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作文写作技巧与评分标准解析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作文写作技巧与评分标准解析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作文写作技巧与评分标准解析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作文写作技巧与评分标准解析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作文写作技巧与评分标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作文写作技巧与评分标准解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虚假信息泛滥、网络暴力等。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负面影响呢?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文章第一段主要阐述了什么?A.网络的积极作用B.网络的负面影响C.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D.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文章第二段中提到的“虚假信息泛滥”和“网络暴力”分别指的是什么?A.虚假信息泛滥:网络上的谣言、假新闻等。B.虚假信息泛滥:网络上的虚假广告、诈骗等。C.网络暴力:网络上的恶意攻击、人身攻击等。D.网络暴力:网络上的网络霸凌、网络欺诈等。3.文章第三段中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A.增强网络安全意识B.提高信息辨别能力C.自觉抵制不良信息D.以上都是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A.网络的积极作用大于其负面影响B.网络的负面影响大于其积极作用C.网络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存D.网络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无法衡量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韩信者,齐人也。初为亭长,因贫不得志。后从项羽起兵,封为齐王。汉王刘邦闻之,使人召韩信,欲封之。韩信辞曰:“臣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遂不肯去。刘邦怒,欲攻之。张良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曰:“吾欲封之,彼不肯去,吾何攻之?”张良曰:“韩信乃真将军也,不可小觑。”刘邦乃封韩信为楚王,后封为齐王。1.下列对“宁有种乎”这个词语的理解,正确的是:A.没有种子B.没有品种C.没有出息D.没有血统2.下列对“遂不肯去”这个词语的理解,正确的是:A.马上离开B.不愿意离开C.一直不愿意离开D.离开之后又不肯回来3.下列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词语的理解,正确的是:A.王侯将相都是贵族出身B.王侯将相都是贵族出身,没有血统C.王侯将相都是贵族出身,没有种姓D.王侯将相都是贵族出身,没有品种4.下列对“刘邦乃封韩信为楚王,后封为齐王”这个词语的理解,正确的是:A.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后来又封他为齐王B.刘邦封韩信为楚王,之后又封他为齐王C.刘邦封韩信为楚王,然后又封他为齐王D.刘邦封韩信为楚王,接着又封他为齐王三、作文写作技巧与评分标准解析1.作文写作技巧(1)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主题,确保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2)选材立意: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素材,提炼出有深度、有价值的观点。(3)谋篇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4)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使文章具有感染力。(5)修辞手法: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文章的表现力。2.评分标准解析(1)内容:主题明确,观点鲜明,论述深刻,有独到见解。(2)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严密。(3)语言:语言通顺,表达准确,富有文采。(4)文采:富有想象力,表现力强,引人入胜。(5)卷面: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涂改。注意: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和论证,篇幅在800字左右。四、古诗文默写请根据提示,将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______。3.《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______。4.《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五、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一)《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二)《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6.请简要分析《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的主题思想。7.请简要分析《登高》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六、综合性学习8.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网络谣言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以避免网络谣言的传播。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1.C.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解析:文章第一段主要介绍了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说明了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A.虚假信息泛滥:网络上的谣言、假新闻等。解析: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虚假信息泛滥指的是网络上的谣言、假新闻等。3.D.以上都是解析:文章第三段中提到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这些都是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4.C.网络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存解析: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认为网络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存,这是一个客观的观点。二、文言文阅读1.D.没有品种解析:“宁有种乎”这个词语在这里的意思是“难道只有贵族才有出息吗?”表示对韩信出身贫贱的质疑。2.B.不愿意离开解析:“遂不肯去”中的“遂”表示结果,“不肯去”表示不愿意离开。3.D.王侯将相都是贵族出身,没有品种解析:“宁有种乎”在这里的意思是在质疑王侯将相的出身是否都是贵族,即是否都是同一品种。4.A.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后来又封他为齐王解析:“刘邦乃封韩信为楚王,后封为齐王”表示刘邦先是封韩信为楚王,之后又封他为齐王。三、作文写作技巧与评分标准解析1.作文写作技巧(1)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主题,确保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2)选材立意: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素材,提炼出有深度、有价值的观点。(3)谋篇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4)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使文章具有感染力。(5)修辞手法: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文章的表现力。2.评分标准解析(1)内容:主题明确,观点鲜明,论述深刻,有独到见解。(2)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严密。(3)语言:语言通顺,表达准确,富有文采。(4)文采:富有想象力,表现力强,引人入胜。(5)卷面: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涂改。四、古诗文默写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析:根据提示,这是《静夜思》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解析:这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表达了草原生命力的顽强。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这是《观书有感》中的名句,比喻知识的源头不断涌现,才能保持心灵的清澈。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解析:这是《泊船瓜洲》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5.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解析:这是《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描绘了诗人泊船瓜洲时所见到的景色。五、古诗词鉴赏6.《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解析:诗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盛世的怀念,“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7.《登高》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情景交融、意象鲜明、情感深沉。解析: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营造出凄凉的氛围;“无边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