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双眼视觉期末练习题练习试题附答案1.一对视网膜对应点的特点是A、结构相同B、受相同的神经支配C、位置相同D、具有相同的视觉方向E、大小相同【正确答案】:D解析:
答案解析:在一眼视网膜上的每一点都与对侧眼视网膜.上的某一点相对应(生理盲点除外),具有相同的视觉方向。当物像成像于各眼视网膜上互相配对的视网膜对应点时,则物像看起来位于单一的共同主观视觉方向。两眼视网膜对应点的结构、神经支配、位置以及大小均不具有同一性。2.某病人顶点距离为13mm,则后顶点屈光力的变化1D将引起的放大率改变量是A、1.0%B、1.2%C、1.3%D、1.5%E、2.6%【正确答案】:C解析:
答案解析:根据公式m%=Fvxd/10(m%为放大率百分比;Fv为后顶点屈光力;d为顶点距离,单位为mm)。则1D后顶点屈光力的变化将引起1.3%放大率的变化。3.4分3.以下对于理论单视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视网膜对应点在外界空间的投射组成单视圆B、圆上的任何一点至两眼的夹角相等C、位于单视圆以内的点产生非交叉性视差D、理论单视圆是基于各眼视网膜对应点具有相等视角的假设E、若物点在单视圆之外,则物像将成于两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理论上不再为单视了【正确答案】:C解析:
答案解析:Vieth-Miller圆,又称理论单视圆,为通过注视点和两眼入瞳中心的几何圆,是视网膜对应点在外界空间的投射的位置,理论单视圆是基于各眼视网膜对应点具有相等视角的假设,故在圆上的任何一点至两眼的夹角相等。成像于视网膜对应点上,看起来为单个;物体若在该圆之外,理论.上不再为单视。物点位于单视圆之内时,产生交叉性视差,即外物投射于双眼颞侧视网膜,双眼所见物像位于对侧,右眼所见物像位于左眼的左侧;物点位于单视圆之外时,产生非交叉性视差,4.以下关于不等像矫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涂减反射膜B、尽可能选小镜框C、先改变眼镜顶点距离D、有不等像症状的病人给予等像镜处方E、镜框大小改变可以引起新的不等像【正确答案】:D解析:
答案解析:前表面曲率加陡和中心厚度增加都可引起较大的内反射,涂减反射膜可以改进镜片外观,选项A正确。小镜框可以减薄镜片边缘厚度、减轻重量,应优先选择,选项B正确。镜片顶点距离改变外观上最易被接受,可先最大程度地改变镜眼距离选项C正确。不等像的症状病人数量不少,但并不常给予等像镜处方,选项D错误。镜框大小变化可引起镜眼距离的改变,故可能引起新的不等像,选项E正确。3.4分5.以下不属于尺度镜所具有的特点的是A、前后表面平行B、薄透镜C、屈光度不变D、放大率仅由形状因素决定E、可引弓|起视物变形【正确答案】:B解析:
答案解析:尺度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厚透镜,选项B错误。前后表面几乎平行,选项A正确。不改变屈光度而仅改变视角放大率,选项C正确,属于无焦放大器,其眼镜放大率仅由形状因子决定,选项D正确。如果尺度镜前后表面是球面,则可以放大整个像;如果前后表面是柱镜,则可以改变相应子午线的放大率,可引起视物变形,选项E正确。3.3分6.不等像存在与否取决于两眼A、视网膜像的大小B、感受野的密度C、屈光状态的差异D、受刺激感受野的数量E、矫正方式的不同【正确答案】:D解析:
答案解析:不等像指两眼大脑皮层像的大小不等,它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光学因素和神经因素。光学因素指外物经两眼光学系统成于两眼的视网膜像的大小;而神经因素决定于感受野的密度。但视网膜像的大小直接是反映在受刺激感受野的数量,只要受刺激感受野的数量相等,视网膜像的大小和感受野的数量不必完全相等。3.3分7.以下放大器轴向中可出现诱导现象的是A、45°B、90°C、135°D、150°E、180°【正确答案】:E解析:
