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辨析及综合运用试题库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辨析及综合运用试题库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辨析及综合运用试题库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辨析及综合运用试题库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辨析及综合运用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辨析及综合运用试题库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实词辨析(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1)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升之禄。②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2)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则或咎其欲出者。(3)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臣受斧钺之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①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升之禄。②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2)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则或咎其欲出者。(3)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臣受斧钺之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①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臣受斧钺之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①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臣受斧钺之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①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二、文言文虚词辨析(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1)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臣受斧钺之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臣受斧钺之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臣受斧钺之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臣受斧钺之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臣受斧钺之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臣受斧钺之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文言文翻译(每小题4分,共20分)1.①吾欲之南海,何如?2.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③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4.④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5.⑤谨食之,时而献于公。四、文言文综合运用(每小题5分,共25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求!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摄乎大国之间——夹在大国之间B.因之以饥谨——接着又遇到饥荒C.端章甫——整理好衣帽D.鼓瑟希——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天,不要因为我年纪大就不敢说话了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D.莫春者,春服既成——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都穿上了(3)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四位弟子对未来的期望和抱负B.子路勇敢直率,曾皙沉稳内敛,再有务实进取,公西华谦逊有礼,人物性格鲜明C.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等,富有音乐美D.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孔子对弟子的期望和评价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孔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路曰:“由也好长进。”孔子曰:“由也好武,无所取材。”子路曰:“由也好直,无所取材。”孔子曰:“由也好刚,无所取材。”子路曰:“敢问:由之长与短?”孔子曰:“若由者,其性刚断,过则不疑,故其短者无恒。其长也,勇,刚,果毅,无其短,其长也,无其短也。”子路出,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吾欲以之治乱,无所取材。”(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好勇过我——比我更勇敢B.无所取材——没有可取之处C.过则不疑——遇到问题不怀疑D.无所取材——没有可取之处(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路比我更勇敢,没有可取之处B.吾欲以之治乱,无所取材——我想用他来治理乱世,没有可取之处C.由之长与短——子路的优点和缺点D.其长也,勇,刚,果毅,无其短,其长也,无其短也——他的优点是勇敢、刚毅、果断,没有缺点,他的优点就是没有缺点(3)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孔子对子路的评价和期望B.孔子认为子路勇敢、刚毅,但也指出他的缺点,如无恒心等C.文章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如“由之长与短”等,引人深思D.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方法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夫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有同病相怜之心,而无相救之道,是何异于同病相怜而无相救之药也?”(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远千里而来——不远千里地来B.何以利吾国——怎样使我的国家获利C.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上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如果平均分配,就没有贫穷;如果和睦相处,就没有贫乏;如果安定,就没有倾覆(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有仁义就足够了B.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如果平均分配,就没有贫穷;如果和睦相处,就没有贫乏;如果安定,就没有倾覆C.今有同病相怜之心,而无相救之道,是何异于同病相怜而无相救之药也?——现在有同病相怜的心,却没有相互救助的方法,这和有病却无药救治有什么区别呢?D.夫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说:“不担心财富少而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贫穷而担心不安定。”(3)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孟子对梁惠王的劝告和建议B.孟子认为国家的富强在于仁义,而不是财富C.文章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如“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等,引人深思D.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孟子对国家政治的深刻见解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实词辨析1.D解析: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中的“之”是代词,表示“他的”;②“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B解析: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中的“以”是介词,表示“用”;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中的“以”也是介词,表示“用”。3.C解析: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中的“之”是代词,表示“他的”;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A解析: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中的“之”是代词,表示“它”;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之”是代词,表示“它”。5.D解析: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中的“之”是动词,表示“到”;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C解析:①“谨食之,时而献于公”中的“之”是代词,表示“它”;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中的“之”是代词,表示“的”。二、文言文虚词辨析1.D解析: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中的“之”是代词,表示“他的”;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C解析: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中的“而”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子路出,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中的“而”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3.A解析: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中的“之”是代词,表示“他的”;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D解析: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中的“而”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子路出,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中的“而”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5.C解析: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中的“之”是代词,表示“他的”;②“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B解析: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中的“而”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子路出,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中的“而”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三、文言文翻译1.我想要去南海,怎么样?解析:翻译时注意“欲”字表示愿望,“之”字表示到,“南海”表示地名。2.师道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很难啊!解析:翻译时注意“师道”表示从师的风尚,“久矣”表示已经很久了,“无惑”表示没有疑惑。3.追求先帝的特别恩遇,想要报答给陛下。解析:翻译时注意“追”字表示追求,“先帝”表示前任皇帝,“报”字表示报答。4.这先帝的事业进行到一半就中途终止了,现在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