)

结构化分析(SA)、结构化设计方法(SD)和.Jackson方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

的方法。运用SA方法可以得到(11),这种方法采用的基本手段是(12),使用SD方

法时可以得到(13)。

53、(11)

A、程序流程图

B、具体的语言程序

C、模块结构图及模块的功能说明书

D、分层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结构化分析方法所建立的系统模型包括三个方面:DFD(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和小说明。数据流图是一种描述数据变换的图形工具,系统接受输入的数

据,经过一系列的变换(加工),最后输出结果数据。通常用分层数据流图描述一个

系统。数据字典是以一种准确的和无二义的方式定义所有被加工引用的数据流和数

据存储,通常包括三类:数据流条目、数据存储条目和数据项条目。小说明是用来

描述加工的,集中描述一个加工“做什么”,即加工逻辑,也包括一些和加工有关的

信息,如执行条件、优先级、执行频率、出错处理等。加工逻辑是指用户对这个加

工的逻辑要求,即这个加工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逻辑关系。小说明并不描述具

体的加工过程。目前小说明一般是用自然语言、结构化自然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

等来描述。结构化设计就是将DFD转化为MSD,即模块结构图。

54、(12)

A、分解与抽象

B、分解与综合

C、归纳与推导

D、试探与回溯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5、(13)

A、从数据结构导出程序结构

B、从数据流图导出初始结构图

C、从模块结构导出数据结构

D、从模块结构导出程序结构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同一建模语言。它包括10种图,其中,用例图展示了外部

参与者与系统内用例之间的连接。UML的外部参与者是指(47),用例可以用(48)图

来描述。(49)指明了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迁移。协作图描述了协作

的(50)之间的交互和链接。

56、(47)

A、人员

B、单位

C、人员或单位

D、人员或外部系统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ModelingLanguage,UML)是面向对象软件的

标准化建模语言。UML具有丰富的表达力,可以措述开发所需要的各种视图,然

后以这些视图为基础装配系统。在最高层,视图被划分成三个视图域:结构分类、

动态行为和模型管理。结构分类描述了系统中的结构成员及其相互关系。类元包括

类、用例、构件和节点。类元为研究系统动态行为奠定了基础。类元视图包括静态

视图、用例视图和实现视图。动态行为描述了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行为。行为用从静

态视图中抽取的瞬间值的变化来描述。动态行为视图包括状态机视图、活动视图和

交互视图。模型管理说明了模型的分层组织结构。包是模型的基本组织单元。特殊

的包还包括模型和子系统。模型管理视图跨越了其他视图并根据系统开发和配置组

织这些视图。UML还包括多种具有扩展能力的组件,包括约束、构造型和标记

值,它们适用于所有的视图元素。

主要的域视图图主要概念

结构静态视图类图类,关联、泛化、依赖关系、实现、接

用例视图用例图用例、参与者、关联、扩展、包括、用

例泛化

实现视图构件图构件、接口、依赖关系、实现

部署视图部署图节点、构件、依赖关系、实现

状态机视图状态机图状态、事件、转换、动作

动态活动视图活动图状态、活动、完成转换,分义、结合

交互视图顺序图交互、对象、消息、激活

协作图协作、交互、协作角色、消息

模型管理模型管理视图类图包、子系统、模型

可扩展性所有所有约束、构造型、标记值

详见考点梳理。

57、(48)

A、类

B、状态

C、活动

D、协作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84

C动

"作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9、(50)

A、对象

B、类

C、用例

D、状态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6)是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定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

程,它包括方法、工具和过程三个要素。IS09000是由ISO/TC176制定的关于(67)

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CMM提供了一个框架,将软件过程改进的进化步骤组织

成5个成熟度等级。除第1级外,每个等级都包含了实现该成熟度等级目标的若干

(68)o在软件开发的各种资源中,(69)是最重要的资源。软件的复杂性是(70),它

引起人员通信困难、开发费用超支、开发时间超时等问题。

60、(66)

A、软件过程

B、软件测试

C、软件生存周期

D、软件工程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1、(67)

A、质量控制

B、质量管理

CN质量策划

D、质量改进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2、(68)

A、关键实践

B、关键过程域

C、软件过程能力

D、软件过程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3、(69)

A、开发工具

B、方法

C、硬件环境

D、人员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4、(70)

A、固有的

B、人为的

C、可消除的

D、不可降低的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去开

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把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软件工程是一种层次化的技术,

其中过程、方法和工具是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1)软件工程必须以有组织的质量

保证为基础,全面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使得更加成熟的软件工程方法的不断出现。

(2)软件工程过程是进行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从而能够合理地和及时地开发出计

算机软件。过程定义了技术方法的采用、工程产品(包括模犁、文档、数据、报

告、表格等)的产生、里程碑的建立、质量的保证和变更的管理。(3)软件工程方法

为软件开发提供“如何做”的技术,它涵盖了项目计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

实现、测试与维护等一系列的任务。(4)软件工具为过程和方法提供自动的或半自

动的支持。这些软件工具被集成起来,建立起一个支持软件开发的系统,称之为计

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CotnptJterAidedSoflwarleEngineering)oCASE集成了

软件、硬件和一个存放歼发过程信息的软件工程数据库,形成了一个软件工程环

境。ISO9000不是特指一个标准,而是一个标准序列,是由ISO/TC176制定的关

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ISO9000的目标是促进全面质量,通过对生

产和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文件化和系统化控制,从而达到防止不合格品的目的。

CMM中,除第一级外,每个软件能力成熟度等级包含若干个对该成熟度等级至关

重要的过程域,它们的实施对达到该成熟度等级的目标起到保证作刖。这些过程域

就称为该成熟度等级的关键过程域,反之非关键过程域是指对达到相应软件成熟度

等级的目标不起关键作用。在软件开发的各种资源中,人员是最重要的资源。软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