答案解析:诱导效应指一眼垂直放大率会和对侧眼水平放大率有同样的效果,即一眼眼前放轴向在180°的放大器产生的放大效果和对侧眼眼前放轴向在90°的放大器相同。3.3分8.为矫正动态不等像,优先选择的矫正方式是A、框架眼镜B、尺度镜C、接触镜D、双托力克眼镜E、以上选项均不正确【正确答案】:C解析:
答案解析:动态不等像是屈光参差由框架眼镜矫正引起,其量值由两眼在不同方向.上所测得的隐斜量所确定,其起因于在不同注视方向.上两眼棱镜效应的不同接触镜接触镜能跟随眼球起运动,故是矫正动态不等像的优先选择。3.3分9.以下对于偏心注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多起病于儿童时期B、病人多不能自觉C、病人主视觉方向发生改变D、病人矫正视力下降E、治疗应先矫正斜视【正确答案】:E解析:
答案解析:偏心注视指眼部病变出现位标错误时,以中心凹之外的点作为零参照点来确定视觉方向,故病人的主视觉方向发生变化,选项C正确,多发生于儿童时期起病的斜弱视,选项A正确,病人多不能自觉,选项B正确;因以中心凹以外的点作为主视觉方向,矫正视力一般不好,选项D正确;针对偏心注视这种异常视网膜对应,治疗应首先打破异常视网膜对应而重建正常视网膜对应,斜视应在建立正常视网膜对应关系后再行矫正,选项E错误。10.以下影响双眼融像的界限的因素错误的是A、存在斜视时则缩小B、与目标的空间频率成反比C、与刺激物的偏心度成正比D、与目标的曝光时间成正比E、亮度和对比度对其影响极小【正确答案】:A解析:
答案解析:存在斜视时双眼融像的界限增大。由于周边的Panum区较大,所以视觉系统对双眼周边像大小之差更能耐受。因此,中心抑制比周边抑制更为普遍。11.以下不属于单眼经验性提示的选项是A、线性透视B、视网膜像大小C、纹理梯度D、调节E、以上选项均不正确【正确答案】:E解析:
答案解析:立体视并非唯一可获得深径觉的方法,单眼也可凭单眼线索或经验的深径提示来判断外物距离,这成为准立体视。这些提示包括:(1)图像提示:如视网膜像大小、线性透视、纹理梯度、空气透视、物间穿插和阴影变化。(2)非图像提示:如调节、视差移动等。12.4分以下不属于双眼视觉障碍的是A、复视B、斜视C、抑制D、眼球震颤E、弱视【正确答案】:D解析:
答案解析:13.以下关于背侧外侧膝状体说法中错误的是A、从LGN的1层至6层,与视野的方位有关,与两眼中的哪一眼无关B、从LGN的内侧向外,其感受野的位标从视野中心凹区逐渐移至周边C、从LGN的前部向后,其感受野从下方视野逐渐移至上方视野D、LGN的每一层仅接受一眼的输入E、LGN的第1、2层由较大的大细胞神经元组成,其余4层由小细胞神经元组成【正确答案】:A解析:
答案解析:外侧膝状体的编排为视网膜化,换言之,视觉空间的视网膜像以相同次序直接标位于外侧膝状体上。在L.GN的标位如下:从外侧膝状体的内侧向外,其感受野的标位从视野中心凹区逐渐移至周边;从外侧膝状14.以下关于眼镜相对放大率的定义正确的是A、注视无穷远处物体,已经远矫正后的眼睛中视网膜像的大小,与同样这只眼睛没有远矫正时视网膜像的大小之比B、注视无穷远处物体,已经远矫正后的眼睛中视网膜像的大小,与另一只眼睛没有远矫正时视网膜像的大小之比C、注视无穷远处物体,没有远矫正后的眼睛中视网膜像的大小,与正视模型眼的视网膜的大小之比D、注视无穷远处物体,已经远矫正后的眼睛中视网膜像的大小,与正视模型眼的视网膜的大小之比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D解析:
答案解析:眼睛相对放大率指注视无穷远处物体,已经远矫正后的眼睛中视网膜像的大小,与正视模型眼的视网膜的大小之比。关键是:两只眼睛、一只戴眼镜矫正和另一只正视眼比、两只眼视网膜都是清楚的,选项D正确。选项A是眼镜放大率的定义,选项B、C无此定义。3.3分15.27282930一.(100分)作业详情A、框架眼镜;框架眼镜B、接触镜;接触镜C、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A解析:
答案解析:当单纯轴性屈光参差时,根据Knapp法则,眼镜位于眼的前焦点上时RSM=1,故轴性屈光参差者以框架眼镜矫正为佳。而单纯屈光性屈光参差时,无论近视或远视,R均为1,而接触镜SM=1,则RSM=1,故屈光性屈光参差者以接触镜矫正为佳。3.3分16.4分聚散适应是在应用棱镜或透镜后,人眼通过增加何种类型聚散的水平逐渐降低注视性视差量A、融合性聚散B、张力性聚散C、近感知性聚散D、融像性聚散E、调节性聚散【正确答案】:D解析:
答案解析:17.以下关于Panum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成像在Panmu区是成双眼单视的基本条件B、中央Paunmu区范围大于周边C、成像在Panum区的物体具有立体视D、亮度对Panum区界限的影响小E、Panum区呈横椭圆形【正确答案】:B解析:
答案解析:Panum区是指一眼视网膜的某一区域中的任何点和对侧视网膜的某一特定点同时受到刺激时,将产生单视。这不同于视网膜对应的点与点对应,而是点与区对应。成像在Panmu区的物像可以保持双眼单视,成像在Panum区以外的物像不再为双眼单视。周边视网膜Panum区显著增大所以视觉系统对两眼周边像大小之差更能耐受。成像在Panum区的物像存在水平视差,因此可以产生立体视。亮度和对比度对Panum区界限的影响极其微小。水平位Danum区比再古位Danum区大2.6位18.如果相对放大率超过多少时,双眼融像就会打破A、3%B、5%C、7%D、9%E、10%【正确答案】:C解析:
答案解析:当双眼的放大率差值超过5%-7%,诱导效应就会遭破坏,如果相对放大率超过7%时,双眼问题就会出现,比如融像打破。3.3分19.双眼相差超过多少度时,双眼融像就会打破A、1DB、2DC、3DD、4DE、5D【正确答案】:E解析:
答案解析:一般来说,双眼每相差1.0D,则相对放大率的差值约为1.4%,如果双眼相差5D,相对放大率超过7%时,双眼融像就会打破。3.3分20.以下关于棱镜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棱镜会引起空间变形,棱镜不会引起空间的变形B、与透镜相同,棱镜存在均匀放大率C、棱镜的底部放大率要大于顶部D、棱镜效应会导致感受野和单视圆上出现非均匀变形E、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D解析:
答案解析:透镜会引起空间变形,棱镜也会引起空间的变形,选项A错误。与透镜不同,棱镜存在非均匀放大率,选项B错误。棱镜的顶部放大率要大于底部,选项C错误。棱镜效应会导致感受野和单视圆上出现非均匀变形,选项D正确。3.3分21.4分异常视网膜对应最常见于哪种小儿病人A、外斜视B、内斜视C、上斜视D、下斜视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解析:
答案解析:22.某一高度近视病人所选的新镜框明显大于原镜框,可以引起以下哪种变化A、顶点距离增加,放大率增加B、顶点距离减小,放大率减小C、矢高增加,放大率减小D、矢高减小,放大率增加E、矢高增加,放大率增加【正确答案】:C解析:
答案解析:当所选新镜框的大小与原镜框大小明显不同时,可能引起意外的不等像。大镜框由于矢高增加,顶点距离增加从而改变放大率。大镜框的负镜片由于矢高增大,顶点距离增大,导致放大率较小,而正镜片放大率增加。3.4分23.以下双眼视觉优于单眼视觉的特点中最重要的是A、双眼叠加作用B、降低视感觉阈值C、扩大视野D、消除单眼的生理盲点E、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正确答案】:E解析:
答案解析:本题中ABCDE五个选项均为双眼视觉优于单眼视觉的特点,但最重要的是双眼视觉具有三维的立体视觉,使得主观的视觉空间更准确地反映外在的实际空间,立体视觉使得手眼协调更为准确,在现代生活中,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4.你觉得较大量的屈光参差病人戴眼镜不舒服,最可能的原因是A、双眼的放大率不同B、双眼看到的像清晰度不同C、镜片的厚度不同、重量不同D、双眼的视力不同E、不同厚度透光率不同【正确答案】:A解析:
答案解析:屈光参差是引起不等像的重要原因,一般认为双眼屈光度差值增加时,视网膜上的影像差也成比例增大,而这种由屈光参差造成的不等像就会导致病人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如视疲劳、头痛、畏光、眩晕、恶心等。3.3分25.以下关于异常视网膜对应同视机检查结果中错误的是A、异常视网膜对应病人自觉性斜视角小于他觉性斜视角5°以.上B、检查使用同视机l级画片C、正常视网膜对应病人自觉性斜视角等于他觉性斜视角D、自觉性斜视角小于他觉性斜视角而不等于0°,称为不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E、斜视病人出现异常视网膜对应他觉性斜视角变小【正确答案】:E解析:
答案解析:异常视网膜对应指在两眼的视网膜非对应点产生了共同的视觉方向,即注视眼黄斑部与斜视眼黄斑部以外的视网膜成分建立了新的异常联系的一种双眼现象。应用同视机测定自觉斜视角和他觉斜视角的差别可以判断视网膜对应的存在与否。检查的器具:同视机和同视机级画片。在异常视网膜对应的建立过程中,他觉性斜视角不变,而自觉性斜视角逐渐减小。若自觉性斜视角小于他觉性斜视角5°以上即26.一病人眼轴长26mm,戴度数为-6.00D的眼镜,配戴在距离眼入瞳15mm的地方,外物在其视网膜上成像是标准眼视网膜像大小的A、1.081倍B、0.994倍C、0.878倍D、1.140倍E、0.792倍【正确答案】:B解析:
答案解析:本题应先计算出眼镜放大率:SM=1/(1-dxFs)式中,d是顶点距离,Fs是矫正镜片的屈光力,由此可得出SM=1/(1+0.015x6)=0.917。又因为眼镜相对放大率RSM=RxSM,式中R为某一特定眼与标准眼的眼轴长度之比,SM为眼镜大率,标准眼的眼轴长度为24mm,可计算得出:RSM=(26/24)x0.917=0.9943.3分27.以下现象中属于视觉混淆的是A、外界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B、双眼视网膜对应点重新标位C、不同物像落在视网膜对应点上D、位于单视圆以外的物体不再为单视E、双眼感觉融像缺如【正确答案】:C解析:
答案解析:视觉混淆常见于斜视病人,指两个不同的物体成像于两眼的视网膜对应点上,被看成在一个视觉方向上,造成视觉混淆。外界物像落在视网膜非对应点上表现为复视。双眼视网膜对应点重新标位指异常视网膜对应。位于单视圆以外的物体不表现为单视,但可存在复视或视觉混淆。双眼感觉是视觉皮层的神经生理和心理过程,联合双眼各自获取的图像而对视觉空间形成统一的感知,它可因视网膜像质不等或运动融像缺失而遭到破坏。28.以下属于叶房设计特点的是A、减小双眼视差B、避免单眼抑制C、增大几何效应D、消除单眼深径提示E、增加立体视锐度【正确答案】:D解析:
答案解析:叶房设计成有墙、地板和天花板,由叶子覆盖着,有助于消除单眼的深径线索。当在一眼前加.上放大器时,整个房间看起来有倾斜和变性。3.3分29.眼镜片度数为+5.00D,折射率为1.5,前表面屈光力为+12.00D,轴向厚度为6mm,配戴在距离眼入瞳15mm的地方,则其眼镜放大率为A、1.081B、1.050C、1.136D、1.140E、1.126【正确答案】:C解析:
答案解析:眼镜放大率SM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度数因素Mp和形状因素Ms,即SM=MpxMs,Mp=1/(1-bFv)=1/(1-0.015x5)=1.081式中,b是顶点距离,Fv是透镜的后顶点度数Ms=1/[1-(t/n)F1]=1/[1-(0.006/1.5)x12]=1.050式中,t表示透镜的厚度,n表示屈光指数,F1表示前表面度数SM=MpxMs=1.081x1.050=1.1363.3分30.4分成像在鼻上侧视网膜的物体看起来位于人眼A、鼻上侧B、鼻下侧C、颞上侧D、颞下侧E、颞侧【正确答案】:D解析:
答案解析:31.以下关于视觉方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视觉方向是外物三维空间定位B、以中心凹为参考点来确定视觉方向的称为眼位中心视觉方向C、视觉方向的准确性与感受野成反比D、视觉方向的准确性取决于视网膜神经感受元的大小E、成像于中心凹的物像视觉方向最为准确【正确答案】:A解析:
答案解析:外物的定位由两个量值所确定:方向和距离,视觉方向是外物二维空间(水平和垂直方向)定位,双眼立体视作出第三维空间(距离)定位,故选项A错误。32.在某病人右眼眼前放轴向在90°的尺度镜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视圆沿右眼顺时针旋转A、单视圆沿右眼顺时针旋转B、额平面逆时针旋转C、于左眼眼前放轴向在180°的尺度镜放大效果相同D、叶房中右侧的强比左侧近E、叶房中右边墙的叶子比左边墙大一-些【正确答案】:D解析:
答案解析:当在一眼眼前放轴向在90°的无焦子午线放大器时,放大效果表现为水平方向,则感知外观额平面沿着注视点旋转。如在右眼眼前放轴向在90°的放大器,则单视圆沿右眼顺时针转动,选项A正确。外观额平面沿反方向转动,选项B正确,最终感受整个世界发生倾斜。因存在诱导效应:一眼垂直放大率会和对侧眼水平放大率有同样的效果,故右眼眼前放轴向在90的放大器产生的放大效果和左眼眼前放轴向在180°的放大器相同,选项C正确。叶房能出。3.3分33.以下属于Hering视觉方向第二法则内容的是A、双眼视网膜对应点具有相同视觉方向B、当两眼对称集合时,在各眼视轴上重叠的物体位于头的中间平面C、重叠在一起的视网膜像被视觉系统解释成刺激来自同一方向D、分隔的视网膜像被释成刺激来自不同的方向E、物像落在双眼黄斑中心凹,如同从两眼中间的独眼看外物【正确答案】:A解析:
答案解析:Hering视觉方向第二法则,即相同视觉方向法则,指眼视网膜.上的每一点都和对侧视网膜上的某一点相对应,具有相同视觉方向。当物像成于各眼视网膜.上互相配对的视网膜对应点时,则物像看起来位于单一的共同主观视觉方向,选项A正确。选项B、E均来自Hering视觉方向第三法则:当两眼对称集合时,在各眼眼轴重合的物体看起来位于头的中间平面。选项C、D均来自Hering视觉方向第一法则:重叠在一起的视网膜像被视觉系统解释成刺激来自同一方向,而分隔的视网膜像被释成刺激来自不同的方向。34.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框架眼镜对轴性屈光不正的眼镜相对放大率影响不大,对眼镜放大率影响大B、框架眼镜对屈光性屈光不正的眼镜相对放大率影响大,对眼镜放大率影响不大C、接触镜对轴性屈光不正的眼镜相对放大率影响不大,对眼镜放大率影响大D、接触镜对屈光性屈光不正的眼镜相对放大率影响大,对眼镜放大率影响不大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A解析:
答案解析:框架眼镜对轴性屈光不正的眼镜相对放大率影响不大,对眼镜放大率影响大,选项A正确。框架眼镜对屈光性屈光不正的眼镜相对放大率影响大,对眼镜放大率影响也大,选项B错误。接触镜对轴性屈光不正的眼镜相对放大率影响大,对眼镜放大率影响不大,选项C错误。接触镜对屈光性屈光不正的眼镜相对放大率影响不大,对眼镜放大率影响也不大,选项D错误。3.3分35.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轴性屈光不正戴框架眼镜,双眼的眼镜相对放大率都变化不大B、屈光性屈光不正戴框架眼镜,双眼的眼镜相对放大率都变化挺大C、轴性屈光不正戴接触镜,双眼的眼镜相对放大率都变化大D、屈光性屈光不正戴接触镜,双眼的眼镜相对放大率都变化不大E、屈光性屈光不正戴接触镜,双眼的眼镜相对放大率都变化挺大【正确答案】:E解析:
答案解析:RSM=RxSM,R为某一特定眼与标准眼的眼轴长度之比,SM为眼镜放大率。单纯屈光性屈光参差时,无论近视或远视,R均为1,而接触镜SM=1,则RSM=1,故屈光性屈光不正戴接触镜,双眼的眼镜相对放大率都变化不大。所以屈光性屈光参差者以接触镜矫正为佳。3.3分36.双眼功能等于两眼功能的总和称为A、双眼相辅相成作用B、双眼线性叠加作用C、双眼部分叠加作用D、双眼无叠加作用E、双眼抑制作用【正确答案】:B解析:
答案解析:双眼线性叠加作用又称双眼完全叠加作用,指双眼功能等于两眼功能的总和。37.27282930一.(100分)作业详情A、双眼功能优于两眼中任何一眼,但低于两眼的总和B、双眼功能等于两眼的任--眼C、双眼功能低于两眼的任一眼【正确答案】:C解析:
答案解析:双眼叠加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程度:(1)双眼相辅相成作用:双眼功能优于两眼各自功能的总和;(2)双眼完全或线性叠加作用:双眼功能等于两眼功能的总和;(3)双眼部分叠加作用:双眼功能优于两眼中的任一眼,但低于两眼的而总和;(4)双眼无叠加作用:双眼功能等于两眼中任一眼,(5)双眼抑制作用:双眼功能低于两眼的任一眼。3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局部立体视觉为高级的,整体立体视觉为低级的B、产生局部立体视觉的过程复杂,进程慢,产生整体立体视觉的过程简单,进程快C、局部立体视觉由精细和粗略立体视觉执行,整体立体视觉仅基于精细立体视觉D、整体立体视觉丧失会同时导致局部立体视觉的丧失E、用随机点图排除了单眼提示,才能显示出局部立体视觉【正确答案】:C解析:
答案解析:局部立体视觉由精细和粗略立体视觉执行,能察觉所有的视差,对单眼可见的物体也能产生立体视觉。整体立体视觉仅基于精细立体视觉,在复杂视差图像(如随机点立体图)中产生立体视觉,各眼所见的图像不具有单眼提示。局部立体视觉为低级的,而整体立体视觉为高级的。产生立体视觉的过程前者简单,后者复杂,前者进程快,后者进程慢。通常,局部立体视觉丧失也同时导致整体立体觉的丧失,反之却不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运用的是局部立体视觉和整体立体视1.以下不属于定性立体视觉特点的是A、发生于Panum融像区之外B、又称为显性立体视觉C、双眼复视D、不存在融像E、形成深径觉的上限【正确答案】:BE解析:
答案解析:定性立体视觉又称隐性立体视觉,发生于Panum融像区之外,存在复视,不能准确地确定相对深径的变化,但仍能确定物体在注视点之前或之后,即没有融像仍能产生立体视。超出了定性立体视觉区的视差上限,则深径觉消失。定量立体视觉又称显性立体视觉,发生于Panum融像区内,深径觉与双眼视差量成正比。0分2.以下关于中心立体视觉与周边立体视觉说法错误的是A、中心立体视觉在中心凹±0.5°范围内进行B、周边立体视觉在±7°至10°范围内进行C、中心立体视觉专为察觉注视点附近的小视差D、周边立体视觉专为察觉大视差E、以上说法均错误【正确答案】:AE解析:
答案解析:中心立体视觉与周边立体视觉:前者在中心凹+0.5小范围内进行,专为察觉注视点附近的小视差;后者在+7°至10°大范围内进行,专为察觉大视差,而各单眼图像不必准确匹配。3.双环曲面镜片的设计特点是A、同一子午线上有不同的放大率B、不同子午线上有不同的放大率C、不同注视方向有不同的放大率D、垂直子午线上有不同的放大率E、双眼镜片有不同的放大率【正确答案】:BE解析:
答案解析:双环曲面镜片的前后表面均为环曲面设计,前表面的两条主子午线曲率不相等,后表面两条主子午线的曲率也不相等,因此不同子午线上有不同的放大率正确。0分某病人所戴眼镜片度数为+6.00D,折射率为1.5,前表面屈光力为+10.00D,轴向厚度为6mm,配戴在距离眼入瞳15mm的地方,假设需要将该眼镜片的放大率增加1%,则可将新镜片的厚度设计为A.4.以下关于眼镜放大率的定义正确的是A、注视无穷远处物体,已经远矫正后的眼睛中视网膜像的大小,与正视模型眼的视网膜的大小之比B、注视无穷远处物体,已经远矫正后的眼睛中视网膜像的大小,与同样这只眼睛没有远矫正时视网膜像的大小之比C、注视无穷远处物体,已经远矫正后的眼睛中视网膜像的大小,与另一只眼睛没有远矫正时视网膜像的大小之比D、注视无穷远处物体,没有远矫正后的眼睛中视网膜像的大小,与正视模型眼的视网膜的大小之比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AB解析:
答案解析:眼睛放大率指注视无穷远处物体,已经远矫正后的眼睛中视网膜像的大小,与同样这只眼睛没有远矫正时视网膜像的大小之比。关键是:同一只眼睛、戴镜和裸眼比、裸眼的视网膜像是模糊的,选项B正确。选项A是眼镜相对放大率的定义,选项C、D无此定义。0分5.测量实验单视圆依据的准则不包括A、相同视觉方向B、立体视镜径深匹配C、单个或单视D、最大立体视力阈值E、零聚散度【正确答案】:AD解析:
答案解析:当两眼注视实际空间的某一点时,可根据单视圆准则来测量实验单视圆,单视圆准则包括:相同视觉方向、等距或立体视镜径深匹配、单个或单视、最小立体视力阈值、零聚散度,其中相同视觉方向和立体视镜径深匹配最为常用。0分6.差分别属于何种是视差?A、交叉性视差;非交叉性视差;交叉性视差;非交叉性视差B、交叉性视差;非交叉性视差;非交叉性视差,交叉性视差C、非交叉性视差;交叉性视差;交叉性视差;非交叉性视差D、非交叉性视差;交叉性视差;非交叉性视差;交叉性视差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AB解析:
答案解析:Vieth-Miller圆,又称理论单视圆,为通过注视点和两眼入瞳中心的几何圆,是视网膜对应点在外界空间的投射的位置,成像于单视圆.上的物体看起来为单个。物体若在该圆之外区域,理论上不再为单视。物点位于单视圆之内时,产生交叉性视差,即外物投射于双眼颞侧视网膜,双眼所见物像位于对侧;物点位于单视圆之外时,产生非交叉性视差。注视视差发生于注视目标的像不准确地成像于视苗十应占上甘2田王秋不住确的取0分2田王秋不住确的取7.关于大小视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小的视差由低空间频率感受野处理,大的视差由高空间频率感受野处理B、最小的视差机制在于中心凹C、爆光时间短时,仅能见小视差D、大视差最佳见于静物E、精细立体视觉由大细胞系统处理,粗略立体视觉由小细胞系统处理【正确答案】:BE解析:
答案解析:小的视差由小(高空间频率)感受野处理,而大的视差由大(低空间频率)感受野处理。最小的视差机制在于中心凹。由于视觉系统处理低空间频率先于高空间频率,故视差的处理程序也先粗后细。曝光时间短时,仅能见大视差,而对小视差最佳见于静物。精细立体视觉由小细胞(P)系统处理,而粗略立体视觉由大细胞(M)系统处理。0分8.等像镜设计中改变的参数中一般不包括以下哪项A、顶点距离B、前表面曲率C、镜面厚度D、后顶点屈光力E、镜片斜截角【正确答案】:CD解析:
答案解析:眼镜放大率SM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度数因素Mp和形状因素Ms,即SM=MpxMs,Mp=1/(1-bFv),Ms=1/[1-(t/n)F1],式中,b是顶点距离,Fv是透镜的后顶点度数,t表示透镜的厚度,n表示屈光指数,F1表示前表面度数。因此,由上述公式可知,改变顶点距离、后顶点度数、镜片的厚度和镜片屈光指数均可以改变放大率。改变镜片安装斜截角能间接改变顶点距离,故放大率也发生变化。但临床上,一般不选择通过改变镜片的后顶点品业力立灯亦明培放大0分24以下哪种情况不建议给予不等像矫正处方9.以下关于不等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SM比较同一眼的视网膜像在已矫正和未矫正情况下的不同B、Knapp法则适用对象为屈光性屈光不正病人C、未矫正的轴性近视眼的视网膜像大于轴性远视眼D、双眼像大小超过1%就会产生视觉上的影响E、物像不等主要影响融像和空间结构【正确答案】:BC解析:
答案解析:SM又称眼镜放大率,定义为已矫正的屈光不正眼视网膜的像大小和未矫正的该屈光不正眼的视网膜像大小的比值,选项A正确。Knapp法则指轴性屈光不正时,眼镜位于眼的前焦点上时RSM=1,故轴性屈光参差者以框架眼镜矫正为佳,选项B错误。轴性屈光不正眼的眼轴改变,近视眼长于远视眼,故未矫正的轴性近视眼的视网膜像大于轴性远视眼,故选项C正确。双眼像大小超过1%就会产生视觉上的影响,物像不等主要影响融像和空间结构,选项D、E正确0分10.以下哪种情况不建议给予不等像矫正处方A、不等像与屈光参差的预期相反B、单眼症状减轻C、症状明确与用眼有关D、屈光参差在完全矫正时弓|起不适感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AE解析:
答案解析:不等像与屈光参差预期相反时一般不建议给予不等像矫正处方。选项ABD均是建议给予不等像矫正处方的情况。0分11.在设计等像镜时,对那一因素做调整,是最方便、便宜的A、顶点距离B、基弧C、中心厚度D、材料折射率E、前面曲率【正确答案】:AD解析:
答案解析:从眼镜放大率公式可知,改变顶点距离(d)、基弧(F1,前面曲率)、中心厚度(t)、材料折射率(r),可以改变放大率。但临床上,以改变前三种因素为主。其中改变顶点距离(例如:通过改变镜框距离和镜片安装斜截角)的方法方便、便宜,但可以改变的放大率有限。改变基弧和中心厚度的方法科学合理,理论上可以任意改变放大率,但这些改变也受到实际操作.上的限制,例如中心厚度不能小干15mm.否则导致该片强度不足。0分12.可用于检测婴幼儿立体视力的视觉神经电生理检查是A、ERGB、EOGC、VEPD、F-ERGE、F-EOG【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修材料供应商合同范本
- 村委会与政府共建协议书
- 鸡蛋采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离职员工调解协议书范本
- 犯人死亡协议赔偿协议书
- 法人代表不担责协议合同
- 股权委托处理协议书模板
- 混凝土浇捣班组合同范本
- 汽油销售安全协议书范本
- 海外矿山合同协议书范本
- JCT640-2010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 中科大固体物理课程作业答案88张课件
- 泵用机械密封的设计与制造
- SOAP病历的书写课件
- GB/T 25517.2-2010矿山机械安全标志第2部分:危险图示符号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
- S-150溶剂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江苏华伦)
- 七年级音乐作业
- 江苏建筑施工安全台账(正式版)
- 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十章 概率 章末测试(提升)(含答案)
- “三级”安全安全教育记录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